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钻石大王为什么亏损
扩展阅读
钢笔工具如何切断选区 2025-07-15 07:43:19

钻石大王为什么亏损

发布时间: 2022-07-31 23:49:42

1. “钻石王老五”李厚霖,情断三任后归了佛门,是报应还是看破红尘呢

“看过烟雨风尘,走过人生低谷,方知心灵归宿才是真。”

这句话放在富豪李厚霖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轮回,无论是受伤还是被受伤,都会命中注定。

看看与他有过关联的那些人,有人重获幸福,也有人名声败坏。

所以,一切都是时候未到!

2. 郑裕彤的商业帝国涉及了哪些产业

香港九龙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被称为城中之城,其超一流的豪华建筑让人叹为观止,这其中的两座酒店均进入了世界10大酒店排名。仅这两座酒店每年的收入就高达10亿港币。这个新世界中心的投资人就是珠宝大王郑裕彤先生。

“我经常对你们说,我是喜欢大事业大计划的人,计划越大,我的兴趣也越大。”他是香港的着名珠宝大王、地产商。可是,他最初的工作,不过是一家珠宝店里扫地、倒痰盂、扫厕所的学徒工,他的事业就是在这最卑微的工作中起步的。

1925年8月,珠宝大王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县。郑家不是个有钱人家,童年时因广东遭遇战乱不断,生活艰难,全家人只好避难到澳门去谋生。但澳门也不是穷人的天堂。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成了一个小打工仔。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最初的工作只是扫地、倒痰盂、洗厕所,偶尔才有机会在店面学习接些小生意。

那时,在店里当学徒、做伙计的人,都指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谁都知道,最后能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学徒之间也免不了明争暗斗。每个人掌握的做生意的诀窍绝对保密,不肯告诉别人,一有机会还想着到老板面前告别人的状。郑裕彤爱动脑筋,做事勤快,常常得到老板的夸奖,所以就更多地受到别人的“关注”。有一段时间,郑裕彤早晨上班总是跑得气喘吁吁,还常常迟到,便有人去向周老板告状,说郑裕彤学徒不安心,很可能是想“跳槽”了。

周老板决定亲自问个明白。这天早晨,周老板故意早早地来到金店,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才看见郑裕彤气喘吁吁地跑来。周老板板起脸,严厉地责问他:“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迟到?”

郑裕彤据实说道:“我看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周老板好奇地问:“那你看出什么门道没有?”

郑裕彤回答得有板有眼:“我看人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进店门,店里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仁。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人家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下回自然就还会光顾……,待客礼貌、周到是非常重要的。”

周老板听了十分高兴,他当然明白,这些都是经商的诀窍,能从一个小学徒口中说出来,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郑裕彤见老板高兴,便壮着胆子朝下说:“还有,店铺一定要选在生意旺地,门面要装潢得新颖别致,珠宝行和金铺更要豪华气派,不能简陋寒伧。我看人家把钻石放在紫色丝绒布上,珠光闪闪,拍出来的广告照片效果很理想,我想我们金店也应该扩大珠宝生意。”

郑裕彤的这一席话,使老板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当天晚上,周老板就递给郑裕彤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他给郑裕彤的奖金。

平凡的岗位,悟出了最普通的真理。正是这样一步步地积垫,为以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以后,周老板总是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使他能够施展才华。逢年过节,周老板总是把郑裕彤叫到自己家里去吃饭。到他成年之后,周老板又把女儿周翠英嫁给了他。

周老板相信,郑裕彤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郑裕彤在生意场上逐渐老练成熟。1945年,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开设了一家分店,到50年代中期,郑裕彤已经掌管着周大福珠宝行的全部账务,并且负责黄金交易和珠宝、钻石生意。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1956年,周大福珠宝行的一位老股东,把自己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郑裕彤,岳父周至元也只保留了部分股份,而把全部经营权放心地交给了郑裕彤。

掌握了经营权后的郑裕彤,立即放开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为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为“周大福有限公司”,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派分给那些多年以来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职员,使职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效益直接挂钩,大家更加同心协力地为公司拼搏。结果,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港元。

今天的周大福有限公司,除了位于香港中环华人行的总部外,在九龙和香港两地,还有10余家分行。每逢星期日,郑裕彤就召集所有的分行经理开会,共同研究如何开展业务。所以,郑裕彤每周7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从未有过休息日。

