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早发现钻石的是哪个国家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钻石的国家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Ⅱ 钻石的形成
有人说钻石是永恒的,可能是因为钻石是有着10亿年历史的变异岩石,在地球深层地幔中经受了多次挤压和高温的考验。
但也有人认为砖石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可能是因为砖石很少有工业价值,或者是被商人炒作的产物。
不管怎样,一大块碳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结晶成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不确定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一种主流的理论认为,当海床板块(海洋板块的一部分)在所谓的构造俯冲带在大陆板块下研磨时,许多钻石就形成了。
在这一过程中,大洋板块和海底的所有矿物都深入到200多公里深的地幔中,在那里,它们在比地表温度和压力大数万倍的高温和压力下慢慢结晶。
最终,这些晶体与称为金伯利岩的火山岩浆混合,以钻石的形式出现在地球表面,最终变成昂贵的各种首饰。
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是砖石中的矿物质可以在海洋中找到,正是这些矿物赋予了蓝色宝石标志性的颜色(比如臭名昭着被诅咒的希望蓝砖石)。
这些钻石是地球上最深、最稀有、最昂贵的钻石之一,没人愿意把它用作科学研究。然而,就在昨天(5月2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为钻石的海洋起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研究了一种更为常见的砖石(纤维状钻石,如金刚石)内部的含盐量沉积物。
与大多数用于婚礼的钻石不同,纤维状钻石上布满了少量的盐,如钾、钠和其他物质。
对于珠宝商来说,这些砖石的价值不大,但对于那些想要揭开它们地下起源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更有价值。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迈克尔·福斯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有一种理论认为,钻石中所含的盐分来自海洋海水,但这一理论无法得到验证。
因此,福斯特和他的同事们没有追踪钻石真正的古代起源,而是试图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重现海底矿物下沉到地幔时发生的超热、超压反应。
研究小组将海洋沉积物样本放入一个装有一种叫做橄榄岩的矿物容器中,橄榄岩是一种火山岩,广泛存在于人们认为钻石形成的深处。
然后,他们将混合物暴露在模拟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中。
研究人员发现,当混合物受到4到6千兆帕斯卡(海平面平均大气压力的40000到60000倍)的压力和1500到2000华氏度(800到1100摄氏度)的温度时,盐晶体形成的性质几乎与纤维钻石中的盐晶体相同。
换句话说,当旧海床滑入地幔的深坩埚时,碰撞力为金刚石的形成创造了完美的条件。(昂贵宝石钻石,由纯碳制成,不含任何沉积物,但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
起先研究人员就认为,在钻石生长的过程中,周围一定存在某种含盐液体。现在已经证实,海洋沉积物符合这一条件。
同样的实验也产生了对金伯利岩形成起关键作用的矿物,在火山爆发期间,钻石通常会附着在金伯利岩表面。
所以,钻石可能真的是古代海洋历史的一部分,你可以一直戴在手上,毕竟这是你们永恒的象征。
如果这些宝石对你的品味来说太贵了,你可以选择戴上一枚金戒指或铂金戒指,同样是戴上这颗星球的极端过去。
Ⅲ 世界钻石分布
目前世界上钻石储量超过1000万克拉的国家有: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加纳、几内亚、中国和巴西。
1.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的原生金伯利岩型钻石矿床分布在南部的斯别尔—格贝特(sperrgebiet),斯别尔格贝特钻石矿床以出产粗粒宝石级钻石闻名于世。
纳米比亚位于南非的西北侧,西临大西洋,因此滨海钻石砂矿十分发达。滨海冲积型钻石砂矿床有三处,第一处是奥兰治河至华尔威斯湾沿海地带,另一处在埃里扎比次湾,第三处在卢德立次湾的近海海底。这三处次生钻石砂矿床所产钻石都是粗——细粒宝石级的。这里的钻石主要是通过横穿南非地区的奥兰治河从南非、莱索托等国的钻石矿床(经风化、剥蚀)中搬运来的,由于流水、海浪的反复冲刷,劣质钻石被淘汰,保存下来的几乎都是优质钻石。因此,纳米比亚的钻石质量极佳,以纯净五色钻石为其特色,也可见到极珍贵的淡蓝白色钻石。
纳米比亚年产钻石超过l百万克拉,其中95%是宝石级的,居世界
之首位,5%是工业级的。
2.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曾经是世界上重要的钻石生产国,钻石砂矿主要分布在塞拉利昂东部的塞瓦河(sewa)及其支流巴菲河(bari)、莫阿河(moa)和马诺河(mano)流域,其分布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在科伊杜(koi)地区新发现了两个含钻石的金伯利岩岩筒及其附近的冲积矿床。经过长期的开采,塞拉利昂钻石资源储备已近枯竭。
塞拉利昂钻石质量佳,宝石级钻石占60%以上,以高净度白色优质宝石级钻石为主,平均每克拉钻石销售价为173美元。宝石级大钻石十分常见,最大者被命名为“塞拉利昂之星”,重968.90克拉,无色透明,属世界着名优质宝石级钻石。此外,还有重量为770.00克拉的宝石级钻石,晶体表面虽有少量黑色斑点,但内部清晰透明,属无色系列,为世界着名宝石级钻石,被命名为“沃义河”(woyie river)钻石。同其他一些生产钻石的非洲国家一样,塞拉利昂也存在非法开采和大量走私钻石的问题。
3.加纳
加纳的钻石是1919年开采砂金矿时发现的,主要分布在加纳东南部的比里姆河(birim)上游流域,钻石品位较高,每立方米沙砾层中含钻石1-2.5克拉。从1921年开始开采钻石砂矿起,迄今共采出钻石约1亿克拉。由于钻石砂矿大多已采尽,目前主要开采贫矿,结果造成钻石产量急剧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产钻石100多万克拉,降到.1996年的约50万克拉,目前估计钻石保有储量为2000万克拉。加纳钻石颗粒较小,但质量佳,以无色透明钻石为主,宝石级钻石占50%以上,平均每克拉钻石售价为165美元。
