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如何审计费用是否跨期
扩展阅读
消防产品送检要多少钱 2025-05-16 18:42:05

如何审计费用是否跨期

发布时间: 2022-05-02 21:39:49

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采购跨期审计调整

你好,既然做到1月,应该是1月拿到的发票,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12月不含税金额记入科目1.产成品---暂估;2、预提费用;3;在途物资,贷方都是应付账款。税费不需要调整,暂估是不估税金的。

② 18付17年货款财务费用手续费费用是否跨期

18付17年货款财务费用手续费费用是否跨期----应当不跨期,发票虽然是17年的,但付款在18年,而财务费用是在18年付款时才产生的,所以不算跨期。

③ 财务费用的关键审计程序有哪些

一、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
1、审计人员向客户获取财务费用明细表(底稿见SF002),如客户未提供,也可由审计人员自行编制;
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
3、将该表合计数与明细账、总账数和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相符则用红色标记“B”“G”“S”。
应该注意的是:(1)财务费用明细项目一般分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汇兑损益、银行手续费等。(2)审计人员在复核或编制明细表时,上期数要与上年审定数核对是否一致,如被审计单位对上年调整数未进行调整,审计人员要将上期数调整至与上年审定数一致,并在审计说明中描述该事项。
二、分析性程序。
1、将本年度财务费用与上年度的财务费用及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识别出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明细项目或在本年度中出现波动和异常的月份。(底稿见索引号SF002)。
2、复核定期存款利息收入是否正确。先测算得出利息收入应有金额,再与账面记录比较,如果差异较小可忽略不计。(底稿见索引号SF003)。
应该注意的是:(1)对利息支出一定要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其发生额的总体合理性,切忌采取抽查凭证的方法来代替该程序。比如:计算平均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的平均贷款利率比较。(2)利息收入估算表一般只针对有大额定期存款的公司编制,而对于只有小额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发生额不大的公司而言,无需专门编制,因金融系统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较小。(3)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款项的,在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之前,将暂未动用的借款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收入用于抵减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而不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注意是否存在应费用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资本化的情况。此外,针对信用卡刷卡业务较多的零售客户,可通过分析信用卡刷卡费率并于收入核对,测算收入的完整性。同理贴息费率、折扣率亦可按此测算。
三、检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明细账。
1、取得利息支出明细账,查看有无将本应归属于其他科目的费用在此科目核算的情形;有无将本应在该科目核算却计入其他科目的情形。
2、取得利息收入明细账,查看有无将本应归属于其他科目的收益在此核算的情形;有无将本应在该科目核算却计入其他科目的情形。
3、对于大额异常的交易应检查相关凭证,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应该注意的是:(1)除与借款或应付债券有关的利息支出外,还有以下情形应通过“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核算:①现金折扣、票据贴现;②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③购入长期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④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按期计算应分摊的利息费用。(2)除与银行存款有关的利息收入以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如有应按期确认利息收入。
四、检查汇兑损益明细账。
1、获取汇兑损益明细账,检查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前后各项是否保持一致。
2、核对所用汇率是否正确。
3、对于大额异常的交易应追查至相关凭证。
五、截止性测试。
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各5 张记录财务费用的凭证,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的跨期收支问题,与“应付利息”科目底稿进行核对,未发现异常,底稿见SF005(略)。
六、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七、检查财务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检查财务费用科目列报是否恰当。
八、关于财务费用科目的重要提示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
1、针对财务费用的审计,重点应关注其“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应在完成借款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财务费用的审计,因测算借款利息和检查利息分配情况是借款审计的两个重要审计程序,因此财务费用的“准确性”认定可交叉索引至借款相关底稿,而无需专门进行利息测算。其次,只有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完整性”目标开展审计,如果不熟悉公司业务活动,也就无法判断公司是否遗漏了应在财务费用中核算的项目。
2、对于上述审计过程中多次提到的检查有关合同或凭证,并不要求全部复印这些资料,只有对检查发现有异常的资料才予复印。
注意事项:先从整体把握,先执行分析性程序,再是进行凭证抽查,而不是一股脑儿上来就先查凭证。对于老客户,我们可以先看以前年度底稿,了解该公司的业务特点以及以前年度发现的问题点,并关注本期是否同样发生。同时针对该客户的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执行相应程序。

④ 审计跨期问题

收据不作为有效凭着,不能作为费用入账的依据。
相对于整个会计年度来说,12月31日凭证,附有10月的凭证,不算跨期,在一个会计期间,2013年度内。

⑤ 管理费用应如何审计啊

论文谈管理费用审计有点浪费吧,实际工作中这算不叫简单的科目。重点的就是和往年数据分类比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看是否异常,比如今年广告费多是不是真的增加了很多广告,然后对不能合理解释的明细进行检查。还要关注费用的截止是否存在跨期。是否存在舞弊等

⑥ 审计时怎么看管理费用有没有问题

1是否多记或少计
2手续是否齐全
3大额支出是否有公司授权
4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的是否合理准确

⑦ 费用跨期调整

期间费用没有调整分录,只要费用的归属期已过,就需要确认为费用,无需调整。也没有这样的分录你可以在相关报表里面调整数据,账务没法调整可以调整的是利润。各会计期间的利润,如果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可以调整。但是一般都是跨年度的才做调整

⑧ 审计怎么检查费用是否跨期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来衡量入账费用及摊销期限是否跨期
比如,在2018年度,供应商已经提供完了对应的服务。客户在2019年1月才收到发票,然后进行会计处理,确认费用。那么这里就存在把2018年发生的费用记入了2019年,跨期了。这时候需要在编制2018报表时,补充确认这笔费用和负债。

⑨ 管理费用跨期调整问题

期间费用没有调整分录,只要费用的归属期已过,就需要确认为费用,无需调整。也没有这样的分录

你可以在相关报表里面调整数据,账务没法调整

可以调整的是利润。各会计期间的利润,如果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可以调整。但是一般都是跨年度的才做调整

⑩ 审计费用提前计提吗

为了避免人为调节利润,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和预提。
只要该项费用的受益期不跨年度,就不需要预提或待摊。
审计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一年,审计费用也没有很长时间的受益期,所以无需预提或计提,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