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怎么塑造圆形钻石
扩展阅读
石油深埋地下怎么处理 2025-07-28 08:40:57

怎么塑造圆形钻石

发布时间: 2022-09-22 00:24:49

‘壹’ 钻石可以被打磨成彻底的圆形吗

从钻石的结晶结构来说应该是可以的,但是现在钻石标准切面是57个面,是因为这样能将钻石的火彩很好的发挥出来,使钻石更加光彩夺目,如果是切成圆球的话,那钻石就没有这么亮了。

‘贰’ 金刚石是怎样加工成钻石的

用来加工钻石的金刚石就是钻石的毛坯了。钻石工匠先检验毛坯,以尽可能高地体现毛坯的价值,制造尽可能大的、纯净的、完美的钻石,在需分割处作好标记。

对于大多数不适宜劈开的钻石毛坯,就需要用锯切开,同样也是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使用的锯片是在一张磷青铜圆片的边缘上,涂上钻石粉及润滑剂的。固定好毛坯,高速旋转锯盘,就可将钻石锯开。

切割后的钻坯还要打圆,将钻石加工成为圆形。传统方法是将钻坯绕轴快速旋转,与另一颗磨料钻石接触研磨,就可以慢慢地打磨成圆形了。

然后就是用打磨机抛光。打磨机是用马达带动一根轮轴,轮轴下面安装一个厚重的铁盘,将钻石粉和油混合,粘附在铁盘上,打磨匠师把固定好的钻坯,轻触转动的铁盘,边打磨边观察,细心琢磨,把钻坯打圆或其它样式。

(2)怎么塑造圆形钻石扩展阅读:

光学性质:

金刚石因为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其反射临界角较小,全反射的范围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量大,从而产生很高的亮度。

金刚石的闪烁就是闪光,即当金刚石或者光源、 观察者相对移动时其表面对于白光的反射和闪光。无色透明、结晶良好的八面体或者曲面体聚形钻石,即使不加切磨也可展露良好的闪烁光。

金刚石多样的晶面象三棱镜一样,能把通过折射、反射和全反射进入晶体内部的白光分解成白光的组成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金刚石出类拔萃般坚硬的、平整光亮的晶面或解理面对于白光的反射作用特别强烈,而这种非常特征的反光作用就叫作金刚光泽。

‘叁’ 钻石是怎样雕刻的

钻石有的需要用激光切割,有的不需要切割,不管哪种都需要专业打磨技师在专用磨盘上加工,加工时先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圆形或者异形,然后再用专业的打磨工具在专用磨盘上打磨,由于加工工艺复杂,而且不能机械化,所以一颗钻石从原坯到加工好成品,需要很多工序,一般需要多名技师合作完成。技师技能好坏也决定钻石部分价值(切工)。

‘肆’ 如何塑造钻石的价值材型饰

塑造钻戒的方法如下:
1.首先就是进行设计,然后再或一致草图,根据他的尺寸测量出来,再把材质和元素等等都要表示清楚,然后就是把软件从草图当中设计出来,在机器上面进行雕刻,造成它的雏形,再把钻戒雕刻完之后,可以放到一棵小树上面,批量的进行生产,最后再进行史稿模板,把液体倒入模板当中,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粗糙的钻戒托。
2.然后我们就可以对钻戒托进行修补了,就比如说进行焊接或者抛光等等,这样的钻戒就会变得比较光滑,然后再把钻石镶嵌在上面就完成了,最后我们的钻戒可以进行电镀或者抛光,把已经镶嵌完了的钻戒再进行电镀处理,在最后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就可以了,质量检测进行全方面的一个检查,如果合格之后就可以制作完成了。

‘伍’ 大家都知道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 那它是怎么雕刻出来的呢

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2.分割原石:包括劈割和锯切。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3.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正确改错了,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
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以上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由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灵彩。首饰柜台里一颗钻石,可能遗穿越过许多国家,经过若干人之手,通过加工、镶嵌、制作后才成为一件钻石首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记述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切磨更加精确无误。