4.几内亚
几内亚钻石已探明储量2500万-3000万克拉,大部分产于南部和东部。几内亚的钻石赋存在受深部裂隙系统控制的中生代金伯利岩墙和岩管中,有些富集在冲积和残积的砂矿中,平均品位在每立方米0.12-2克拉,宝石级钻石占60%以上。
5.中国
我国自1953年以来,经过勘查工作,先后在湖南、山东和辽宁等省发现钻石矿床,探明储量超过2500万克拉,目前钻石年产量15万---20万克拉。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钻石的主要产区,既有原生矿,也有砂矿。该区钻石质量极佳,大多无色透明,净度高,宝石级占60%以上,平均每克拉售价为175美元。目前辽宁已发现的最大宝石级钻石重65克拉。山东沂蒙山区是我国钻石的重要产区,也是我国最早发现金伯利岩型钻石原生矿床的地区。沂蒙山区原生矿中的钻石质量较差,颜色以淡黄色和褐色为主,内部包体较多,主要是工业级钻石,宝石级钻石约占15%。此外,在郯城地区还分布有钻石砂矿。湖南常德、桃源地区是我国着名的钻石砂矿区,钻石质量好,颜色以浅黄色和无色透明为主,净度高,宝石级钻石占60%以上。据了解,该区钻石的售价为平均每克拉重30美元。目前湖南沅水流域已发现的最大宝石级钻石重52克拉。
6。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主要钻石产出国,金伯利岩型钻石矿床主要分布在巴伐利亚州及米纳斯吉拉斯州,但品位很低,故以开采冲积砂矿床为主,这种次生矿床的品位很高,且所产钻石质量优良。巴西的钻石砂矿主要分布在米纳斯吉拉斯州最西部的“三角形矿区”,即圣弗兰西斯科河(sao fanncisco)上游地带,砂矿中的钻石品位不高,每立方米沙砾物含钻石约0.5克拉,但钻石质量较好,以微黄白色钻石为主,也有少量高净度白色钻石,平均每克拉钻石销售价约为85美元。该地区还以盛产宝石级大钻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大钻石之乡”。着名的宝石级大钻石有带微黄白色的重量为726.60克拉的“瓦加斯总统” (presidentvargas)、带微棕白色的重量为407.70克拉的“杜特拉总统”(presidenttra)等。在阿巴埃特河(abaete)、巴加热姆河(the paranaiba)和圣安东尼奥河(san antonio)等流域也分布有钻石砂矿。阿巴埃特河流域的钻石砂矿,亦以产大钻石而驰名,如“胜利”(375.00克拉)等宝石级大钻石,这些大钻石多呈浅棕色或棕色,故不很珍贵。
Ⅳ 钻石大约出现在地下多少米
钻石形成于地下150---200KM。
Ⅳ 钻石原石一般在哪儿发现
您好
钻石原石在公元前800年在印度被发现,
钻石原石一般在非洲发现
1980年在南非发现,原石重599克拉
12年中国也曾发现特大钻石原石
钻石,金刚石(学名),又称金刚钻,钻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 腊语 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金刚石硬度很大,这里的硬度指的是磨氏硬度(非抗击性),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 会顺其解理破碎。它的密度3.52克/立方厘米,D=3.2。强金刚光泽。折光率很高: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熔点高于3550℃,沸点为4827℃,不导电。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 。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一组解理完全。钻石具有发光性 ,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 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 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闪耀着六射星光的天然蓝宝石"亚洲之星”重330克拉,缅甸产,世界着名珍宝,现藏于美国华盛顿斯密森博物馆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Ⅵ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大部分钻石是在地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钻石形成条件的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
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 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 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 就形成了自然界最硬的宝石—钻石。
2、陨石撞击形成钻石:
当携带石墨的陨石撞上地球时,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能把石墨转变成稀有且极端坚硬的金刚石。2008年,一块橄辉无球粒陨石掉落在苏丹努比亚沙漠中,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陨石,仔细分析后,科学家确定这块陨石里含有金刚石——钻石的原石。
拓展资料:
天然钻石形成于地表下超过100公里深处,再伴随着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上升到地面。 地幔中的高温高压使碳元素结晶形成钻石,偶尔会将周围的尘埃或液体杂质包裹进去。包裹杂质的钻石通常含有少量的钠、钾和其他能揭示其形成环境信息的矿物质。
钻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是在未受到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在大自然中形成的。重量一般在0.015ct-1.10ct之间,多数在0.2ct-0.4ct之间,颜色多为白色至浅黄系列,在G色-J色之间,彩色系列为浅色的红、黄、蓝等。在紫外荧光下,多数短波下为中等至弱的黄色、黄绿色,少数为惰性(无荧光)。
Ⅶ 钻石矿一般是怎样发现和探测的
钻石矿的探测,这个问题太大太专业了,不是三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
钻石诞生在地幔深处一两百公里的地方,通过火山喷发和其他地质运动迁移到地球表面。天然暴露的钻石矿基本都被发现并接连开采,深藏地下的一时也很难发现,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办法去有目的去探测钻石矿,只能通过伴生矿物等老办法大致判断,找矿成本过高,时间很长,偶然性比较大。
