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什么是柳辉岩钻石陨石
扩展阅读
相框跟摆台哪个价格高 2025-07-29 20:17:27
物业费计入费用什么明细 2025-07-29 19:53:03

什么是柳辉岩钻石陨石

发布时间: 2022-09-23 11:33:36

❶ 钻石形成的过程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2
/4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的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石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3
/4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4
/4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❷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在地球的深部大约150-200公里,纯碳物质在压力为(4.5-6)×109Pa,温度为1100-1600摄示度条件下结晶,形成天然钻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钻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理论上讲任何时期都可以形成钻石,只要达到钻石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从目前开采的钻石矿中,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二个时期。从钻石产出于地球古老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
另外,外星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钻石颗粒小,质量差,不能作为首饰用的宝石。
当地球的外壳产生拉力,固体的岩块开始移动及破裂,这时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当火山熔岩从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时,将深部形成的钻石带到地球浅层及表面。经过熔岩冷却我们可以在冷却的岩石中找到钻石。当钻石富集并达到一定规模时,我们称为钻石原生矿。含有钻石的岩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钻石残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并富集形成矿床,称为钻石次生矿。
根据不同的矿类型,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
露天矿:含钻石的矿体风化后经河水、雨水的搬运富集形成次生矿。开采时要除去表层浮土,对含矿砂层以及岩缝都要认真清理,平均200吨砂石中可以选出1克拉钻石。
原生矿:沿矿脉旁打竖井,然后由竖井横向挖往矿脉,将矿石运到地表,破碎、分选将钻石选出。目前南非金伯利矿开采深度达900米。
砂矿:当钻石顺河流带到海岸边,在海滩富集,形成矿砂。开采方法是将所有含钻石的砂进行分选,将钻石选出。
海底采矿:采用先进的海上采矿技术,对海底含矿石的矿砂进行分选。戴比尔斯海上矿产公司,在纳米比亚离海岸35000米,水深110米的海底采矿钻石达400万克拉。
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尔矿,发现重3106克拉巨型大钻,定名为"库利南",1919年在该矿区又找到一块重1500克拉钻石,按它的形状,颜色、反复对比研究后确定它应该与"库利南"为同一晶体,所以没有命名,如果没有裂开成为二块的话,"库利南"重量到少在4606克拉以上。1980年在该矿区又发现第三颗大钻重599克拉。南非普列米尔矿为世界公认的巨形钻石的产地。

❸ 谁能帮我看下这是不是陨石,举例说明为什么,谢谢

我觉得不是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 ,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青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1] 。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碎片,绝大多数来自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少数来自月球(40块)和火星(40块)。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有各种样式的。

