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制作发簪
准备材料:
路边拣来的黄杨木废料两块(一块5公分见方,一块指头粗细)
废刀片一把(美工刀片)
废旧兰色水笔一根
502胶水一瓶 2元
砂纸 1元
使用工具: 自家的砂轮,一把刀和一把锯
制作方法:
1,首先用小刀把两块木头削成合适的形状,再用砂纸打磨,这个过程很艰辛,木头很硬,折腾了好几天,中间细的那根突然断裂,害我几乎放弃。
2,把硬盘拆开,取出硬盘轴承里的小钢珠和铜丝备用。
3,在砂轮上打磨废刀片,让它适合“刀鞘”的形状和大小,最后打磨出刀刃。
4,用胶水组装各个部件,并用小刀刻画出花纹的形状,缠绕铜丝,嵌入小钢珠。
5,兰色油性水笔上色。 整个作品属于边做边设计,没有特定的目标,断断续续做了好多天,其间也遇到很多困难,几乎放弃,所以也没留下什么照片,完成后成为这个样子也是我史料未及的。
6、 借用一个新硬盘的图片,箭头指的部位就是原料采集地。 。 旧刀片描好大致轮廓就开工。 在木头柄上缠上铜丝,嵌入小钢珠。上了点颜色试了下,只有油性水笔不会掉色。把所有零件组装在一起 ,一次次的打磨下,小刀锋利异常!! 柄的灵感来自埃及莲花。埃及风情嘛,自然要怀旧些,最后要做的是整体拿砂纸打磨一遍,这样上的颜色也都浅了一层。 结合处分几个小部件构成,也做了几个凹槽,于是拔出的时候会有感觉,类似现在很多塑料盒子的原理。
⑵ 制作发簪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古代的簪和钗除了金属和荆枝制作之外,还有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银、铜等各种材质制造。发夹出现后,簪和钗就渐渐少人使用,除了传统的材质外,还有全枝用塑胶制造的簪钗或以塑胶为装饰的簪钗,另外镶上水晶或其他半宝石的簪钗亦很流行。
中国古时汉族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
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如戴上假髻,亦会以簪作装饰。
(2)如何用金子还有钻石制作发簪扩展阅读
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⑶ 簪子制作,新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那就先开始做单簪吧
首先,你要准备:簪棍、t针、珠子(用8mm到12mm
的珠子都行的)、花托,这些都是要用到的材料
还有工具:减钳、卷钳、热熔胶枪和热熔胶棒
教程:
1、t针穿过珠子,然后用卷钳打个圈儿
2、把这个圈儿套在簪棍上(簪棍上有洞洞哒,很方便哒)
3、花托穿过簪棍,在t针的圈圈和簪棍上弄点热熔胶
4、一下子吧花托抵过去,牢啦~~~
这个就是单簪
一开始可能不是很熟练,多练练就好了~~~
你也可以来我们发簪吧,很多教程,还有大神哦~~
我是萌萌的熊猫君
⑷ 中国结装饰的古代发簪制作方法 如何制作发簪
⑸ 制作发簪要用什么工具
制作发夹需要以下材料或工具:
1.发夹棒
发夹是制作发夹最基本的材料。发夹棒按形状可分为直型发夹、U型发夹和拱形发夹。根据颜色,大致可分为金、银、铜三种。
2.钳子
钳子可用于扭花片、发夹棒、铜线圈、固定夹等。可以说,发夹的制作离不开这个工具。
3.花片
花是制作发夹的第二种最基本的材料。这种花也被分为三种颜色:金、银和铜。英译汉1.黄金容易生锈,需要细心呵护。大多数花饰是按袋出售的。
4.热熔胶和胶枪
在手工粘接过程中,基本可以使用,使用热熔胶枪熔胶。对于初学者,只能买热熔胶不要买胶枪,用打火机代替胶枪。
5.九针,T针,花托
大多数情况下,九针和t针是用来连接珠子的,这对于制作发夹是必不可少的。花托多与珠饰结合,增加美观。
6.铜丝和鱼线板
铜线可用来固定材料,也可用来制作特效,一般规格的铜线有0.3mm、0.4mm、0.5mm三种规格,基本一种就够用了,颜色有金、银两种颜色。线的使用也可以用来固定材料的位置,或用于特殊效果。
7.其他装饰材料
其他材料包括珍珠、亚克力钻、玻璃珠、流苏等,可根据需要选购。
⑹ 怎样自己制作一个简单好看的发簪~急~
首先需要准备材料,需要用到?1、带孔一字发簪一根、2、合适的珠子一颗(掌柜这里用的是12*39mm的长枣形珠)、3、喇叭形9*22mm花托一个、4、小米珠一颗5、0.5mm铜丝10厘米一根、6、0.3mm鱼线20厘米一根。
