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钻石标准圆钻型什么时候出现
扩展阅读
筹码5周期前成本50指什么 2025-07-20 10:15:40

钻石标准圆钻型什么时候出现

发布时间: 2022-08-03 17:21:15

❶ 最不寻常的钻石原石形状

宝石作为大自然天然的产物,基本上都是一万年形成的,而且产量很少,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原石形状、尽量减少宝石的损耗则是首要原则。

钻石的原石形状为标准立方八面体,圆形钻石的切割形状正好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原石,也就是说同样的原石,产出的重量最大化,行话叫做“保重”。

二、最大化的展现钻石的亮度、火彩、闪烁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找到了最大限度展现钻石亮度、火彩、闪烁的最佳切工,也就是57个切面的标准圆钻型,至今已经将近100年,成为最为经典、经久不衰的宝石品种。

三、标准化切割,最具性价比,更易批量化生产

随着钻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也是希望切割又好看、又高效的钻石,因此标准圆钻型同样符合这个标准,他是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钻石品种。

四、更易镶嵌,损坏少,且镶嵌效果最好

标准圆钻型同等重量尺寸基本同意,误差尽在3-5%,底部是倒三角,且厚度适中,在镶嵌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标准化生产,而且不行其他琢型容易在镶嵌的过程中损坏边角。

五、补充:但是价格通常会贵于异形钻石

那读者就会问为什么圆形钻石的价格为什么会高于异性钻石,那是因为钻石的晶体通常不是标准的八面体,而在这种情况下异性钻石对原料的利用率最高,其二在于圆形钻石的评价标准是目前所有宝石、包括钻石分级里最为清晰和明确的,所以同样级别下圆形钻石的价格高于异形钻石!

六、那我买圆形钻石还是异性钻石呢?

这个就是根据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而异了,钻石最珠宝的属性还是美丽,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更适合佩戴那种琢型,然后在考虑价格、保值等其他条件!

❷ 钻石如何鉴定

钻石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1)颜色(Colour):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 (2)净度(Clarity):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克拉重量(Carat):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4) 切工(Cut):应按标准比例切磨而成标准圆钻型。比例不合适,钻石会不出“火“,则价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细纹和人工损伤,其价格也会下降。 钻石(Diamond),矿物名称为金刚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其最大特点是硬度最高并且具有很强的折射率,在光线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但其表面与玻璃,水晶及人工钻石相似,较难辩别。准确的鉴别只有靠仪器测量,而简易鉴别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硬度检验 钻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质,没有什么东西可在钻石上划上痕迹,若能划上痕迹的则绝非钻石。 2、导热性试验 在待辩钻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时呼一口气,若是钻石则其表面凝聚的水雾应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具有高导热性的原因。 3、观察反射光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4、看生长点 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的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点,而赝品有三类: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误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③人造氧化锆仿制,硬度较高,折射好,但在转动时会反射较多的彩光,与真品在转动时只反射出微弱的黄、蓝色彩光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❸ 钻石是怎样分级的

钻石等级一般按照度来进行区分的,净度级别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LC、WS1- 2、VS1- -2、S11- -2. P1-3,具体如下:

LC:无瑕疵级别,即使是钻石分级大师在10倍珠宝放大镜下也观察不到钻石内部的瑕疵,属于顶级钻石净度。

WS:极小瑕疵级别,经验丰富的大师在10倍放大镜下虽然能够在钻石内部发现极其微小的杂质,但难度非常之高。

VS:微小瑕疵级别,这类的钻石内部的杂质也是非常微小的,区别去WS在于,经验丰富的分级大师可以用10倍珠宝放大镜轻松的找到杂质,难度较低。

Sl:小瑕疵级别,用10倍放大镜非常容易就能找到钻石内部杂质。

P:经验丰富的分级别大师能用肉眼就看出钻石的杂质,根据杂质的大小、数量以及影响钻石品质的程度分为P1.P2. P3。

(3)钻石标准圆钻型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1、对钻石净度的评定,包括了对上述特征的数量、大小、可见度、类型、位置和其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的鉴定。尽管世上没有绝对完美无瑕的天然钻石,但净度越高的钻石,价值越高。

2、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别,11个等级。

无暇级(FL):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特征。

内无瑕级 (IF):在 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

极轻微内含级 (VVS1和 VVS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轻微内含级 (VS1和 VS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有微小的内含物。

微内含级 (SI1和 SI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可见的内含物。

内含级 (P1, P2和 P3):钻石的瑕疵在10倍放大镜下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亮泽度。

❹ 钻石是怎么分级的

净度

FL 完美无瑕

IF 内部完美无瑕,表面稍有瑕疵

VVS1. VVS2 含极微小的内含物(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细瑕疵)

