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费用类的科目在借方和贷方各是什么意思
费用类的科目在借方,表示本期增加的金额(本期减少以负数在借方表示);费用类的科目在贷方,表示本期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的金额(负数以-号表示)
扩展阅读:会计科目 “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 分两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B. 所得税费用属于会计科目那个大类,借方和贷方分别登记什么
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负提的所得税,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C. 会计科目哪些属于借方哪些属于贷方
会计科目不能简单地分为哪些属于借方,哪些属于贷方。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3)费用发生额贷方属于哪个会计科目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资产类和成本类,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和权益类,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损益类具体可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收入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负债类;费用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资产类;
另外,还有一类“备抵科目”,通常是资产类才有备抵科目。 常用的有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所谓备抵科目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准备抵消的科目,是所对应科目的减项。
所以这类科目虽然属于资产类,却具有负债类科目的属性。即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至于“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资产类和成本类科目的记账方法。
D. 会计借方和贷方分别有哪些科目
增加记借方的科目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增加记贷方的科目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总的来说:收入类发生额增加时记在贷方
,
支出与成本还有费用发生额增加时记在借方
。
财务的借方与贷方的区别:
1.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你只要把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掌握好,其他问题就全明白了。
2.
从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看
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3.
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看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从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看
根据这一原理和记账规则的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是借贷相等,因而当全部经济都记入账户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必定相等;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期末贷方合计也必定相等。
E. 会计基础的会计科目损益类科目的借方记什么贷方记什么
会计基础的会计科目损益类科目借贷方向分两种情况:
1、损益类中的费用类,增加放借方,减少放贷方。
2、损益中的收入类,增加放贷方,减少放借方。
增加记借方的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增加记贷方的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
(5)费用发生额贷方属于哪个会计科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不影响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
F. 费用类会计科目的减少或转销,什么时候记在贷方
举例:
银行存款收到存款利息300元,该收入直接冲抵财务费用,所以计入财务费用,按准则指导,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
贷:财务费用 300元
这就是标准的费用类会计科目记在贷方。
实际工作中,用财务软件记账的,为了使财务报表正确自动生成,一般会做财务费用借方负数,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
借:财务费用 -300
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会计记账规范的。只是一种变通做法。
G. 费用余额在贷方表示什么
费用余额一般不会存在于贷方,因为费用发生后借计借方,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如果是在贷方,证明企业账务处理出现了错误。
费用作为损益类要素的费用,指营业费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便是采用这种狭义的费用概念,将损失作为一项与费用平行的收益表要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采用上述广义的费用概念。会计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又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在确认费用时,首先应当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如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非生产费用是指不属于生产费用的费用,如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
其次,应当分清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的产品无关;产品成本与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面不论发生在哪一期。
第三,应当分清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H. 收入、费用、利润这几个门类的科目,借方贷方分别表示什么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记账规则:借加,贷减,余额在借方。
I. 在会计科目中,费用、成本类科目不可以显示在贷方吗如果出现在贷方,月末是不可以结转的
一般正常的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成本及费用类科目、都是存在的借方余额,月底/季度/年底结转时就会出现在贷方;
如果这些费用、成本类科目发生贷方余额,也需要在月底/季度/年底结转到贷方,只不过数据用红字表示就可以啦。-----即冲减成本费用。
J. 财务费用可以记在贷方吗
根据财务入账原则,凡财务费用支出类的科目,发生额均应计入贷方。
财务费用记贷方表示:
1、财务费用减少;如财务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2、企业存款的利息增加。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财务费用账户。
1、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费和手续费。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发生的各种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借方记减少,登记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结转后无余额。
4、明细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财务费用余额:
财务费用科目余额既可以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借方表示当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贷方表示冲减数。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核算,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提费用”等科目。
企业发生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冲减借方。月终,将借方归集的财务费用全部由“财务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计入当期损益。结转当期服务费用后,“财务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规则是: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对应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则借记相关对应科目,贷记本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在利润表中,单设“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并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即期末结转的余额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