‘陆’ 钻石宝石的加工方法

加工钻石最普通的方法是传统的打圆、锯和抛光。钻石由粘附在转盘片上的其它钻石或钻石粉末进行机械加工—部分钻石在加工过程中变成了钻石粉末。尽管钻石的重量减轻了,但由于经过抛光之后形状有了改变,它的价值反而提高了。当然,钻石的净度也有了提高。
除了傅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雷射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割方法。与傅统的机械相比,雷射加工的初始投资大,而且材枓的损耗也比较多。但可切成许多新形状的钻石。
然而,雷射也有其很大的优越性,在劈开钻石时无需考虑钻石晶体的生长方向,钻石的机械性能也无关重要。这就使得人们可以分割多晶钻石,先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劈钻石过程中的风险,特别对于大钻石而言,因此傅统劈钻法已很少使用。
打圆
也就是使钻石成为圆形,还是按照传统方法来操作:将钻石绕轴快速旋转并与另一颗钻石接触研磨。现在人工粗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自动研磨机所取代。
抛光
依然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将钻石粉与油混合,粘附在一个铸铁的盘子上。最新的发展是开发了一种”硬盘”,钻石粉可以粘附在盘子上。
自动抛光机也已经出现,尽管还处于上升势头,但传统的手工抛光还是主要的加工方法。
对钻石净度影向最深的传统方法是抛光。粗抛光除去明显的杂质,提高了钻石的价值。为了获得最佳的效果,现在需要一种非常专业的技术秘诀,即电脑模拟.以及精湛的手工技卫。
雷射打孔不同于另外两项新的技术。这项新技术首先用于加工钻石中明显的深色杂质。雷射可以在钻石上打出通往缺陷的微孔,将黑色的碳通过微孔排除。然后用侵蚀性的化学物质对钻石进行处理,提高压力和升温,使之深度沸腾,侵蚀性的化学物质通过雷射孔使深色的包裹体淡化,使得钻石的净度提高。雷射孔不难发现:用手镜或显微镜就可以很清楚地辨认。
深度沸腾技术也可以用于除去钻石内部的深色包裹体。典型的例子是处理由氧化铁渗入裂纹而引起的着色。深度沸腾可以除去这种颜色。

‘柒’ 你知道人造钻石是如何制造的吗能聊一下制造过程吗

为什么普通人很难分辨出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呢?原来人造钻石是用真钻石加工而来的。眼前这块普通的钻石只需要短短两周时间就能将它变成晶莹透亮的人造钻石。

第三、首先在直棒的顶端沾上环氧树脂,将人造钻石放上去并镊子按压固定,然后送进激光,是机械臂抓住之谤并缓慢转动,让激光能修饰人造钻石的每个面,这个过程能让钻石变得晶莹透亮。接着技术员用特殊的放大镜检查人造钻石的质量,再将钻石放进另一台抛光轮中来塑造人造钻石的轮廓,赋予它经典的钻石形状,这个过程让钻石的每一面都显露出来。制造出一颗人造钻石只需要短短的两个星期,而一颗真正天然钻石需要几千上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捌’ 钻石是怎样打磨出来的

主要通过高温高压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高压法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形成产业。国内产量极高,为世界之最。化学气相沉积法仍主要存在于实验室中。

钻石由于折射率高,在灯光下显得闪闪生辉,成为女士最爱的宝石。巨型的美钻可以价值连城。而掺有深颜色的钻石的价钱更高。目前最昂贵的有色钻石,要数带有微蓝的水蓝钻石。钻石分为一型和二型两种,这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蓝色的钻石是二B型的,是半导体。

(8)怎么塑造圆形钻石扩展阅读


钻石等级一般按照度来进行区分的,净度级别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LC、WS1- 2、VS1- -2、S11- -2. P1-3,具体如下:

