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鉴定“宝石光”
光泽,跟宝石的折射率、切工有关。
通常宝石都是玻璃光泽,比如,碧玺、水晶等。
钻石是金刚光泽。
软玉是油脂光泽。
绿松石是蜡状光泽。
珍珠是珍珠光泽。
孔雀石是丝绢光泽。
琥珀是树脂光泽。
还有土状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亚金刚光泽等。
宝石有天然的和人工的。如何区别天然的和人工的宝石呢?比如钻石,天然与人工的钻石在成分、硬度、比重上都相同,鉴别难度大。但借助于X射线仪,可以区别:人造钻石发黄色荧光和磷光,而天然的钻石发蓝色和荧光。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
天然钻石与用其它矿物顶替的钻石怎样辩别呢?
1.与立方氧化锆的区别立方氧化锆是一种人造矿物,由前苏联于1972年研制成功,这种锆石常出现在市场上冒充天然钻石。两者的区别最大的地方是比重和硬度。钻石比重小于立方氧化锆1.7倍,大硬度却大于它。另外钻石导热性好,后者就很差。立方氧化锆成分是锆,而不是碳。
2.与钇铝石榴子石的区别钇铝石榴子石在60年代后研制成功,是钻石的良好代用品,它们的区别是硬度,它低于钻石,硬度为9。比重大于钻石,为4.55(钻石为3.52)。此外,它的导热性很差。两种物质成分相差较大。
钻石是亲油的,用笔或牙签蘸一点油在涂在钻石表面上,油会融在钻石表面上,而假钻石就会呈小油珠。如果往钻石表面蘸水,水会呈小珠状,而假钻石的表面水会分散流走。
真假红蓝宝石也可以区别。一般认为,红宝石和蓝宝石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也是最主要的宝石种类之一。从矿物学观点看,它们都是刚玉晶体类的矿物,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所谓红宝石是指具有红宝石质量的红色刚玉;而蓝宝石的涵义比较广泛,它包括了除红色之外的具有宝石质量的任何颜色的刚玉。
真正的红蓝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刚玉的化学成分相同。如果显示其他的化学成分,当然就不是刚玉了。天然红蓝宝石在生长过程中表面可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而人工的就没这种现象,但可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圆弧形生长线”,如果在宝石表面看到这些线状构造,就可断定这不是真的宝石。此外,天然的红、蓝宝石在结晶过程中,周围有一些其它天然矿物晶体,这些矿物常被包入红、蓝宝石晶体中成为包体。这些包体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带棱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观看时,好像红、蓝宝表面有着许多丝状物。这恰恰是真宝石的重要标志。
相反,人造红、蓝宝石中也可出现包体,它的包体不是各种矿物,而是气泡,气泡的出现通常无规律、密集成群,也可弧立出现。
在室内分析可通过光谱仪来鉴定天然和人造的红、蓝宝石。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天然红、蓝宝石在分光镜中光谱的蓝色部分可见到波长450mm的黑线。这一定是真的天然红、蓝宝石。如果没有这条吸收黑线,那一定是假货—人造红、蓝宝石。
⑵ 怎样区分钻石和水晶
?一颗钻石和一颗雕刻成钻石的形状的水晶,它们都一样大,请问如何区分它们哪颗是钻石,哪颗是水晶?水晶钻石价位悬殊,一克拉钻石能卖到几万块,而一克拉水晶可能在百元左右;因此区分水晶钻石非常主要。
的问题,最快速的区分方法就是用"钻石笔(也叫导热仪)"来区分水晶钻石,这样更简单科学.
凭触觉,钻石的导热性强,导热性超过一般金属,水晶则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相同环境温度下钻石摸起来要凉一些。
其他的一些区分水晶钻石的方法,钻石是已知的硬度最高的宝石之一,所以,可以单凭着用钻石能刻划动刚玉这一点,就知道了.
