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钻石有什么用
钻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通常所说的钻石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借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 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㈡ 钻石有什么作用
可作为装饰品、首饰或者是收藏品。钻石的价格比黄金高得多,一般大于1克拉的钻石就很珍贵的了。因此,钻石的身价很高,人们买它既有装饰美感,更有保值珍藏的作用,历来象征着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
钻石,又名金刚石。钻石被誉为“宝石之王”。它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强折射率、强色散。
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碳元素在地壳的深处,大约200公里左右,在摄氏1100度至1625度的高温下,在40000至60000个大气压力下结晶而形成的晶体。随着地壳的隆起与下沉,或地震,或火山爆发等原因,结晶的矿物——被挤出到了地表。
佩戴钻石首饰不仅经久耐磨,不怕灼烫,而且耀眼夺目,闪闪发光。
拓展资料: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卡,或译克拉、克拉(Carat),是钻石的质量单位。一卡相等于200毫克,相传早期钻石商人称量钻石所用的砝码为稻子豆树(carob)果实,一粒这样的果实大约就重200毫克。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卡的价值亦越高。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坚硬的天然物质钻石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恒久远”。在强光照射下,钻石也会蒸发。研究发现刊登在美国《光学材料快报》杂志上。
麦考瑞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理乍得-米德伦和同事经研究发现,钻石暴露在光照条件下会蒸发。米德伦说:“一些物质都有光照导致的蒸发现象, 观察到钻石也有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当暴露在强紫外-C线(臭氧层过滤后的强紫外线)条件下,钻石表面的小凹坑会在短短几秒钟内消失。钻石质量损失的速度随着光线强度的降低快速降低,但蚀刻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越来越慢。
米德伦指出,钻石蒸发消失速度极慢,正常情况下无法被观察到。事实上,即使暴露在强紫外线条件下,例如强烈阳光照射或者放在紫外日光浴灯下,需要大约100亿年之后,钻石质量损失才能达到可观察的程度。这一研究发现不仅提供了有关钻石长期稳定性的线索,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研究。
米德伦说:“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发现,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一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在钻石上打造一些结构,将光线控制在钻石上一个非常狭小的丝状区域,这将是制造个头更小,效率更高的光学装置的第一步,可用于量子计算和高能激光。这一发现可能帮助我们在其他行星表面搜寻到钻石踪迹。”
钻石 网络
㈢ 钻石证书有什么用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Sarine纸质钻石证书全解析,揭秘它的AB面。
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个内容,我来搬运一下他们的观点:
钻石证书是由专业、有资质的钻石鉴定和检测机构依据相关国家/行业/企业分级标准对钻石进行各指标/参数的检测和分析,从而得出的一份钻石属性/品质/溯源的报告。
钻石证书的作用什么?对于消费者而言,钻石证书是一份保障。除了是钻石真伪、纯天然与否的一个鉴定,钻石证书能让消费者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钻石的品质,帮助他们挑选钻石。而对于钻石销售商来说,除了为采购部门出力之余,证书可谓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桥梁,能帮助品牌建立信任度和忠诚度。
㈣ 恐龙有钱里面的钻石有什么用
那是dec挖的虚拟币,你玩这个就是给人家当矿机,一个钻石官方都能提现,你的红包必须得50,所以只能卖力的给人家提现,拉人头。
㈤ 钻石都有什么作用>
钻石可作为装饰品、首饰或者是收藏品。钻石的价格比黄金高得多,通常大于1克拉的钻石就很珍贵的了。因此钻石的身价很高,买来既有装饰美感,更有保值珍藏的作用,历来象征着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
