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为什么所得税费用是在贷方
扩展阅读
雨花柴油机油什么价格 2025-07-28 17:45:34
浓缩料成本怎么算 2025-07-28 17:44:47

为什么所得税费用是在贷方

发布时间: 2022-06-26 06:49:56

⑴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为负,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在借方,所得税费用在贷方

一般来说
【1】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2】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3】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

⑵ 计提坏账准备递延所得税贷方为什么是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应交税费-所得税我百度了很多提问没有说明白的

核算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每个科目有其核算内容的。所得税费用是从配比原则由企业利润计算得到的,应交税金对企业而言是一项负债,其与所得税费用需要有一个暂挂科目递延所得税对应。

⑶ 为什么将所得税结转到本年利润时,所得税是贷方

“所得税费用 ” 属于 费用类科目,计提 所得税费用 要在 “借方”反映。
所以,“所得税费用 ”月末 是 借方余额。
因此,月末 “所得税费用 ”结转到 “本年利润 ” 时,要在 “贷方”转出去:
借:本年利润
贷: 所得税费用

⑷ 应交税费- 所得税 的借贷方 都表示什么

贷方表示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方表示交纳的所得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应交税费科目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其经营所得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费。这些应缴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计提,在尚未缴纳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该上缴国家暂未上缴国家的税费)。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按照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⑸ 为什么是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此分录是计提本期所得税,“应交税费”属负债类科目,而“所得税费用”属损益类科目,期末要进行结转的,结转后的效果是减少了本年利润。

计提所得税费用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实际花钱交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无论要交什么税都要走一下应缴税费,方便以后查询

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应交所得税的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3.“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缴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⑹ 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为什么所得税费用是贷方

因为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所得税费用是费用,所以在结转的时候,要通过贷方来结转。

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6)为什么所得税费用是在贷方扩展阅读:

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⑺ 所得税费用在借方和贷方分别是什么意思

所得税费用在借方和贷方是所得税的计提和结转,
借方是计提的企业所得税
贷方结转所得税到本年利润

⑻ 所得税费用属于会计科目那个大类,借方和贷方分别登记什么

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负提的所得税,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⑼ 所得税费用在贷方表示增加还是减少

所得税费用在贷方表示减少,借方表示增加。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为取得会计税前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三、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⑽ 所得税是贷方科目还是借方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