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条件是什么
研究阶段,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
开发阶段,符合以下条件,可以予以资本化:
1)完成该项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如果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② 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方式
企业为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科技型中小企业按75%加计扣除、175%摊销)。
企业的研发费用以是否形成无形资产为标准,划分为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方式加计扣除。两种方式准予税前扣除的总额是一样的。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的核算无论是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形成无形资产,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都应属于财税〔2015〕119号文件及97号公告、40号公告规定的范围,同时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财税部门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也不得加计扣除。对于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其摊销年限应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合同约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③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应该怎么做
摘要:企业研究费用的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的会计核算沿袭传统模式,使用研发费用的数据来反映企业价值时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巨大的研发费用也成为部分企业操纵利润的重要方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研发费用;公司企业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如何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生存机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于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司研发费用核算及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资本化及费用化界定
合理的界定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关联企业研发费用的归属,同时,直接影响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避免企业人为的操纵利润。如果将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计人企业的当期损益,大量的研发支出没有形成资产却抵减公司的当期利润,研制结束形成无形资产后取得收入无相应的成本费用进行匹配,不能公允的反映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使公司资产的价值没有体现,企业管理层可能会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大幅削减研究开发费用,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最终损害股东权益。
④ 研发费用费用化和资本化有什么区别、和什么时候费用化,什么时候资本化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在企业进行一个研发项目初期,一般都未确定能否成功及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这个时候,项目的支出就应该费用化,借记“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贷记各相关科目。当项目研发成功后,并且可以确定其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就可以将之后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借记“无形资产-XX项目”贷记有关科目。这里的资本化在实际工作上多指项目后期的改进支出、专利申请费用等。一般来说,为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良好的保障,不提倡企业的项目研发费用过早化。
⑤ 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
举一例来说明。
向银行借入3年的长期借款100万,用于建设固定资产,年利率为8%,固定资产2年建成交付使用,第一和第二年采生的利息费用,需资本化,则两年利息16万记入固定资产资产成本,所谓费用资本化,不是当期计算损益的,而是超过一年或以上结转到计算损益的费用称为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采生的利息费用,则费用化,这时采生的利息8万,记入财务费用,而财务费用是当期就结转计算当期损益的,所以称为费用化。
超过一年或以上的费用结转计算损益的谓费用资本化,费用当期结转计算损益的,费用费用化。
没有牵涉到产品生产的成本,只牵涉到非流动产的成本,和期费用(财务费用)
⑥ 高手,我想请教一下,那些费用可以归为研发费用,怎么分为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首先:
我们先了解研发费用涉及到的科目
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
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
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次:
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要看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期末符合资本化条件则资本化后期合理摊销,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⑦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怎么做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等科目)
将研究费用列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
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在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⑧ 什么条件下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
1,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实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4)有足够的技术、财物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研发费用才可以计入无形资产。
⑨ 研发费用中哪些费用计入资本化哪些费用计入费用化
1、费用化
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当时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稳健性原则,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期费用使得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而且费用化处理具有节税作用,可以减少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
2、资本化。
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再进行摊销。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同时或在连续的几个年度内存在若干研究与开发项目,不论风险有多大,有些项目总能成功,形成某些无形资产并取得收益。
这样,将所有研究与开发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将研究与开发的全部收益与全部费用进行配比。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9)外研费用怎么资本化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三、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一)规定进行处理。
(三)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研发费用”科目,借记“研发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