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钻石和水晶哪个更好
钻石更尊贵一点,通常价格也比较高,所以一般人结婚会选择钻石首饰,水晶比较适合年轻一点的人群佩戴,款式多,价格适中,个人比较喜欢水晶。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员,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化学式Sio2,莫氏硬度为7,晶体端部呈菱面六面体柱形或角锥形,晶面通常有条纹与玻璃光泽,内含物丰富。一般来说,水晶以颜色愈纯、愈光亮、净度和折射率愈高其价值就愈高。
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C), 含C量96%-99.9%。即使很纯净的钻石也含有0.001%的杂质。钻石中的杂质组分有Si、Al、Ca、Mg、Mn、Ti、Cr、N 等。 除 N 以外,其余杂质通常都以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钻石中常含有磁铁矿、钛铁矿、镁铝榴石、铬透辉石、橄榄石、石墨等矿物包裹体。
首先,钻石是已知的硬度最高的宝石之一,所以,可以单凭着用钻石能刻划动刚玉这一点,就知道了.
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哈气试验:在钻石上哈口气,如钻石上的水气立即消失为真钻石;若水气在钻石上停留几秒钟后才消失则为假钻石。
感觉试验:在室温下用舌头接触钻石及其仿制品时,钻石比仿制品要凉得多
鉴定它有个非常简单的好办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张有线 的纸上,倒放,台面向下,透过它能不能看到线,如果能就是仿钻了,天然钻石是看不到的.这个方法很简单的.
用"钻石笔(也叫导热仪)"来分辨,这样更简单科学.
至于水晶和玻璃的区别,水晶是非均质体,而玻璃是均质体,只要用一个简易的双偏光镜就可以有效区别了.
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玻璃来仿制水晶,更多的是合成水晶,区分合成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办法是:
合成水晶有"晶核(一种片状的纵向包体)"而天然水晶则没有.
此外,合成水晶的颜色均一,包体种类单调也是与天然水晶相区别的办法.
希望这个答案你能满意。。。
⑵ 白金,黄金,水晶,琉璃,钻石,翡翠,玛瑙哪个最好(也可以说是贵重)排一下顺序。
白金黄金是按克计价,剩下几种品相好的价位都很贵,尤其是翡翠,极品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低廉的几十块钱就能买着,钻石也是看品相,好的价位也非常高,天然水晶弊猜贺中品相好的大约在几千到几万,普通水晶也很便宜,但现在水晶人造的特别多,像施华洛世奇水晶都是人造的,我个人很喜欢天然水晶中的绿幽灵和金发晶。玛瑙和琉璃价位则较低,十几到几十块钱左右。如果非要排顺序,我认为是翡翠钻石黄金白金水晶玛瑙琉璃。
铂(Plat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白金。其化学符号为Pt,原子序为78。铂是一种密度高、延展性高、反应性低的灰白色贵金属,属于过渡金属。根据国际规定,只有铂金才能被称作白金,所以二者是同一种东西。
铂金(Platinum,简称Pt),俗称白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白色贵重金属。源于20亿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带来这珍贵的金属。铂金早在公元前700年就在人类文明史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在人类使用铂金的2000多年历史中,一直被认为是最高贵的金属,受到贵族王室的追捧。
市面上常将白金与白色K金混淆。但白色K金英文为white gold,主要成份是黄金,是由于加入其他金属后呈现白色,容易褪色。而铂金(白金)色泽天然纯白,永不褪色。
铂金首饰的纯度非常高
铂金首饰的纯度通常都高达90%-95%,常见的铂金首饰纯度有Pt900,Pt950。
根据国家规定,只有铂金含量在850‰及以上的首饰才能被称为铂金首饰。铂金首饰纯度极高,因此也不会使皮肤过敏。
铂金拥有天然纯白的色泽
铂金的白色光泽天然纯净,赋予了铂金首饰独特的外观。即使每天佩戴,铂金始终留有纯净如初的纯租派白光泽。
铂金产量稀少
铂金比黄金稀有三十倍,只在全球极少数地方才得以被开采。如果把世界上所有铂金倒入一个奥运会标准泳池内,它的深度都不足以覆盖脚背,而黄金可以至少填满三个泳池。
1吨的铂金矿石仅能提炼出约3克铂金
3克仅相当于一枚较小的铂金戒指的重量,而提取这些铂金大约需要8周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
铂金可以每天佩戴,永恒不变
铂金的性质非常稳定,不会因为日常佩戴而变质或褪色,它的光泽始终如初。即使和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接触,如温泉中的硫,漂白剂,泳池中的氯,或是汗水等,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可以在任何时候都非常放心地佩戴铂金首饰。
铂金的天然纯白永不褪色
无论佩戴多久,铂金能够始终保持其天然纯白的光泽,并且永不褪色。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今年来已累计上涨9.3%。
