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表的多少钻啥意思
钻数,是关于机芯的一项参数。钟表宝石是精密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中,用以制作轴承和其他耐磨损构件的宝石材料的统称。钻数是手表中装用的宝石的粒数。
早在18世纪,制表师们就发现如果以硬度较高且打磨光滑的宝石来制作机芯中摩擦频繁的零部件,便会大大延长钟表的使用寿命。于是,齿轮轴眼、擒纵叉瓦及摆轮圆盘钉等易损件最先用上了宝石材质。
在当时,宝石可是稀罕物,硬度高无瑕疵的天然宝石更是不可多得。大多数工匠会选用相对易于取得和加工的红宝石,而一些高端品牌在制作这些零件时,确实会采用宝石之王——钻石来彰显奢华。这应该就是所谓“钻数”这一说法的由来。钟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宝石轴承,就标明是多少钻。
(1)机械手表的钻石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一般的17钻表中,17粒宝石都是功能钻,均安放在该用表钻的部位上。其合理的分布是:
振动系统中,摆轮上、下球面弧孔钻2粒,摆轮上、下托钻2粒,圆钉钻1粒,共5粒。擒纵机构中,擒纵轮上、下钻2粒,叉轴上、下钻2粒,叉瓦钻2粒,共6粒。传动轮系中,中心轮上、下钻2粒,三轮上、下钻2粒,秒轮上、下钻2粒,共6粒。
Ⅱ 机械手表有21钻和25钻它们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机械手表有转动的轴,最容易磨损,所以轴要用材料-钻石,当然考虑到成本,不会所有的轴都用钻石,只是在关键部位用,钻石多就说明耐磨的轴多,用得越多,走得越准,21钻和25钻是说表中有21颗.25颗钻石,
Ⅲ 为什么手表机芯中会有宝石
功能钻是作为手表机芯中 轮系的轴承、圆盘钉、叉瓦等摩擦频繁运动件的最佳材料。
一只手表机械机芯的运作必须依靠各齿轮不停传递动力而进行。在红宝石的重要功用没被人们认识之前,擒纵轮的旋轴、擒纵叉、摆轮轴杆以及行轮系的轮子都被旋入在黄铜夹板的孔洞中。
试想轴心不停在铜制的基板或夹板上转动,就好像钻木取火一样,磨擦既会带来磨损之余,所产生的金属屑又会影响润滑油的性能,结果转动的旋轴压力和高速带来的摩擦损伤,令机芯难以承受。
直到1700年,一个瑞士人和两个法国人发现钻孔的红宝石作为表的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摩擦力和损伤,也显着地提高机芯寿命,从此被广泛应用。可由于成本太高,当时只有高档机芯使用。
1902 年,人造红宝石被广泛应用,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同天然红宝石有相同的性质。所以简单来说,宝石轴承就是齿轮轴心的保护石。用穿孔的红宝石轴眼固定在夹板上,镶嵌在表中发挥轴承的作用。既然宝石轴承是用来保护齿轮轴心,自然齿轮越多宝石轴承数目就愈多。
(3)机械手表的钻石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宝石轴承主用于仪器仪表中。仪器仪表轴承承受载荷很小,但要旋转精度高、灵敏度好、使用寿命长。宝石具有摩擦数小、硬度高、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抗压强度高性能,能满足仪器仪表轴承的使用要求。
制作宝石轴的材料有刚玉、玛瑙、微晶玻璃等。刚玉是氧化铝的体,有天然的和人造的。天然刚玉杂质较多,质地不匀, 故人造刚玉应用最广。
宝石轴承技术要求
(1)槽形宝石轴承外圆的圆锥度,不得超过其外径允许偏差的一 半。
(2)槽形宝石轴承两端面的平行度,不得超过其高度允许偏差的一 半。
(3)槽形宝石轴承外圆对底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005。
(4)槽形宝石轴承槽与外圆的同轴度:锥形轴承不大于0.02mm,球形 轴承不大于0.03mm。
(5)锥形宝石轴承的槽母线,不论何种轴承,在槽母线内,一般不允许有几何形状的偏差。在槽母线其余区间允许有少量的几何形状偏差,对锥形宝石轴承, 其偏差值不得大于5°,对球形刚玉轴承、球形玛瑙轴承,其偏差不大于 0.05mm。
(6)在放大倍数为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锥形宝石轴承,槽深方向距底 部1/3区间的槽表面(球形刚玉轴承在槽深方向距底部2/3区间),不允许 有可见的麻点、裂纹和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加工痕迹。
Ⅳ 机械手表的钻数越多越好吗
不是的,手表钻数不是越多越好,多数手表的钻数都是在17到25颗左右,因为普通功能的机械表零件数量是固定的,除非带有特别复杂功能的手表,需要的零件非常多,使用的钻数相应也会增加
Ⅳ 手表盘上的钻指的是什么.
手表的钻石,是指表机齿轮的轴承用人造宝石制造的,比如17钻、21钻等。一般是人造红宝石。有些手表盘上有类似钻石的小颗粒,那不是钻石,是玻璃。真正高档的钻石手表,就不是一般价格了!