VS1. VS2. 含极小的内含物(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细瑕疵)

SI1. SI2. 小的内含物(肉眼无法看见)

I1. I2. I3. 内含物(肉眼可见的瑕疵)

二、颜色

钻石的颜色分级由英文字母D到Z分为23级--

D、E、F属无色范围之内;

G、H、I、J属于接近无色范围;

K、L、M微微淡黄色;

N以下为淡黄
评定钻石等级- -

钻石以其最高的硬度、晶莹透彻的质地及光彩夺目的特征,在世界上被称为“宝石之王”。

它是成功、高雅、忠诚、永恒和纯真的象征,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钻石是目前世界上珠宝

贸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一种宝石,自从热导仪等轻便检测仪器问世以来,鉴定钻石的真伪已成

为很简单的事,但如何评价一颗钻石的优劣,却成为了钻石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6554-1996《钻石分级》中规定,评定钻石等级高低的因素

有四个,即钻石的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这四个

因素又称“4C”标准,“4C”是颜色、净度、 切工和克拉重量四个英文术语中头一个字母

C,而4C是评价钻石品质的不可缺一的综合要素,也是消费者判断一颗钻石价值的衡量标

准。

在珠宝市场中有各种各样的钻石,有纯天然钻石,也有经过辐照、充填等方式处理的钻

石;有白色钻石(实际上为无色,在白色背景衬托下显现白色),黄色钻石,也有彩色钻石如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等;从形状上分,有标准的圆钻型钻石,也有心形、椭圆形、梨形

等造型的钻石。在市场中最为常见的钻石是白色(无色)的标准圆型钻,因此在“4C”标准

中,钻石的颜色、净度、 克拉重量的分级仅指对天然的白色(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

克拉重量大于0.2的抛光钻石进行分级,而切工分级只针对标准圆型切工钻石或已镶嵌白色

(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1克拉~0.1克拉的钻石品质分级。“4C”标准不适用于彩色

钻石及辐照、 填充钻石的分级。

在“4C”标准中,钻石的颜色被分为12个等级。分级的方法是:将纯净无色的钻石定为

最高色极──极白、100色,用D表示,也可写为D(100), 随着钻石黄色成份的不断增加,

色级逐渐减为E(99)、F(9

、G(97)、H(96)、I(95)、F(94)、K(93)、L(92)、M(91)、N(90)

及小于N(90)。在钻石鉴定证书中,色级通常只用英文字母表示,当颜色级别低于N时,一般

认为该钻石已不适合作首饰了。

钻石的颜色分级是在规定标准的分级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的比

色石反复比对而确定的。或者是使用色度仪,在可见光范围内对待分级的钻石进行扫描,再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分析、处理而定出的;钻石的净度,意为其纯洁度,钻石的净度越高,表

示其内部的杂质、缺陷或瑕疵越少,反之则相反。

客观地说,完美无瑕的钻石是不多见的,标准规定,净度分级时使用10倍放大镜对待分

级钻石内部、表面瑕疵进行细致观察,在此条件下将钻石的净度分为5个大级:无瑕级LC、

极微瑕级VVS、微瑕级VS、瑕疵级SI和重瑕级P。

在5个大级内又细分为10个小级,即LC、 VVS1、VVS2、VS1、VS2、SI1、SI2、P1、P2及

P3;钻石的切工,是指切割钻石的比率与修饰度,这是4C标准中直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指

标。钻石的璀璨光辉归功于其特有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俗称“火彩&rdquo

,只有优良的、

符合比率的切工,才能使入射光全部反射,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钻石特有的光泽、光彩和

闪光,若切工粗糙、不符合比例,则会产生“漏光”现象,即使钻石具有多么好的颜色和净

度,也不可能有好的光芒,其价值仍然是低的。

消费者判别切工优劣的简单方法是:拿起钻石,凝视闪耀在其顶面的光芒,若色彩不

多,则切工不够理想。标准中规定,切工划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等级;钻石的质量(俗

称重量)单位为克,但国际钻石贸易中仍沿用“克拉”作为钻石的质量(重量)单位,1克拉=

200毫克=0.2克。1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份称为1分,如0.8克拉又称80分。在色极、 净度

和切工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消费者应根据

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选购大小适宜的钻石。

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是官方承认代表着比利时钻石商贸行业。其总部坐落于世界钻石

