⑴ 资本化支出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区分两个阶段的费用支出
首先,企业自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等科研项目,其内部自行研发项目期间,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应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首先你得明白何为资本化,何为费用化。简单理解,能够形成长期资产的,是资本化;一次性或只能短期用的,是费用化。
举个栗子,你家买的电视冰箱洗衣机所花的钱,属于资本化,因为他们能够长期使用,花的钱如果都算这一次的支出,这不合理,需要在他提供服务的10年里,分期计费用,也就是分期计提折旧;而垃圾袋、卫生纸、化妆品,几天或者较短时间就能用完了,而且价值较低,就直接一次进费用了,也就是所谓的费用化。
研究阶段:
由于在研究阶段,企业无法判断该阶段所发生的费用是否能够成功研发出成果,难以预知和确定这其中因果关系。故而该阶段所产生的费用,一律计入当期损益。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计入损益时:
借: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开发阶段:
在开发阶段期间,能判定该阶段所产生的费用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的研发成本。反之,则计入当期损益。如下所示。
能够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具体会计分录处理如下:
1、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达到可预定用途时: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不能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具体会计分录处理如下:
1、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计入损益时:
借: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小提示: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将有关支出资本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完成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产生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⑵ 不确定是资本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应当记入什么科目
1,如题所述,应予先根据业务性质按照会计制度进行分析并合理定性。
2,在实际工作当中,如业务项目即相应支出仍在推进当中,无法作最终定性的,那么,可以先挂账处理,例如,可预计整个业务开支预算而借记在建工程或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待业务完结后才予分析定性。
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
⑶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采购人员属于哪个科目
研发支出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它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而资本化支出则直接计入无形资产。
⑷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计入科目
在计算出了企业每期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以及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和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之后,企业应当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对于当期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反映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在每一会计期末或者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时),企业应当根据当期所计算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当期应当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应当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在每一会计期末,企业应当根据当期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金额(其金额等于当期实际发生的借款费用总额减去当期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之后的余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银行存款”等科目。
对于外币专门借款(包括本金和利息)汇兑差额,属于在开始资本化以前发生的,企业应当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有关科目;属于在允许资本化期间内发生的,企业应当在每一会计期末或者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时),根据当期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所发生的汇兑差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有关科目(发生汇总损失时),或者借记“长期借款”等有关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发生汇兑收益时)。除专门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应当作为期间费用处理,根据其发生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有关科目(发生汇兑损失时),或者借记“长期借款”等有关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发生汇兑收益时)。
另外,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不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在其发生时应当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根据其发生额,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应当将其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⑸ 资本化利息支出在哪个科目
临时借款的期限一般都较短,因此,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通常与临时借款的还款业务一并发生。
归还临时借款时,按借款本金,借记“临时借款”科目,按借款利息,借记“资金支出--利息支出”科目,按本息合计贷记“银行存款--支出户”科目。
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5)资本化费用记在哪个科目扩展阅读:
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利息与应计利息的区别,应付利息属于借款,应计利息属于企业存款。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⑹ 什么是资本化,什么是费用化,怎么区分,什么时候资本化,什么时候费用化
资本化亦称资本结构或投入资本。公司资本中所包含的股本、债券等的分布情况,它反映的是公司中各种债权人权益与业主权益的比例。
费用化是一个会计名词,主要指研究与开发支出在发生当期全部作为期间费用,体现了会计的稳健原则。
区别:费用化就是把花的钱计入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资本化就是把花的钱算到特定的资产头上,如为了开发无形资产开发阶段花的钱一般计入到无形资产的成本。
资本化的条件
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
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固定资产的购建或建造支出。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将非现金资产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与安装,
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这里所指的“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主要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开工建造等。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
企业只有在同时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以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就不能开始资本化。
费用化:完工后的利息费用化。
(6)资本化费用记在哪个科目扩展阅读:
资本化例子:
资本化就是作为资产(尤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只能分期进行摊销,而不能直接把全部给记入当期损益。比如说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就是将其资本化,记入固定资产,分期摊销。
另外,中断的情况
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时间做出了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的原因必须是非正常中断,属于正常中断的,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非正常中断,通常是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比如,企业因与施工方发生了质量纠纷,或者工程、生产用料没有及时供应,或者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或者施工、生产发生了安全事故,或者发生了与资产购建、生产有关的劳动纠纷等原因,导致资产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发生中断,均属于非正常中断。
非正常中断与正常中断显着不同。正常中断通常仅限于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比如,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阶段必须暂停下来进行质量或者安全检查,检查通过后才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建造工作,这类中断是在施工前可以预见的,而且是工程建造必须经过的程序,属于正常中断。某些地区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雨季或冰冻季节等原因)导致施工出现停顿,也属于正常中断。
参考资料:网络-资本化 网络-费用化
⑺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与研发支出 分别计入什么科目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都计入:
研发支出——资本化
最后转入无形资产
这属于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科目
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或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每月把费用化支出转到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在无形资产研发成功达到预定使用
状态时,全额转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7)资本化费用记在哪个科目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⑻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是什么类科目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是成本类科目
(1)研发支出是指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3)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扩展阅读:
一、新产品开发研发阶段归集的研发费用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月末结转到“管理费用”账户,
2、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月末不结转,待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时再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2、第八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先记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月末再结转到“管理费用”)
3、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条件:
第九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确认的资本化支出发生时先记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月末不结转,待无形资产研发成功时作为无形资产成本转入”无形资产“账户)。
⑼ 房地产企业资本化利息计入哪个科目
房地产企业资本化利息计入“开发成本”科目。
借: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
贷:应付利息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第八条也规定,开发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应配比计入成本对象;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后发生的,可作为财务费用直接扣除。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只要是房地产项目完工前发生的,就可以计入开发成本。
开发成本是指构成房地产商品售出条件的全部投入及包括分摊的配套设施费、环境绿化费和外管网等全部费用。
⑽ 资本化利息支出计入哪个科目
之了回答: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把符合一定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你所构建的资产价值以内。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一些不定期的存货。但是,你必须满足很多条件才能实现资本化。比如,你已经有一定的资产支出了,你的借款费用也已经产生了。除此之外,你所构建的资产活动已经开始,就是资产的预订和使用都已经正常运行了,这就是资本利息支出,计入相关科目。
利息资本化账务处理
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计入资产成本。做以下分录: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或银行存款)
利息资本化的含义
利息资本化是指将借款利息支出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意思。
利息资本化的范围: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所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借款范围一般包括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利息资本化的三个条件
1、利息资本化应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是已经发生的;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进行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