Ⅵ 手表21钻是什么意思
手表里有21粒钻石。钻石,原来是指金刚石,也就是金刚钻。后来,人们把其他一些坚硬的宝石也叫做钻石。手表里许多小齿轮。
齿轮不停地转动,带动秒针、分针和时针准确地向前移动。支架齿轮的轴承必须经受住无数次的磨擦而很少损耗变形,才能保证钟表报时的准确。
这坚硬、耐磨的轴承是由人造红宝石做成的。钟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宝石轴承,就标明是多少钻。
手表的钻数越大,质量越好。一般25钻就够了,再多就是装饰物了。
21钻没有停秒功能,25钻有停秒功能。
(6)机械手表的钻石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手表钻石的用处:
钻数是手表中装有宝石的粒数,钻数的多少是衡量表机质量的标志之一。所谓的钻,也就是红宝石(人工合成的宝石),一般用在易磨损的轴承以及擒纵叉处。
手表机芯钻石的分布:二轮、三轮、秒轮、擒纵轮;普通手表要求17钻~19钻,自动表要求25钻~30钻,并不是钻数越高越好,非工作部位表钻对表的性能和质量影响不大,只是起到装饰作用。
2 X 4=8钻摆轮上下防震器各二钻;
2 X 2=4钻擒纵叉、叉瓦各用二钻;
2 X 2=4钻圆盘顶一钻;
1钻这是标准基础机芯的17钻。
在上述标准配置下,要是给条盒轮加二钻就是19钻,自动系统再加四或六钻,就是21钻、23钻。
自动加日历系统再加2钻,就是25钻。
以上都是功能钻,其作用无非就是耐磨,降低摩擦系数,兼有蓄油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钟表宝石和钻数
Ⅶ 手表里为什么要装钻石,钻石是不是越多越好
手表中的“钻”指的是机芯中含有宝石的轴承,通常这些零件运转频率很高,如果采用普通的轴承,这些零件很有可能一两年便损耗的无法正常工作了,而宝石轴承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精度。
“钻”是否越多越好?-----不是的
通常机芯的钻数是根据机芯的构造设定的,简单的机芯钻数就少,复杂的机芯钻数就多,通常简单的手动机芯只有12-19颗、简单的自动机芯20-28颗,复杂的看具备什么机构,一般稍复杂的35-40颗,一些顶尖复杂的机芯内含上百颗。当然也有一些品牌为了显示自己的细腻,即使无需宝石轴承的部位也使用了宝石轴承,这样以来比起相同复杂度的其他机芯,会多出数十颗钻数。
Ⅷ 手表里的“钻”代表了什么
你注意观察过机械手表吗?在它的盘面上,可以看到“17钻”或者“19钻”等字样。这是表示,手表里有17粒或19粒钻石。钻石,原来是指金刚石,也就是金刚钻。后来,人们把其他一些坚硬的宝石也叫做钻石。国外生产的手表盘上标着17Jewels”,“Jewel”就是宝石的意思。
手表的钻数越大,质量越好。一般的闹钟没有钻数,标明“5钻”、“7钻”的钟就是上好的品种了。
Ⅸ 机械表的钻数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比如一钻、二钻手表
只有机械表有,其合理的分布是:
①振动系统中,摆轮上、下球面弧孔钻2粒,摆轮上、下托钻2粒,圆钉钻1粒,共5粒。
②擒纵机构中,擒纵轮上、下钻2粒,叉轴上、下钻2粒,叉瓦钻2粒,共6粒。
③传动轮系中,中心轮上、下钻2粒,三轮上、下钻2粒,秒轮上、下钻2粒,共6粒。
钻数手表中装用的宝石的粒数。是手表规格特征和质量等级的一个标志。通常有17钻、19钻甚至24钻、50钻等。但并不是钻数越多,表的质量越高。
有的手表在非工作部位也装有大量的表钻,那些是非功能钻,对表的性能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起装饰作用。一般的17钻表中,17粒宝石都是功能钻,均安放在该用表钻的部位上。
(9)机械手表的钻石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1700年发现钻孔的红宝石作为表的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摩擦力和损伤,也显着提高了机芯寿命。整个18世纪中大部分机芯都以红宝石代替原来的材料,那时候确实是天然宝石,不过成本太高,只有高档表用。
再到1902年,人造宝石可以大规模生产被广泛使用,直到现今。所以其实所谓的“钻”并不是珠宝上的天然钻石,而是人工钻石,对手表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很多人以为钻石数越多越好,其实不然。不能单凭宝石数量就去判断一个机芯的高低,非工作部位表钻对表的性能和质量影响不大,只是起到装饰作用。一般单机表具备17-19钻已能满足需要,自动表则可增加到30钻,再多就不起作用了,属于装饰钻。
通常是摆轮处5个(包括上下钻2个,上下托钻2个,圆盘钉1个),二轮、三轮、四轮、五轮各两个,擒纵叉4个加起来共17个,买表记得手表钻数不低于17个。还可以在头轮的上下轴孔+2钻,为19钻。超过19钻的一般是在擒纵轮、擒纵叉、过轮的轴颈处边加托钻,共21-30钻。
Ⅹ 在 所有 机械 手表的机芯 里面 都 放有 宝石 为什么要放宝石 放宝石的作用是为了什么
从功能上来讲,机芯里的红宝石是用来做“轴承”的,很多零件就通过这个轴承来旋入和固定。用它做轴承可以大大降低机芯部件运转时产生的摩擦力和损伤,防尘效果好,还能利用毛细现象保持住润滑油,延长腕表的寿命。从视觉上来讲,红宝石的使用让机芯看起来更美观。红宝石的数目也会标注在机芯的背面,早期一些表款甚至会将“宝石数字+JEWELS”的字样直接标在表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