国际黄金价格徘徊于1200美元附近,其2013年的跌幅已经接近30%,这一数字创下近30年来的最大跌幅已几成定局。价格的下跌带来的是世界黄金整体需求的下滑,尤其是黄金投资需求的下滑。然而,中国黄金需求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大幅增长,尤其是黄金饰品。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第三季度黄金需求为869吨,同比下降21%,主要由印度政府对其国内市场的管制以及ETF净减持造成。
正如世界黄金协会所言,黄金ETF资金的大幅流出成为压制2013年黄金价格的关键因素。截至2013年12月24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Shares净持仓量下滑至805吨,持仓价值下滑至309亿美元,与年初相比,降幅分别超过40%和50%。
长期来看,金价依然被高估。黄金已经失去了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地位,市场从2013年上半年就开始期待美联储缩减QE,这成为金价下跌的主要压力。
多家投行预计,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商边际生产成本1100~1200美元/盎司,而平均生产成本700~800美元/盎司,这意味着如果利空兆御频现,黄金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还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达到706.36吨,比2012年上半年增加246.78吨,同比大幅增长53.7%。其中首饰用金383.86吨,同比增长43.6%;金条用金278.81吨,同比增长86.5%;金币用金10.87吨,同比增长1.1%;工业用金24.03吨,同比下降1.6%;其他用金8.79吨,同比增长14.9%。
进入第三季度之后,中国黄金需求依旧在大幅增长,尤其是黄金价格下跌带来的黄金饰品需求。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还显示,中国市场需求格外强劲,同比增长29%达到164吨。
不仅如此,黄金交易量也在大幅攀升。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产品成交量达到1048万千克,约1.048万吨,同比增加83.48%;成交金额达到29386亿元,同比增加33%。[5]
金价反弹
2014年8月11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金价反弹引起了很多投资人士的关注,现货黄金在一天之内涨价1.6%,报每盎司1308.15美元,不少人也开始担心金价是否会从此一路飙涨。而据专家的分析,金价上涨只是暂时的,因为真正促使黄金上涨的因素还未出现,这种上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不排除金价还有上涨的可能性。[6]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今年来已累计上涨9.3%。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红兔毛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时下与冰彩玉髓,碧玺等并列纳入彩色宝石范畴,产量较少。古称“水玉”、“水精”。
引用《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闽主作紫微宫,饰以水晶。”《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器皿皆是玻璃、水晶、琥珀、玛瑙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艾青诗选>自序》:“凝思花露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水晶行业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颜色: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如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对于发晶来说,晶体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发丝的金发晶,晶体完全无色(白水晶)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净度: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而水晶的产量着实大得惊人,所以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杂质: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可能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国家还并未给天然水晶提供一个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准,水晶品种繁杂,每一品种都有他不同的评判标准。