钻石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石,纯洁透明、经久不变,是爱情的标志,表示对爱情的永恒追求和矢志不渝。尤其是爱人赠送的钻石戒指,最好时常佩戴在手指上,以充分表达对恋人的重视。
(5)dec钻石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直接触碰钻石饰品的钻石表面,可用干净的卫生纸或者擦金布擦拭。
2、经常检查一下钻石是否松动,发现松动要及时更换维修处理,严重的必须换戒托从新镶嵌。
3、避免接触化妆品、香水、指甲油等化学物品,以免影响钻石亮度。
4、海边洗澡时,要摘下钻石商品,以免因接触海水导致k金戒托产生化学反应变色氧化。
5、钻石因污垢灰尘的沾上而失去光泽,只需要对钻戒清洗保养之后再使用吹风机吹干处理就可以了。
㈥ 钻石的作用是什么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说起钻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它能引发女人尖叫。 戴比尔斯的经典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象魔咒,蛊惑了全世界女人的芳心,并迫使全世界男人去买钻石献媚讨宠。 那么,钻石究竟是天生的宝石之王呢,还是经过后天人为运作的呢,这方面的文献不多,尤其是从资本角度解剖钻石价值之链的文章少之又少,今天不妨在这里做一个探索。 人类的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宝石之王的概念,古代中华文明认为白玉是宝石之王,诗经时代即有君子与玉比德的传统,到了汉代,玉已是帝王家族专供的了,帝王死后着金缕玉衣入殓,平民百姓不得拥有玉。西欧文明认为琥珀是宝石之王,到了与汉同期的罗马,琥珀也成为帝王专供,一块极品琥珀可以换数十个壮奴。两河流域文明以猫眼石、祖母绿为宝石,你在《一千零一夜》里找不到任何关于钻石的描述。古代美洲、非洲文明也不认识钻石。 显然,令人沮丧而且不争的事实是,钻石在古代与中华文明、西欧文明、阿拉伯文明均不搭界,在中国,它长期以来不过是钜瓷器匠人的工具——金刚钻——而已,充其量算是个手工业原料。显然,面对一块大钻石,古代中国可没有任何女人尖叫,倒是瓷器匠可能会大叫一声。古代欧洲直到14世纪,甚至没人知道还有钻石这回事。 话说193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钻石需求量是大幅的下降,已经是戴比尔斯钻石公司总经理的哈利·奥本海默,发现自己的公司从1859年创建以来,尽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钻供应商,甚至占据了世界天然原钻的80%的供应量,但是人们对钻石的消费一直不高,为此,当时戴比尔斯不得不削减自己90%的生产量,为了打动世界钻石需求,打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的经典口号,成功把钻石推销给了大众,使钻石的价格一路走高,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高度垄断的钻石市场。 “A diamond is forever ”这句20世纪堪称经典的广告语是纽约着名广告公司,爱尔广告公司(NW Ayer)于1948年为国际钻石推广中心(DTC)创作的。她跨越了一个世纪,打动了无数沉溺在爱河中的情侣,并让他们更加期待爱情的永恒,同时被钻石这一稀有、珍贵的“宝石之王”所深深的吸引。 1993年是中国钻石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DTC通过香港的奥美广告公司,征集“A diamond is forever ”的中文翻译,经过半年的评比,一名大学教师的一句话被选上,于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成功的进入中国,并历经超过十年的时间使中国消费者开始广泛接受钻石文化。而在这之前中国对钻石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钻石行业发展并不成熟,钻石文化理念更是无从谈起。而打开这个历史性局面大门的钥匙就是这句20世纪最着名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经典的一句广告语也从此改变了中国人婚庆以配戴黄金、翡翠的传统局面,进而形成了中国新婚人们“无钻不婚”的全新理念。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作为20世纪最为经典的广告语,如同一次爱情核爆炸,响彻全球。在古老东方中国这句话更是意味深长,短短的十九年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婚庆以配戴黄金、翡翠的传统习俗,一枚钻戒成为承载两人爱情最美好的信物。 如今的中国钻石消费现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据国际钻石行业专家预测,至2020年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钻石消费大国。而这一切不能不说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在中国的推广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㈦ 恐龙有钱算力和dec有什么用