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再一个鉴定的好办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张有线
的纸上,倒放,台面向下,透过它能不能看到线,如果能就是水晶,天然钻石是看不到的.这个方法很简单的.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员,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化学式Sio2,莫氏硬度为7,晶体端部呈菱面六面体柱形或角锥形,晶面通常有条纹与玻璃光泽,内含物丰富。一般来说,水晶以颜色愈纯、愈光亮、净度和折射率愈高其价值就愈高。
⑶ 钻石的闪耀源于它的折射率和光泽,钻石闪耀着什么光泽
金刚光泽,钻石的闪是比较刺眼的。
⑷ 肉眼怎么辨别钻石
一、注意宝石的光泽与色散
钻石应呈现典型的金刚光泽。按钻石的色散度(0.044),切磨标准的钻石成品应能呈现出明显的“火彩”,但是常见的人造仿钻品(如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hellip具有更强的色散度,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火彩”,切磨标准的这类仿钻品从冠部观察见泛出七彩色光,而钻石的“火彩”泛出的一般只是蓝色和橙色两种光。
二、注意钻石某些特性的表象
1.由于钻石的硬度很高,所以在钻石的表面不应有擦痕。而代钻品硬度不如钻石,所以表面常常会见到擦痕。
2.由于钻石的高折射率(2.417)及精良的切工,当将钻石成品台面向下倒置于一文字上时,从亭部将无法看清该字,此称“读字法”;若将钻石的台面倾向观察者侧置,从台面观察宝石亭部与观察者视线相对的一侧,看不到因为光线漏出而呈现的暗窗,此称“暗窗法”;将钻石台面向下倒置于一玻璃器皿中加水至相当钻石底尖位置的高度,以聚敛光源垂直照射其底尖,当将容器拿离下承物一定距离后,在下承物背景上可看到一光芒四射的影像,而且四射光芒远离中心的光域范围,不似其它宝石的影像,光芒与光域交织在一起,此称“看图法”。
3.用10倍放大镜注意观察不抛光的钻石腰部是否有蚀像、解理面、生长纹等原始痕迹。绝大多数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都有微小的瑕疵,这与代钻品的洁净无暇有区别。
三、注意钻石的一些辅助鉴定特征
凭借下面的这些特征虽不能直接得出鉴定结果,但却能据此达到防范目的。特征主要有:
1.注意钻石的“量价比”。钻石的基本特征就是粒小价高,如有相违则需注意,如若用3000元购买了一粒400mg(2ct)重的钻石,就应该引起怀疑。
2.注意钻石加工工艺留下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由钻石的某些特征与特殊的钻石切工导致,主要包括:边棱直且利,无毛边(偶见残留晶面缺陷或崩口);刻面交接好,角顶很尖,无过陇或未碰尖现象;冠、亭部的对线很准确;从台面看钻石亭部刻面的反光总是有明有暗。代钻品往往不具备钻石的这些特征,它们的边棱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损,刻面大都交接不工整,冠、亭部的对线也不够准确等。
⑸ 钻石金刚光泽是什么意思
钻石的鉴别是根据钻石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加工特征和光学效果,同其他相似宝石的差异来鉴别真伪.简单的钻石鉴别方法有肉眼及10*放大镜观察鉴别和其他方法. 肉眼及10*放大镜下: (1) 光泽:钻石具有典型的金刚光泽,是天然无色宝石中最高的,也是仿制品所不具备的. (2) 颜色:多数钻石为无色至黄色,浅褐色,彩色钻石数量少,有黄色、蓝色、粉红色等. (3) 色散:钻石具有较强的色散,火彩绚丽柔和,而合成立方氧化锆色散高于钻石,因而火彩强烈、单调而刺眼,水晶、白色蓝宝石等色散则较低,火彩很不明显. (4) 硬度:钻石具有极高的硬度,使它具有刻面平滑、棱挺直、角顶尖锐的特征,而仿制品的硬度根本无法和其相媲美,刻面上常见有抛光痕和棱线钝化的现象. (5) 比重:适用于未镶嵌的裸石鉴别,钻石的比重为3.52,常见到的仿制品(合成立方氧化锆、GGG、YAG)比重通常远远大于钻石,而水晶比重为2.65,低于钻石. (6) 放大检查:钻石内部常会出现天然的矿物包裹体以及生长现象,如云雾状包裹体、阶梯状生长纹、腰棱残留的三角形原始蚀坑. (7) 加工:钻石的切工通常比例标准,棱线交接准确,相同刻面形状大小一致,从而使之有较高的亮度和漂亮的火彩,而仿制品通常切工较差,棱线搭接较差,相同刻面形状大小不一致.