中心安特卫普。

HRD钻石颜色证书关注于决定有色钻石价值的详细的特征,比如颜色的描述、颜色的设

计和发光。 它对分别检测后钻石是否是自然有色钻石还是仿钻的有重要地位。

钻石证书编号(Laboratory Report:该钻石的鉴定证书编号

日期(Date):该钻石被鉴定日期

钻石形状和切工款式(Shape and Cut):主要描述钻石的形状和切工款式

钻石尺寸( Measurements):以毫米为单位的钻石尺寸大小

克拉重量(Weight):描述钻石近似到百分之一的克拉重量

全深比(Total Depth):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花式钻)高度的比例

台宽比(Table Width ):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花式钻)台面的比例

冠高比(Crown Height):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花式钻)冠部的比例

亭深比(Pavilion Depth):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花式钻)亭部的比例

对称性(Symmetry):钻石的对称性的等级

腰棱(Girdle Thickness): 钻石腰棱的厚度

底尖(Culet ):底尖琢面的外观

抛光(Polish):钻石的抛光的等级
净度(Clarity Grade):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的净度分级

净度结构图 :一幅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展示图,它描述了钻石的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和

位置

颜色(Color Grade):钻石的颜色分级

荧光(Fluorescence):在紫外线光照射下,钻石发出的可见光

❺ 钻石的琢型

钻石的琢型是指钻石被切磨加工成的形状,通常分为两大类:圆钻和异形钻(圆钻以外其他所有形状的钻石)。

(一)圆钻

1.标准圆钻型

标准圆钻型各种比例名称见图5-1-1。

图5-1-1 标准圆钻型各种比例名称

第一个提出现代圆钻琢磨比例标准参数的是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1899~1991年),时值1919年。按照托氏的设计,设腰棱直径为100%,则台面大小为53%。全高为60%~61%(其中腰棱厚度0.7%~1.7%,冠部角度16.2%,底部深度43.1%),冠角为34°30′,底角为40°45′。按照上述参数加工出来的圆钻,称为托尔科夫斯基标准工。在美国,一直把它作为理想工的标准,GIA至今还是把它作为评价钻石切工比例的标准尺度。

托氏当年设计标准参数时的指导思想是力求使钻石的“火彩”达到最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亮度。钻石的亮度主要来源于反射光和折射光这两种光线。实践证明,照在钻石上的入射光线一部分会从钻石表面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则会透过钻石表面折射到钻石内部;入射角越小,反射光也越少,折射光却越多,反之,入射角越大,反射光也越多,折射光却越少(见图5-1-2)。

图5-1-2 入射角大小同反射光、折射光多少的关系

反射光以静和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在钻石表面形成反光和闪烁光(即钻石转动或光源晃动时钻石表面或明或暗的闪光)。反射光和闪烁光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钻石外露表面面积的大小(即:钻石小面数目的多少、大小及其排列匀称与否)。

折射光与钻石的比例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大部分从成品钻石冠部进入钻石内部的光线,在钻石亭部发生两次反射之后,又从冠部最大限度地透射出来。托尔科夫斯基经过反复计算,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比例(见表5-1-2),其中实现全内反射最关键的一个比例就是亭角的角度40°45 ′。圆钻如此,异形钻纵向的剖面图底角也应该是40°45′左右。亭角太大或太小,换句话说,亭部太深或太浅,都会影响经过全内反射之后再从冠部溢出的光的总量,即影响钻石的“火彩”(见图5-1-3)。

表5-1-2 圆钻主要品种各种比例比较

此外,从冠部溢出的光实际通过的是两个不同的途径:一部分从台面溢出,另一部分从冠部的刻面(即冠部主刻面、星刻面和上腰面)溢出。从台面入射又从台面溢出的光是不发生色散效应的纯全内反射光,而钻石冠部的刻面实际上相当于棱镜的作用,从冠部刻面溢出的光线将发生色散。这两部分给人感觉不同的光线的相对主次关系,就取决于台面的大小和冠部的厚薄(冠角的大小),如图5-1-4所示,左图:台面过大,导致亮度大而“火彩”不足;右图:台面过小,导致“火彩”强而亮度不足;中图:台宽比适中,保证“火彩”和亮度的均衡。

图5-1-3 亭角大小对钻石“火彩”的影响

图5-1-4 台面大小和冠角大小对钻石“火彩”的影响

从目前国际钻石行业的情况看,美国GIA是以托尔科夫斯基标准工为标准,欧洲多半是以Scan DN标准工为标准。

2.其他圆钻型

(1)瑞士工

一般适合于成品重0.03~0.05ct的钻石。上下共34个刻面:正八边形台面1个,冠部小面16个,底小面1个,底部小面16个,其中三角形小面占多数(见图5-1-5(a)。

