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刚石是怎样加工成钻石的
用来加工钻石的金刚石就是钻石的毛坯了。钻石工匠先检验毛坯,以尽可能高地体现毛坯的价值,制造尽可能大的、纯净的、完美的钻石,在需分割处作好标记。
对于大多数不适宜劈开的钻石毛坯,就需要用锯切开,同样也是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使用的锯片是在一张磷青铜圆片的边缘上,涂上钻石粉及润滑剂的。固定好毛坯,高速旋转锯盘,就可将钻石锯开。
切割后的钻坯还要打圆,将钻石加工成为圆形。传统方法是将钻坯绕轴快速旋转,与另一颗磨料钻石接触研磨,就可以慢慢地打磨成圆形了。
然后就是用打磨机抛光。打磨机是用马达带动一根轮轴,轮轴下面安装一个厚重的铁盘,将钻石粉和油混合,粘附在铁盘上,打磨匠师把固定好的钻坯,轻触转动的铁盘,边打磨边观察,细心琢磨,把钻坯打圆或其它样式。
(1)怎么才能变钻石扩展阅读:
光学性质:
金刚石因为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其反射临界角较小,全反射的范围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量大,从而产生很高的亮度。
金刚石的闪烁就是闪光,即当金刚石或者光源、 观察者相对移动时其表面对于白光的反射和闪光。无色透明、结晶良好的八面体或者曲面体聚形钻石,即使不加切磨也可展露良好的闪烁光。
金刚石多样的晶面象三棱镜一样,能把通过折射、反射和全反射进入晶体内部的白光分解成白光的组成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金刚石出类拔萃般坚硬的、平整光亮的晶面或解理面对于白光的反射作用特别强烈,而这种非常特征的反光作用就叫作金刚光泽。
‘贰’ 石墨和钻石都是由碳分子构成的,石墨在什么情况下能变成钻石
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它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形成,在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存在。目前在矿区开采的大多数钻石都有40亿年左右的历史。那么,钻石真的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来形成吗?事实上,钻石的形成需要温度和压力条件! 众所周知,石墨是在碳原子排列成六角形的蜂窝状时形成的,而钻石是在碳原子堆积成立方体时形成的。事实上,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培育出大克拉的钻石,下面介绍如何利用石墨培育钻石。
一些原来的原子键被打破,一些核心原子键被重新建立,这种转变需要巨大的能量。钻石不仅仅是装饰品。它们有许多用途。钻石就是 "金刚钻",是一种碳素矿物,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物质,所以它可以用于工艺品和工业切割,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锦江区是一个芯片制造行业。刘志攀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作为复旦化学系的 "带头人",刘志攀参与解决了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合成了金刚石。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今天,谁能最快掌握精密技术,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胜出。
‘叁’ 钻石是怎么做出来的
人工合成钻石的技术,主要就是模仿天然钻石生长时的环境来培养钻石。合成钻石就晶体形成之生长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方式:一就是高温高压法,二是震波法,三是化学气相沉淀法。
一、高温高压法:这种方法用的材料有煤、焦炭、石墨、石蜡、糖等;有份报告曾列举二十几种合成成功的材料。应用的催化剂可用铁、钴、镍、铑、钌、钯、锇、铱、铬、钽、镁,或这些金属元素的混合物。要求至少要达75,000atm(大气压),最好在80,000atm至110,000atm的高压状态,形成温度则要在1200℃�9�12000℃之间,最好是在1400℃�9�11800℃之间。反应舱的中部为高温区,碳源置放在该区,晶种放在反应舱下部的低温区。以石墨为碳源,晶种固定在氯化钠(食盐)晶床内,晶种某特殊晶面对着金属催化剂,在晶种和碳源之间放置直径6mm,厚3mm,金属催化剂圆柱,此金属催化剂是铁镍合金。组合后,置入单向加压,四块斜滑面式立体超高压高温装置中,再放入1000顿的油压机内,反应腔温度约1450℃,压力控制在6GPa左右,生长时间22~52小时。
二、震波法:主要是利用爆炸时所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条件来合成钻石,所合成的钻石颗粒都很小(通称钻石粉),只适合在工业上应用。
三、化学气相沉淀法:首先把氢气和含碳氢的气体(一般使用甲烷CH4),通过一组调节器,调节两种气体的比例,然后利用微波波源或电热丝等,加热混合的气体,使温度达2000℃左右,氢气和甲烷会分解成氢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电浆流,然后在加热至600~1000℃的基质上,结核长成薄膜。
‘肆’ 煤球如何变成钻石
需要工具:压缩机一台、打粉机一台
一、将煤炭放入打粉机中打粉打成煤粉。
‘伍’ 碳变成钻石的条件
在2300℃、15到18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在中心放一颗很小的天然钻石作为种子,在种钻周围是高温金属液体,在金属溶液的上层是石墨,在这种环境下石墨中的碳原子会从金属原子中列队走向钻石从而形成新的钻石。
温度和压力仍是制造晶体的两项关键因素,其方法是在陶瓷容器中而不是在地下制造钻石,水压提供高压,电力产生高温,使碳围绕着直径为 1 毫米,由天然钻石制成的籽晶而形成晶体。
(5)怎么才能变钻石扩展阅读
人造钻石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在工业、科技及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此前,世界上仅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能够合成宝石级金刚石单晶。