LC:无瑕疵级别,即使是钻石分级大师在10倍珠宝放大镜下也观察不到钻石内部的瑕疵,属于顶级钻石净度。

WS:极小瑕疵级别,经验丰富的大师在10倍放大镜下虽然能够在钻石内部发现极其微小的杂质,但难度非常之高。

VS:微小瑕疵级别,这类的钻石内部的杂质也是非常微小的,区别去WS在于,经验丰富的分级大师可以用10倍珠宝放大镜轻松的找到杂质,难度较低。

‘玖’ 钻石的琢型

钻石的琢型是指钻石被切磨加工成的形状,通常分为两大类:圆钻和异形钻(圆钻以外其他所有形状的钻石)。

(一)圆钻

1.标准圆钻型

标准圆钻型各种比例名称见图5-1-1。

图5-1-1 标准圆钻型各种比例名称

第一个提出现代圆钻琢磨比例标准参数的是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1899~1991年),时值1919年。按照托氏的设计,设腰棱直径为100%,则台面大小为53%。全高为60%~61%(其中腰棱厚度0.7%~1.7%,冠部角度16.2%,底部深度43.1%),冠角为34°30′,底角为40°45′。按照上述参数加工出来的圆钻,称为托尔科夫斯基标准工。在美国,一直把它作为理想工的标准,GIA至今还是把它作为评价钻石切工比例的标准尺度。

托氏当年设计标准参数时的指导思想是力求使钻石的“火彩”达到最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亮度。钻石的亮度主要来源于反射光和折射光这两种光线。实践证明,照在钻石上的入射光线一部分会从钻石表面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则会透过钻石表面折射到钻石内部;入射角越小,反射光也越少,折射光却越多,反之,入射角越大,反射光也越多,折射光却越少(见图5-1-2)。

图5-1-2 入射角大小同反射光、折射光多少的关系

反射光以静和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在钻石表面形成反光和闪烁光(即钻石转动或光源晃动时钻石表面或明或暗的闪光)。反射光和闪烁光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钻石外露表面面积的大小(即:钻石小面数目的多少、大小及其排列匀称与否)。

折射光与钻石的比例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大部分从成品钻石冠部进入钻石内部的光线,在钻石亭部发生两次反射之后,又从冠部最大限度地透射出来。托尔科夫斯基经过反复计算,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比例(见表5-1-2),其中实现全内反射最关键的一个比例就是亭角的角度40°45 ′。圆钻如此,异形钻纵向的剖面图底角也应该是40°45′左右。亭角太大或太小,换句话说,亭部太深或太浅,都会影响经过全内反射之后再从冠部溢出的光的总量,即影响钻石的“火彩”(见图5-1-3)。

表5-1-2 圆钻主要品种各种比例比较

此外,从冠部溢出的光实际通过的是两个不同的途径:一部分从台面溢出,另一部分从冠部的刻面(即冠部主刻面、星刻面和上腰面)溢出。从台面入射又从台面溢出的光是不发生色散效应的纯全内反射光,而钻石冠部的刻面实际上相当于棱镜的作用,从冠部刻面溢出的光线将发生色散。这两部分给人感觉不同的光线的相对主次关系,就取决于台面的大小和冠部的厚薄(冠角的大小),如图5-1-4所示,左图:台面过大,导致亮度大而“火彩”不足;右图:台面过小,导致“火彩”强而亮度不足;中图:台宽比适中,保证“火彩”和亮度的均衡。

图5-1-3 亭角大小对钻石“火彩”的影响

图5-1-4 台面大小和冠角大小对钻石“火彩”的影响

从目前国际钻石行业的情况看,美国GIA是以托尔科夫斯基标准工为标准,欧洲多半是以Scan DN标准工为标准。

2.其他圆钻型

(1)瑞士工

一般适合于成品重0.03~0.05ct的钻石。上下共34个刻面:正八边形台面1个,冠部小面16个,底小面1个,底部小面16个,其中三角形小面占多数(见图5-1-5(a)。

(2)高亮工

其明显不同于标准圆钻的地方在于:两个主面之间的腰小面(包括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不是两个,而是三个,从而在标准圆钻的58个小面数目上增加了16个,总共有74个小面(见图5-1-5(b)。

(3)王牌工

由纽约“王牌钻石大师”公司研制。它的特点在于台面不是八边形,而是正十二边形,从而使冠主面和底主面的数目相应地增加到各12个,同时使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的数目相应地增加到各24个,总共86个小面。其他特点还有:台面小于50%,星小面比冠腰小面高,底腰小面只为底主面的一半左右(见图5-1-5(c)。

(4)马格纳工

它以正十边形的台面为特点,并且将冠主面一分为二,将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一分为三,使小面总数达到102个,即台面1个(正十边形),星小面10个,冠主面20个,冠腰小面30个,底主面10个,底腰小面30个,底尖1个(见图5-1-5(d)。