(2)高亮工

其明显不同于标准圆钻的地方在于:两个主面之间的腰小面(包括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不是两个,而是三个,从而在标准圆钻的58个小面数目上增加了16个,总共有74个小面(见图5-1-5(b)。

(3)王牌工

由纽约“王牌钻石大师”公司研制。它的特点在于台面不是八边形,而是正十二边形,从而使冠主面和底主面的数目相应地增加到各12个,同时使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的数目相应地增加到各24个,总共86个小面。其他特点还有:台面小于50%,星小面比冠腰小面高,底腰小面只为底主面的一半左右(见图5-1-5(c)。

(4)马格纳工

它以正十边形的台面为特点,并且将冠主面一分为二,将冠腰小面和底腰小面一分为三,使小面总数达到102个,即台面1个(正十边形),星小面10个,冠主面20个,冠腰小面30个,底主面10个,底腰小面30个,底尖1个(见图5-1-5(d)。

(5)美国圆钻

被认为是最早的圆钻,19世纪中叶盛行于英国。其冠小面的排列已经接近现代标准圆钻,惟其全高几乎与腰棱直径相等(现代标准工仅为60%),出成率虽高,但火彩不好。此外,其台面小,约为腰棱直径的三分之一,而底尖面反而较大。近八边形台面的任一边同邻接的星小面和冠主面的棱线接近成一直线(见图5-1-5(e)。

(6)葡萄牙工

一种台面呈正十六边形,冠底部各5层,每层16个小面,加上底尖,合计162小面的放射型圆钻。主要适用于大钻石(见图5-1-5(f)。

(7)公主144工

这种磨工是在马格纳工、王牌工和高亮工的基础上综合开发出来的。它同标准圆钻显着不同的是:把每一段与16个冠腰小面对应的腰棱都磨成了三个小棱面,在腰棱和底腰小面之间增加了一圈16个三角形的小面和一圈16个菱形的小面,从而使钻石的“火彩”更加强烈生动,这一点在钻石转动的时候尤其明显(见图5-1-5(g)。

值得指出的是,下文还会提到一种正方或长方形的公主工,通常是57个小面,偶尔也有144个小面的,莫把它们与“公主144”工混淆。

(8)螺旋工

台面为正十二边形,冠部的小面有5层,底部有8层,以台面和底尖为中心呈螺旋状排列(图5-1-5(h)。

(9)帝王工

帝王工是近年由香港裕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研制的,其特点是以标准圆钻型为基础,将标准圆钻型的星刻面、上下腰面均做了两分割,并在腰部切出了96个面,这样构成了194个面。帝王工即使在光线弱的地方,其外周部分也能闪烁出光辉(图5-1-5(i)。

(10)“八箭八心”工

属于标准圆钻型的变体,近年来较为流行。其特点是对称性很强,切磨角度略有变化,比例不在理想范围内(见图5-1-5(j)。

(11)单翻圆钻

常见于分钻的切磨,冠部仅有一个台面和八个主面,亭部只有八个面,共17个面(见图5-1-5(k)。

图5-1-5 不同的圆钻型切工

(二)异形钻

1.常见异形钻

常见的异形钻主要有七种:马眼钻、心形钻、梨形钻、椭圆钻、祖母绿钻、长方钻和公主型钻(见图5-1-6)。

图5-1-6 常见异形钻品种

(1)马眼钻

马眼钻也称“橄榄钻”、“船形钻”,在现代钻石磨工中素有“琢形王后”之称。

马眼钻的长与宽的比,以1.75:1~2.25:1为最好,2.25:1~2.50:1次之,大于2.50:1或小于1.50:1则较差。

(2)梨形钻

梨形钻,又称泪滴钻。梨形钻的长宽比,最好是1.50:1~1.75:1,1.75∶1~2.00:1或者1.50:1~1.25:1亦可,大于2.00:1或小于1.25:1则较差。

(3)心形钻

心形钻是一种将圆钻和梨形钻的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放射型琢形,为古代印度工匠所发明。三角形薄片双晶原石最适宜做心形钻,出成率因石而异。

心形钻的特点:①不算心顶的缺刻,底尖应位于几何中心处;②冠主面倾角为33°~34°;③心肩部的底主面的倾角应为41°,腹部的倾角应稍大,约为42°;④长宽必须基本相等;⑤完工之后,腰棱一般都磨成了一连串的小腰棱面。

(4)椭圆钻

椭圆钻有标准型和瘦长型两类。标准型的长宽比为1.3:1~1.5:1;瘦长型的长宽比为1.5:1~2.0:1。

(5)祖母绿型钻

祖母绿型切工是一种倒角的多边形阶梯型切工,通常为长方形,其小面的层数标准的是上下各三层,也有各两层和各四层的。祖母绿型钻是仅次于圆钻的最流行的切工和琢形,被誉为现代异形钻群体中的“灰姑娘”。

