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50%
猪的饲料费用一般占养猪总成本的50%-80% ,所以,经济、科学的饲料配方及喂料量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与饲养学,汇集了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生物科学等各领域知识和科研成果,把饲料与饲养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一门直接指导生产、服务于生产的应用科学,由于饲料成本占整个动物生产成本的50%-80% ,如何降低饲料成本,饲料与饲养学也是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饲料学研究的是饲料营养价值,探索饲料中营养成分、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只有准确掌握这一规律才能恰当地组织饲料进行动物生产,并有利于充分利用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饲料与饲养学课程对于动物营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是动物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
如何获得适合自己的饲料
首先取决于饲料的原材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原材料都不过关,又怎么能做出好饲料呢?一般的饲料原料都是由玉米、豆饼(粕)、大麦、麦麸、燕麦、鱼粉、饲料酵母,以及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合成氨基酸等搭配组合而成。一些常见的原料问题多是玉米发霉严重、酵母变质等。
其次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猪场需要,进行饲料配比,一成不变的饲料在养殖过程中是万万不可的。饲料需要根据猪各生长阶段、采食状态、季节、疫情等进行相应的配方变更。比如哺乳期仔猪腹泻时,如果是母猪的问题,饲喂用麦麸、柿子醋,放入铁锅中,打火,翻炒,把麸皮炒黄,再加陈醋,炒焦分二次拌入饲料中,连用2~3天,基本可以缓解。而对于断奶仔猪腹泻,饲喂翻炒后的高粱粉配合精料,有不错的效果。母猪妊娠期喂料标准:0-7天,1.8-2千克:7-37天,2.2-2.7千克:37-100天,2-2.2千克:100-112天,2.7-3.6千克:112-分娩,1.8-2千克。出现采食量减少而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时,多是由于肠胃问题引起,这时饲料则需要搭配健胃消食散或者益生菌之类的帮助消化吸收,效果不好则可以考虑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了。冬季应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豆饼(粕)等蛋白饲料比例;夏季由于采食量下降,应减少玉米等能量饲料比例,并适当提高钙的含量。
最后,饲料需要的多样、合理、营养,科学的搭配才能提升采食量、降低疾病的发生、减少出栏时间、提高效益。多样的饲料一般是为了各种需要而特别搭配出来的,比如甜味饲料、辣味饲料、咸味饲料、香味饲料等。合理的饲料搭配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含能量和蛋白质较高,含粗纤维少,则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相反,含能量和蛋白质少,含粗纤维多,则适口性差,难以消化。
老生常谈,养猪重在养,养需要细心,细心需要多观察多想。饲料的做好了,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效益才能更好。
Ⅱ 肉鸡如何降低养殖成本,降低料肉比
众所周知,料肉比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批鸡赚钱与否,看料肉比就可以看出来了。而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到养殖成本的70%左右,因此肉鸡料肉比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肉鸡养殖成本,降低料肉比呢?

