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材料成本的期初结存如何计算
扩展阅读
钻石叶子黄了怎么办 2025-07-28 12:16:03

材料成本的期初结存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 2023-05-11 07:58:00

‘壹’ 结存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岁洞期初存货的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注意:超支差异额用正数,节约差异额用负数表示)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1)材料成本的期初结存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乎没枯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察哗成本接近实际成本。

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贰’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或-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即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即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或-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或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核算的内容包括哪些?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主要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是什么?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是核算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及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锋绝歼成本,(即超支差;期末余额如果在贷方,则反映的是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怎么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当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当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购入原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冲: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宏睁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者贷)
3、领用原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4、期末结转差异时: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

‘叁’ 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销售成本

加权平均

本月出库单价 =(本月入库成本金额+上月库存金额)/(本月入库数量+上月库存数量)

本月销售成本=本月出库单价*本月销售数量

如:本月初库存100件A产品,成本为10元,本月入库的A产品有2批,如下:

1、10日,入库的A产品200件,成本为12元;

2、20日,入库的A产品150件,成本为9元

本月销售A300件,月末转成本应为:

本月A产品单位成本=(100*10+200*12+150*9)/(100+200+150)=10.556元

销售成本=300*10.556=3166.8元

本月结存=(100*10+200*12+150*9)-3166.8=1583.2元

‘肆’ 期初存货成本怎么算

问题一:请问这个期初存货成本怎么算 20分 虽然我是读金融的 虽然我正在读会计 虽然我有想过考会计证 但是 事实就是这么不如愿 不好意思 我不会啦

问题二:指山拦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唯搜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 *** 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问题三: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网校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唯胡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四: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 这句话是对的。
这样可能你更好理解: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饥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问题五:期初账面库存怎么算 1.库存在账面上是这么做的:
首先,有一个上期结转的库存,包括库存明细项目名称、数量、单位、金额。由于存货类别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尽相同,有可能有米、条、公斤、吨、台、套等等。
其次,本期入库,按实际采购或生产的入库单数量入账,按采购成本或核算出来的产成品生产成本金额入账。
2.永续盘存法下:
本期减少数,按本期领料单及其他出库单等登记的出库数量入账。单价如果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常用方法),采用(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计算单价(1)后,用减少数量*单价算出减少金额
账面期末库存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盘点后,账面期末库存数量与实际盘存数量乘以上述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后,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再做调整。
将账面与实盘差异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后:期末库存数量=实际盘存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大致等于期末库存数量*(1)中计算出来的单价(实际入账用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减少金额计算,因为可能会有尾差)。
3.实地盘存制下:
先盘存,后做本期减少的账务处理
本期减少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期末库存数量
本期减少金额=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末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1)中计算出来的单价
账务处理根据实际业务发生内容做穿。
一般为:
销售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等等。

问题六: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是什么意思 这是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引起。
存货计价方法常用的有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二)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按最近收进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月末存货通常是按较早成本确定,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按最近一次的单位成本计算,如果发出存货数量超过最近一次收进存货的数量,超过部分要依次按上一次进货的单位成本计算。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企业采取不同的存货耿价方法,直接影响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的高低。
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 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可以这样理解: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说明发出的存货价值过高,而发出存货的价值直接记入了主营业务成本,成本记高了,当期的收入就减少了。(此处指利润减少了)。发出存货的价值是过高地发出还是过低地发出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决定。

问题七: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方式?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加入CMA的学习是时代发展对财务要求的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在财会领域,证书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财务人士来说学习CMA正当其时,适应市场需求,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
拥有了CMA证书,就拥有了打开辉煌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CMA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大陆CMA证书持有者在摩托罗拉、GE、百事、NIKE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财务及管理高层,年薪达到80万之多。

问题八:已售产品生产成本等于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那么期初和期末的存货成本怎么算 这个问题问的很搞笑 期初和期末的成本题目如果不告诉你 按上面的公式你是做不出已售产品成本的