鉴别
陨石矿物性质与化学分子式
,颜色;纯透明状,(含石墨引起),密度3.51g/cm3(计),硬度10.5. N=2.41-2.42 产于陨石,陨石(月岩)中独有主要矿物
单质、类似矿物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六方金刚石Lonsdale,颜色灰(含石墨引起),密度3.51g/cm3(计),N=2.41-2.42 产于陨石 中国陨石,中国陨石吧
氮铬矿Carlsbergite化学分子式CrN等轴晶系,形态粒状,颜色紫,密度3.51g/cm3 产于铁陨石。
硅磷镍矿Perryite化学分子式(Ni,Fe)5(Si,P),密度g/cm3 产于陨石中与闪锌矿共生
巴磷铁矿Barringerite化学分子式(Fe,Ni)2P,六方晶系,形态粒状、带状,颜色白、浅蓝,密度6.92g/cm3(计) 产于石铁陨石(橄榄陨石)中与陨铁镍石、陨硫铁矿共生。中国陨石,中国陨石吧
碳铁矿Haxonite化学分子式(Fe,Ni)23C6等轴晶系,形态细微粒,密度7.70g/cm3 产于陨石中碳化物
陨氮钛矿Osbornite化学分子式TiN等轴晶系,形态细小八面体,颜色金黄,密度5.4g/cm3(计) 产于陨石中与陨硫钙矿共生
2) 硫化物、类似化合物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硫铬矿Brezinaite化学分子式Cr3S4单斜晶系,颜色灰褐,密度4.12g/cm3 产于铁陨石中。
硫镁矿Niningerite化学分子式(Mg,Fe,Mn)S等轴晶系,形态粒状,颜色灰,密度g/cm3 产于球粒陨石中与镍铁矿、陨硫铁矿共生。
硫钛铁矿Heideite化学分子式(Fe,Cr3+)1+x(Ti,Fe2+)2S4单斜晶系,形态他形粒状,颜色灰白,密度4.1g/cm3 产于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中。中国陨石,中国陨石吧
陨硫钙石Oldhamite化学分子式CaS等轴晶系,形态小球粒,颜色浅褐,密度2.58g/cm3 产于陨石中。
陨硫铬铁矿Daubreelite化学分子式FeCr2S4等轴晶系,形态块状集合体,颜色黑,密度3.81g/cm3 产于陨石中与陨硫铁矿。
氧化物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镁铁钛矿Armalcolite化学分子式(Mg,Fe,)Ti TiO5 斜方晶系,形态反应边、残核状,颜色,密度g/cm3 产于月岩(玻基玄武岩)中与钛铁矿共生。
氧氮硅石Sinoite化学分子式SiN2O 斜方晶系,形态粒状集合体,颜色浅灰,密度2.84g/cm3(计),Nm=1.855,二轴(―) 产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与镍铁、斜长石、陨硫铁、陨硫钙石、易变辉石、铁锰硫矿共生。
硅酸盐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硅铬镁石Krinovite化学分子式NaMg2CrSi2O10单斜晶系,形态半自形粒,颜色翠绿,密度3.38g/cm3,Nm=1.725,二轴(+) 产于陨石中与锐钛矿、石墨共生。
碱硅镁石Roedderite化学分子式(Na,K)2Mg2(Mg,Fe)3[Si12O30]六方晶系,颜色无色,密度2.60-2.63g/cm3 ,No=1.537,一轴(+) 产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铁陨石中。
镁铁榴石Majorite化学分子式Mg3(Fe,Al,Si)2[SiO4]3等轴晶系,形态细粒,颜色紫,密度4g/cm3 产于陨石中与陨尖晶石、橄榄石、针铁矿、铁纹石共生。
镍纤蛇纹石Pecoraite化学分子式Ni6Si4O10(OH)8 晶系,形态细粒、片状,颜色绿,密度g/cm3,N=1.565―1.603 产于陨石中与石英、磷镁钙镍矿、莱水碳镍矿共生。
宁静石Tranquillityite化学分子式Fe8(Zn,Y)2Ti3Si3O24六方晶系,形态片状,颜色褐红,密度g/cm3,N=2.12 产于月岩(玄武岩)中与陨硫铁、三斜铁辉石、方英石、碱性长石共生。
尖晶橄榄石Ringwoodite化学分子式(Mg,Fe)[SiO4]等轴晶系,形态圆细粒,颜色紫、浅蓝,密度3.90g/cm3(计) 产于球粒陨石中。
三斜铁辉石Pyroxferroite化学分子式Ca4Fe3[Si7O21] 三斜晶系,形态细粒,颜色,密度3.68-3.76g/cm3,二轴(+),N=1.755 产于月岩(辉长岩、辉绿岩)中与单斜辉石、斜长石、钛铁矿共生。
陨铁大隅石Merrihueite化学分子式(K,Na)2Fe2(Fe,Mg)3[Si12O30]六方晶系,形态细粒,颜色浅蓝绿,密度2.87g/cm3(计),N=1.559-1.592 产于球粒陨石中。