祖母绿型钻的长宽比根据原石大小为1.1:1~1.50:1不等。

(6)长方钻

长方钻通常是长方形,其长宽比值往往比祖母绿型磨工大。因为切磨长方钻侧重于考虑保重,所以它们腰棱形状和各种比例都可以有不同寻常的伸缩度:有的可以很长很薄,有的也可以很短,长宽比接近正方形,两条短边也可以不一,从而形成一个带点锥度的等腰梯形。

长方钻被列入常见异形钻,主要是因为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首饰的群镶,所以一般尺寸都不大。

(7)公主型

腰棱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冠部小面呈放射状,底部小面呈山峰形,通常有57个小面,偶尔小面数也可以多达144个。注意不要与“公主144”工钻混淆。另外,齿形工也曾一度称为“公主工”,注意区别。

2.少见异形钻

少见的异形钻品种很多,可归纳为三大类型、12个系列:

放射型玫瑰系列、鞍垫系列、“贵妇人”系列、星形系列

阶梯型台面系列、多边形系列

混合型拜丽思系列、绚烂系列、公主系列、齿形系列、“五朵金花”系列、任意形系列。

(1)玫瑰系列

玫瑰工起源于400多年前的印度,世界名钻中的“莫卧儿大帝”、“奥尔洛夫”和“光之山”都是玫瑰工。

玫瑰工是现代放射型磨工的始祖,一般都采用平底,不磨小面,冠部是圆拱形,其拱高低不一,但均磨有小面。所用的原石大多数较薄,加工时但求保重,不太讲究比例,故不太“出火”。

玫瑰工的种类繁多,主要品种见图5-1-7。

图5-1-7 玫瑰工的不同种类

(2)鞍垫系列

古鞍垫形钻石呈圆角的长方或正方形,且四边稍微向外凸出。现代的鞍垫钻除保留以上风格外,冠部瓣面排列接近标准圆钻,底部差异较大(见图5-1-8)。

图5-1-8 鞍垫系列

(3)贵妇人系列(见图5-1-9)

图5-1-9 贵妇人系列

(4)半边系列(见图5-1-10)

图5-1-10 半边系列

(5)星形系列(见图5-1-11)

图5-1-11 星形系列

(6)台面系列

台面工是一种最古老的磨工,只在正八面体原石上稍加修饰而成。从晶顶开面磨出一个较大台面和一个较小的底尖面,再把各个晶面抛光即可(见图5-1-12)。

图5-1-12 台面系列

(7)多边形系列

同属阶梯型磨工,但腰棱外廓形状各异,见图5-1-13。

图5-1-13 多边形系列

(8)拜丽恩系列

1970年10月由南非磨钻大师巴兹尔·沃特梅耶先生创制,他用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B”只换了其妻子姓名Marian中的第一个字母“M”,以表示他们之间爱情的结晶。

拜丽恩工冠部采用阶梯型磨工,底部采用放射型磨工,皆在提高成率和增加光彩。四方形的拜丽恩工钻石有62个小面,祖母绿型有70个小面(见图5-1-14)。

图5-1-14 拜丽恩系列

(9)齿形系列(Profile cut)

齿形工是一位名叫阿帕德·雷吉的人1961年在伦敦首先创制的,旧称“公主工”。它采用一般不为首饰行业所用的薄片状原胚制作,底部做成一排挨一排的41°的“V”形槽,腰棱形状则可以随意“裁剪”,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来(见图5-1-15)。“灵活有余,而火彩不足。”

图5-1-15 齿形系列

(10)“五朵金花”系列

1988年由钻石中央统售组织(CSO)顾问盖比·托尔科夫斯基创制,共五款,均以花名命名。主要针对低色级、晶形欠佳的原石设计(见图5-1-16)。

图5-1-16 “五朵金花”系列

(11)象形系列

这个系列的磨工主要根据原石腰的形状,因材制宜地琢磨出马头形、蝴蝶形、花朵形、鱼形等形状,小面的排列自然无规则可循(见图5-1-17)。

图5-1-17 象形系列

❻ 钻石分几个等级区分的标准有哪些呢

判断钻戒质量高低的标准是4C标准,也就是克拉、颜色、净度、切工。钻戒的克拉也就是钻戒的重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钻戒的颜色大致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D、E、F、G-H、I-J、K-M、N-Z。

由无色到带有颜色;钻戒的净度共分为5个等级,LC、VVS、VS、SI、P,从无瑕疵到有瑕疵;钻戒的切工共有六个等级,IDEAL、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IDEAL的切工属于精致品。