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高温高压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高压法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形成产业。国内产量极高,为世界之最。化学气相沉积法仍主要存在于实验室中。
巨大的商业价值使得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合成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严密的封锁。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经过长期、大量的探索,成功掌握了合成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核心技术,实现了3-8mm优质金刚石单晶的批量化生产,合成实验的重复性超过90%。
‘陆’ 在理论上怎么把煤块变成钻石
煤块在高压、高温下形成钻石。大多数钻石的历史比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和植被还要久远,而这些植物和植被就是今天煤炭的来源。
被科学家和地质学家广泛接受的主要理论是,钻石是数百万年前在地球地幔深处形成的。后来由于剧烈的火山喷发和灾难性的板块运动,钻石被带到了地表。
地质学家通常会寻找这些喷发的痕迹(称为管道),以勘测可以建立有利可图的钻石矿的地点。一旦确定某条管道有经济上可行的开采矿藏,采矿公司就会使用重型设备进行开采。平均而言,采矿公司将不得不筛过数千吨的土,以产生一克拉的钻石,这就是为什么采矿是一种资本程度上的风险。
(6)怎么才能变钻石扩展阅读
有些人以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来攻击它没有什么价值。他们还说:最早人们发现钻石时,发现它除了够硬以为,别无它用,于是只能做成玻璃刀、拉丝模等工具供一些工业领域使用。到了1955年,人们掌握了人造钻石的技术后,天然钻石的最后一点工业价值也没有了。
奥本海默家族和另外几个大牛珠宝商一起控制了全世界的钻石矿藏,虽然现在他们的经营方式转为建立自己的品牌(戴比尔斯),自产自销,但是由于上游还是被其控制,所以消费者永远也不可能拿到低价钻。
‘柒’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钻石在人们的饰品奢侈品,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钻石也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对于钻石的形成原因是人们好奇的。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钻石的形成原因
钻石结构特点: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碳元素的结晶体,硬度是10,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天然矿物,密度为3. 53 ( ±0. 01 ) g/ cm3,折射率为2. 417,色散为0. 044。是金刚石经过切割、打磨加工后的产品,在金刚石矿产中能够达到宝石级的约占五分之一,称为宝石级金刚石,国外称“钻石原石”或“钻坯”。钻坯切磨成某种琢型后称为裸钻,国外称为成品钻石或抛光钻石。英文名称Diamond ,来自希腊文Adamant 一词,意为“坚硬不可侵犯,无可征服”。
钻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钻石和石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并且两者在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下可相互转化,钻石属于立方晶体,硬度10,石墨属于六方晶体,硬度为1,两者晶体结构不同,是晶质碳的两个同质多象变体。只有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碳才能结晶成钻石。
钻石的形成:最早的天然钻石形成于地球内部,温度900~1600℃之间,压力(4.5~6)×109Pa下,深度相当于地下130~200km深度,是钻石形成的环境条件,理论上只要满足条件,钻石可以在任何时期形成,目前开采出的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到17亿年前两个时间段,并且大都是在地球古老稳定大陆地区发掘并开采的。形成钻石的碳来源于地幔融化的岩浆或是因为地壳运动,吧地壳中的碳带到地球深处聚集,并在适合的条件下结晶成钻石。
还有一种外部产生钻石的方式,陨石撞击大陆,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能产生钻石,但是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钻石往往比较小,钻石品质等级差,一般不具备经济价值,不能用来当做首饰加工用的钻石使用。
钻石的发现:钻石的首次发现是在印度,随着人们对钻石的渴望,钻石的勘探和开采业越发普及。钻石的矿藏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是地球地质运动产生的,地震、火山活动将富含钻石的矿物携带至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停留富集地区,多数是富含钻石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以及火山口附近的填充物和岩墙、岩床中的根部矿床。次生矿是在大自然的作用下,从原生矿搬运沉积而来,大都是经过风化、 雨水 冲刷,残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并富集形成矿床,多数为砂矿。
钻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不像黄金等贵金属,自21世纪以来,钻石价格依然保持只升不降的稳定增长态势,已逐渐成为投资人的首要选择。
钻石的鉴别 方法简易鉴别
钻石的简易鉴别方法:需要借助一个10-20倍放大镜作辅助并作数个简单的观测。
观察钻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状腰围就最适合用此方法,钻石因为比任何冒仿品坚硬,因此不会像冒仿品般出现细条状的纹路,钻石的腰围乃呈颗粒状外观。
钻石比冒仿品坚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往往会比钻石的感觉圆钝,而钻石的刻面稜线必是锐利的。
基于钻石比冒仿品坚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常常出现磨损的情况。
若钻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机会发现到钻石独有的‘三角形生长纹’。
