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钻石内含物是如何形成的
扩展阅读
费用会计做什么账 2025-05-07 01:32:25
全国玉米价格如何 2025-05-07 01:25:19
焦作建筑租赁站价格如何 2025-05-07 01:22:15

钻石内含物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3-06-12 07:26:00

1. 钻石是怎么样形成的

钻石又叫金刚石,含微量的氮和硼等杂质而呈无色、浅黄色,少数为彩色,有“宝石之王”的美称。那么钻石是怎么形成的呢?钻石小鸟小编和你一起分享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1、钻石中文名称:金刚石

英文名称:Diamond

摩氏硬度:10

化学成份:99.98%的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2、物理性能: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3、常见外形: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绿形。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折射率:2.417

色散值:0.044(高)

全内反射:临界角:24.5°

4、钻石的质量单位:克拉(Carat),是钻石的质量单位。一克拉相等于200毫克,相传早期钻石商人称量钻石所用的砝码为稻子豆树(carob)果实,一粒这样的果实大约就重200毫克。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卡的价值亦越高。

5、形成原理: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

2. 钻石内含杂质或纹线是怎么回事

当你通过十倍放大镜看钻石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或多或少含有细微的杂质或一些生长的纹线,那么这些杂质或纹线是不是说明钻石有瑕疵、不值钱呢? 别担心,这些细微杂质或纹线专业上称为钻石的“包裹体”或“内含物”,它们是天然形成的物质,如果你购买的钻石可以看到如此现象,恰能说明它并非人工钻石。 盛世百合 钻石女戒 天然钻石会显露出所有结晶过程的特征,其中包括结晶过程中会渗入了少许其他特质,那就是是钻石内面会出现黑点或白点,它们是钻石形成的天然印记。 由于每一颗钻石中包体的性质、成分、位置、大小都不同,这使得每颗钻石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而钻石的净度就是根据钻石的杂质、成分、位置、大小来评价的。 通常钻石中的包体越少、越小,钻石就越贵。由于很难找到一颗全无暇的钻石,所以越接近无暇的其价值就越高。

3. 都说钻石是最坚硬的石头,它是怎么生成的呀

钻石的形成是在地底里数百公里深处的地质层经原始碳受热、压力溶融结晶而成,大部份钻石原生矿附着于云母橄榄岩中,在亿年前经由地壳板块变动、火山爆发,随岩浆喷出带到地表浅层下,其化学成份是C碳元素,当然偶而会参杂其它元素如铁、铬、镁等上万种矿物,即俗称内含物或杂质,内含物愈少就是纯净度愈高愈没有瑕疵。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
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
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4.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人工合成钻石的技术,主要就是模仿天然钻石生长时的环境来培养钻石。合成钻石就晶体形成之生长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方式:一就是高温高压法,二是震波法,三是化学气相沉淀法。
一、高温高压法:这种方法用的材料有煤、焦炭、石墨、石蜡、糖等;有份报告曾列举二十几种合成成功的材料。应用的催化剂可用铁、钴、镍、铑、钌、钯、锇、铱、铬、钽、镁,或这些金属元素的混合物。要求至少要达75,000atm(大气压),最好在80,000atm至110,000atm的高压状态,形成温度则要在1200℃??2000℃之间,最好是在1400℃??1800℃之间。反应舱的中部为高温区,碳源置放在该区,晶种放在反应舱下部的低温区。以石墨为碳源,晶种固定在氯化钠(食盐)晶床内,晶种某特殊晶面对着金属催化剂,在晶种和碳源之间放置直径6mm,厚3mm,金属催化剂圆柱,此金属催化剂是铁镍合金。组合后,置入单向加压,四块斜滑面式立体超高压高温装置中,再放入1000顿的油压机内,反应腔温度约1450℃,压力控制在6GPa左右,生长时间22~52小时。
二、震波法:主要是利用爆炸时所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条件来合成钻石,所合成的钻石颗粒都很小(通称钻石粉),只适合在工业上应用。
三、化学气相沉淀法:首先把氢气和含碳氢的气体(一般使用甲烷CH4),通过一组调节器,调节两种气体的比例,然后利用微波波源或电热丝等,加热混合的气体,使温度达2000℃左右,氢气和甲烷会分解成氢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电浆流,然后在加热至600~1000℃的基质上,结核长成薄膜。

5. 什么是钻石的内含物

钻石的内含物也可以叫钻石中的包裹体。包裹体在钻石内部的一些独立的矿物,在钻石中的位置很随机,有些是在钻石晶体的内部,有些表露出表面,包裹体——“客”,钻石——“宿主”。常见形态:晶体、针尖、云雾、生长线、羽状体等(有黑色有白色)。是钻石4C分级中净度级别的主要依据。
补充: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6. 钻石是怎样形成的

钻石的形成原因——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
大部分钻石是在地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而钻石形成条件的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大致换算下来相当于地下150到200km的深度。在地球深处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这种钻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从目前开采的钻石矿中发现,绝大多数的钻石形成年代都在20亿至30亿年前,在南非地区发现的一些钻石的年龄甚至达到了45亿年左右,这也能在一方面证实钻石是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在地球内部结晶的。钻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

那么钻石形成于年代久远的地层深处,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钻石一般是通过火山爆发而被岩浆带到地表。有些钻石矿石恰好落在河流上游,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自然瓦解,钻石暴露在外,随着径流的冲刷来到下游,被有缘人的发现。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是直接在河边“淘钻石”,就像淘金那样。