在现在的养殖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比较确实的措施,让肉鸡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能,使肉鸡料肉比的指标降低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可以降低肉鸡养殖成本、料肉比的措施:
1.雏鸡的选择
选雏要选壮雏,剔除弱雏和残、畸雏。壮雏的特征是: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响亮,眼大有神,站立稳健,手握有力,反应敏捷,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无出血痕迹。弱雏则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目缩头,站立不稳,蛋黄吸收不良,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雏鸡的均匀度、生长状况的高低对后期的生长性能十分重要,前期雏鸡的优秀与否和肉鸡养殖过程中的料肉比息息相关,影响着肉鸡的养殖效益。
2.加强鸡舍和设备的消毒
根据鸡舍和接收鸡苗的日期合理安排冲洗、清理、消毒、空舍的准备工作进度,一般情况下一批肉鸡销售后间隔至少2周以上再进下一批肉鸡,以保证鸡舍的准备和足够的空舍时间。进雏前一周要把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检修供暖、通风及照明等设备;堵塞鼠洞,防鼠害;备足所需饲料及用具;制定免疫预防方案,确保药物、疫苗及时到位。
3.加强对环境的控制
环境对肉鸡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入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比较大,对肉鸡的应激强烈,所以养殖过程中应格外细心。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使鸡群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减少应激消耗防治疾病发生,使鸡群永远处于最佳的状态下。因此我们一定要制定出一个好的饲养程序和方法并施之于行动。
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关系着肉鸡是否健康生长。第一周鸡舍温度应控制在35-33,以后每星期下降2-3,直至降到20左右;夜间外界温度低,鸡活动少,温度应比白天高1。掌握温度应遵循下列原则:初期宜高,后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间宜高;晴天宜低,阴天宜高。
光照:一般雏鸡入舍后0_5日龄实行全天24h光照,以后逐渐缩短到20h直至出栏。在光照强度上,从第5天开始采取弱光照,让鸡能正常吃料、饮水就行,以防惊群。在生长期适当限光有利于鸡群在黑暗中发育内脏器官,防止后期死淘(猝死)过高。如果饲养42天左右或35_36天的肉鸡宜采用间歇式光照或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方式。
湿度:前期1_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其参考标准是:1_2周,相对湿度可控制在70%_65%,以后控制在55%_60%,最低不低于40%。
通风换气:肉仔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1_3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氨气浓度小、无烟雾粉尘。秋季根据外界气温适当打开门窗但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
4.加强饮水管理
必须保证不被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污染。第1周饮用和室温相同的温开水,以后改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前3天在饮水中适当添加2.5%_5%葡萄糖、肉鸡用多维;雏鸡进入育雏室后须饮水3_4小时后开始第1次喂料;饮水器应摆放均匀、高度适中,每天清洗消毒1_2次,贮水缸、桶等贮水时间不能超过3天;尽量记录每天饮水量,如果饮水量异常则往往是饲养管理有异常或者鸡群有疾病的先兆。
5.注意鸡群的健康状况和有效的疫病防制手段
鸡只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其强健的消化力和饲料转化力,一个有病的鸡群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肉鸡生产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和密切关注这一问题,把防病工作作为一个重点使鸡群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料肉比,才能获得最佳利润。
6.饲料和绿色饲料添加剂的选择添加
饲料成本在整个肉鸡养殖成本中占到70%左右,选择何种饲料直接关系到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问题的核心就是用哪些饲料的成本最低,具体用哪一种饲料您可以自己做一些对比试验。根据国内目前的情况,可以采用信誉较好的中型或大型饲料厂生产的价格适中的肉鸡专用全价颗粒饲料。
肉鸡养殖的周期较短,全程使用全价饲料,但肉鸡对饲料的利用率有限,所以建议在饲料中额外添加适量的绿色饲料添加剂-龙昌胆汁酸,提高肉鸡对饲料中脂肪利用率15-30%,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提前2天达标,可降低料肉比3%左右。且肉鸡在后期由于高脂肪高蛋白的饲养,肝胆负担很严重,易出现家禽肝胆综合征,造成伤亡损失。胆汁酸在饲料中的添加,可以减轻肉鸡的肝胆负担,修复肝胆损伤,提高出栏率,显着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各方面降低肉鸡的养殖成本。