陨钠镁大隅石Yagiite化学分子式NaMg2Al3[Al2Si10O30],六方晶系,形态块状,颜色无色,密度2.70g/cm3,No=1.536 产于铁陨石中。
磷酸盐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磷镁石Farringtonite化学分子式Mg2[PO4]2,单斜晶系,颜色无―白,密度2.80g/cm3,二轴(+) 产于石铁陨石(橄榄陨铁)中。
磷镁钠石Panethite化学分子式(Na,Ca,K)2(Mg,Fe,Mn)2[PO4]2 ,单斜晶系,形态粒状、块状,颜色黄,密度2.9-3.0g/cm3,二轴(-),Nm=1.576 产于石陨石中与锐钛矿、白磷钙石、镁磷钙钠石、钠长
磷钠钙石Buchwaldite化学分子式NaCa[PO4] ,斜方晶系,形态针状、结核状,颜色白,密度3.21g/cm3,二轴(―),Nm=10.610 产于石铁陨石中与陨硫铁共生。
磷镁钙钠石Brianite化学分子式Na2CaMg[PO4]2 ,斜方晶系,形态粒状,颜色无色,密度3.1g/cm3,二轴(―),Nm=1.605 产于石陨石中与锐钛矿、白磷钙石、镁磷钙钠石、钠长
磷镁钙矿Stanfieldite化学分子式Ca4(Mg,Fe)5[PO4]6单斜晶系,形态块状,颜色浅红―黄,密度3.15g/cm3,二轴(+),Nm=1.622 产于铁陨石中与橄榄石共生。
陨石与地球共有的主要矿物
辉石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斜方铁辉石(斜方辉石)Orthoferrosilite化学分子式(MgFe)2[Si2O6],斜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绿、暗绿,密度3.87-3.95g/cm3,二轴(+),Nm=1.763-1.770 产于陨石、榴辉铁橄岩。
古铜辉石Bronzite化学分子式Mg0.88―0.70Fe0.12―0.30[Si2O6],斜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褐、绿,密度3.3-3.58g/cm3,二轴(+),Nm=1.670-1.724 产于陨石、橄榄岩。
顽火辉石(斜方辉石)Enstatite化学分子式(MgFe)2Si2O6,斜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褐、绿、灰,密度3.21g/cm3,二轴(+),Nm=1.650-1.670 产于陨石、橄榄岩。
易变辉石Pigeonite化学分子式(Mg,Fe,Ca)(MgFe)[Si2O6],斜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褐、绿、黑,密度3.30-3.46g/cm3,二轴(+),Nm=1.684-1.772 产于陨石、月岩、辉长岩。
钛深绿辉石Titanofassaite化学分子式Ca(Mg,Fe,Al)(Si,Al)2O6(含TiO216.6%),单斜晶系,形态柱状,颜色浅绿、黑绿,密度2.96-3.34g/cm3,二轴(+),Nm=1.750 产于球粒陨石,榴辉岩。
斜顽辉石Clinoenstatite化学分子式MgSiO3,单斜晶系,形态柱状,颜色浅绿、无,密度3.19g/cm3,二轴(+),Nm=1.654 产于陨石,金伯利岩。
橄榄石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橄榄石Olivine化学分子式(MgFe)SiO4,斜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褐、绿、灰,密度3.78-4.10g/cm3,二轴(+、―),Nm=1.650-1.869 产于陨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
斜长石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原始钙长石Primitive anorthite化学分子式Ca[Al2Si2O8],三斜晶系,形态板状,颜色无、白、灰、微红,密度2.74-2.76g/cm3,二轴(―),Nm=1.578-1.583 产于陨石、基性岩。
培长石化学分子式Na2Ca[Al2Si2O8],三斜晶系,形态板状,颜色灰、白、浅绿,密度2.72-2.75g/cm3,二轴(―),Nm=1.567-1.577 产于月岩、基性岩。
钠长石Albite化学分子式NaAlSi3O8,三斜晶系,形态板状,颜色灰、白,密度2.62-2.65g/cm3,二轴(―),Nm=1.526-1.534 产于陨石、碱性岩浆岩。
碱性长石类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歪长石Anorthoclase化学分子式(NaK)[AlSi3O8],三斜晶系,形态板状,颜色灰、白,密度2.55-2.62g/cm3,二轴(+),Nm=1.529-1.536 产于陨石、碱性岩浆岩。
