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后利润的关系
税前利润是企业交纳所得税以前的计税利润。第二步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实现的大部分利润以所得税和调节税的形式上缴国家,剩余部分留归企业。因此,在利润分配中产生了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两个概念。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交纳所得税的计税利润是指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减除成本、费用、国家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税金以及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即企业的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前税后利润(也有称“息税后利润”,省去“前”字,二者是同一个意思。)是指已经扣除所得税,但未扣除利息的利润,所得税的扣除数只包括按息税前利润计算的所得税。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为什么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因为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而企业的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企业支付的所得税,通过联立移项得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
(2)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等于什么扩展阅读:
意义:
息税前利润通过剔除所得税及利息,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的时候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和融资成本,这样方便了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息税前利润及净利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剔除了资本结构和所得税政策的影响。
如此,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有多大的差异,或者是资本结构有多大的差异,都能够拿出息税前利润这一类指标来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业在分析不同时期盈利能力的变化时,使用息税前利润也较净利润更具可比性。
⑶ 息税前利润是什么
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剔除财务费用前的利润,如果企业有大量的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将会是负值,它冲减了经营费用,但又不是营业收入,所以在计算企业实际经营利润时,要把该项剔除.
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⑷ 息税前利润怎么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4)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等于什么扩展阅读:
关系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
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⑸ 税前利息费用的计算公式
解: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指利息与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算利息的期数。
利息(税前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I = P * i * n
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 (1 - 利息税率)
利息税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 利息税率
如:存入银行10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为1%,利息税率为20%,求税前利息
税前利息 = 10000 * 1% * 2 = 200元
答:税前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⑹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这里的利息费用,是管理用利润表中的广义的“利息费用”的概念,包括企业金融活动产生的损益。即这里的利息费用=传统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当企业不存在其他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税前经营利润。
根据本量利分析: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正常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量=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
其中,单位边际贡献=产品销售单价-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所以,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产品的销售单价(不含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以及固定成本。
所以要想提高息税前利润,企业可以选择优化流程,充分利用产能(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设备更新改造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或者企业选择提升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对外售价等方式。
⑺ 急!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支付利息,请问这个利息是指什么
这个利息指计入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不含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7)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等于什么扩展阅读: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利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营销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就是说,工作单位和企业即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就是息前利润。简单的来说,就是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量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者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利润总额+利息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增长率
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⑻ 利息费用包括什么税前利润包括什么
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即是指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叫税前利润,在这个基础上缴纳所得税.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务支出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税后利润=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毛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⑼ 息税前利润的是指什么
息税前利润:是指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前的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
它反映的是企业如果全部以自有资金投入所能获取的利润.
⑽ 税前利润=净利润+支付的利息费用+支付的所得税
1)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支付的利息费用+支付的所得税
2)企业的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第一步,将公式1)中“企业的净利润”替换成公式2),即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
企业支付的所得税)+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第二步,括号打开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
企业支付的所得税+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第三步,正负号合并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
第四步,等号两边交换(正号变负号)
息税前利润
-
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
=
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