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没有领料制的小公司如何核算成本
扩展阅读
农副产品批发哪里最好 2025-05-23 11:21:34
阿里巴巴每天用多少产品 2025-05-23 11:20:11

没有领料制的小公司如何核算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4-10 17:30:54

① 公司刚开业,生产加工的,没有具体记录过材料领用表,请问我怎么核算成本,具体的会计分录,谢谢

不记录领用表 那就记一下采购的入库数 月底盘一下材料的剩余数 倒算出耗用数 这样适合产品比较单一的 把材料耗用数除以本月的成品数就得出了成品的材料成本 人工和其他费用轮郑全部算入本月成本 资产(厂房、设备等)折旧按资产的可使用时间(月)计算每月应提金额 并计入成本

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 原材料
借 生成成本--折旧费
贷 固定资产
借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 应付职工薪酬
借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腊雹颂
贷 制造费用
。。。。。。
比较规范的做法:
1、直接材料领用:借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对象(产品)
贷 原材料
2、辅助材料领用:借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 原材料
3、产品完工入库:结转制造费用到生产成本科目(肆绝也就是成本核算的过程,同上面)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4、销售发货: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5、销售开票(确认收入):借 应收账款--某客户
贷 主营业务收入
这只是举例 具体还得看你科目准备咋设。

② 小公司 月末成本核算 无车间领料单等数据,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没有领料单,就用这个月的产成品数结转。

③ 如果企业生产产品没有领料单、产品不经入库直接销售,产品成本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料如何结转以减库存

生产电费,人工如较小,计入费用影响不大。如金额较大,应按月计入生产成本。还是建议企业应把该管的都管起来,该建的制度建起来,要不永远只是个作坊。

④ 没有领料单怎么结转成本

需要有领料单才可以结转相应成本的。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发生制手闭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毕巧裂

贷:累计折旧宽行,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3、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4、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5、销售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⑤ 如果没有车间没有做领料单和入库单,那到月末怎么算生产成本

就按购进的原材料来做,月底盘点。算出已用的原材料,加上这个月的水电。人工,就是成本了。没有单,就自己有信纸分列出用了哪几中材料,所用数量及金额。就OK 了!

⑥ 有进项和销项但没有领料单如何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不需要领料单。

领料单是结转生产成本时使用的。

有进项和销项,按照销项发 票的销售内容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⑦ 核算成本时,因为是新厂,而且有的材料购进没发票也没收据,没有采用领料单,现在该如何核算成本呢

1、如果以前什么单据都没有的情况下,之前的数据你就先记总数(采购金额多少你们公司总算有吧),现在要起点材料,以后有进料领料就按正规做进仓单和领料单,等盘点好理清后,就按正规成本核算来处理账务。
2、可以折旧,固定资产不用算成本,把总数按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把固定资产明细列出来,金额是总数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应该相同,不影响折旧。

⑧ 请问,一些小厂没有领料单的,只有购材料的单据,该怎么计算成本 另外,要计提和结转哪些

先咨询一下老板原材料等耗用情况,以及产成品完工入库情况。要求完善出入库手续,便于成本核算。
按照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内容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核算,没有特殊规定。

⑨ 你好!就是我们单位没有领料单、产品入库单啊!以前的会计好像是按销售收入和数量做的成本。

什么都没有确实没法算,你这亲,如果是查账征收的话同老板说,领料单必须有,如果业务量不大,可以月末出一回,以盘代耗,就是本月来多少料减去库存的就当耗用了,入库单也要有否则你怎么知道产成多少呢,也可通过盘点的老谨方法获得侍段基,上月库存减现库存再减销售的就应该是生产量,当然废品你不用管了燃没。想弄明白,基础数据必须齐全准确,呵呵,慢慢措索吧

⑩ 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而各成本教材及《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成本核算的叙述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对于小企业来讲过于繁琐且不实用。作者根据亲身实践并在实际中观察了不少中小企业采用的方法,总结得出了一种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希望以此对更多的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系统、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这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等等。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还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中小企业一般也应选择品种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批或订单生产,则使用分批法。

三、 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科目,这就为自设科目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生产成本不按产品设明细账,也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而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一般经营范围单一,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不过,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时,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如果不按产品设明细账,则可用成本核算表代替,有人将此做法称之为以表代账。

3.
中小企业一般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虽然车间划分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因此,制造费用科目可以不按车间设明细账,而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在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多、金额不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等费用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等二级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相关明细科目。制造费用月底先不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这样,成本分配就完全在生产成本一个科目内进行了。

4.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作为原材料。这样,既符合小企业管理现状,又能减少部分工作量。
5.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可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6.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7.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入账同时即进行摊销。
8. 折旧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9. 对于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

每月实际消耗量。
(一)日常
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采购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设计要能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财务部门最好能参与制度的设计。
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当时即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
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账的原材料数量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账。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5.取得成品月报表,计算生产数量。
6.如果企业是采用产值分配法分配成本,应取得产品销售单价。对于不采用产值分配法分配成本的企业,此条省略。
7.对当月计算出的成本进行分析。成本核算只是一种手段,运用数据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才是目的。
五、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容易取得是分配原则中的关键所在。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具体实施
1.能直接归属到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分配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按选定的适合本企业的方法分配。这里推荐一种产值比例法,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此法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
3.在产品按约当产量参与分配,注意约当产量愈精确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