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时候有存货成本
扩展阅读
中草药检测成本多少 2025-05-29 04:22:43
涂抹工具蒙版在哪里找 2025-05-29 04:15:26

什么时候有存货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3-19 10:02:34

⑴ 存货成本 和 销货成本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存货成本是指尚未销售的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反映;销货成本是指已出售货物的成本,在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中反映.

⑵ 简述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存货的作用: (1)存储必要的原材料、在制品、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存储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因为顾源告客要成批采购,运输也要有一定批量。(3)便于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季节性产品需求不稳定,有时生产能力不能充分运用,有时又超负荷生产,而均衡生产有助于降低成本,但不可避免有存货。(4)留有保险储备,可防意外事件。2、存货成本(1)采购成本:买价+运杂费。一般与采购数量呈正比。在批量决策时,一般属于无关成本,但有数量折扣例外。(2)订货成本:誉裂隐它与订货数量无关,而与订货次数呈正比。订货成本=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3)储存成本:包括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的利息等。储存成本=平均存货量 × 单位储存成本。(4)变质过时成本:指储存时间过长引起变质与过时造成的成本。一般不考虑。(5)缺货成本,由于缺少存货不能满足生庆厅产和销售而造成的损失。一般不易确定。应予适当考虑。

⑶ 存货的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存货成本是存货在订货、购入、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存货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它一般包括:

(1) 购置成本。指购买货物、取得货物所有权所花费的费用,通常包括货物的买价、运杂费、装卸费等。它主要取决于购货数量和单位购置成本两个因素。

(2) 订货成本。指订购货物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采购部门费用、订货过程中的文件处理费、邮电费等。可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其中变动性订货成本是与订货次数直接相关的费用,固定性订货成本是维持采购部门正常活动所必须的费用。

(3) 储存成本。指在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仓库房屋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和占用资金的利息等。也可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其中变动性储存成本是指与储存数量直接相关的费用,固定性储存成本则是维持一定的储存能力所必须的费用。

(4) 缺货成本。指因未能储存足够存货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存货短缺引起的停工损失、少生产产品而损失的边际利润、因延期交货而支付的罚金以及在商誉上的损失等。缺货成本取决于保险储备量,保险储备量越高,缺货的可能性越小,缺货成本越低;反之,缺货的可能性越大,缺货成本越高。

(3)什么时候有存货成本扩展阅读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包括下列三种类型的有形资产:

⑴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存储以备出售的存货。这是指企业在正常的过程中处于待销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成品及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

⑵为了最终出售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这是指为了最终出售但目前处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⑶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备消耗的存货。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耗用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参考资料

存货-网络

⑷ 什么是存货成本它包括哪几方面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至于存货入账成本的确定,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制造业购入的存货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购货价格、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扣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挑选费用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等;而对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存货实际成本按规定只计进价和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各种费用直接列入营业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此外还规定了自制的存货成本、委托加工的存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成本、委托加工的存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成本、债务重组过程取得的存货成本、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成本及和盘盈取得的存货成本等多种形式。

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存货》准则的有关规定,当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当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对存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应当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单独核算,月末按计划成本法将计划成本还原为实际成本在报表中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也按计划成本法计算;当存货采用售价核算时,库存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额,专门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单独核算,存货期末成本、存货发出成本均需采用“进销差价法”核算。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存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货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的存货进行再计价,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的部分确认为“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入账成本的确认、存货采用的核算方法、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存货期末的再计价,都会影响到其在报表中的反映,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存货核算,并在报表附注中对所采用的方法作一说明。

⑸ 什么时候用收入计算存货成本

评价存货管理业绩的时候,使用收入计算存货成本,可以通过毛利率法计算,毛利率法计算存货成本方法如下: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
期末存货成本=期派灶春初存货成本+当尘耐月购货成本-销售成本
毛利率的定义: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辩嫌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⑹ 急急急急急急急!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中用到的结存存货成本是指什么时候的结存存货成本是月末吗

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2、可见,所谓移动,就是每次的库存成本都是采用最近的上次库存(即计算本次时,使用的库存数则为上次计算后的库存即本次计算前的库存);
3、以次来进行的计算,不是以月度。