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内琉璃制作比较有名的团队分别是琉园、琉璃工房等 。
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为消病避邪之灵物。
琉璃在佛教中为消病避邪之灵物。摆放或佩带琉璃可得三种福缘:
一)祛病:修行之人认为琉璃乃药师佛的化身,能消病驱邪,使人获得健康之福缘。
二)坚韧:因烧制繁难,佛教认为琉璃能使人感受提炼真理之艰难,而获坚韧之力量。
三)灵感:色彩绚丽、变幻瑰美,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想象空间,给人灵感和智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在某种意义上说,琉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对比佛教的其它六宝,琉璃应该是一种天然宝石,且极有可能是碧玺。
《慧琳音义》卷一:”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很多佛教中对须弥山的描述是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所以根据地理位置来看,琉璃的产地周围应该在海上有火山。而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距离波斯很近,现在的碧玺的一大产地正好于此,它们都位于现在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周围的海上也确实又火山。且碧玺的原石的确也是像描述中的”其宝青色,莹彻有光“,要”近“才有”皆同一色“。为什么后来没有把碧玺和琉璃统一叫法很可能是发现了碧玺这种天然宝石和中国古法琉璃虽然颜色外貌上一样,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而更正叫法后也会降低这种宝石的尊贵,才从清代过后才有碧玺的叫法,且同样是用于头饰珠串较多,与”帝释鬓珠”用法都一样。其它的宝石虽然也色彩多样,但显少有这种用法。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胜于其它宝石品种。
文化因素
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
矿床探寻
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18年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世界金刚石矿床的数量,如果与铁、铜和金矿数量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但这 20%宝石级金刚石的价值却相当于80%工业金刚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有人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历史上最着名的钻石
伟大的非洲之星
光之山钻
.艾克沙修钻石
大莫卧儿钻石
⑶ 王者荣耀钻石和青铜的差别有多大
钻石和青铜的差距是有的,而且也不小,但是没有说天差地别这么大,其实青铜多去思考问题的话就可以摇身一变脱坑进入高端排位。,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第一,青铜操作是有技能就放,而钻石操作稳赚的时候才放。
第二,青铜更喜欢单打独斗,而且钻石往往团战求赢。
第三。青铜心态不稳定,而钻石心态往往很稳,所以可以打逆风局。
以上三点是我觉得青铜跟钻石的差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嘿嘿。
⑷ 钻石和水哪个更重要
水对人比钻石更重要,因为水客观效用大于钻石,“物以稀为贵”根据边际效用法则,效用与消费数量反向变动,并决定需求价格,水消费量比钻石大得多,水的边际效用需求价格小,钻石的边际效用需求价格大,但效用与消费数量反向变动,所以钻石用处极小而价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体现,水的饮用功能和钻石的装饰功能都属于都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高低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显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水比钻石开采成本要高很多。商品的价值还与商品的供求有关,世界上水比钻石多很多,虽然水的消费量要比钻石多很多,但是相对来说,钻石依然比较供不应求。
(4)铜水和钻石哪个好扩展阅读:
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棚液枝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饿了的时候,给你拿了一盘包子,你在吃的时候,第一个,乃至第五个非常香,最后吃饱了,剩下几个包子就不想吃,觉得不太好,好的感觉没有了。就是这个边际效应,甚至达到了埋唤产生不好的感觉。物质消费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开始对这种状况的消费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导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链敏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⑸ 钻石的基本性质