钻石等级和价格是息息相关的,钻戒的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价格,一克拉的钻石,价格一般在三万到七万,而质量好的一克拉钻戒价格要十万元以上,当然,其它的因素也会对钻戒的价格也会有影响,比如说品牌,不同的品牌钻戒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一、重量。钻石是以克拉作为计量重量的单位。所谓物以罕为贵,大钻石相比于小钻石更为稀有,所以钻石的克拉遂成为它的身价指数,钻石愈有分量,价格自然上升。1克=5克拉,1克拉=100分。

二、钻石的颜色:美国宝石学院将钻石的颜色,由无色到淡黄色,分为23个色级,用英文字母D至Z代表。以D色为最高级别。商场比较常见级别是I-J色。

三、钻石的净度:净度由高到低分为:FL(完美)级、IF(内无瑕)级、VVS(极微瑕) 级、VS(微瑕)级、SI(小内含物)级、P级(内含物)级。珠宝店里比较常见钻石都是SI。即“肉眼下无瑕疵”。

四、钻石的切工:切工是指成品裸钻各种瓣面的几何形状及排列方式.切工分为切割比例,抛光,修饰度三项。每一项都有五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T,VERYGOOD,GOOD,FAIR,POOR.一般所见都是标准圆钻型切工。

顶级切工的石头,对于光线反射可以达到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比例,也就是三项E X(EXCELLENT)切工,但是像这种切工价钱也稍微贵一些,因为它的出成率比较低,比不是三项EX切工的价钱高5%左右,但三项EX的石头色彩绝对是最绚丽的。

在4C标准的其他三项一定的情况下,切工的好坏也很重要!切工好了,钻石等级vs和钻石的火彩也由此得以绽放。

五、钻石产地:提到钻石人们往住就会想到南非。毋庸置疑,南非是世界上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南非产出的钻石素以颗粒大,质量佳而着名。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钻石英钟毛胚中有50%可以达到宝石级。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钻戒品牌佐卡伊钻戒,均产自于南非的金伯利岩。

(6)钻石标准圆钻型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钻石鉴定方法品级:

真钻石硬度极高为10级。可以观察钻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状腰围就最适合用此方法,钻石因为比任何冒仿品坚硬,因此不会像冒仿品般出现细条状的纹路,钻石的腰围乃呈颗粒状外观。

同样因为钻石比冒仿品坚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往往会比钻石的感觉圆钝,而钻石的刻面稜线必是锐利的。

基于钻石比冒仿品坚硬的原理,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常常出现磨损的情况。

1、比重测试法

市面上有一种测量宝石比重的比重液;我们可以用3.32的比重液拿来测试真假钻石。天然钻石的比重为3.52,所有天然钻石置于比重水中都会下沉,所以凡是浮在比重液上的宝石,都可肯定它不是钻石。

2、穿透观察法

钻石具有高折光率,而折光率越高的钻石,光线反射力也越强,相对的透视度较低。可准备一张画有直线的纸张,将要测定的两颗不知名的钻石,正面朝下,压盖在直线上,由该钻石的背部直接以肉眼看下去,如能看到压在钻石下的直线,就肯定不是天然钻石。

3、亲油性法

钻石对油脂有一种“吸油性”,仿冒钻石则无此特性。将钻石在脸上沾些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该钻石,拇指会感到一种胶黏性,不易滑动,而仿冒钻石则会让拇指有滑溜的感觉[1]。

4、呵气试验

天然钻石传热能力佳,热气散得快。将要测试的钻石靠近嘴巴,轻轻呵气,使被测试的钻石蒙上一层轻雾,此时立即注视该钻石雾气挥发的情形,如为天然钻石,雾气将立即散去,反之雾气会在仿冒钻石上维持一阵子, 才会散去。

5、度量与重量

1克拉的天然钻石,直径尺寸约为6.50毫米(0.65公分),大多数的仿冒钻石在相同1克拉的重量下,其直径尺寸与天然钻石总有颇大的差距。

6、看生长点

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的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点,而赝品有三类: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误入,但硬度低。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钻石4C分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钻石鉴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钻石4C