金伯利岩
1850年左右人们了解到有一种矿石中富含钻石,1867年,在南非小镇金伯利附近大规模的发现了这种岩石,并且正式更名为“金伯利岩”;此后淘钻石改成了挖钻石,南非地区也成为知名钻石产地。

钾镁煌斑岩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钻石的形成原因——陨石撞击
当携带石墨的陨石撞上地球时,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能把石墨转变成稀有且极端坚硬的金刚石。

2008年,一块橄辉无球粒陨石掉落在苏丹努比亚沙漠中,在它降临地球之前,科学家们就对其展开追踪,并把它命名为Almahata Sitta(阿拉伯语中“第六站”的意思)。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陨石,仔细分析后,科学家确定这块陨石里含有金刚石——钻石的原石。

“钻石城”德国诺德林根(Nrdlingen)小镇就是陨石撞击之后建成的。

钻石城
1500万年前,一颗1公里宽的小行星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撞击地面,产生了一个26公里宽的陨石坑,周围基岩遭受强烈的热量和压力,内部的碳气泡几乎瞬间变成了不足0.2毫米的微小钻石,肉眼勉强可见。由于不知道岩石中含有钻石,小镇里的建筑物几乎全部用镶满钻石的岩石建成。于是,诺德林根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钻石城"。

钻石城
以上就是关于钻石的形成原因的介绍,通过了解我们知道钻石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地球深处高温高压形成,二是陨石撞击形成。这两种形成因素都表明了钻石的来之不易。

7. 为什么几乎所有钻石都含有细微内含物

宝石中的内含物是在宝石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可以反映宝石的成因,在宝石的鉴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人工宝石与天然宝石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内含物在宝石鉴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宝石的内含物有助于评价宝石的质量、了解宝石的性质、判别宝石的产地和推断宝石的成因。
内含物主要包括厂以下两个方面的含渗灶搏义。
(1) 矿物学中的包裹体:即包含在宝石矿物内部的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
(2) 宝石学中的内含物还包括那些影响宝石透明度、净度的所有缺陷,如带状结构 (色带、生长带)、双晶纹、断口、解理和裂隙,头及与内部结构有关的表面特征,如生长蚀象等。

研究宝石内含物的目的和意义
宝石中所含内含物的种类,成分、组合及其特征,可反映宝石形成时的物源、特定 的地质环境和热力学条件。因而内含物的研究对宝石的鉴定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 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鉴定宝右的种类
由于某些宝石含有其特征的特征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吗以帮助鉴定宝石的品种,如下所示。
(1) 指纹状包裹体如缅甸产的红宝石(彩图2一D。
(2) 弧形生长纹及气泡如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3) 竹节状包裹体如乌拉尔产的祖母绿。
(4) 逗号状包裹体如印度产的祖母绿≮彩图Z一2)。
(5) 两相互不混溶的液态包裹体如托帕石(彩图2一3)。
(6) 赤铁矿包裹体如日光石,(彩图2-4)。
1. 区别。天然宝石、。人工宝石和仿制宝石。1
内含物的研究成为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区别的关键因素。通常大然宝石由十形成的地质环境复杂,生长过程漫长,宝石中多少含有内含物;而人工宝石的生长环境相对纯 净,生长时间短暂,一般缺少内含物或有其特秌的生长痕迹。
不同的合成宝石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内含物,如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蓝宝石中 常见有弯曲的生长纹和细小的珠形气泡;用熔剂法合成的蓝宝石会出现末熔的熔剂、坩埚辩芦内壁掉落的细小铂片、籽晶等形成的内含物。而这些内含物在大然宝石中是不会出现的。
根据典型内含物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天然宝石、人工宝石和仿制宝石。
3 某些人工优化与处理的宝右
有些宝石在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中,会造成新的内含物特征,给鉴定提供依 据。宝石的优化、处理虽然对宝石的物理参数没有大的变化,但经优化、处理过的天然 宝石的包裹体,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热处理过程,如气液包裹体的破裂、长针状包裹体变成断续的短针状、色带边缘颜色丛祥的扩散等。这些特征可以给鉴别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4 评价宝石质量
宝石内含物的存在有时会提高宝石的价值,有时会降低宝石的价值。在宝石质量评 价时,内含物的颜色、大小、数量、位置和明亮度等,对宝石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判定宝石品质的高低。
5.指导宝石加工
根据宝石中内含物的特点对宝石进行合理加工,使加上出来的宝石,既能保持最大 的重量,又具有最好的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某些宝石因为具有特征的内含物, 可以使宝石增值,如水胆玛瑙。若宝石中存在一组或多组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时, 经过合理的加工,可使宝石产生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也可提高宝石的价值。

8.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呢

钻石是由金刚石雕琢加工而成。

钻石形成的时间从已经开采出来的钻石来看,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其实每个时期都会有形成天然钻石的可能性,只不过从形成到被开采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最短的也需要几亿年的时间,重要的是地壳要保持几亿年时间不变动。

钻石保养注意事项

平常做家务或者是比较繁重的工作时,最好把钻石首饰取下,特别是钻戒和手链,以免一不小心碰伤钻石,而且劳累的时候出汗多,分泌油脂也多,这样对钻石也不好。

如果发现钻石又轻微的污染,就自己进行简单的钻石的保养,可以取凉水与温和的清洁剂按一定比例调配,然后将首饰浸泡水中,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清洗完毕用纸巾吸干水分即可。这里需要注意了:如果清洗工作在水池中进行,一定要把出水口堵上!否则如果钻石不小心脱落,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