钻石的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名称为Diamond,源自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不可摧”。
钻石与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一起并称为四大珍贵宝石。目前钻石已成为结婚的信物,并被誉为四月的生辰石,象征坚韧、永恒和纯洁无瑕。
一、钻石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1.化学成分
钻石是具有立方结构的碳。主要成分是C,其质量分数可达99.95%,次要成分有N、B、H等。其他微量元素还有Si、Al、Ca、Mg、Mn、Ti、Cr等。
2.分类
钻石的分类最早由Robertson、Fox和Martin等三人根据钻石在红外区吸收带和对紫外光透射的差异提出,他们认为Ⅰ型钻石能透过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显示与氮有关的吸收带,而Ⅱ型钻石可透过低至22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无明显的吸收带。
1959年美国的Kaiser和Bond发现Ⅰ型和Ⅱ型钻石的差异与杂质氮有关,后来人们又发现在含氮的钻石中氮的最常见的存在形式不只一种,氮以单个氮原子分散在钻石中,称为C心、以原子对集合体出现,称为A心、3个氮形成的原子团称为N3中心,而多于4个原子的原子团则称为B集合体(B心),也可为一些较大的有几个原子厚的扁平层偏片晶氮存在,称为D心。钻石的分类是按照是否含氮和硼及氮的聚型类型划分如下(表14-1-1)。
表14-1-1 钻石的分类
天然钻石中Ⅰa型钻石约占98%以上,Ⅱa型占1%左右,Ⅰb型和Ⅱb型很少,人工合成钻石中以Ⅰb型为主,少量为Ⅰb和Ⅰa型混合型。
二、钻石的结构与形态
1.晶体结构
钻石属等轴晶系,
图14-1-2b 钻石晶体不同聚形示意图
大多数彩钻颜色发暗,强至中等饱和度、颜色艳丽的彩钻极为罕见。彩钻是由于少量杂质 N、B和H原子进入钻石的晶体结构之中,形成各种色心而产生的颜色。另一种原因是晶体塑性变形而产生位错、缺陷,对某些光能的吸收而使钻石呈现颜色。
(1)黄至棕黄色钻石的颜色是由于N原子代替C原子而产生的。理想的钻石晶体是禁带很宽的半导体,宽的禁带避免了可见光范围内的一切可能吸收,因此理想的钻石是无色的。当N原子代替部分C原子时,由于氮外层有5个电子,代替碳原子后多余一个电子,这电子在禁带中形成一个新的能级,相当于减少了禁带宽度,从而使得晶体能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能而呈现颜色。N原子代替C原子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情况是孤立的N原子代替C原子,它对能量高于2.2eV(波长小于560nm)的入射光有明显的吸收,使钻石呈现一系列黄色、褐色、棕色,其颜色很鲜艳浓郁,Ⅰb型钻石的颜色往往由该种色心引起;另一种情况是金刚石内N原子可移动聚合在一起形成多个N原子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对400~425nm光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同时对477.2nm有弱吸收,由于人们对477.2nm吸收反应灵敏,477.2nm蓝光被吸收后,钻石呈现黄色。
(2)蓝色钻石:从晶体完美程度来讲,蓝色钻石是最好的,也是极罕见的。它不含N却含有微量B(wB<1%),属Ⅱb型钻石。正是这些B使钻石呈现美丽的蓝色。少数含H杂质的钻石也呈蓝色。
(3)粉红色钻石和褐色钻石:这两种彩钻都是由于钻石在高温和各向异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晶格变形而产生的颜色,相比之下粉红色钻石罕见得多,因而极其昂贵。这种晶体缺陷在极端情况下可形成紫红色钻石。
(4)绿色钻石:绿色和蓝绿色钻石通常是由于长期天然辐射作用而形成的。当辐射线的能量高于晶体的阈值时,碳原子被打入间隙位置,形成一系列空位-间隙原子对,使钻石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吸收,使钻石着色。若辐照时间足够长或辐照剂量足够大,可使钻石变成深绿色甚至黑色。辐射造成的晶格损伤有时还可形成蓝色钻石和黄褐色钻石。
2.光泽
钻石具有特征的金刚光泽,金刚光泽是自然界透明矿物最强的光泽。但钻石的光泽有时会因表面不平而显得暗淡。
3.透明度
钻石的透明度为透明-不透明。纯净的钻石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常有杂质元素进入钻石的晶格或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钻石中,使钻石的透明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4.光性
钻石属等轴晶系,为均质体,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但有些钻石由于内部应变或内部含有包裹体,偶见异常消光。
5.折射率