熟悉珠宝业务的人都深知,要想经营好珠宝生意,必须首先要经营好钻石,因为钻石号称“珠宝之王”。钻石的主要产地是南非,那里有一个垄断性组织——戴比尔公司,它控制了全世界80%的钻石生意。这家公司有计划地向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分发许可证牌照,只有持有这种牌照才能从戴比尔公司购买钻石。这种牌照在全世界一共只发出了大约500张,而在香港只有1张,属于当时号称“钻石大王”的廖桂昌。

精明过人的郑裕彤千方百计想搞到一张戴比尔公司的牌照。他通过调查发现,南非的钻石虽然归国家所有,但钻石加工厂却大都是民间私营的,这些钻石加工厂大多拥有戴比尔牌照。郑裕彤亲自前往南非,动用巨款买下了一家钻石加工厂,这样自然就获得了戴比尔牌照,同时也解决了钻石加工的问题。为了扩展业务,郑裕彤又设法弄到了第二张、第三张戴比尔牌照。如今,他已经拥有十几张戴比尔牌照,每年进口钻石的数量大约占香港总进口量的三成。同时,他还从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国进口钻石,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默默无闻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声名赫赫的人物。国外的报纸形容珠宝大王的产业,说他的庞大商业王国,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宝、钻石堆砌而成的。

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1952年,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在跑马场建造蓝圹别墅,此后又在香港闹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60年代中期,香港发生动乱,许多恐慌不已的富人纷纷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李嘉诚是这样,郑裕彤也是这样。

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进入70年代以后,郑裕彤在地产业就大显身手了。

有一天,郑裕彤召集了所有下属,说有要事相商。员工到齐后,郑裕彤却并不急着开会,反而面带神秘的微笑,轻松地说:“先听听音乐吧。”

一支雄壮激昂的乐曲,回荡在办公大厅里。职员们多半略懂音乐,只是搞不懂他们的老板怎么会有这种雅兴。

乐曲放完了,郑裕彤大声问:“你们听出点意思来了吗?这是什么曲子?是谁的作品?一个年轻的职员回答说:“好像是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响曲》。”

郑裕彤站起身来,高声说:“对,这是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响曲》,由美国广播公司录制。当年德沃夏克到美国去,想到移民的创业精神,想到新大陆的开拓事业,作出了这首振奋人心的交响曲。大家不要为我今天的举动而奇怪,我经常对你们说,我是喜欢大事业大计划的人,计划越大,我的兴趣也越大,现在机会来了,就看各位有没有信心和勇气与我一同来实行这一宏大的计划了。”

大家一听,都兴奋起来。郑裕彤这才将计划和盘托出:打算斥巨资买下九龙尖沙咀区“蓝烟囱”旧址的地皮,用来建造“新世界中心”。

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拔地而起了。这里有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还有两座闻名全球的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新世界中心成了香港的城中之城。

改革开放之后,郑裕彤共在大陆投资80多亿港元,并捐资建造医院,扩建中学。他表示,他的新世界集团还将扩大在大陆的投资,继续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2004年11月11日上午,郑裕彤讲堂命名典礼暨清华大学一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新命名的“郑裕彤讲堂”(原理学院报告厅)举行。香港着名实业家郑裕彤博士与王大中校长一起为郑裕彤讲堂铜牌揭幕。并且郑裕彤当场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别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回答了24个字:“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他解释说,人生即使有幸运,也不过偶然的一次两次,更多的时候则要靠自己的勤勤恳恳;同时,对朋友必须坦诚,对事业必须热诚。至于饮水思源,那应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3. “人造钻石大王”董事长郭留希被采取强制措施,这会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

郭留希被采取强制措施对该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今公司也面临多个不确定因素,甚至存在退市的风险,董事长郭留希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公司就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虽然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其实内在依旧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公司涉嫌的官司很多,还曾被列为失信人,因为多方面原因导致公司一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所以董事长郭留希出事对公司的影响巨大,因为他在该公司的股权也是最多的。

这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和影响

目前郭留希已受到终身市场禁入的处罚,原本准备上市的公司也只能暂停,现在各部门人事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可以说郭留希行为对公司已经造成了绝大的负面影响。

