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劳务公司,工资成本占多少,比较合适!
你好,劳务公司,工资成本占收入一般在40%到70%左右,仅供参考
⑵ 工资占成本的比例通常为多大
你好!
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公司(物流企业)工资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20%左右。
这些干部的工资是按照职位和技能等级拿工资的,一般中层干部比如部门经理,工资应该是普通员工的2.5倍左右
副总经理在3.5--4倍之间,总经理肯定是在6倍以上
比如一般员工拿2000块钱,部门经理应该是5000左右,副总经理7000-8000的样子,总经理12000以上(年终奖除外)
⑶ 关于工厂生产成本,请问工人工资占生产成本多少比例合理
关于工厂生产成本,请问工人工资占生产成本多少比例合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许多的家庭出现了许多的闲置资金,有些家庭将这些闲置资金存入到相关的银行里面进行增值保值,这种方法它的风险是非常的小的,但是同样他的利润也是非常的低的。
虽然前期机器人的投入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它的效率是远远的超过人类 ,从长远来看,人工成本是非常的高的,而机器人的成本是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所以说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⑷ 年轻人的生活成本与工资比例应该达到多少,每月才能存更多的钱
生活成本占工资的40%存下很多钱了。而且重要的是学会开源节流,在节省自己生活开销的时候,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以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这样的话自己的存钱速度是最快的。
除去房租,年轻人每月的日常开销一般还包括:伙食费、交通通讯费、社交应酬费、日用品等等。除去这些,每月至少还应存起来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
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都持续位于世界前列,并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当然,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
⑸ 制造企业,成本中材料、人工、费用各占多少比例为好
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占的比例也就不同。这个要结合你要生产的相应的产品的属性进行设置相应的比例。
按传统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企业附加值低,利润率在5%左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约占10%。以此推算,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来说,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人工资约占5%;辅助制造费用5%;燃料动力+原材料差不多达到85-5-5=75%左右。
拓展资料:
生产成本(proction 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⑹ 员工工资分别占销售额和总成本费用多少比较合适、
你好,这个是没有一个统一比例的
工资一般在销售额的5%-15%左右,占费用的20%-50%左右,仅供参考
⑺ 员工真实成本一般是工资的多少倍
2倍以上。
对于很多小微民营企业来说,员工的用工成本确实非常高,这还不算其他的福利支出,如工会经费、节日礼品、额外商业保险等等。所以有很多民营企业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对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强制缴纳的项目也往往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
举例:
当税前工资是13400元的时候,职工到手的收入是10000元。且看公司为了让你拿到这10000元的到手工资,花了多少钱?
1、养老保险: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19%,个人缴纳8%。即公司交2546元,个人交1072元。
2、医疗保险: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10%,个人缴纳2%。即公司交1340元,个人交268元。
3、失业保险: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0.8%,个人缴纳0.2%。即公司交107.2元,个人交26.8元。
4、工伤保险: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1.9%,个人缴纳0。即公司交254.6元,个人交0元。
5、生育保险: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0.8%,个人缴纳0。即公司交107.2元,个人交0元。
6、住房公积金: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12%,个人缴纳12%。即公司交1608元,个人交1608元。
7、企业年金:公司缴纳工资比例的8%,个人缴纳2%。即公司交1072元,个人交268元。
8、个人所得税:按照扣完社保后的公司还要交154.72元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个人缴纳。
通过以上计算:员工的到手工资是13400-1072-268-26.8-1608-268-154.72=10002.48元,约等于10000元。
那公司为员工付出了多少钱呢?13400+2546+1340+107.2+254.6+107.2+1608+1072=20435元。
企业该如何合法合规的降低用人成本呢?
这里有几种应对方式,例如:
1、增加员工的工作饱和度,让每个人能充分利用时间,独当一面的处理事情。
2、砍掉不必要的业务环节,主抓高产出的核心业务板块。
3、砍掉不必要的支出,开源节流,杜绝公司浪费。
4、招募适合的新鲜人才,通过企业强化培训让员工快速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5、业务外包,通过与专业的渠道及机构建立长期合作,降低用人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