❼ 钻石的品级分级标准

钻石等级的分级标准
在购买钻石戒指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哪些等级指标呢?比如vvs级在购买时就应该有证书证明等。
要是买钻石戒指,看你是从哪方面考虑,如果是为了传家,那就从升值空间考虑,如果只是为了结婚或是装饰,那就看缘份了。总的来说应该从六个方面去考虑,第一,就是重量,一般一克拉以上才有升值空间。第二,就是颜色,f色以上才能算是一颗好钻石。当然,d色是更好。第三,就是净度,vvs是最好的,一般vs级以上的才有升值。第四,就是戒托了,一般最好是铂金的,也就是pt950,pt900的就差很多了。第五,就是看产地品牌,一般是南非的钻石,比利时的切工是最好的,大品牌是有很好的信誉。第六,是看证书,是美国gia的,还是比利时ica的,还是国检的,或者是其他不知名的鉴定中心的。这其中的价格可是不一样的。一般只有前三种是比较被认同的。
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与钻石等级息息相关的钻石4C。
钻石以其最高的硬度、晶莹透彻的质地及光彩夺目的特征,在世界上被称为“宝石之王”。它是成功、高雅、忠诚、永恒和纯真的象征,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钻石是目前世界上珠宝贸易中交易额最大的一种宝石,自从热导仪等轻便检测仪器问世以来,鉴定钻石的真伪已成为很简单的事,但如何评价一颗钻石的优劣,却成为了钻石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看4C
钻石品质(钻石等级)的评价标准叫4C,分别为:重量(carat),颜色(colour )净度(clarity)切工(cut)这四个方面是要综合起来看的,光一项好,不能说明这钻石就够好。
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6554-1996《钻石分级》中规定,评定钻石等级高低的因素有四个,即钻石的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这四个因素又称“4C”标准,“4C”是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重量四个英文术语中头一个字母C,而4C是评价钻石品质的不可缺一的综合要素,也是消费者判断一颗钻石价值的衡量标准。
在珠宝市场中有各种各样的钻石,有纯天然钻石,也有经过辐照、充填等方式处理的钻石;有白色钻石(实际上为无色,在白色背景衬托下显现白色),黄色钻石,也有彩色钻石如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等;从形状上分,有标准的圆钻型钻石,也有心形、椭圆形、梨形等造型的钻石。在市场中最为常见的钻石是白色(无色)的标准圆型钻,因此在“4C”标准中,钻石的颜色、净度、克拉重量的分级仅指对天然的白色(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克拉重量大于0.2的抛光钻石进行分级,而切工分级只针对标准圆型切工钻石或已镶嵌白色(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1克拉~0.1克拉的钻石品质分级。“4C”标准不适用于彩色钻石及辐照、填充钻石的分级。
钻石的"4C"等级如下:
1.颜色(colour)等级
色泽: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为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微黄不等。愈是明无色,白光愈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更是缤纷多彩。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 最白的钻石定为D级(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D色最好(100分)。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为:D、E、F、G、H、I、J、K、L、M、N,(N之后不属于白色)(在“4C”标准中,钻石的颜色被分为12个等级。分级的方法是:将纯净无色的钻石定为最高色极——极白、100色,用D表示,也可写为D(100), 随着钻石黄色成份的不断增加,色级逐渐减为E(99)、F(98)、G(97)、H(96)、I(95)、F(94)、K(93)、L(92)、M(91)、N(90)及小于N(90)。在钻石鉴定证书中,色级通常只用英文字母表示,当颜色级别低于N时,一般认为该钻石已不适合作首饰了。) 国际上以英文字母D为首(因为钻石的英文是DIAMOND,取第一个字母D表示颜色的最高等级),向后依次排列E,F,G,H,I,J,K,L,M,N,N以后的颜色就很黄,不适宜再制作首饰了.所以,一般只排到N,其余的O,P,Q......就不再列出了.我国按百分制排列色级,其对应关系为: D 100
E 99-----100与99为极白. F 98
G 97-----98与97为优白. H 96-----96为白.
I 95
J 94-----95与94为微黄白. K 93
L 92-----93与92为浅黄白. M 91
N 90-----91与90为浅黄. <N <90---黄.
2.净度(clarity)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份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疵瑕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将未嵌钻石的净度级别GIA分为:IF,FL,VVS1,VVS2,VS1,VS2,SI1,SI2,P。国内则分为:LC、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共10个级别。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 分为如下几个等级:
镜下无瑕级(LC---loupeclean 或FL---flawless) 极微瑕级(VVS),可再细分为VVS1,VVS2. 微瑕级(VS),可再细分为VS1,VS2. 瑕疵级(SI),可再细分为SI1,SI2.
重瑕疵级(P),可再细分为P1,P2,P3.
3.切工(cutting)
或叫车工:钻石的璀璨光辉归于其独特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然而,未经切磨的金刚石也只不过相貌平平,只有通过准确计算、精心设计和完美切割抛磨,使光线充分折射出顶面才能使美钻光芒尽显。钻石是硬的物质,无坚可摧,永不磨损,一经切磨便光永恒。切工,GIA分为:EX,VVS,VS ,G。国内车工的分为三个级别:很好,好,一般。
4.以克拉为单位的重量(carat weight) 克拉重量中,1CT=0.2克=100分,(在其它3C一样的前提之下)当然越重越贵;习惯上把1克拉分为100分,1--24分(0.01--0.24克拉)属小钻,25--99分(0.25--0.99克拉)为中钻,大于100分(含100分),即大于1克拉(含1克拉)为大钻.
克拉重量: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1拉=200毫克=0.2克。1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一分。0.75克拉称75分,0.02克拉为2分。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而价值相差甚远。
K是用来表示黄金的成色,1K=4.166%,所以18K金含黄金量为:4.166%*18=75% 固大家把18K金称为:750金,
钻石的颜色分级是在规定标准的分级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的比色石反复比对而确定的。或者是使用色度仪,在可见光范围内对待分级的钻石进行扫描,再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分析、处理而定出的;钻石的净度,意为其纯洁度,钻石的净度越高,表示其内部的杂质、缺陷或瑕疵越少,反之则相反。客观地说,完美无瑕的钻石是不多见的,标准规定,净度分级时使用10倍放大镜对待分级钻石内部、表面瑕疵进行细致观察,在此条件下将钻石的净度分为5个大级:无瑕级LC、极微瑕级VVS、微瑕级VS、瑕疵级SI和重瑕级P。在5个大级内又细分为10个小级,即LC、 VVS1、VVS2、VS1、VS2、SI1、SI2、P1、P2及P3;钻石的切工,是指切割钻石的比率与修饰度,这是4C标准中直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指标。钻石的璀璨光辉归功于其特有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俗称“火彩”),只有优良的、符合比率的切工,才能使入射光全部反射,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钻石特有的光泽、光彩和闪光,若切工粗糙、不符合比例,则会产生“漏光”现象,即使钻石具有多么好的颜色和净度,也不可能有好的光芒,其价值仍然是低的。消费者判别切工优劣的简单方法是:拿起钻石,凝视闪耀在其顶面的光芒,若色彩不多,则切工不够理想。标准中规定,切工划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等级;钻石的质量(俗称重量)单位为克,但国际钻石贸易中仍沿用“克拉”作为钻石的质量(重量)单位,1克拉=200毫克=0.2克。1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份称为1分,如0.8克拉又称80分。在色极、净度和切工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选购大小适宜的钻石。
顺便指出,钻石净度的"瑕疵级(SI)"可再细分为SI1和SI2两级,在国际上或我国尚未闻把这个等级可细分为SI1,SI2,SI3三个等级的,所以认为有"SI3"这一级是错误的.
钻石的抛光、GIA和HRD对称等级分为ID(标准)、EX(优)、VG(很好)G(好),中国
国检分为:EX(优)、VG (很好)、G(好)。要避免抛光和对称级为F级或P级的钻石。因为这种等级的对称度的钻石切面可能极大地误导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以至于影响了钻石的亮度。

