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着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速在其他国家毫无实际意义。有时国家政策会影响预期性需求,如汽车的环保和安全法规、节能法规、税费政策等。 相关和支持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以德国印刷机行业为例,德国印刷机雄霸全球,离不开德国造纸业、油墨业、制版业、机械制造业的强势。美国、德国、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优势也离不开钢铁、机械、化工、零部件等行业的支持。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采用集中资源配置,优先发展某一产业的政策,孤军深入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其他行业,钟爱的产业也无法一枝独秀。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波特指出,即使下游产业不在国际上竞争,但只要上游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仍然是正面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一点与许多传统的观念相矛盾,例如一般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资源会过度消耗,妨碍规模经济的建立;最佳的国内市场状态是有两到三家企业独大,用规模经济和外商抗衡,并促进内部运作的效率化;还有的观念认为,国际型产业并不需要国内市场的对手。波特指出,在其研究的十个国家中,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而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下,放眼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超级明星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机会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 政府 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公务员,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能做的只是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直接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 从政府对四大要素的影响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在美国,汽车安全法规就是从政府采购开始的);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可以强化它。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 波特认为,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贰’ 波特钻石模型的介绍
波特菱形理论又称波特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钻石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着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叁’ 求问钻石模型是什么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一、钻石模型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政府政策同样是一大变数,它不是决定性的,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四大要素(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配合)为基础。
扩展对钻石的认识
钻石不仅仅指的是单独一个企业或者产业,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钻石可以是一家工厂或者企业,例如丰田、肯德基、海尔、微软、力拓等等
钻石可以是一项优质产业,例如,硅谷的网络服务产业、日本的汽车产业、意大利的奢侈珠宝行业、挪威的小型豪华游艇产业和破冰船制造业等等。
钻石可以是拥有强大生产力、持续盈利的行业或者集团公司的某个行政实体,小到村庄、乡镇、行政区,大到整个国家。例如,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拥有华西集团公司,2005年实现307.9亿元的收入和年人均收入6.5万元,拥有强大财富创造能力的华西村可以被看成一个钻石;美国的硅谷,世界IT行业的中心,卓越的网络服务生产、研发能力领先全球,硅谷可以被看成一个钻石;提到数码相机,就会想到日本,在这个国家里走出的索尼、松下等电子业巨头在该领域称霸全球,电子行业的日本可以被看成一个钻石。
二、正确理解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钻石的形成,需要四大要素的形成、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
在形成初期,可能四大要素都在发挥作用,也有可能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要素发展较快,然后带动其他要素形成,最后进一步地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形成钻石。
‘肆’ 波特钻石模型和五力模型区别
波特钻石模型的比业五力模型的更加强
‘伍’ porter提出钻石模型的时间,相关着作,以及简要评价,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ter)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钻石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简要评价:
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波特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波特的理论已经指导了新西兰和其他地方国家竞争力的重新评估。他的观点和亲身参与研究形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如荷兰、葡萄牙、哥斯达黎加和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美国的麻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巴斯克县等地区。上百种集群战略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时代,这种开拓性的研究已经成为衡量未来所有工作必需的标准。
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对当今国际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陆’ 波特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是什么
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因为“在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规模经济理论有它的重要性,但该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关心的竞争优势问题”。
进而他指出,必须采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它是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
(6)波特是什么钻石理论模型扩展阅读: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该模型更多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实际操作的战略工具。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1、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显然现实中是难于做到的。
2、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3、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往往不是通过吃掉对手而是与对手共同做大行业的蛋糕来获取更大的资源和市场。同时,市场可以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来增大容量。
‘柒’ 能不能详细阐述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波特的钻石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详情你得把《波特的钻石理论》下载才行.
‘捌’ 什么是波特钻石模式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玖’ 利用钻石模型解释为什么其具备竞争优势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着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哦
‘拾’ 波特的钻石模型包括哪些要素
波特的钻石模型
1. 生产要素
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的生产要素是指自然的资源,如气候条件、交通设施,资金支持和技术人才等等;高级生产要数是指经过自然资源加工后的资源,如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资源和投入改造的设备等。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刺激和鼓励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的高级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国家的高级要素质量。
2. 需求状况分析, 包括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
波特十分强调本地顾客的需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为有很高素质的国内消费者,可以激发本国企业改进生产的设备,提高企业的服务,推动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本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通对企业加以影响,还有本地高素质顾客的预期需求先于其他的国家,那么也会拉动企业的竞争力。
3. 相关和支持产业。
在许多产业中,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和优势的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尤其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链现象,说明很多优势的产业和其他产业是一种密不可分关系,他和区域间的强势产业一同崛起。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本国市场的竞争可以让国内企业提高自己的效率、减少成本,形成自己的宏伟战略的目标,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反过来促使它们成为更好的国际竞争企业。
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机遇和政府。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
机会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政府在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中起到提供企业所需的资源,创造发展的环境等责任。
从政府对四大要素的影响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可以强化它。政府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