(5)美国圆钻

被认为是最早的圆钻,19世纪中叶盛行于英国。其冠小面的排列已经接近现代标准圆钻,惟其全高几乎与腰棱直径相等(现代标准工仅为60%),出成率虽高,但火彩不好。此外,其台面小,约为腰棱直径的三分之一,而底尖面反而较大。近八边形台面的任一边同邻接的星小面和冠主面的棱线接近成一直线(见图5-1-5(e)。

(6)葡萄牙工

一种台面呈正十六边形,冠底部各5层,每层16个小面,加上底尖,合计162小面的放射型圆钻。主要适用于大钻石(见图5-1-5(f)。

(7)公主144工

这种磨工是在马格纳工、王牌工和高亮工的基础上综合开发出来的。它同标准圆钻显着不同的是:把每一段与16个冠腰小面对应的腰棱都磨成了三个小棱面,在腰棱和底腰小面之间增加了一圈16个三角形的小面和一圈16个菱形的小面,从而使钻石的“火彩”更加强烈生动,这一点在钻石转动的时候尤其明显(见图5-1-5(g)。

值得指出的是,下文还会提到一种正方或长方形的公主工,通常是57个小面,偶尔也有144个小面的,莫把它们与“公主144”工混淆。

(8)螺旋工

台面为正十二边形,冠部的小面有5层,底部有8层,以台面和底尖为中心呈螺旋状排列(图5-1-5(h)。

(9)帝王工

帝王工是近年由香港裕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研制的,其特点是以标准圆钻型为基础,将标准圆钻型的星刻面、上下腰面均做了两分割,并在腰部切出了96个面,这样构成了194个面。帝王工即使在光线弱的地方,其外周部分也能闪烁出光辉(图5-1-5(i)。

(10)“八箭八心”工

属于标准圆钻型的变体,近年来较为流行。其特点是对称性很强,切磨角度略有变化,比例不在理想范围内(见图5-1-5(j)。

(11)单翻圆钻

常见于分钻的切磨,冠部仅有一个台面和八个主面,亭部只有八个面,共17个面(见图5-1-5(k)。

图5-1-5 不同的圆钻型切工

(二)异形钻

1.常见异形钻

常见的异形钻主要有七种:马眼钻、心形钻、梨形钻、椭圆钻、祖母绿钻、长方钻和公主型钻(见图5-1-6)。

图5-1-6 常见异形钻品种

(1)马眼钻

马眼钻也称“橄榄钻”、“船形钻”,在现代钻石磨工中素有“琢形王后”之称。

马眼钻的长与宽的比,以1.75:1~2.25:1为最好,2.25:1~2.50:1次之,大于2.50:1或小于1.50:1则较差。

(2)梨形钻

梨形钻,又称泪滴钻。梨形钻的长宽比,最好是1.50:1~1.75:1,1.75∶1~2.00:1或者1.50:1~1.25:1亦可,大于2.00:1或小于1.25:1则较差。

(3)心形钻

心形钻是一种将圆钻和梨形钻的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放射型琢形,为古代印度工匠所发明。三角形薄片双晶原石最适宜做心形钻,出成率因石而异。

心形钻的特点:①不算心顶的缺刻,底尖应位于几何中心处;②冠主面倾角为33°~34°;③心肩部的底主面的倾角应为41°,腹部的倾角应稍大,约为42°;④长宽必须基本相等;⑤完工之后,腰棱一般都磨成了一连串的小腰棱面。

(4)椭圆钻

椭圆钻有标准型和瘦长型两类。标准型的长宽比为1.3:1~1.5:1;瘦长型的长宽比为1.5:1~2.0:1。

(5)祖母绿型钻

祖母绿型切工是一种倒角的多边形阶梯型切工,通常为长方形,其小面的层数标准的是上下各三层,也有各两层和各四层的。祖母绿型钻是仅次于圆钻的最流行的切工和琢形,被誉为现代异形钻群体中的“灰姑娘”。

