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然钻石用紫光灯照为什么会变颜色
这是钻石的荧光反应现象,有不少钻石会这样,这没有什么不好,天然属性,与其结构组成有关。
一般蓝色荧光比较多。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也是贵重宝石。
(1)什么样的钻石变色扩展阅读
钻戒真假如何鉴定:
1。硬度测试
钻石戒指上的钻石是人类已知最坚硬的物质,没有什么东西能在钻石上划上痕迹,若能划上痕迹的则绝非钻石。
2。亲油性测试
钻石有很强的亲油性,当我们用手触摸钻石表面时会感到黏黏的感觉,那就是真钻,因为人手会分泌薄薄油脂,抚摸钻石时就会吸附上去,让我们感觉到黏黏的。
3。哈气测试
在钻石戒指上哈一口气,如果水汽立即消失的则为真钻,反之则为仿制品。
4。透视测试
将钻石台面向下放在一张有线条的纸上,如果是真钻石则看不到纸上的线条,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钻石刻面是不透光的,所以真的钻石是看不到纸上的线条的。
5。净度测试
钻石是纯天然产物,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含有杂质,我们可以10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钻石内部,如果是毫无瑕疵的,则多半可能是假钻石。
6。观察反射光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7。导热性测试
将钻石放在手臂或脸上,若感觉它是温暖的,则为假钻石。因为真钻石是不传热的,所以无论怎么触摸它,都是凉凉的。
8。证书验证
现在购买钻石戒指一般都会附带一份钻石证书,仔细查看对比,看看钻石证书上面记录钻石信息是否与戒指上的钻石相符,当然前提要保证钻石戒指的证书不会也是假冒的。
参考资料网络-金刚石
Ⅱ 白钻石变成粉红色是什么原因
首先,彩钻是在自然条件下经过n久,经历高压等一系列条件下形成的炭结晶体,本身具备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之所以会有颜色的彩钻,是在形成过程中,夹杂了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如钠,镁等微量元素,会让钻石变色。至于人工上色那个钻就不算是天然钻石了,只能被称为锆石。所以你这个白色的钻石变色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深思,如果你带着带着变色了,我建议你去查查这个是不是真钻
Ⅲ 我有一个会变色的戒指 变色的宝石有很多种吗
变色宝石,人们往往首先的绿柱石变种,又称"海利臭都仿如祖母绿,因而获得"黄昏祖母 想到的是变石。它那绿一红石'(h eliodor)。它在白天呈黄色绿"之称。的变色效应,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故也有含绿柱石之称),灯光下则似变石夹晶石。
夹品石中罕见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然而,除呈蓝绿色。主要来自纳米比亚的罗而珍贵的品种。其变色特征是日光了变石之外,还有哪些会变色的宝欣(Rossing)铀矿区。这种宝石虽下呈亮的、带灰的蓝色,灯光下则石呢?有较显着的变色效应,但因含铀具呈似紫品的紫色。
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报道,具有有放射性,使用时应注意检查对人铬钒钙铝榴石。又称特蔡沃石较明显变色效应的宝石大约有十体有无危害。(tsavorite),是t种含铬和钒的钙多种,包括一些人工制成的宝石。卡那维也拉斯钻石。(C ana一铝榴石变种。产丁肯尼亚'J坦桑尼 变色蓝宝石。是一种除变石外vieiras diamond)非常罕见的钻亚交界处的特蔡沃国家公园。这种较常见的变色石。在日光下为蓝石品种,产于巴西·这种钻石白天宝石通常具有浅绿一暗绿色。
Ⅳ 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钻石都是透明无色的,那么彩钻为什么会有颜色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见到的都是透明无色的钻石,彩钻不太常见,那彩钻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彩钻是除透明以外的钻石。世间有颜色的钻石,又称为彩钻,主要成因是无色钻石内的微粒起变化而产生的颜色,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因此颜色越罕有,价值亦愈高。
世界最大的粉钻“阿盖尔粉红禧”便是在阿盖尔钻石矿区发现开采,重达24.78克拉,于2010年以4544万瑞士法郎(约合4575万美元)高价拍出,刷新全球单颗钻石拍价纪录。彩钻的开采量极为稀少,每颗彩钻都是世间难求的稀世珍宝。
Ⅳ 紫外和可见荧光效应变色钻石
由紫外和可见荧光所引起变色的钻石几乎没有,着者所研究过的着名的56.07ct“塔维涅”钻石是唯一经详细研究的由紫外和短波可见荧光导致变色的钻石。法国的塔维涅在西方国家与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齐名。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居住,给意大利带回了许多中国的珠宝香料和技术知识,并向西方国家以游记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在17世纪法国的旅行探险家塔维涅多次到印度,将自己的旅行探险经历写成书,向西方介绍了印度。人们对塔维涅的印度旅行探险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他从印度带回许多世所罕见和价值非凡的钻石,这颗56.07ct“塔维涅”钻石就可能是其中的一颗。由于这颗“塔维涅”钻石的颜色为棕色,过去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
