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教酒店成本核算
酒店成本很简单.你所指的是,库房成本的结转.所有出库的商品填写出库单.出库部门(即后厨)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库管员出库签字.出库单上只计数量不计金额.(如果库管员的素质比较高,可以由他来填写出库单价)每日将出库单返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根据出库的数量,标单价,核算出库成本.(不必每日都做,可一周结转一次).月末进行库存盘点,出盘点报表.盘点表的数量,金额应与成本会计的账簿一致.
2. 高分 工业成本核算 请财务高手
一、你这是属于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品种多,你首先得了生产的基本流程,主要产品品种以及主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件等,完善相关的仓库管理制度和主要原料的领用存制度。
掌握基本资料:1. 车间的生产报表月报表,报表的内容有: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生产的数量、入库数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耗用的原材料数量。
2.仓库的原材料月报表和成品月报表,还有敷料的耗用报表。
3.月末,车间耗用的原材料数量必须跟仓库的原材料出库数量一致,车间的成品入库数量与仓库的成品入库一致。
4.在根据你公司计算成本的方法来分摊材料、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
二、成本核算方面,应选择品种法。由于又有若干大同小异的品种,应在品种法的基础上选择分类法,分类法又称系数法。品种法你应该没问题?这里着重说一下品种法基础上分类法的核算过程。这种方法将大大简化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钟作为标准产品,它必须具有生产稳定、产量较大、规格适中等特点,将它的系数定为“1”,与其他规格的单位产品比较,求出各种规格产品的单位系数。其他产品的单位系数你可与生产部门的同仁一道确定,因为他们更清楚各种产品间的区别(在消耗上的区别)。这个不难。
简单举个例子说明系数法的计算:如A产品定为标准产品,其系数为1,产量为1000只;B产品的系数为1.1(说明其生产中的各种消耗为标准产品的1.1倍),产量为800只;C产品的系数为0.9,产量为500只。先将ABC三种产品看成一种产品,使用品种法计算出“该”产品总成本假定为30000元后,现在再在这三种产品间进行成本分配。
分配率=30000/(1*1000+1.1*800+0.9*500)=12.8755,A分配额(A总成本)=1000*12.8755=12875.54,B分配额=880*12.8755=11330.47,C分配额=450*12.8755=5793.99.A单位成本=12.8755,B单位成本=1.1*12.8755=14.16305,C产品单位成本=0.9*12.8755=11.58795。
再来说总成本计算,这其实也就是将ABC看成一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由于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现在你企业便只有一种产品了,这个直接成本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因为不需在几种产品间进行分配了。
1、材料费(直接材料):
根据仓库提供的生产车间的领料单计算。还是应分清主、辅料的核算。
2、人工费(直接人工):
根据工资表,所有生产工人工资及其福利费。
3、制造费用:
企业没有辅助生产车间吧?那就只是一个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了。
4、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需要车间提供产量情况(包括成品、在产品、废品)。不过在我看来,第一,成熟生产不应该有多少废品吧,这样就不用单独计算废品成本了;第二,相对于每月的大量完工产品而言,在产品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总成本也就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了,可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然后就接前例,在ABC之间进行分配,进而计算各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http://www.nc98.net/Html/2006-7/1/9504712143.html
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区别 :
1、部分会计科目不同。
如工业会计使用的科目而商业会计没有的科目:产成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半成品等科目;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同。
工业企业注重的是生产过程,也即是生产成本的控制核算;而对于商业企业主要是流通环节,主要针对入库、出库、期末进销差价的核算问题。
3. 库存商品无发票未入账,怎样结转成本
对于没有取得发票的支出……你作为财务,可以按照事实采购入账,也可以拒绝入账。
但是,无论你怎么做账,在纳税这档子事上……税务局是不会认可没有发票的支出的,因此将要面临收入很高,成本很少,导致利润很高,要缴纳很多很多所得税的局面——因此,一定要取得发票啊!!!!!(当财务的最讨厌的就是没有发票了,没发票还敢来报销,纯粹是为难财务人员)
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法么,找税管员商量一下。小超市而已,以财务不健全为理由,请税务局修改征收方式,从查账征收改为核定征收。这样即使无法取得发票,也不会导致过高的所得税了。
当然,如果你选择按照实际采购入账,又不申请修改征收方式,还隐瞒采购没有发票的事实的话,税务局如果查到了,是有理由怀疑你们逃税的。
虽然说未必会被查到,但逃税总是犯法的,还是老实点比较安心。
4. 商贸公司库存商品如何入账销售后成本怎么下帐怎么算
摘要 hi,早上好
5. 结转销售成本的问题
你应该看看以前的会计留下的库存商品账户明细账。如果没有,没关系,会计方法有个财产清查,不知你是否记得,这个时候就要利用这种会计方法了。
彻底盘点你仓库里的商品数量,根据历史采购成本,确定盘点后的库存商品成本金额,然后将目前库存商品账上的余额减去你盘点出来的商品成本金额,这个差额就是你第一次要结转的销售成本。
自下个月始,你应该指导仓库人员完善库存商品入库出库手续,你也应该逐笔跟踪入库情况,分别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应付账款或现金银行存款等。
你还应该跟踪每笔销售对应的库存商品出库情况,可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库成本金额,每月进行财产清查。
结转销售成本的原始附件有:销售出库单的财务联、仓库的月结报表、库存商品盘点表以前你计算各品种成本的计算表。
结转成本应该在月末统一结转,同时结转时应该逐笔对应销售情况。
6. 加工厂的成本怎么结转
首先你的 要了解公司的经济业务应当属于什么类型的品类,如果是受托加工物资,通常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借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
2、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成本核算如下):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制造费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
(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即:加工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加工费*17%)
(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3)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注销,贷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
其次如果是受托方取得加工费应当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7. 怎么结转成本
以房地产为例,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结转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结转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润。利润该怎样分配。而房地产成本的结转,因为涉及到房地产销售合同、认购协议、销售清单、施工合同、结算单等一系列的资料,和工程部、预算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工程量浩大。结算成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好了,才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结算。
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
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单和结算单。
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合同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一般应该把合同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清单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合同的结算数。
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
各个类别的合同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
1. 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发票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要少。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发票开具过来。
2. 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发票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少。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08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
3. 施工单位质保金发票没有开具。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发票开过来。
4. 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发票,但是企业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
5. 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做结算。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合同清单里面。
最后,合同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
预提时候:
借:开发成本
贷:应付账款-预提
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
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
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开发产品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营业务成本仅仅归集的是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业已经售馨,并且开发商没有自留物业的时候,两者才相等。
结算第五步:把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一步跟其他行业的账务处理一样,不在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