制作过程:
1、铜丝穿入米珠后对折,将米珠放在对折处。
2、用钳子夹住铜丝中间部位压扁一下,目的是为了铜丝穿过枣形珠时更顺畅一些,也可以省略。
3、铜丝两端同时穿入枣形珠中。
4、铜丝两端同时穿入发簪的孔中。
5、铜丝缠绕在发簪顶端,起固定作用。
6、取鱼线,穿入发簪的小孔中。
7、将喇叭形花托从发簪的尾部贯穿而入。
8、鱼线两端分别穿过花托的开口边缘的两个孔。
9、花托推近枣形珠,将枣形珠的一端隐藏在花托里面,同时将鱼线拉紧,两端交叉打结。
10、鱼线两端再次穿过花托的另外一对孔中。
11、继续打结步骤。
12、鱼线两端留约1.5mm长,其余的剪掉。
13、用火苗将鱼线顶端灼烧一下,趁热压扁,注意不要烧坏了打结部分。
简单美观的发簪就做好了。
⑺ 发簪如何制作
准备材料:彩纸、金丝线、吸管、胶水、剪刀。
步骤一、把正方形彩纸对折,折成一个三角形。
⑻ 如何制作古代发簪
结鬟式梳编法,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如李公麟《维摩诘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属此类发型。八十七神仙图卷,永乐宫壁画中,这种发式很多,一般有高鬟、双鬟、平鬟、垂鬟等几型式,变化甚多。
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在《凝宫词》里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永泰公主及墓壁画及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之仙女,皆类似这种发式。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等形式。
结椎式的梳编法是发拢结在头顶、头前、头后或两侧,然后用丝绳束缚,盘卷成一椎、二椎或三椎,用簪贯住,耸竖于头上。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赵合德入宫卷发,号新兴髻,孟光为椎髻。”皆类似于结椎式,结椎式蕴藉持重,温文尔雅。从商周一直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延用,其变化甚多。主要有高椎髻,抛家髻、堕马髻等几大类。
反绾式的梳编法是将发拢住,往后拢结于顶,再反绾成各种形式,如绾成双刀,称“翻刀髻”。绾成惊鸟欲飞,称“惊鹄髻”。绾成元宝,称“元宝髻”。反绾成高墙,称“高髻”《簪花仕女图》之发式。据《妆台记》记载:“开元中梳反绾髻、回鹤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归真髻,贴五色花子。”这种反绾梳编较难,多流行于盛唐,为后妃贵妇之盛装,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之一梳反绾式。其变化一般有“双刀髻”、“惊鹄髻”、“朝天髻”、“元宝髻”等。
双挂式之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垂挂于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其变化一般有“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等。
⑼ 古人是用什么工艺工具制作出精美的发簪呢
大都是手工操作,也有一些巧妙而简单的机械。
“琢磨”一词的意思是:琢是把玉石加工成为器具,磨是把石头加工成为器具。看来古人主要是手工作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形容玉石加工的情景;
“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是根据这个来的。
⑽ 如何制作发簪
其实发簪除了插入头发的那个小棒子外,露出的那头要看你有多少材料的,珠子,毛线,花布,再怎么样,都要做成装饰好看的东东吧,本来,你也肯定是为了美化自己,所以,那个小棒子并不是关键,考虑露在外的那头,该怎么装饰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