其它矿物
矿物名称、矿物性质与产出
陨尖晶石Spinel化学分子式(MgFe)Al2O4,等轴晶系,形态八面体,颜色灰、白、浅绿、蓝、黄、褐,密度3.55(Mg)、4.39(Fe)g/cm3,N=1.719(Mg)、1.835(Fe) 产于陨石、超基性岩浆岩。
钛铁矿Ilmenite化学分子式FeTiO3,三方晶系,形态粒状、板状,颜色铁黑、钢灰,密度4-5g/cm3,一轴(―),N=2.7 产于陨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
闪锌矿Sphalerite 化学分子式ZnS,等轴晶系,形态四面体、八面体、粒状,颜色褐、棕、黄,密度3.9-4.2g/cm3,二轴(+),N~2.4 产于陨石、热液矿床。
锐钛矿Anatase化学分子式TiO,四方晶系,形态锥状、板状,颜色褐、棕、黄、蓝、紫,密度3.82-3.97g/cm3,一轴(―),No=2.51 产于陨石、岩浆岩、变质岩。
石墨Graphite化学分子式C,六方晶系,形态板状、片状,颜色黑,密度2.09-2.23g/cm3,一轴(―),N=1.93-2.07 产于陨石、变质岩。
针铁矿Goethite化学分子式FeOOH,斜方晶系,形态针状,颜色红褐、黑,密度4-4.3g/cm3,二轴(―),Nm=2.393-2.409 产于陨石、外生条件。
铁纹石Kamacite (自然铁中α―铁)化学分子式Fe,等轴晶系,形态立方体、八面体、粒状,颜色铁黑,密度7.3―7.87g/cm3,二轴(+),N=2.36 产于陨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
α―方英石α―Cristobalite化学分子式SiO2,四方晶系,形态八面体,颜色无、乳白、浅绿、浅红,密度2.33g/cm3,二轴(+),No=1.487 产于陨石、火山岩。
石英Quartz化学分子式SiO2,六方晶系,形态柱状、粒状,颜色无、白、灰,密度2.65g/cm3,一轴(+),No=1.540 产于产于陨石、酸性岩浆岩。
磷镁钙镍石Cassidyite化学分子式Ca2(NiMg)(H2O)[PO4]2,三斜晶系,形态皮壳、球粒、纤状,颜色绿,密度3.2g/cm3,二轴(+),Nm=1.656 产于陨石、磷酸盐及硫化物氧化带。
白磷钙石Whitlockite化学分子式Ca2[PO4]2,三方晶系,形态菱面体,颜色灰、黄、浅红、白,密度3.12g/cm3,一轴(―),No=1.629 产于陨石、伟晶岩及磷灰岩中。
陨硫铁Troilite化学分子式FeS,六方晶系,形态块状,颜色古铜,密度4.67-4.82g/cm3 产于铁陨石、蛇纹岩铜矿。
陨氯铁Lawrencite化学分子式FeCl2,三方晶系,形态块状,颜色绿、褐,密度3.16g/cm3,一轴(―),No=1.567 产于铁陨石,自然铁中包体。
陨磷铁矿Schreibersite化学分子式Fe3P,四方晶系,形态板状、针状、圆粒状,颜色银白、锡白,密度7-7.8g/cm3,强磁性 产于铁陨石的陨磷铁镍矿中,呈包体状分布于铁纹石、陨硫铁中,煤层中燃烧产物。
陨磷铁镍矿Rhabdite化学分子式Fe3P含Ni11-13%变种,四方晶系,形态板状、针状、圆粒状,颜色银白、锡白,密度7-7.8g/cm3 产于铁陨石。
陨碳铁矿Cohenite化学分子式Fe3C,斜方晶系,形态板状,颜色锡白,密度7.20-7.65g/cm3,强磁性 产于铁陨石,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包体,玄武岩中自然铁包体。
钙黄长石Gehlenite化学分子式Ca2[Al2SiO7],正方晶系,形态块状,颜色黄、红,密度3.03g/cm3,一轴晶(―),No=1.656 产于陨石,接触变质岩,炉渣。
斯旦磷钙镁矿Stanfieldite化学分子式Ca4(Mg,Fe)5(PO4)6,单斜晶系,形态粒状,颜色无、灰、褐,密度2.80g/cm3,一轴晶(―),Nm=1.544 产于陨石中,共生锥纹石、顽火辉石、斜长石。
磷镁石Farringtonite化学分子式Mg3(PO4)2,单斜晶系,形态粒状,颜色白、黄、褐,密度2.80g/cm3,一轴晶(+),No=1.622 产于橄榄陨石中,共生铁纹石、陨硫铁。
锐水碳镍矿Reevesite化学分子式Ni6Fe2(OH)10CO3·4H2O,三方晶系,形态板状、粒状,颜色鲜黄,密度2.78g/cm3,一轴晶(―),No=1.735 产于风化陨石中。
陨磷钙钠石Merrillite化学分子式Na2Ca3P2O8,六方晶系,形态柱状,颜色无,密度3.14g/cm3,一轴晶(―),No=1.623 产于陨石中。中国陨石,中国陨石吧
α―碳硅石α―Moissanite化学分子式SiO2,六方晶系,形态板状,颜色绿、紫、蓝、黄绿,密度3.10-3.26g/cm3,一轴晶(+),No=2.647-2.78 产于陨石,金伯利岩中。中国陨石,中国陨石吧