文章转自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Ⅲ 养50只鸵鸟成本是多少
养50只鸵鸟成本是十万左右。
1、饲料成本:精饲料以玉米、麸皮、草粉为主,每只鸵鸟一年需精饲料300公斤,精饲料按2元/公斤算需600元,青草料以青玉米秸秆、高粱等为主,每只鸵鸟每年需300元左右,一只鸵鸟一年的饲料费用在900元左右。
2、其它成本:各种基础设施如水、电、场地、围栏、设备等费用,每只平摊下来大概在100元左右,饲料添加剂100元/只,防疫、消毒等费用每只200元。
3、鸵鸟种苗300元/只,50只费用在15000元,加上饲料及其它费用每只鸵鸟每年养殖费用在1600元左右,50只的养殖成本在80000元左右。
(3)饲料添加剂占养殖成本多少扩展阅读
鸵鸟婚配为一雄多雌,一般1只雄鸟配3-5只雌鸟。鸵鸟交配后约1周左右,雌鸟开始产卵。通常每隔一天或两天产1枚卵,直到巢内有12-16枚卵时,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孵化工作,孵化是由雄鸵鸟和雌鸵鸟交替进行。
雌鸵鸟一般是在白天孵卵,雄鸵鸟则是在夜间孵卵,因为在夜晚其艳丽的颜色不易被发现。当鸵鸟在巢中孵化时,经常沿地面伸展其颈部,用以迷惑其他敌兽。
Ⅳ 如何有效降低养猪成本
1、 采取有力措施预防疾病
每次进猪前,均对设备及地面进行严格的高压冲洗和常规消毒,消毒后的干燥时间不少于7天。
2、 提高饲料利用率
使用饲料添加剂可显着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促进猪的快速生长和防止疾病。添加类型包括霉剂、酸制剂、抗生素、微生物制剂、微量元素、氨基酸、抗菌中草药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物等。饲料添加剂要杂保质期内使用,应选择使用效果明显、稳定性强的。
3、 减少饲料浪费
根据养猪技术网经验,养猪生产成本中饲料约占总成本的69%~83%。饲料浪费是大多数养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浪费一般占总消耗的3%~5%。1个年产万头的猪场,按日需8吨饲料计算,每天就有240~400千克饲料浪费掉,每年损失20万元左右。
投料过多容易被猪拱出槽外而造成饲料浪费。
4、充分利用农村饲料资源
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种饲料资源,利用优质牧草养猪,如稻谷、甘薯、大麦、紫云英、蔬菜、野生饲草等,做到合理搭配,这样既能保证营养需要,又能降低养猪成本。据测算,用混合料喂猪,料肉比为2.8∶1或3∶1,而用单一的玉米或稻谷喂猪,猪每增重1公斤需消耗6~7公斤玉米或稻谷。
5、猪品种对成本的影响
优良品种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一些;反之,地方品种则高一些。
6、饲养管理工作的影响
场地选择要选择交通便捷,冬暧夏凉、水电易通的地方,可以适当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的饲养包括科学的配料、合理的饲养方式、仔猪早期补料等。
强化管理包括适时配种、合理分群、防寒保暧、防暑降温等工作,均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
7、疫病防治
据了解,当前1头猪正常的预防费、驱虫费、检疫费等要17元~20元,如果发生了疫病,则另外增加医药费,增加成本。一般搞得好点的养殖场育肥生猪发病率在5%左右,死亡率在2%左右;仔猪发病率在12%~15%,死亡率在7%~8%。因此,搞好疫病防治,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如果国家能减免防疫费、检疫费,也可以减少生产支出,增加养殖收入。
8、适时屠宰
猪的生长规律是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变慢,饲料报酬是前期高、后期低,且猪养到后期主要以沉积脂肪为主,耗料很多,但若过早屠宰生猪其屠宰率不高,肉品质不好,以猪的体重达到90~100公斤时屠宰比较合适。
另外有效的降低养猪成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制订适合本地区,价格便宜的饲料配方,可降低饲料成本。
2、实行自繁自养,可以降低育肥用断奶仔猪的成本费用,减少疫病发生,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3、采用科学管理技术,为猪的生长育肥创造适宜的条件,加快猪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期,即可相对地降低饲养成本
4、寻找饲料替代物 利用糖渣养猪。糖渣是葡萄糖厂的附属产品,动物适口性好,饲喂效果不错。玉米糖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等,是喂养畜禽的理想原料。鸡粪发酵也能养猪。发酵鸡粪可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蔓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猪体质,使兽医兽药费用大幅度下降。
5、发酵床养猪 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增强猪只抗病力,提高饲养收益。
降低养猪成本口诀:
1、引进优良种猪,搞自繁自养。
2、科学管理,减少疾病、浪费。
3、选择优质饲料,科学配比。
4、改善硬件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Ⅳ 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药物、人力、水电等各成本所占的比率是多少
请补充规模,不同规模的资金需求是不一样的。
养猪成本:饲料70%,药物20%,其它10%
成本水泥最低,全漏缝最高;效果全漏缝的好。
猪舍根据你自己的情况确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