若钻石出现崩断口,外观通常皆为阶梯状,而冒仿品则会截然不同地呈弯弧或贝壳状。
硬度检验
钻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质,没有什么东西可在钻石上划上痕迹,若能划上痕迹的则绝非钻石。
导热试验
在待辩钻石和 其它 相似物品上同时呼一口气,若是钻石则其表面凝聚的水雾应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具有高导热性的原因。
观察方法
观察反射光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看生长点
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的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点,而赝品有三类: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误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铅笔鉴别
铅笔的化学成分是碳和钻石一样,
只是物理结构不一样,所以很多人用铅笔去检测钻石的真伪,属于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在鉴定的时候,要先把钻石用水湿润,然后再用铅笔轻轻的刻划,在真钻石的晶面上,铅笔划过的地方,是不留痕迹的,而如果不是钻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会在表面上留下痕迹,一般情况下,用铅笔刻划来鉴别钻石的真假,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是较高的。硬度较高,折射好,但在转动时会反射较多的彩光,与真品在转动时只反射出微弱的黄、蓝色彩光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钻石的切割程序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 经验 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劈割
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
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
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抛光
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
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以上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
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切磨更加精确无误。
钻石的化学成分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看了钻石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1. 金矿怎么形成的
2. 月亮石怎么形成的
3. 雷声和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4. 潟湖是怎么形成的
5. 贝壳的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捌’ 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大部分钻石是在地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钻石形成条件的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
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 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 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 就形成了自然界最硬的宝石—钻石。
2、陨石撞击形成钻石:
当携带石墨的陨石撞上地球时,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能把石墨转变成稀有且极端坚硬的金刚石。2008年,一块橄辉无球粒陨石掉落在苏丹努比亚沙漠中,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陨石,仔细分析后,科学家确定这块陨石里含有金刚石——钻石的原石。
拓展资料:
天然钻石形成于地表下超过100公里深处,再伴随着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上升到地面。 地幔中的高温高压使碳元素结晶形成钻石,偶尔会将周围的尘埃或液体杂质包裹进去。包裹杂质的钻石通常含有少量的钠、钾和其他能揭示其形成环境信息的矿物质。
钻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是在未受到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全在大自然中形成的。重量一般在0.015ct-1.10ct之间,多数在0.2ct-0.4ct之间,颜色多为白色至浅黄系列,在G色-J色之间,彩色系列为浅色的红、黄、蓝等。在紫外荧光下,多数短波下为中等至弱的黄色、黄绿色,少数为惰性(无荧光)。
‘玖’ 碳如何变为钻石
在高温高压下结晶(如钻石) :在高温高压反应腔内,碳在高温区溶解,低温区结晶生长晶体。
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宝石:主要用来合成金刚石。
基本原理:利用高温高压原理,将碳源放在叶蜡石反应腔高温熔解碳,在反应腔中高温熔融金属内输运金属,采用Ni-Fe合金或Fe-Al合金,最后碳在低温区籽晶上结晶。
‘拾’ 《王者荣耀》如何快速实现从青铜到钻石
建议使用能够一杀多的英雄,比如射手,这样就可以很快的从青铜到钻石。
我个人从建账号到打到钻石,一共玩了50把游戏,6级之前只玩过匹配,排位一共是玩了46局,赢了41把,我是随便玩的,不是很认真,所以有的时候也翻车。我个人觉得打野和射手比较容易赢而且战绩还好看,打野容易带节奏,射手只要不投就是稳赢。从青铜到钻石还是很好打的,一心追求速度的话30局左右就可以打到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