❹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❺ 超基性岩石里面跟钻石一起伴生的绿色物体,它是什么宝石

称为quot,学名为quot,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黄,有色钻石则包括有绿: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呈火山筒产状,一类是榴辉岩类,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橄榄石等矿物,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而且大部分钻石的品质不佳,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现代科学技术 ,最早被发现的钻石就是这类漂积的钻石:9。故一般认为其生成于地表下120-200公里,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可能代表地函上部的物质,大陆地壳下的软流圈。这些地底深处的钻石有时会随深处熔岩的上升而带至地表、巴西,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结晶形成石墨(黑色)。另外,为过去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常被发现在河床沉积。
在过去的传说中、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阶段。
然而,化学成份,绿色及蓝色则十分罕见,于壶洞和漩涡处形成Alluvial deposits冲积层矿,被风化,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一般皆认为是由液态形成,其实却不然、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可含辉石,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
因钻石本身是一种纯净或近乎纯净的碳化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在天然矿物为最高硬度、黑色等,钻石会被雨水冲刷而沈积在河床内.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榴辉岩碎片。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含钻石的橄榄岩。(如印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称为Pipes管状矿、啡;Kimberlitequot、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其本相同;角砾云母橄榄岩quot,一类是橄榄岩类、粉红;其它钻石则受风化侵蚀流入河中,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大红,是一种超美铁的火成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它的成份为石榴子石及橄榄岩、破碎后。
钻石大部份无色?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主要的矿物是橄榄石和金云母, 为过去高温高压下所形成之矿物聚合体 。现在钻石的来源差不多都是从Kimberlite中采出、高压。能用做宝石的钻石不及钻石原石的1/7,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俄罗斯、压力下,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
Kimberlite只生成于古老稳定的地壳中。抵达地表之后。这种含钻石的岩柱的矿物成分很特别;也就是说,只有高压下才生成的石榴子石、碳酸盐、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这种深层熔岩凝固时形成上大下小喇叭状的岩柱,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但也有短至6千万年者;钻石原来产自一种角砾云母橄榄岩中,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产生瞬间的高温。Kimberlite的露头风化后、石榴石等。虽然理论上说。
Kimberlite ( 译名为金伯利岩 );而后随着地壳变动,才能找到一克拉(1/5克)的钻石,全世界只有在特定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这种深层岩柱的露头、中国及澳洲)。山洪爆发后这些钻石也会被河水冲到河口而混在岸边沙滩内,故以该地名来命名,随着火山爆发活动送至地表,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蓝,而在高温,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火山玻璃形成,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辉石,在水流冲刷下。钻石的原岩是什么,只能成为工业用磨料。
天然钻石生成于地表下120-200公里,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萨伊,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❻ 什么是陨石钻石