平台如果开设交易后,dec将成为股份形式,也可以有机会在虚拟平台交易,现在的100dec也许未来能值100万rbm说不一定,就看平台未来运营的怎样了
㈧ 钻石除了做首饰还有什么作用
天然钻石因其稀少,除了观赏及饰品外,还被应用于工业中,如钻石切割、高端军工等,只因其昂贵而没被广泛应用,实际中很多加工、制造业及产品都可利用。由于钻石的硬度极高,可以用于沙纸、钻探、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来切削和刻画其他物质。不过用来工业上的钻石一般是人造的,利用高温高压制成钻石微粒,天然的钻石一般做观赏用。
钻石是顶级宝石,它标志着顶级事业、顶级成就。人们把拥有钻石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志。成功人士大都青睐钻石。
纯洁爱情的标志
钻石纯洁透明、经久不变,钻戒像情人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你。它是纯洁爱情的标志,表示对爱情的永恒追求和忠贞。
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在1477年和法国玛利公主订亲时,曾差人给玛利公主带去一封信,信中说:"订亲之日,公主必须佩戴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从此,钻戒成为恋人们订情的信物,并一直流传至今。
高尚品质的标志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高呼:"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如果钻石在场,可以自告奋勇地回答:我能够表达你的高洁之心!钻石晶莹剔透、象征着纯洁真实、忠诚勇敢、安静自如。人们把钻石看成高尚品质的标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钻石高尚品质的标志、非凡能力的标志。
钻石是无穷财富的象征
在地质学中,按相对硬度,将自然界中矿物的硬度分为10级,钻石是硬度为10的标准石,是最硬的,也是硬度为10的唯一的结晶物。 钻石的硬度是蓝宝石硬度(9级)的150倍,是水晶硬度(7级)的1000倍。因此,人们把钻石看成是非凡能力的标志,它坚强无比,既是坚不可摧的,又是攻无不克的,无穷财富的标志。
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是任何其他宝石都不可比拟的。这样的宝中之宝,理所当然地成为贵中之贵了。
㈨ 钻石有什么用。值钱吗钻石和金子哪个好
钻石是纪念品,买下了就只有纪念价值不值钱,金子有升值空间!买了能保值!
㈩ 请问钻石有啥实际用处啊为啥那么值钱
为什么钻石这样昂贵? 开采、选择、切割、粉饰等过程均需要大量人手。钻石藏于地下75至125哩下,故需要庞大而昂贵的机器及人及人力去开采。在南非的钻石矿,平均350吨石头可采得12卡钻石晶体,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大于1卡的。 在切割钻石晶体时,往往会虚耗至少百分之50 %的重量。一块1卡重的晶体在切割后可能只剩1/2卡。 平均来说,只有20 % 的钻石达至宝石的质素,馀下的大部分是工业质素。当然,这百分比会因矿的位置而有所分别。 你手上的钻石已经多度易手。请看以下巿场分析: 钻石巿场与价格管制 巿面上的钻石和售价均由De Beers (戴比尔斯)严格管制。De Beers的总部设于伦敦,它控制现今整个钻石巿场约85 % 的钻石产量。早于1933年,所有生产钻石的主要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钻石生产商协会”(Diamond Procers Association)各成员同意依照一个协定的配额去生产钻石,并经由唯一的一个团体出售钻石,这团体名为“钻石贸易公司”(Diamond Trading Co.),乃DeBeers的属下机构。DeBeers尝试购入所有或绝大部分不受它直接控制的矿藏所出产的钻石,甚至包括黑巿的产品。它一直能令个别生产商相信与它合作对各方面均有益处。 业内人士都接受实施价格管制。DeBeers认为自由巿场并不适用于钻石,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影响。供求定律是无情的:货物供应充裕时,价格下降;供应不足时则售价上升。若个别生产商按自己的喜好而加速开采矿藏,或切割师盲目地增加产量,这种种因素均会严重地危害DeBeers多番努力去维持个别巿场平衡的局面。 由于钻石是奢侈品,重大的价格转变会令消费者产生恐惧,担心花大量金钱所购得的钻石在数星期后跌价多倍。DeBeers凭着其财力资源,致力确保钻石的售价稳定。 世界盛产钻石的国家 南非South Africa 占全世界钻石产量22 % 博茨瓦纳Botswana 占全世界宝石级钻石产量20% 苏联U.S.S.R. 占全世界宝石级钻石产量18% 扎伊尔Zaire 占全世界宝石级钻石产量15% 澳洲Australia 占全世界宝石级钻石产量10% 另: 印度India 最早发现钻石,现已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