钻石为单折射宝石,在钠光(589.3nm)中折射率为2.417,超过了常规折射仪的测试范围,是透明矿物中折射率最大的。
6.色散
钻石的色散强,色散值为0.044,比天然无色透明宝石的色散都高,所以我们在切割标准的钻石表面能看到漂亮的“火彩”。
7.发光性
(1)紫外荧光:钻石在紫外灯下的荧光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钻石发光很强,有些则不发光。钻石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可呈现从无至强的蓝色、黄色、橙黄色、粉色等荧光,通常长波较短波的荧光强。
(2)X射线荧光:钻石在X射线下一般呈现蓝白色的荧光,且稳定性好,在钻石开采中可根据钻石X射线下的荧光特性,将其他砾石分选出去。
(3)阴极发光:阴极发光可揭示钻石的内部生长结构,钻石在阴极发光仪的电子束照射下,绝大多数钻石会发出阴极荧光,主要呈现蓝色、橙红色和黄绿色,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生长条件不同,表现出的生长结构也不同,目前阴极发光技术已成为鉴别钻石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8.吸收光谱
无色—浅黄色的钻石,在紫色区415.5nm处有一吸收谱带;其他颜色的钻石的吸收线位于453nm,466nm和478nm处;褐—绿色钻石,在绿区504nm处有一条吸收窄带,有的钻石可能同时具有415nm和504nm处的两条吸收带。辐照改色的黄色钻石可能在498nm,504nm和592nm处有吸收带。
四、钻石的力学性质
1.解理
钻石有四组八面体{111}方向的中等解理,{110}、{221}的不完全解理。图14-1-3为钻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图。
图14-1-3 钻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图
2.硬度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钻石的硬度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不同方向硬度不同,其八面体晶面的硬度大于立方体晶面的硬度,因此在钻石加工中可用钻石研磨钻石。
钻石具有很强的抗磨性能,摩擦系数小,其抗磨能力是刚玉的90倍。这种特性使钻石能高度抛光,并使每个小面边棱锐利、挺直。但值得注意的是,钻石虽硬,但常显脆性,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很容易破碎。
3.密度
钻石的密度为3.52(±0.01)g/cm3,因钻石成分单一,并且纯度较高,所以钻石的密度相对很稳定。
五、钻石的内含物
钻石的内含物主要有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物、点状包体、羽状纹和生长纹。矿物包裹体主要是钻石、橄榄石、辉石、石榴子石、锆石、刚玉、黑色石墨、暗色的赤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硫化物等。云状物由云雾状白色或灰色包体组成,羽状体则包括开放式裂隙和隐蔽式裂隙两种裂隙类型。此外,钻石中还可见生长纹和解理等特征。
六、钻石的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电学性质
Ⅰ型和Ⅱa型钻石是绝缘体,室温下电阻率为1014~1015Ω·cm。通常情况下,Ⅱb型钻石因含硼而电阻率降低,为25~108Ω·cm,为P型半导体,钻石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特别灵敏,甚至连很微小的变化(0.0024℃±)都能在瞬间被记录下来,这一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真空仪器和精密测温的仪器中。
2.热学性质
(1)导热性:钻石具有很高的导热率,且导热率与含氮量有关。若300°K下其导热率为铜的3倍,则其含氮量<300×10-6。Ⅰa型钻石的含氮量多高于此值,故不宜作散热元件。Ⅰb和Ⅱ型钻石含氮量低,均具有很高的导热率,适于作散热元件。其中Ⅱa型钻石的导热率最好,约比铜高6倍,在190℃则升至30倍左右。
根据钻石的高导热率,宝石鉴定中可用钻石笔(热导仪)鉴定钻石和其仿制品;若简单地对着样品哈气,如果是钻石,则表面上的那层雾气比仿制品要消失得快,这是因为钻石传热快,钻石提供的热量让水膜迅速蒸发的缘故。
(2)热膨胀性:钻石的热膨胀性非常低,温度的突然变化对钻石的影响很小,但若钻石中有裂隙或含有热膨胀性大于钻石的包裹体时,温度的突变可能使钻石发生破裂。
(3)可燃性:高温下钻石可燃,燃点在空气中为850~1000℃,钻石在氧中加热到650℃时,即缓慢燃烧而变为气体二氧化碳。燃点和钻石与空气的接触面及增温率有关,一般小颗粒钻石比大颗粒钻石易燃。激光打孔就是利用该原理在很小区域内提供集中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氧将钻石中的暗色物质烧掉。在绝氧并加压的真空条件下,钻石加热到1800℃,可转变成石墨。
3.其他性质
(1)表面性质:钻石表面具有亲油性和疏水性。由于钻石由非极性的碳原子组成,对水的H+和(OH)-不产生吸附作用,即水对钻石不产生极化作用,故钻石具有疏水性。
(2)化学稳定性:钻石对任何酸都是稳定的,甚至在高温下,酸对钻石也不显示任何作用,但在含氧盐类和金属熔体中,钻石很容易受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