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费用要素是什么意思啊
扩展阅读
信贷费用计哪个科目 2025-07-12 02:57:47

费用要素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时间: 2022-06-15 04:28:36

1. 费用要素和要素费用的区别是什么

费用要素和要素费用的区别是:分类的口径不同。
1、费用要素是按原始形态分类;要素费用是按经济用途分类:
2、费用要素的“材料”要素1项,要素费用:原材料;废品损失;制造费用都有发生。(因为它的费用中都含有材料费用)。
要素费用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主要包括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费用要素具体划分为八类,分别为: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5.折旧费;
6.利息费用及折旧;
7.税金;
8.其他支出。
费用要素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在经济用途上没有方向性。

2. 费用要素特点的有什么

费用要素的特点:

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2)费用要素是什么意思啊扩展阅读:

确认条件:

在确认费用时,首先应当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如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非生产费用是指不属于生产费用的费用,如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

其次,应当分清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的产品无关;产品成本与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且不论发生在哪一期。

第三,应当分清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也应当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 在成本会计中称作费用要素的是什么

费用要素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将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分类,不外乎劳动资料消耗、劳动对象消耗和活劳动消耗三大方面费用,这三大方面费用称为工业企业费用的三大要素

费用要素的特点: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地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资本都属于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将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分类,不外乎劳动资料消耗、劳动对象消耗和活劳动消耗三大方面费用,这三大方面费用称为工业企业费用的三大要素。

为了具体反映工业企业各种费用构成和水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工业企业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九项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利息费用;

8.税金;

9.其他支出。

4. 费用要素和成本费用的区别

费用要素和成本要素费用的区别是:分类的口径不同。
1、费用要素是按原始形态分类;成本要素费用是按经济用途分类:
2、费用要素的“材料”要素1项,要素费用:原材料;废品损失;制造费用都有发生。(因为它的费用中都含有材料费用)。
成本要素费用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主要包括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费用要素具体划分为八类,分别为: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5.折旧费;
6.利息费用及折旧;
7.税金;
8.其他支出。
费用要素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在经济用途上没有方向性。

5. 成本会计中,什么是费用要素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的特点: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地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资本都属于费用要素

6. 费用和费用要素的区别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表述为: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以看出,费用仅仅指与商品或劳务的提供相联系的耗费,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而广义的费用包括各种费用和损失,如其他业务成本等。
费用,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具体划分为八类,分别为1.外购材料;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 5.折旧费; 6.利息费用及折旧; 7.税金; 8.其他支出。费用要素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在经济用途上没有方向性。

7. 怎样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

同收入要素一样,费用要素的内容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费用的组成内容指的是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生的费用(生产产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和期间费用。而广义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等。因而,广义的费用可以概括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按照以上思路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把握。

8. 什么是费用要素什么是成本项目

费用要素是指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

成本项目指对计入产品成本的工业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

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所做的分类,一般包括:

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用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废品损失、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等项目。

(8)费用要素是什么意思啊扩展阅读:


生产费用的构成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性质(内容)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消耗的费用、劳动手段消耗的费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消耗(或构成成本的活劳动费用)的费用。

这在会计上称为生产费用要素,它是由下列项目组成: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蒸汽等。

4.工资:指企业所有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并计入费用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计算提取并计入费用的折旧费。

7.利息支出:指企业计入期间费用等的借入款项利息净支出(即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

9.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要素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旅差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和保险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