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为什么用摊余成本
扩展阅读
如何看港剧资源 2025-07-30 15:26:53
石油化工厂怎么规划 2025-07-30 15:26:35

借款费用资本化为什么用摊余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1-24 13:41:20

① 借款费用资本化时按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计算为什么

实际利率。规定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2006)第七条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二)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② 可转换公司债券专门借款为什么是按照摊余成本计算

债券如果不是采用面值发行,那么应当使用摊余成本计算资本化期间的利息费用,因为借款利息费用包含债券溢价的摊销。

③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为什么要采用摊余成本

因为持有至到期初始计量可能是折价或者溢价,说明实际利率不等于票面利率,所以应该还原本质,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所以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1,无论持有至到期投资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要涉及摊余成本,说的就是债券投资,不包括权益投资。不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里的债权投资,虽然用到摊余成本,但后续计量要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
2,所谓摊余成本,白话点讲,就是摊出多余的利益或损失后的成本,由于购买债券有可能多花钱,也有可能少花钱,也有可能花的钱和面值一样,所以为了准确反映实际利率,而采用摊余成本:
比如:
1.面值1000,票面利率55%,5年期,花了1000,那么实际利率也是5%,这时每一期的摊余成本都是一样;
2.面值1000,票面利率5%,5年期,花了1200,这时多花钱了,那么相对以后能获得的利息而言,本来花1000,可以得到50
*
5
=250元的利息,但现在多花了200,相当于花1200去得到250元的利息,那么与票面5%的利率相比,实际利率就没有那么多了;
3.如果少花钱,实际利率就多了。
3,折现就是为了求出将来可以得到的本息(承以上,1000+250=1250元),相对于今天投入的钱(比如多投了200元),计算出实际的利率。

④ 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是什么为什么叫摊余成本

我认为你这样理解也可以。摊余成本重点是要强调有尚未摊销的成本,如购买的时候支付的税费及其他,或溢价、或折价购买,最终都需要计算现值,在购买的一刻价值相等,随着持有时间的延长,越临近到期日,待摊的成本越低。
我认为之所以叫“摊余”,是想与老会计准侧进行区分。

⑤ 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为什么用摊余成本计入

三个条件:对于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和汇兑差额,只有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才能开始资本化。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里所指的资产支出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只包括企业为购置或者建造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主要是指资产的实体建造活动,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建造等。但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却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建造活动的情况,如只购置建筑用地但未发生有关房屋建造活动就不包括在内。

⑥ 为取得长期借款发生的费用(非资本化)应计入成本,是要从成本中扣除吗为什么

【1】这里所谓的资本化,意思是说长期借款的成本问题。不是向无形资产研发那样的费用化、资本化问题。这是新准则的规定,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不像原来那样直接用财务费用来计算了,需要分摊形成。
【2】就你补充问题而言:
开始时,长期借款的成本是100000 - 5000=95000,看起来就像你的成本还少了一样,其实,这只是期初的成本(一个在借方,一个在贷方)。

但是,在后续计量时,要采用摊余成本计算方法,因此,95000的成本,最终会随着“--利息调整”逐步分摊到财务费用里,该二级科目慢慢也就变成0了,就只剩下“长期借款--本金”的科目有余额了,那么,金融负债的成本就是100 000了。

这是一个金融负债里的知识,涉及摊余成本的问题,去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