⑹ 水晶和钻石用肉眼怎么区分。。
很简单 有几种方法的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 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
(3)光照: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5)用偏光镜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四明四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8)用头发丝检查: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
(9)用热导仪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在社会对珠宝钻石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人造钻石和其它冒充钻石不断充扩市场,甚至有些珠宝经营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鉴别钻石真伪的方法。
1、钻石的单折光性
钻石的单折光性,是由于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它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都是双折光性的。冒充的钻石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从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棱角线出现重叠影像,并同时呈现出两个底光。双折射率差别小的如锆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叠的影像。
2、钻石的吸附性
钻石对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钻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抚摸钻石会感到胶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所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加以训练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区别。
3、一线直落的特征
钻石表面抛光很光滑。用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在钻石上划过,若是真钻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条光滑连续的线条,特征是一线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个个小圆点组成的线条。用此法观察应借助放大镜。
4、特有的金刚光泽
大致在100度的白炽灯光下,切磨很好的钻石与仿冒品相互比较,很容易看出哪个具有金刚光泽。此方法不宜在过暗或过强的灯光下是进行。
⑺ 光泽与光泽等级
一、宝石光泽的涵义
宝石的光泽是宝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宝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可以由反射率表示。它主要取决于内部的成分和结构。本质是与化学键的性质有关。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组成的宝石,例如钻石、红宝石和金绿宝石等,大部分光被透射,反射光很弱,呈现非金属光泽。具金属键的矿物,如金、银、铜等,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对光产生强烈的吸收和反射致使表面具有强的金属光泽。宝石一般为非金属光泽。
宝石表面的反光能力,可用反射率表述。反射率越高,宝石的光泽越强;反射率越低,宝石的光泽相应也弱。由物理光学可知,具有离子键或共价键的透明宝石,其反射率R与照明光线的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有关,而折射角β又决定于透明宝石的折射率N,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珠宝玉石学GAC教程
由实际计算可知,对于透明宝石,当它的N值大时,R值也大,故它的光泽就强;对于不透明矿物和宝石,当它的K值大时,光泽也就特别强烈。
宝石的光泽,既然是决定宝石表面的反射率,也就与表面的性质有关。宝石表面抛光的好坏,对光泽有影响。抛光好者,光泽强;抛光差者,光泽弱。此外,玉石是集合体的结合方式,由于对照射到玉石表面的光产生多次折射、吸收等作用,影响了最终的反射率,从而影响光泽。多晶质玉石,各晶体颗粒大小、形状、结合的紧密程度都会影响到玉石的光泽。
二、宝石光泽等级
传统矿物学,根据矿物的折射率高低,将矿物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4个等级。宝石只是矿物的一部分,按其折射率,属于后两种等级范围,可以划分如下:
金刚光泽 如钻石表面所显示的光泽类型,这类宝石的折射率一般在1.9~2.6间,例如钻石,金红石,锆石等。
玻璃光泽 呈玻璃般外观,宝石具中等折射率值,大多在1.3~1.9间,占自然界产出的绝大部分宝石,例如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碧玺、水晶等。
树脂光泽 外表如树脂,折射率低且有质软的感觉,例如琥珀,塑料等。
以上只是一个大约的描述。当宝石为集合体时,或是表面不平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光泽,习惯上用如下术语描述:
珍珠光泽 外表看起来像珍珠的一种柔和的光泽,常见于一些具层片状格子构造,片状解理完全,又对光线透明的宝石,例如珍珠、贝壳、粗粒结晶的石膏等。
丝绢光泽 纤维状集合体的玉石看起来常有如丝绢般的光泽,例如纤维状木变石、虎睛石等。
油脂光泽 浅色宝石不平坦面或某些集合体表面常有的,看起来如同涂有油脂般感觉,例如石英或石英岩的断口,开始变化时的霞石,潮解的岩盐。
蜡状光泽 看起来像蜡一般,常发生在漫反射强烈而光泽又不强的隐晶质致密块体上,例如石髓,块状叶蜡石等。
土状光泽 如泥土般暗淡,几乎无光泽,例如粘土,白垩。具土状光泽矿物一般不可以做宝石之用。
三、意义
能够熟练的掌握宝石的光泽,对实际的宝石应用工作是有帮助的。宝石中绝大多数是玻璃光泽,而金刚光泽和树脂光泽相对要少,因此在挑选、鉴定宝石时,首先就可以将这三大类光泽不一致的宝石大致区分开来。具特殊光泽的宝石,如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可提示宝石可能的种类。在宝石拼合石的鉴定中,各拼合层光泽的不一,将提示我们需加小心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但是应注意,宝石的光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宝石原石中,非均质宝石矿物,不同方向的晶面、解理面光泽可能不一样。抛光宝石的光泽还受表面抛光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利用宝石光泽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时,还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
⑻ 钻石属于白色钻石和金刚光泽是什么等级
首先钻石都是金刚光泽,就像黄金是金属光泽一样。钻石的等级是用克拉重量(Caratage)、净度(Clarity)、颜色(Color)和切工(Cut)四个指标综合衡量,首字母都是C所以叫4 C标准。你只给了个白色,颜色等级D E F G H的钻石都是白色,也就是只能说明你的钻石无色或者近乎无色。
⑼ 钻石的矿物学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光泽
钻石是金刚光泽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切割大师精确无误的计算和设计,巧夺天工的雕琢, 才能揭开钻石的面纱, 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质呈现彩虹般的 “火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