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美团电车生产成本多少钱
扩展阅读
农副产品批发哪里最好 2025-05-23 11:21:34
阿里巴巴每天用多少产品 2025-05-23 11:20:11

美团电车生产成本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4-10 16:20:22

‘壹’ 共享单车造价大概是多少钱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很多,功能大同小异。共享单车在通常的自行车组件之外,增加了三个价格较高的部件,一是通讯模块,二是智能锁,三是发电模块。

摩拜重、贵、科技感强并且结实,ofo 轻、成本低,但却没有 GPS 和发电系统。Hellobike 与二者相比,属于折中。在与摩拜保持几乎同样配置的前提下,它每辆单车的成本却低得多。

‘贰’ 共享单车怎么赚钱的

‘叁’ 共享单车又涨价,月卡卖到35块!网友吐槽骑不起,共享单车经营成本如何

共享单车又又又涨价,原来一个月10块钱到20块钱办这个月卡,一个月以内都可以随便骑,基本上一天可以骑一个四次左右,大部分都是这样,让你轻松实现共享单车自由。但是现在共享单车的月卡价格纷纷成立了30块钱,甚至说更多很多人直呼连共享单车的骑不起了。

所以这个共享单车它整体的成本并不是大家想象那么高,之所以要不断涨价是因为整体的物价水平在上涨,共享单车的押金已经没有办法再做增长点了,要知道以前空想单车的押金是可以去做其他的投资的,他现在不行了,监管越来越严格了。物价水平上涨,卖猪肉的都知道,哪怕猪的价格没上涨,他要吃草莓,草莓的价格上涨了,这猪肉的价格就得上涨,共享单车价格上涨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肆’ 市面上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如优畅出行,是怎么盈利的

一、共享单车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说到共享单车到底成本有多少?相信各大媒体都在纷纷争相报道,瀚哥在这里不想花费过多的笔墨来讨论共享单车的成本问题,我们引用各家媒体的报道来综合一下共享单车的成本。共享单车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本身自行车的生产成本,第二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

第一个,自行车的生产成本。共享单车的生产其实比较复杂,比如说摩拜单车用的是自建自行车厂,OFO单车是和老牌自行车巨头飞鸽、凤凰合作,其他的各类单车也都是来源各不相同。那么既然,来源不同成本也就差异很大。

根据南方都市报等各类媒体的报道,再结合各个单车创始人们在各大论坛的发言,我们不妨综合出单车的价格。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带有GPS电子锁的共享单车成本较高约在2000元左右,而没有加装电子锁的单车大概约在700元左右,甚至有媒体给过了300-3000的超大区间价。

第二个,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呢?根据新浪网采访几家单车创始人的说法,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可能一年高达千元。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贵的单车,这么高的成本,共享单车到底该怎么赚钱?

二、共享单车的盈利点在哪里?

我们刚刚说了共享单车的成本,那么共享单车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赚钱呢?瀚哥研究了市面上盛行的几款共享单车,发现其盈利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共享单车的租金。这是最直接的东西,毕竟每个单车都会有直接向用户收取的租金,根据各家共享单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辆单车一天的使用次数是5次,那么其收入一般在2.5元到5元之间,假设一辆单车的成本是3000元,那么想要回收成本的话,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然而根据得到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共享单车企业都表示,这些租金基本上只够支付共享单车的维护成本,所以想靠租金赚钱可谓是难上加难。

二是共享单车的押金。对的,大家都想起来了每辆共享单车都是有押金的,摩拜单车的押金是299元,OFO单车的押金是99元,以最近的数据,每家单车企业都有100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的话,摩拜单车的资金池就有29亿元之多,OFO的资金池也有9.9亿元。这些资金如果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话,就以现在余额宝的收益约3.6%的年化收益率为例,摩拜一年的收入是1.04亿,而一辆单车的生命周期是4-5年,那么这个押金的收益也就约为4-5个亿。这些钱看上去不少,但是从付出的成本来说,还是难以覆盖成本。

那么,这两个主流的方式都没办法完全覆盖成本了,那么到底共享单车怎么才能赚钱呢?正如同摩拜单车的创始人CEO王晓峰说的“摩拜单车没有对手,但是盈利却不知道在哪?”

三、共享单车到底该怎么盈利?

刚刚我们说了现阶段共享单车的主要盈利点是租金和押金,然而这些钱基本上都不足以能够支撑共享单车盈利,那么赚钱到底该怎么赚呢?瀚哥认为互联网思维的制胜之处就在于,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了单。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共享经济的一次尝试,其要生存下去,最大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能够创造盈利模式。

讲到这里瀚哥就想到了一个和共享单车非常相似的产业,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支付产业,相信每个人都有出门用银行卡或者扫码支付的习惯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支付产业作为一个金融的基础工程来说,支付是几乎没办法赚钱的,并且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初期我们就能够看到,支付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网上电商消费的一个载体,一直是作为成本支出的服务部门存在的。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支付正在成为一个个产业,一个个场景的入口,也许支付不能赚钱,但是通过支付,借助支付的入口向其他业务要收益就变成了可能,比如说大家众所周知的支付宝,其支付的确难以赚钱,但是通过花呗、余额宝等产业,通过各种增值服务,蚂蚁金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微信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我们再回到现在的共享单车,的确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共享单车如果仅仅从租金、押金这两个方面来说,赚钱都是非常难的,其所获得的收益能够维持运营就已经非常不易,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到,共享单车到底是什么?