❽ 问下天然钻石怎么辨别它怎么形成怎么形成它的颜色 为什么请说明原因.

钻石鉴别
透视试验 -- 将具有圆钻型切工的宝石擦净,台面朝下,放在一张画有一条线的白纸上,透过宝石观察纸上的线可初步判断宝石是否为钻石。若为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透过钻石看不到纸上的线(人造钛酸锶、合成金红石同钻石相似没有透视效应)。而绝大部分仿制品由于折射率不同,都有足够的光线漏出亭部刻面,透视观察可以看到纸上的线的一部分。
亮度强弱估测 -- 宝石冠部的外反射和经内部全反射折射出光量的能力,称为亮度。将钻石及其仿制品放置于同一光源的同一环境下台面朝上观察,切工精细的标准圆钻型钻石,几乎所有从冠部进入的光线都从冠部反射出来,显示出极强的亮度。而仿制品其折射率和切工均同钻石存在差异,从冠部进入的光线会不同程度地从亭部漏掉,从而使亮度降低。
油性试验 -- 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将钻石及仿制品的台面擦干净,各滴一小滴水珠,观察水珠保持的时间和轮廓。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哈气试验 -- 将待测样品和己知钻石样品一同放在玻璃上,对着它们哈气,观察雾气消失情况。钻石上的雾气很快消失,而仿制品上的雾气要消失的慢。
感觉试验 -- 在室温下用舌尖接触钻石及其仿制品时,钻石比仿制品要凉得多。
不知道能否帮助楼主,最好的办法是去鉴定中心鉴定一下,也就几十块钱,鉴定的时候别要证书,要证书的话还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