这颗56.07ct“塔维涅”钻石在白炽灯下呈现棕色,在日光下变为棕粉红色,颜色变化相当明显。由于这颗钻石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在可见光范围为典型的棕色钻石光谱,光谱透射率随波长增加而逐渐增加,根本不具有亚历山大效应的典型双峰或多峰曲线特征,可以断定其颜色变化与亚历山大效应的颜色变化原因是不同的。
这颗“塔维涅”钻石在近紫外辐射下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着者利用一台专门测量宝石颜色的实验分光系统测量了这颗钻石在白炽灯和D 65日光模拟光源照射下的透射光谱。结果发现这颗钻石具有很强的由日光所激发的蓝色荧光。正是日光所激发的蓝色荧光使得这颗钻石颜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而解释了这颗“塔维涅”钻石变色的真正原因。
图3-16为室温下间接测量获得的“塔维涅”钻石的可见光激发荧光光谱,并绘有N 3色心声子的荧光光谱以供比较。在室温下由于原子的热振动强烈使N3色心的荧光辐射不具有线光谱和辐射峰,成为连续辐射光谱。测量获得的可见光激发荧光的辐射光谱的强度分布与理论计算的N3色心的荧光辐射光谱的平均值基本吻合,光谱波长范围一致,间接证明了“塔维涅”钻石的可见光激发荧光就是由N 3色心所辐射。图3—17所示为“塔维涅”钻石分别在白炽灯下和氙灯模拟日光源下的透射光谱。“塔维涅”钻石在白炽灯下的透射光谱与Ⅰa型棕色钻石的相似。日光下的透射光谱在短波范围叠加N3色心的荧光辐射,因而产生变色现象。
这颗“塔维涅”钻石为ⅠaA< B型,具有较强的N 3色心,缺乏A型氮聚合体,可以在日光下辐射很强的蓝色荧光。日光下的蓝色荧光叠加随波长增加而逐渐增加的光谱反射产生了紫红色调的粉红色成分,使得“塔维涅”钻石在日光下呈现棕粉红色。由于白炽灯的短波光谱功率分布很低,所产生的蓝色荧光不足以补偿N3色心对蓝光的吸收,因此,“塔维涅”钻石呈现棕色。
图3-16 “塔维涅”钻石的荧光光谱
室温下N3色心的紫外荧光光谱为连续分布,不具有特征辐射峰;虚线所示为N3色心的荧光光谱分布;“塔维涅”钻石的荧光光谱与理论计算所得N3色心的平均值吻合,波长范围一致,间接证实了蓝色荧光由N3色心产生
图3-17 “塔维涅”钻石的透射光谱
1-炽白灯下的透射光谱;
2—灯氙模拟日光光源下的透射光谱日光下的透射光谱为白炽灯下的透射光谱与 N 3色心的荧光辐射的叠加;“塔维涅”钻石在白炽灯下呈现棕色,在日光下呈现紫红色调的棕粉红色(Brownish Pink)
Ⅵ 钻石放久了会变色吗
钻石不会变色,也不易磨损,钻石首饰不管佩戴多少年,钻石拆下来还是新的,所以钻石也没有新旧的区分。
I-J的钻石本来就比较黄,不是你看了才黄的。首饰新的时候,金属的光泽会把钻石衬托得更白,金属光泽褪去后,本来比较黄的钻石就看起来更黄。
我的建议,针对消费型的小钻石来说,颜色一定比净度重要,等值的情况下,宁可买H,SI,也不要J,VVS。
Ⅶ “变色龙”效应变色钻石
“变色龙”钻石在两种情况下改变颜色:一是放置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改变颜色;二是加热后改变颜色。“变色龙”钻石的正常颜色为绿色,很容易与一般的绿色钻石混淆。将“变色龙”钻石放置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刚从黑暗处取出时它呈亮黄色,但几分钟后即恢复到绿色。另外,当一颗“变色龙”钻石加热到200~300℃时,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停止加热后,随温度的降低,颜色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绿色。
“变色龙”钻石在光照下的绿色是由中心在800nm的光致宽吸收带和N 3色心共同产生的。由于N 3色心吸收短波可见光,800nm的宽吸收带吸收长波可见光,使得位于可见光中波段的绿色成为主色。
产生钻石“变色龙”现象原因是光致变色。“变色龙”钻石的800nm 宽吸收带是在光照下产生一个近红外吸收带,扩展到可见光的长波范围如图2-19所示。当“变色龙”钻石放置在黑暗处很长时间后,由于没有可见光激发,800nm的宽吸收带逐步消失。当“变色龙”钻石刚从黑暗处刚取出时只有N3色心的吸收,它呈黄色。“变色龙”钻石从黑暗处取出后,在可见光的激发下,中心在800nm的宽吸收带逐渐增强,几分钟后,“变色龙”钻石又呈现绿色。800nm的宽吸收带的热稳定性很差,在热的作用下会消失,所以“变色龙”钻石加热到200~300℃时,颜色也是黄色,其颜色主要是由热稳定性极高的N 3色心所产生。
Ⅷ 钻石放久了会变色吗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从这句广告词中就可见钻石的各种性质都是很稳定,颜色更是如此是不会变色的。 如果你有从朋友这里听说变色的情况,那基本是以下一种情况: 1:假钻 2:佩带时间过长而且不注意保养 第2种情况的发生是说因为钻石弄赃了,覆盖在外的物质让钻石的颜色看上去有了变化,保养清洗...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从这句广告词中就可见钻石的各种性质都是很稳定,颜色更是如此是不会变色的。 如果你有从朋友这里听说变色的情况,那基本是以下一种情况: 1:假钻 2:佩带时间过长而且不注意保养 第2种情况的发生是说因为钻石弄赃了,覆盖在外的物质让钻石的颜色看上去有了变化,保养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