祖母绿型钻的长宽比根据原石大小为1.1:1~1.50:1不等。

(6)长方钻

长方钻通常是长方形,其长宽比值往往比祖母绿型磨工大。因为切磨长方钻侧重于考虑保重,所以它们腰棱形状和各种比例都可以有不同寻常的伸缩度:有的可以很长很薄,有的也可以很短,长宽比接近正方形,两条短边也可以不一,从而形成一个带点锥度的等腰梯形。

长方钻被列入常见异形钻,主要是因为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首饰的群镶,所以一般尺寸都不大。

(7)公主型

腰棱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冠部小面呈放射状,底部小面呈山峰形,通常有57个小面,偶尔小面数也可以多达144个。注意不要与“公主144”工钻混淆。另外,齿形工也曾一度称为“公主工”,注意区别。

2.少见异形钻

少见的异形钻品种很多,可归纳为三大类型、12个系列:

放射型玫瑰系列、鞍垫系列、“贵妇人”系列、星形系列

阶梯型台面系列、多边形系列

混合型拜丽思系列、绚烂系列、公主系列、齿形系列、“五朵金花”系列、任意形系列。

(1)玫瑰系列

玫瑰工起源于400多年前的印度,世界名钻中的“莫卧儿大帝”、“奥尔洛夫”和“光之山”都是玫瑰工。

玫瑰工是现代放射型磨工的始祖,一般都采用平底,不磨小面,冠部是圆拱形,其拱高低不一,但均磨有小面。所用的原石大多数较薄,加工时但求保重,不太讲究比例,故不太“出火”。

玫瑰工的种类繁多,主要品种见图5-1-7。

图5-1-7 玫瑰工的不同种类

(2)鞍垫系列

古鞍垫形钻石呈圆角的长方或正方形,且四边稍微向外凸出。现代的鞍垫钻除保留以上风格外,冠部瓣面排列接近标准圆钻,底部差异较大(见图5-1-8)。

图5-1-8 鞍垫系列

(3)贵妇人系列(见图5-1-9)

图5-1-9 贵妇人系列

(4)半边系列(见图5-1-10)

图5-1-10 半边系列

(5)星形系列(见图5-1-11)

图5-1-11 星形系列

(6)台面系列

台面工是一种最古老的磨工,只在正八面体原石上稍加修饰而成。从晶顶开面磨出一个较大台面和一个较小的底尖面,再把各个晶面抛光即可(见图5-1-12)。

图5-1-12 台面系列

(7)多边形系列

同属阶梯型磨工,但腰棱外廓形状各异,见图5-1-13。

图5-1-13 多边形系列

(8)拜丽恩系列

1970年10月由南非磨钻大师巴兹尔·沃特梅耶先生创制,他用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B”只换了其妻子姓名Marian中的第一个字母“M”,以表示他们之间爱情的结晶。

拜丽恩工冠部采用阶梯型磨工,底部采用放射型磨工,皆在提高成率和增加光彩。四方形的拜丽恩工钻石有62个小面,祖母绿型有70个小面(见图5-1-14)。

图5-1-14 拜丽恩系列

(9)齿形系列(Profile cut)

齿形工是一位名叫阿帕德·雷吉的人1961年在伦敦首先创制的,旧称“公主工”。它采用一般不为首饰行业所用的薄片状原胚制作,底部做成一排挨一排的41°的“V”形槽,腰棱形状则可以随意“裁剪”,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来(见图5-1-15)。“灵活有余,而火彩不足。”

图5-1-15 齿形系列

(10)“五朵金花”系列

1988年由钻石中央统售组织(CSO)顾问盖比·托尔科夫斯基创制,共五款,均以花名命名。主要针对低色级、晶形欠佳的原石设计(见图5-1-16)。

图5-1-16 “五朵金花”系列

(11)象形系列

这个系列的磨工主要根据原石腰的形状,因材制宜地琢磨出马头形、蝴蝶形、花朵形、鱼形等形状,小面的排列自然无规则可循(见图5-1-17)。

图5-1-17 象形系列

‘拾’ 金刚石那么硬是怎么切开的又是怎么做成小小的钻石的望各位详细解释下

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分割原石:包括劈割和锯切。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正确改错了,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五道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由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灵彩。首饰柜台里一颗钻石,可能遗穿越过许多国家,经过若干人之手,通过加工、镶嵌、制作后才成为一件钻石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