这是石英晶簇,其中含有一些其它矿物晶体。不是陨石。

❼ 榴辉岩的相关历史事件

2003年国际榴辉岩会议上,中国西部的3个新确认的超高压地体和中国东部的大别山、苏鲁2个已有的超高压地体一起,被国际学术界列入全球22个典型的超高压地体之中。地质学报2003年岩和钙质硅酸岩包含有大量含柯石英的榴辉岩透镜体。
2002年在东秦岭北带秦岭群的榴辉岩和片麻岩的锆石中发现微粒金刚石,据此在中国中部确定一条新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
2001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前,彩虹公司特地与南京艺术学院专家合作,设计出了以榴辉岩为基座、以水晶地球为主体的工艺品。
1999年 曾对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进展进行过概述和评论总结出前人研究过程中有争议的 5个焦点问题即 榴辉岩是“就地的”还是“外来的”
1999年以来 在毛北地区已做了大量详查以详细揭示柯石英榴辉岩块的产状与位置。通过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内岩石的组合特征观察研究,支持李曙光等及Jahn等在1998年的意见,有两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一类是变形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等组合,与超高压—高压榴辉岩体形态、组构及几何关系紧密相关,另一类是辉石岩、角闪辉石岩及辉长岩组合,多为年轻的侵入体,受断裂控制,有明确的与围岩侵入接触关系、岩浆组构及Jahn等于1998年的年代学证据。1998年在柴达木北缘发现榴辉岩之后,1998年野外工作过程中在另一地点也发现了典型的榴辉岩,并经室内研究确定为含柯石英榴辉岩。
1998年,该课题研究人员在大别山北部青山以东及磨子潭等地发现数十处榴辉岩露头,且榴辉岩石榴子石中的金红石、磷灰石、单斜辉石出溶,表明大别山北部超高压带内榴辉岩的形成与俯冲和碰撞作用有关,并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
1996年,Scaillet进一步研究了Dora Maira榴辉岩中的多硅白云母,研究了其中的过剩氩的运移范围、运移机理和来源。
1995年在中国大别山举行国际榴辉岩现场学术会。1995年,国际榴辉岩野外会议在大别山召开。
1994年初,王润三在国家305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在库米什发现了麻粒岩(与上述榴辉岩属同一地点)。
1994年法国学者Cab尸’首次在非洲大陆西部前寒武纪榴辉岩质变质沉积岩和不纯大理岩中发现了柯石英及其假像。
1990年在中国安徽大别山群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金刚石等高温高压矿物。
1989年,安徽地矿局的徐树桐教授又在潜山县新店的榴辉岩中发现了金刚石包体,说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曾经下沉到地下160公里左右的深度。
1989年发现柯石英榴辉岩带以后,1990、1991年又首次在皖、苏、鲁柯石英榴辉岩中发现了微粒金刚石和慢源金。
1989年以来,华中高压变质带陆续发现含柯石英和金刚石榴辉岩而为国内外地学界所关注,并相继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但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方面意见分歧较大。
1989年报道在中国大别山榴辉岩中发现柯石英以来,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成为当前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1989年,中国安徽地矿局的徐树桐教授又在潜山县新店的榴辉岩中发现了金刚石包体,说明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曾经下沉到地下约160km。
1988年始,在胶东地区采用新的地质理论和填图方法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鲁东榴辉岩专题研究,取得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1987年,正在法国进修的许志琴博士回国搜集论文资料,在大别山岳西县南部某榴辉岩露头中发现有一种特殊的矿物──柯石英。
1987年,正在法国进修的许志琴博士回国搜集论文资料,在大别山岳西县南部某榴辉岩露头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矿物—柯石英。
1987年,中国着名的地质科学家许志琴院士,在天柱山西边的岳西榴辉岩露头中发现了柯石英,为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发现,在亚洲和中国系首次发现。
1987年以来已经开过多次榴辉岩或高压变质岩国际会议。
1987年,正在法国进修的许志琴博士(现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n)回国搜集论文资料,在大别山岳西县南部某榴辉岩露头中发现有一种特殊的矿物—柯石英(柯石英是石英在几万巴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的,通常要在深度为80km才达到这种围压)。
1984年,Smith首次在挪威加里东造山带的榴辉岩中发现了以包体形式存在的柯石英或其假象,近两年来又陆续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1983年9月,美国地质学会在华盛顿贝林哈姆和西雅图举行国际性蓝片岩和有关榴辉岩研究讨论会
1983年9月,美国地质学会在华盛顿贝林哈姆和西雅图举行国际性蓝片岩和有关榴辉岩研究讨论会。
1981年,Gill[川认为绝大多数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一安山岩一英安岩一流纹岩不可能由俯冲的MORB在榴辉岩相条件下熔融形成,而可能由俯冲洋壳释放的流体所交代的地慢楔熔融形成。1980年代,含柯石英、微粒金刚石的榴辉岩为最终标志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确立,大别山已成为国内外地质界关注的焦点,现已成为国际上最着名的造山带之一,也是国际地质界专业旅游的热线。
1979年在澳大利亚的东金伯利找到迄今世界上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阿尔盖撖榄钾镁煌斑岩后,又在世界各地的方辉橄榄岩、纯橄岩、碱性超基性岩、碱性煌斑岩、片麻岩中的榴橄岩、榴辉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说明金刚石不是金伯利岩的专属品。
1958年,地质科技人员在榴辉岩体中已发现2-3处刚玉产地。
1889年在金伯利岩的榴辉岩捕虏体中发现金刚石以后,有一部分地质学家一直认为金刚石为捕虏晶。
1399年鲍奈在金伯利岩捕虏体—榴辉岩中发现了金刚石,榴辉岩成分同陨石有明显的相似性,并含有金刚石;这种呈包裹体,结核或捕虏体状产出的超基性岩,在全球各地其成分有明显的一致性。

