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车间部门有什么费用
扩展阅读
两个人费用怎么分摊 2025-08-09 04:57:50
苏州过户车多少费用 2025-08-09 04:44:33

车间部门有什么费用

发布时间: 2022-07-03 17:07:08

A. 车间成本项目包括什么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 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 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 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 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 修理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大修理费。

7. 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 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 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 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 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 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 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 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 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 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 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 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 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B. 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日常修理费,是计入什么费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生产车间的设备日常维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车间设备日常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等。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常用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属于什么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属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而车间管理人员属于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所以他们的工资属于间接的制造成本,因此属于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不是专门服务于某一个产品的,他们的工作范围或者说服务对象是车间里的每一个产品,那么将他们的工资具体归属到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合理,这也就产生了制造费用这个科目需要二次分配的问题。

所以,当车间里有很多产品投入生产,产出的时候,会计要按照相关合理的分配办法(如工时,工资法等)将归集汇总的制造费用在各个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也就是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制造费用的原因。

制造费用包括

制造费用包括:生产部门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按照规定计提的折旧费、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管理人员或辅助后勤人员的薪酬、劳动保护费用、运输费用、差旅费用、办公费用、生产用具消耗费用、停工损失费用以及零星发生的应该由车间承担的一系列费用等。

基本生产车间工人的工资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人员的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制造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管理费用;专职的销售人员工资记入销售费用。

D. 基本车间设备的折旧费是什么费用

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计提的折旧费用相应地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制造费用。只有厂部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车间的管理部门和生产设备折旧都计入制造费用。辅助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如果管理上要求通过制造费用进行核算,那么计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如果不要求通过制造费用进行核算,就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E. 生产车间哪些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生产车间中发生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化的修理费用不再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而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因此导致“制造费用”核算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车间费用化的修理费都是在“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比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车间支付的修理费,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管理费用”科目)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修理费只是维护资产使用的支出,不增加资产实质性功能或是延长使用寿命,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如果计入制造费用完工结转库存商品,属于资本化这部分费用金额,所以是计入损益
--管理费用。
车间修理费费用化主要考虑的是配比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特别是发生额大、间隔长(存在几年一次的情况)的设备维修费,如果全额计入发生当期的“制造费用”,会引起当期产成品单位成本的波动,和毛利率波动。考虑到不同企业生产设备维修周期和金额的可预见程度不同,不适合采用“预提费用”来实现偶发维修费对维修周期内所有产成品的成本分摊,固难以实现完全配比。既然配比原则难以满足,进而考虑产成品单位成本和产品毛利率的历史数据相关性,于是决定全额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另外,如企业历史数据有规律可循,“管理费用”下维修费也应逐年预提,尽可能实现配比原则。

F. 车间管理部门计入什么科目

车间管理部门的费用属于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计算规则

工资及附加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如实列支,不超过应付职工薪酬14%的准予扣除,超出部分进行税务调整。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G.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哪些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帐户

几个代表性的费用,有以下 4种需要计入:
第一种、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第二种、生产车间的设备折旧费;
第三种、生产车间的水电费;
第四种、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总之,生产车间的费用一般都计入制造费用。
拓展资料:
一、固定费用
1、制造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是指公司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应得工资加班费。
2、制造费用————职工福利费:指公司生产部门职工节日礼金,慰问金,工伤医疗费等,劳保用品费;节日发放的福利用品;另包括每月按生产部门工资计提的福利费;
3、制造费用————折旧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力及机修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月底计提的折旧费用。
4、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本二级科目指生产部、车间加工产品所需共用的零配件,印刷胶带,不干胶标签等各车间、各产品共用辅料;
5、制造费用————办公费:车间日常办公用品费+书报费+印刷费(如产品标签)
6、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本二级科目对生产资材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依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摊销结转费用。
7、制造费用————租赁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生产资材部租用厂房、仓库、机器设备等发生的费用。
8、制造费用——运输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购买原辅材料所发生的海运费、空运费、陆运费等,它分为“国内”,“国外”发生的运费。
9、制造费用——保险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资材部门的正常职工保险和购买货物的保险费,生产部使用机器设备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等。
10、制造费用——差旅费:本二级科目包含生产资材部职工出差发生的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另指生产资材部职工市内办公发生的交通费等。
二、变动费用
11、制造费用——水电费:本二级科目指生产车间水电消耗费用。
12、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提的公司生产部职工教育基金。
13、制造费用——工会经费:本二级科目指的是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工会费
14、制造费用——外部加工费:本二级科目主要指支付厂外的零件、在产品发生的各种加工费、劳务费等
15、制造费用——设计制图费:新品加工制图、试验费等;
16、制造费用——劳动保护费:二级科目指公司为生产部门职工购买劳保用品所发生的费用。
17、制造费用——其他:如停工损失费、机物料合理损耗等。

H. 车间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车间费用属于“制造费用”科目。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

(8)车间部门有什么费用扩展阅读:

账户检查:

查账人员应对制造费用的主要项目进行如下审查:

修理费

(1)审查修理费用是否确实发生,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

(2)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查明计入当期成本的修理费数额是否正确、合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费用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楚。

(3)对某些支付给外单位或外包工的修理费,应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等。

机物料消耗:机物料消耗是为维护固定资产等设备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不包括修理用和劳动保护用材料。主要审查其开支的真实合理性,开支范围的正确性。

办公费:应特别重视对办公费用中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开支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检查其发票或收据的抬头是否为被查企业,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及工会开支的办公费混入制造费用的情况等。

I. 车间管理部门属于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

车间管理部门的费用属于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9)车间部门有什么费用扩展阅读

费用类别

工资及附加费、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师资费、外委培训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折旧费、办公费、医疗保险费等。

计算规则

工资及附加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如实列支,不超过应付职工薪酬14%的准予扣除,超出部分进行税务调整..

工会经费 公司按应付工资2%计提的工会活动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按应付工资的2.5%计提的用于职工教育方面的费用.开支的范围主要有培训教材费,师资费,外委培训费,培训教师以及外委培训人员的差旅费,交通费等,培训领用的消耗品和零配件等.住房公积金 公司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是岗位技能工资,计提比例公司为10%,个人为10%(其中个人部分从个人工资扣除).

养老保险费 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计提比例公司为20%,个人为8%(其中个人部分从个人工资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