4. “钻石王老五”李厚霖,情断三任后归了佛门,是报应还是看破红尘呢

钻石王老五李厚霖,这个名字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据说他现在一心归于佛门和公益事业,好像外界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除了他的公司和“IDO”基金会。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离的人,曾经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留恋在众多女明星之中。从周艳泓到秦海璐,再到李湘,从赫赫有名的珠宝大亨再到濒临破产,婚姻的失败,事业的大起大落,让李厚霖过了一把跌宕起伏的人生。

离婚后的李厚霖再也无心思和女星纠缠,把精力都用到了事业上,几年打拼之后,李厚霖的公司终于起死回生了,又重新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只是这时的李厚霖好像和爱情绝缘了,再也听不到有关于他感情的消息,可能这些年李厚霖,所追寻爱情的另一半都是身处娱乐圈的人。所以他也要做着,随时会出现在娱乐新闻里的准备,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没有一丝隐私的生活让他厌倦了,所以现在的李厚霖变得很低调了。

随着四川大地震的发生,李厚霖似乎找到了他人生中的乐趣,那就是公益,李厚霖成立“IDO”基金会,帮助了很多人。他的一生过的跌宕起伏,有过高潮,也有过低沉,曾经年少轻狂的他伤害了很多人,但他同样也被人伤害过,真是天道好轮回,人总是要在经历了一些事儿之后才会成熟。“情场得意,赌场失意”估计说的就是李厚霖这类人吧。虽然他年轻的时候不免犯下了很多的错误但是成熟之后想必也看开了很多事情,自己种下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变成这样也算是看破红尘了吧。

5. ST金刚董事长郭留希被采取强制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我觉得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如果没有涉嫌违法乱纪的行为,自然也不会遭受如今的境地,现在ST金刚公司也因为郭留希被采取强制措施而受到很大的波动,原本上市的计划也很有可能化成泡影,郭留希也因嫌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还要等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公司董事罢免了郭留希董事长一职,对方也因为此事十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看到郭留希的结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可惜,这一切都是他自食其果。

任何人都不能触犯法律底线

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利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郭留希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ST金刚也本来可以成功上市成为业内的翘楚,但是这些都因为郭留希的一己私欲成为泡影。

6. 商业巨亨:钻石大王布雷迪挥金如土,乐善好施,却打了一辈子光棍,为什么

钻石大王布雷迪是如此富有且受人瞩目的人,然而他却打了一辈子光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百老汇的阔佬与世长辞,他的逝世使纽约上流社会失去了一位罕见的怪人,毕竟他在世时期大宴宾客的规模是继古罗马君王的消亡后绝无仅有的。

布雷迪是如此富有和显赫,但他却打了一辈子光棍。他曾经拿着100万献给莉莲·拉塞尔,请求她嫁给自己,但遭到了莉莲的拒绝。他曾说:“世界上不会有哪一个女人愿意嫁给我这样的丑八怪”。

7. 他曾垄断90%的钻石,成大英帝国的功臣,他是谁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尽管钻石被证实饥饿营销,产量充足,并非稀缺,世人仍趋之若鹜。结婚钻石必买,越大越好,鸽子蛋一样大的实属上佳。

钻石无疑是史上最佳营销,价格奇高,抽空世人口袋,饱足资本腰包。而钻石属南非最佳,晶莹剔透,制作上乘,仿佛若有光。但这一切都来自南非钻石大王:塞西尔·罗得斯。

罗得斯的风评褒贬不一,女人爱他要死要活,男人恨之入骨。他用战争手段成为钻石大王,让上世纪每一颗钻石都沾着鲜血,涓涓流淌。

他是帝国主义的急先锋,挑起二次布尔战争,南非人民饱受战乱,流离失所。他的一生被西方人夸赞,而非洲人则对他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2015年 开普敦学生要求移除罗得斯铜像

罗得斯在非洲的名声可就没那么好听了。二战后南非独立,南非开普敦大学的罗得斯铜像一直饱受诟病。学生们认为,一个挑起战争的罪人,一个白人之上主义者和南非种族隔离历史的开端者,他不配在开普敦拥有铜像,即使他是开普敦大学的赞助者。

2015年,在罗德斯死后的103年,激进的开普敦学生在网上发起"推翻罗得斯运动"("Rhodes Must Fall" ),他们甚至向铜像抛掷粪便,校方无奈只能移除了铜像。一代叱咤风云的人物,钻石大王罗得斯名誉扫地,有关他的争论又被提起,喧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