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制作一个晶体
1,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作一杯浓食盐水溶液,2,将溶液过滤注入清洁的玻璃杯,3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下端拴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㈡ 如何自己制造结晶体,只有好看就行了,最好简单点
做个明矾结晶体就好了,明矾在超市都能买到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 ℃~20 ℃的水,并加入明矾,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 ℃~5 ℃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4.把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 ℃~15 ℃的饱和溶液。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 ℃~5 ℃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我记得原来一个同学做到有BB的拳头大小
㈢ 人造钻石的合成方法
1 、高温高压合成法:温度和压力仍是制造晶体的两项关键因素,索钻珠宝专业人士介绍,其方法是在陶瓷容器中而不是在地下制造钻石,水压提供高压,电力产生高温,使碳围绕着直径为 1 毫米,由天然钻石制成的籽晶而形成晶体.
2 、化学气相淀积合成法:使天然气和氮气加热后,在洗碗机大小的压力室里形成一种碳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不断沉积在压力室底部的碳底层上,并逐渐积聚和硬化,形成钻石薄片,进而切割成宝石形状.
㈣ 如何用明矾做出钻石般的晶体
配成饱和溶液,注意留几粒明矾小颗粒做为晶核,然后让其自然风干,要有耐心,晶体会慢慢长大
㈤ 如何在家制作简单晶体
做一个蓝矾吧。材料:硫酸铜、水仪器: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操作:在高温下(90度)将硫酸铜溶解于水,然后,静制任其结晶,既可。注意1、要溶到不能再溶为此。2、结晶前溶液中不能有未溶解的硫酸铜。
㈥ 怎么用盐和糖自制假钻石
加热饱和盐溶液,再继续加盐,放入一根细毛线或丝线(表面要有毛的),用杆缠住挂在容器口使线略微浸入溶液液面以下,然后常温/低温冷却(不怕费电的话,直接放到冰箱里也行),使之过饱和自然结晶。至多过一星期后取出容器,点火烧断细线即可。注意容器口保持密封,防止杂质进入。 此法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晶体有效。
㈦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哪些
饱和溶液重结晶法最方便了。
1溶解度如果题主是拥有恒温箱的壕,这一步的计算就不用考虑太多。如果是像我一样靠常温的寒酸实验党,首先,看看天气预报,最近几天温差别太大别太大别太大,不然,透明度就悲剧了。然后,不管壕与不壕,来看看五水硫酸铜溶解度(一般都不是用无水的吧_(:3”∠)_)
(网上的溶解度有时不可信,所以有法二)2溶解好了,假定题主那就温度在20度,溶解度32g/100ml,按照本人经验,建议多加一点,大概35g/100ml,甚至可以再多一点点。这里插一句,水,尽量用蒸馏水这些杂质少的,附带小广告,本人常年使用屈臣氏蒸馏水。量取好了溶质和溶剂后,就来溶解吧!壕的磁搅(磁力搅拌器)是最棒的,然而本人常年玻璃棒手搅…如果同样手搅,请加一点热。3过滤这一步对于透明度比较重要。边过滤边加一点热,保证溶液不要冷了析出晶体了,加热建议用电炉,某宝上很便宜。4放置趁着还没凉,倒入结晶皿或者培养皿(爱用啥用啥,别用铁盒盒盖_(:3”∠)_)放到准备好的地点(一定要是不会被轻易碰到的地方),因为轻微震动就会影响结晶。盖上纸之类防尘的。5等待结晶最后,请耐心等待,耐心,耐心,耐心,别每隔几分钟就揭开纸看看…本人一般半天看一次,有时不揭开纸就用手电照着看看。
㈧ 如何在实验室中合成钻石方法可靠吗
另一种合成钻石的方法就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CVD法),这种方法无需巨大的压力,并且还能产生比天然钻石更完美的人造钻石。先把一块钻石置于减压室中,然后用微波束轰击天然气,形成碳的等离子体。当气体加热到2000度时,碳原子就像“雨”一样落在减压室的钻石上并依附在其之上,然后完美的钻石就能在一夜之间生长出来。最后,再用高功率的激光把钻石切割成想要的形状就行。
文章首发:怪罗网(www.guailuo.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怪罗”(id:guailuo123)
㈨ 人工钻石的做法
当年(大概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是这样做的:
将纯石墨块用特殊的合金包裹,然后外面加高倍T.N.T烈性炸药,放进埋入地层盛满水的混泥土箱里,然后引爆。最后对混泥土箱里的水进行处理,得到了极细的钻石颗粒。(由炸药的爆炸提供强大的压力)
现代人造钻石多是在万吨水压机里进行的,而且添加了催化剂,合成的人造钻石可以达到数卡拉一枚的。
㈩ 钻石怎么做的
人工钻石是把“碳种”放入净化干净的真空室,再把甲烷与氢气加热约3000摄氏度;然后泵入反应室,形成充电等离子体,气体就会分解,甲烷就会释放碳原子,并附在这些“碳种”上,最后复制钻石的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