瀚哥认为共享单车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为主要的一个入口,因为在线下真正可以触达用户的产品入口其实并不多,除了上面说的支付以外,很多都是有用户没入口的状态,但是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场景固定的特殊产业,其入口的功能将会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盛行的单车免费骑活动,虽然从活动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认为都是共享单车企业的一场烧钱大战,瀚哥承认从烧钱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是在烧钱,但是我已经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因为烧钱的同时,我们在开屏广告上看到了美团、携程、招行等等着名企业的身影,瀚哥认为这就是其入口功能的体现,因为如此漂亮的场景化信息分发,可以说共享单车正在成为大量商户、企业的真正入口,做接口,做流量,做数据而不仅仅是坐单车,这个才是共享单车的一大法宝。

此外,我们能不能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经常骑单车,单车可以从你的运动轨迹上知道你的个人喜好和爱好,以及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那么完全可以用大数据分析,给你推荐你所需要的商户和商品,这个时候共享单车完全可以携用户令商户,让商户向共享单车支付更多的广告费,甚至帮助商户实现从无到有的推广,因为共享单车还有着明显的触达功能。同时,瀚哥还记得在部分共享单车的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去哪个咖啡馆或者商店签到就可以领取免费骑行券的案例,这个也是一种应用方式,为商户引流,给单车企业赚钱。

因此,共享单车如何能够真正活下去,其关键不是说赚取租金或者押金这样的小钱,而是如何用活共享单车,实现真正的入口经济。

‘伍’ 为何美团电动车逐渐消失共享电动车项目能否盈利

因为从目前来看,共享电动车根本不赚钱,而且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早在2018年共享自行车的竞争基本落下帷幕,而共享电动车项目,就是在那个时候兴起。那时国内的新能源 汽车 和电动自行车,随着新政策的到来迎来快速发展,Ofo摩拜哈啰等,都一股脑地涌入其中,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此时哈啰凭借着先入场的优势,很快拿下合肥等城市的市场。之后ofo资金链断裂退出,摩拜被美团收购,美团也趁机推出美团电动车。201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推出,明确在标准范围内的电动车,都被归为非机动车。这让共享电动车进入快速发展期,而美团以行业领军者为目标,率先通过补贴来迅速抢占市场。

与社区团购一样,这又是一场烧钱大战。美团电动车补贴再加上价格便宜,基本上是免费骑行,一时间得到众人的青睐。到2019年中国共享电动车已经突破100万辆,相关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国市场将有800万辆,收入规模达到200亿元。对美团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流量来源。王兴曾经表示,共享电动车市场对美团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不久之后新一波的高潮到来。合肥银川长沙昆明等二三线城市,纷纷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车,于是各巨头更是加大了投入。2020年4月美团向市场投入30万辆电动车,其余如滴滴哈啰等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投入。

为了抢占市场,美团和哈啰等企业,都开始用优惠券免费骑行的方式吸引客户,最终共享电动车市场,被哈啰滴滴和美团三巨头占领。此时共享电动车也开始涨价,滴滴的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涨价到每15分钟1元,美团和哈啰都将起步价调整到1.5元。

按理来说,市场稳定了就应该赚钱了,三大巨头提价也都是这个想法,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都让他们始料未及。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共享电动车开始减少,甚至在有些城市直接消失了。比如在杭州,原先到处都停满了电动车,但是如今却已经消失不见,只收到各大运营商发来的短信,内容类似于调整运营策略或者回厂保养等。

这样的现象并不只是在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厦门等一二线城市,共享电动车的数量都急剧减少,或者是直接消失。2020年初时,一二线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共享电动车,但是如今都已经消失了。为何会如此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政策和各地政府的限制。一线城市基本不允许发展电单车,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加强了电单车的管控,比如在厦门就不让电动车出现在岛内,如今整个厦门的共享电单车都被回收。

一众电单车企业在一直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前期烧钱抢占市场,随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规模被迫减小。其二是运营成本极大,电单车的运营成本高运营难度大,从电池的充电到车辆的维护铺设等方面,都比普通自行车更加耗时耗力。根据相关报道,共享单车的每辆制造成本在700到1000元,而共享电单车的成本,高达2000到2500元。运营成本方面,共享单车的日开销只要0.5到1元,而电动单车却需要3元。除此之外电池的成本也高达1000元。

被多城取缔的共享电动车,还有存活下来的希望吗?尽管如今在共享电动车方面遇到困境,但是美团嘀嘀和哈啰并不想放弃。因为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潜力,据第一 财经 报道,目前电单车市场,还没有一家日订单量能够达到1000万次,所以市场空间巨大。

面对这种情况,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将目光放在了下称市场。既然一些一二线城市不让摆,那么就往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布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如今共享电单车用户城市分布当中,四线城市和农村用户占比高达34.6%,三线城市占据其中的36.3%,二线城市占27.4%,一线城市仅有1.7%。

可见目前贡献电动车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这些地方对电动车的管控,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各大巨头都开始往下称市场进军。

下沉市场真的能让美团等商家站稳脚跟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如今共享电动车市场,之所以能够火爆,很大原因是商家依旧在亏本抢市场,使用这些电动车的价格便宜。等到市场真正稳定之后,价格必然提高,到那时使用共享电动车的人数必然下降。二线城市或许好一些,但是那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用户必然大规模减少。

毕竟电动车在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可有可无,之前使用它是因为方面又便宜,不使用也并不会影响自己出行。而且如今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共享电动车的市场,还是会被进一步挤压。而且共享电动车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和重维护的生意,只要其中一点没有做好,很容易在这场竞争中退场。

所以未来或许只有一两个领军者能够活下来,但是究竟是谁还未可知。再加上共享电单车,更容易受到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限制,所以其实风险很大。只要政策稍微有点变动,前面的努力或许就将付之东流。多几次这样的打击,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撑得过去。大家认为谁能成为共享电动车行业,最后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