第一:露天开采是先将覆盖在矿体上面的土石剥掉(剥离) , 直接在露天进行采矿的方
法。由于开采工作在露天进行, 它比地下开采具有建设速度快, 开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高、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矿石的损失贫化小、劳动条件好等优点。露天开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矿区的地面准备、矿床的疏干、矿山基本建设、剥离工作和采矿工作。钻石原生矿通常由三层组成, 上层为上覆物, 中间是风化的金伯利岩( 黄地) ,再往深处才是未风化的金伯利岩(蓝地)。露天开采首先必须剥离上覆物, 上覆物的厚度和分布直接影响钻石矿床的经济效益。早期由于开采区管理混乱, 开采的技术条件非常原始, 上覆物和开采出的废石没有处理好, 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的露天开采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 逐层自上而下地开采, 并使各分层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 在开采过程中露天矿场形成了阶梯状 , 每一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或者称为梯段, 梯段是露天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用独立的采掘与运输设备开采的矿岩分层。每一个梯段厚约12 m。在每一梯段的边缘打上炮眼进行爆破, 爆破出的矿石用卡车从矿坑底部沿盘旋公路运出矿场。
图为钻石开采工人在河水中洗净泥沙,发现钻石。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你,望采纳^_^
Ⅷ 钻石是怎么来的
钻石的原身是金刚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
钻石品质的好坏由钻石的4C等级决定,钻石的4C指的是钻石的重量、颜色、净度、切工,每个C都有一定的等级标准,钻石的4C等级越高,钻石的品质越好,钻石的价格也就越高,钻石的价格一般在几千元到几百万元之间。我们在买钻石首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预算决定买多少钱的钻石首饰,不一定非要买钻石品质很高的。
Ⅸ 钻石是怎样型成的,生长在哪里、
科学家们经过对世界不同矿山钻石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的环境下,相当于出产的地方要达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温度一般最低在1500摄氏度,有不同的层级,有的可以低到1100摄氏度。
钻石形成于上地幔,地球坚硬的地表层下最浓稠、最柔软的一层。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9亿年前,在到达地表前已在地球深处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对生长有钻石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显微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基本的岩石类型:一类是榴辉岩类(E型),另一类是橄榄岩类(P型)。榴辉岩是一种粗粒不等粒变质岩,主要由石榴石和辉石组成,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之下,位于地壳深处的变质岩区。
榴辉岩的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相似,其形成与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并经历过海洋地壳玄武岩变质作用。橄榄岩包含的岩石种类非常多,例如纯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含有不同混合比例的橄榄石、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是地幔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岩石。
(9)地球在哪个位置发现了钻石扩展阅读:
钻石的主要产地:
伯纳特兄弟于1870年发现了金伯利金刚石矿。正是这一发现,使人们知道了在哪种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金刚石。
原来,那是一种在远古时代的岩浆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接着,研究者又发现,在这种火山岩中除了金刚石,还含有被称为石榴石和橄榄石的两种矿物。因此,在那些出产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地点,找到金刚石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于是,石榴石和橄榄石就成为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根据指示矿物来寻找金刚石矿的方法并不是在哪一天突然发现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约翰·贾尼在仔细研究了石榴石和金刚石之间的关系后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纪50年代,德比尔斯公司的地质人员早就根据指示矿物在世界各地寻找金刚石矿了。
世界各地都发现了金刚石矿。其中,澳大利亚、刚果、俄罗斯、博茨瓦纳和南非是着名的五大金刚石产地。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史蒂文·哈格蒂博士在1999年研究了世界各地含有金刚石的熔岩的年代,结果发现,这些含有金刚石的熔岩至少是在过去7个不同的时期在各地喷出的岩浆所形成的,其中最古老的熔岩则是在大约10亿年前形成的。
在这7个岩浆喷发时期中,以在非洲各地和巴西等地区于1.2亿年前至8000万年前喷出的岩浆中所含有的金刚石为最多。那时正值恐龙时代极盛期的中生代白垩纪。含有金刚石的熔岩,最晚的,是在2200万年以前喷出的岩浆形成的。至于在那以后形成的熔岩中是否含有金刚石,则还无法肯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