问题九: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十:会计科目里的期初库存是什么意思? 期初库存就是在一个库存会计时期开始时,可供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如:货品、物资或原料)的账面价值。
相关信息:
根据国家有关流转税新老税制衔接等几个问题的规定,现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关于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处理
我部(93)财会明电传10号“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补充通知”,已要求企业将期初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各类存货余额中伐支付的、按规定计算应予抵扣销项税额的期初进项税额,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这部分数额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按照规定,企业1993年12月31日账面“待扣税金”科目的余额可以转作1994年的进项税额继续予以抵扣。企业应将已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按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部分,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企业应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企业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
2.对于企业其他已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的数额,待国家有明文规定可以抵扣时,再将按规定计算可以抵扣的部分,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
关于库存汽油、柴油补交消费税的处理
1.经营汽油、柴油的企业,对其1993年12月31日库存及在途汽油、柴油补交消费税的,补交的消费税应计入年初库存及在途的商品成本中,借记“库存商品”、“商品采购”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
企业在1993年12月31日前已向购买者收取货款、定金等尚未作销售的,按规定应补交的消费税,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2.凡1993年12月31日以前已作销售处理,按规定应由销货方补交消费税的,补交的消费税作为对购货方的应收款处理,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购货方应将补付销货方的消费税计入商品存货成本。
3.委托代销的汽油、柴油,由受托方代补消费税,受托方补交的消费税,借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代销商品款”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委托方应将代补的消费税计入该部分汽油、柴油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4.企业交纳消费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伍’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结存成本怎么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结存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本月购入材料-本月发出材料。

‘陆’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

一、企业发出的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企业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1)企业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根据所发出材料的用途,按计划成本分别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科目;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正数表示超支差,负数表示节约差)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按照所发出材料的用途,超支差分别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作相反的分录),将发出的材料成本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柒’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企业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实际成本+本期购进实际成本—本期领用实际成本;本期领用实际成本=领用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捌’ 存货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怎么计算

计划成本法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瞎者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

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1、发出旁肢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2、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3、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磨启薯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的材料计划成本=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玖’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在贷方时为节约差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差异率

如:

某企业2012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7 000元,“原材料”账户的余额为1000 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690 000元,计划成本为1700 000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200 000元,则企业5月31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7000-10000)/(1000000+1700000)= -1%5月31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9)材料成本的期初结存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实际成本又称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的异同

估计成本则是尚未实际发生的,而是根据一定资料预先估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在平时核算时可以采用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等,但最终必须要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概念主要是针对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但实务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和销售实际成本等,所以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相对于估计成本而言,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可以明确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将企业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业成本等进行比较,便可以进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额和计划的完成情况,掌握成本变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估计成本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估算成本,如购进存货要花费买价、运杂费和仓储费等等;没有历史资料,而根据技术资料测算的估计成本,如产品第一次投产的估计成本;由于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细目过多,所以采用估算的办法来预计成本;是预测、决策成本、在决策时,尽管成本并未实际发生,但根据相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发生的成本额。

在财务会计中,估计成本往往是实际成本计算的一种手段,如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它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估计,也可以按成本总额估计,通过对估计成本的调整,既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又能计算出估计成本的差异,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会计中估计成本主要表现为预测和决策成本,也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这种成本可以有历史资料也可根本没有历史资料,估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成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长短期的投资决策,同样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成本构成内容可能是相同的,在尚未实际发生之前,可能是估计成本,发生后便成为实际成本,经过调整加以重新确定后的预计成本又成为估计的成本。

‘拾’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材料的的计划成本+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总差异/总计划成本=(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这就和我们计划消费是一个道理,我原计划这次出门打算花10元钱买支笔,结果到商店一看花8元就能买到心仪的笔,那这个实际成本8元=计划成本10元-成本差异2元,此时的成本差异是负的,因为属于节约成本。

也就是,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同理,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