⑺ 一般纳税企业存货成本是包括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包括买价和相关税费。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而销售方也是一般纳税人,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款包括两部分:价格和增值税。增值税不是存货成本。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金,也是计入存货成本的。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有些费用,如仓储费、运输费、包装费、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费用,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入库前发生的与采购存货有关的合理费用都计入存货成本。
2、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如果所加工的商品与人工有直接的受益关系,那么工人的薪酬就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人工成本与产品之间如果不存在直接的受益关系,而是多项产品受益,那么工人的薪酬就计入制造费用,期末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
3、其他成本
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⑻ 存货成本是什么

存货成本是存货在订货、购入、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存货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

包括:(1)购置成本。指购买货物、取得货物所有权所花费的费用,通常包括货物的买价、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相关税费等。它主要取决于购货数量和单位购置成本两个因素。

(2)订货成本。指订购货物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采购部门费用、订货过程中的文件处理费、邮电费等。可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其中变动性订货成本是与订货次数直接相关的费用,固定性订货成本是维持采购部门正常活动所必须的费用。

(3)储存成本。指在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仓库房屋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和占用资金的利息等。也可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其中变动性储存成本是指与储存数量直接相关的费用,固定性储存成本则是维持一定的储存能力所必须的费用。

(4)缺货成本。指因未能储存足够存货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存货短缺引起的停工损失、少生产产品而损失的边际利润、因延期交货而支付的罚金以及在商誉上的损失等。缺货成本取决于保险储备量,保险储备量越高,缺货的可能性越小,缺货成本越低;反之,缺货的可能性越大,缺货成本越高。

构成

它包括:

(1)商品购买时的发票价格(价目表价格扣除商业折扣)减去购货折扣;

(2)商品在运输中由买方负担的运费、保险费、税款支出和在途正常损耗等;

(3)处理费用,例如对运输中弄皱的衣服重新加以烫平的费用。

分类

(1)采购成本

(2)加工成本

(3)其他成本

确定方法

在企业中,为了方便,同一种存货往往堆放在一起,并不问它们究竟是何时从何地购入的。而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价格是千变万化的,不同批次购入的同种存货购价各不相同的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企业在计算发出货品或期末存货的单价时,究竟以什么样的价格为基础呢?

通常有四种方法来确定发出货品的成本,分别叫具体辨认、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它们都是企业经常采用的方法,各有优劣和使用条件。

在存货管理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最佳库存量的确定。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库存要求也各自有所不同。

以上为[ 存货成本是什么?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存货成本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⑼ 什么是库存成本

库存是供应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

和资源。从1977年到2000年,典型的高科技公司的库存绩效成倍增长,周转次数从2.5次增加到了5次。某些公司,如苹果和戴尔,现今其库存的运作时间甚至只有6—8天(相应的周转次数分别为61次和46次)。这意味着,公司运营其业务所需的库存较二十年前减少了50%。是什么驱使这些公司纷纷在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方面不断寻求更优。以下列举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公司2000年物流成本中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美国加拿大公司物流成本构成情况

成本内容 美国公司(%) 加拿大公司(%) 客房服务/订单清关 8 8 仓储 25 25 运输 37 36 管理 9 8 库存搬运 21 23 据统计数据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全年流通费用的支出也占到GDP的10%。而我国由于流通技术水平低,流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每年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达17880亿元。而上述数据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库存在物流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例。这就是大公司纷纷通过库存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原动力。削减库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在美国制造业中,平均库存成本占库存价值的30%—35%。例如,如果一个公司的年库存产品价值是2000万美元,每年其库存成本将超过600万美元。这些成本由过时、保险、机会成本等原因引起。

如果库存量可减少到1000万美元,直接在账面上的反映,该公司可以节约300多万美元。也就是说,减少库存而节约的成本可看作是利润的增加。同时高技术企业产品因为过时特别快和物流运作条件要求高,其存货持有成本应明显高于一般企业产品。 具体如何实现降低库存,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库存政策。而各家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也纷纷推出独一无二的绝招。下文列举了通用的策略。