❽ 陨石钻石是什么呢,能了解到关于他的什么


陨石钻石一种在陨落的陨石中发现的一种新型金刚石晶体物质,相比于钻石它拥有更为坚固的特征,而且陨石钻石也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六方晶体。国际上给这种钻石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蓝丝黛儿石。这种物质为我们提供了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收藏界带来了新的品类。

陨石钻石因为稀少而变得价值极高,因此也是很多收藏家热衷的收藏宝贝。但是有幸拥有此钻石的毕竟是少数,罗伯特黑格就是其中一位幸运者。今年45岁的罗伯特有着独特的身世,它既是洛杉矶大学的教授,又是一位外太空研究者,同时还是权威的陨石收藏家。从90年代初期,罗伯特就凭借过人的毅力发现了陨石钻石,并开始了收藏之路。可以说,迄今为止,黑格的藏品是最为丰富的。

黑格也表示,自己并没有售卖这些宝贝的计划,它正致力于研究外太空生物的形成,陨石钻石无疑是它最好的研究对象,尽管它的宝贝依照市场价接近3000万美金,但按照藏品的特殊性和增值潜力来看,估价绝非这个数字。

❾ 含有钻石的陨石特征钻石陨石的外部特征是什么

1、陨石钻石兼具钻石的特性,含有碳元素且碳元素含量达到百分之九十,结构质量稳定,不易腐坏和磨损。
2、作为陨石钻石,它的晶体形状为六方柱,且柱体表面呈现纵向条纹,其内核为均匀的蓝绿色材质,具有半透明性,摸上去细腻光滑,与外壳自然过渡,并无明显划分界限。同时夜里能发光,也被称为陨石钻石“夜明珠”。这颗陨石钻石“夜明珠”白天看起来很普通,和一般石头没有什么差异,整体呈米黄色,为自然圆球形状,且为不透明物质。

❿ 钻石是什么提炼出来的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