利用“牛奶取货”方式,降低库存成本 上海通用目前有四种车型。不包括其中的一种刚刚上市的车型在内,另外三种车型零部件总量有5400多种。上海通用在国内外还拥有180家供应商,还有北美和巴西两大进口零部件基地。那么,上海通用是怎么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新产品的导入和上市时间并降低库存成本的呢? 通用的部分零件,例如有些是本地供应商所生产的,会根据生产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去生产。

这样,因为不进入原材料库,所以保持了很低或接近于“零”的库存,省去大量的资金占用。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为了不浪费运输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上海通用使用了叫做“牛奶圈”的小小技巧:每天早晨,上海通用的汽车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次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 传统的汽车厂,以前的做法是要么有自己的运输队,要么找运输公司把零件送到公司,这种方式并不是根据需要来供给,有几个方面的缺点:有的零件根据体积或数量的不同,并不一定正好能装满一卡车。但为了节省物流成本,他们经常装满一卡车才给你,这样就造成了库存高,占地面积大。 而且,不同供应商的送货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在信息交流、运输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要想管好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资源。所以通用就改变了这种做法,聘请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他们来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

利用‘牛奶取货’或者叫‘循环取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循环取货,我们的零部件运输成本可以下降30%以上。”这种做法的优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体现了上海通用的一贯思想:把低附加价值的东西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造、销售汽车的主营业务,即精干主业。 与供应商共赢,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上海通用所有的车型国产化都达到了40%以上,有些车型已达到60%甚至更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上海通用非常注意协调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上海通用采取的是“柔性化生产”,即一条生产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平台多个型号的产品。如它可以在同一条生产流水线上同时生产别克标准型、较大的别克商务旅行型和较小的赛欧。

这种生产方式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即供应商必须时常处于“时刻供货”的状态,这样就会给供应商带来很高的存货成本。而供应商一般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些成本,就会把部分成本打在给通用供货的价格中。如此一来,最多也就是把这部分成本赶到了上游供应商那里,并没有真正地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上海通用与供应商时刻保持着信息沟通。“我们有一年的生产预测,也有半年的生产预测,我们的生产计划是滚动式的,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次滚动,在滚动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我们的产量在做不断的调整,这个运行机制的核心要让供应商也要看到我们的计划,让其能根据通用的生产计划安排自己的存货和生产计划,减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如果供应商在原材料、零部件方面有种种原因造成问题,他也要给我们提供预警,这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万一某个零件预测出现了问题,在什么时候跟不上需求了,我们就会利用上海通用的资源,甚至全球的资源来做出响应。”

“如果没有很好的供应链,我们也不会有很好的生产。这就要求大家共担风险,共同享利,共同发展。”因为市场千变万化,供应链也是千变万化的。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也是如此。比如去年美国“9·11”事件以后,当时上海通用在北美的进口零部件就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启动了‘应急计划’,一段时间内我们不用海运,而是改用空运的方式。”再比如像伊拉克战争,通用看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并意识到了对其供应链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这段时间通用就尽可能的增加零部件的库存,而且也预警所有的供应商,让他们对有可能受影响的原材料进行库存。“在SARS期间,我们也在采取应急措施。我们也不能够确保一切,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确保客户的利益。当然我们也要同时保护供应商的利益,不能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他们身上。供应链归根结底就是要贯彻一个双赢的概念。”

⑽ 关于存货的成本

注意是“加工成本”(不是“存货成本”)包括2个:
1,直接人工成本
2,制造费用

你忘了第一句话,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直接材料在“采购成本”里。

关于你的补充“为什么所有的书上都没有直接写出来:“采购成本包括/等同于直接材料成本”?” ,我是这样理解的:

采购成本这个概念是在定义“存货成本”时提出的,书上原话:“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而书上介绍存货成本时又按来源分为(一)外购存货的成本;(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三)其他方式取得的。

在第一种情况下,“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这是书上原话,“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第二种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才提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概念,书上原话“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中采购成本是由所使用或消耗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转移而来的”,“存货加工成本是由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你回想一下,这其实是工业会计中的成本提法,而第一种情况下主要指商业企业的存货。

所以在我看来,只是提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