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机会成本和机会成本法的联系
Step 1:先搞清楚定义(也就是名词解释)
①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将某种资源安排特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所造成的损失、付出的代价,就是该种资源的机会成本。通俗的讲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强调价值和收益。
②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是指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简单讲就是运用机会成本计算资源价值的方法。强调手段。
Step 2:联系
机会成本是机会成本法得以实施的前提,机会成本法是机会成本在实际中的运用。机会成本法主要是为了解决面临多种价值取舍时,如何选择最大价值的问题。
❷ 选择题: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什么
投入这种行为的资源的其他可能用途。
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其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❸ 生态价值估算的一般方法
一、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就是作出某一决策而放弃另一决策时损失的利益。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以自然资源稀缺为前提的。自然资源是稀缺的且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一种利用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用作他途的收益,其他方式中最高收益就是选定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法使用简单,可操作性强,特别适用于某些资源应用的社会净效益不能直接估算的情况。
二、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建立的依据是,生态系统质量不同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数量也是不同的。基本原理是将生态系统作为生产中的一个要素,生态系统的变化将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或将导致产量和预期收益的增加或损失。因此,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水平计算出该产品或服务所依存的生态系统的价值量。
尽管市场价值法原理简单,易于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多样,对产品影响强弱程度也有分别,且影响系数确定的难度较大,因而实际应用的相对较少。
三、防护成本法
防护成本法是指为了消除或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而投入的防护费用。防护成本法依据的原理是,增加费用用于防护措施,减少或完全阻止了生态系统退化,避免了生态系统退化消极影响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获得的收益。
尽管防护成本与生态价值存在差别,对生态价值的反映较为粗略。但是,防护费用法可以将对生态价值复杂的计量方法简化为防护措施成本的测算,实际应用的较多。
四、恢复成本法
恢复成本也被称为替代成本法,是通过计算恢复一项已经丧失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成本来估算其价值。恢复成本法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以后,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质量就会下降,投入费用消除这种损害,使人们重新获得原有的生态服务享受,投入的成本可以作为生态价值的指标计量。
准确界定所需恢复功能是恢复成本法发挥效用的前提。例如河流泥沙的控制与减少需要经过上游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河流泥沙含量的微小变化意味着上游较大投入。
五、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也称替代工程法,是用建造新工程的成本估算目标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实质上是恢复成本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影子工程法依据的原理是,采用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有生态系统发挥服务功能,其所消耗的成本亦即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
影子工程法比较适用于生态系统成分复杂、发挥功能机理复杂、影响生态价值因素较多且影响系数不容易确定的情况。一个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难以量化,但是可以采用修建水库或拦水堤坝实现同样拦蓄总量,则替代工程的造价就是这一生态功能的价值。如欧阳志云等估算出我国森林和草地拦截泥沙,减少江河湖库淤积损失为154.21亿元(欧阳志云,1996)。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工程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同替代工程其修建成本是不同的,用来估算出的生态价值也是不同的。并且,替代工程与目标生态系统在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因此,影子工程法估算的生态价值也是一个参考值,并非生态价值的准确值。
六、旅行成本法
旅行成本法是用旅行费用为标准来衡量人们对某种非市场产品的偏好。旅行成本法主要是通过往返交通费、门票费、餐饮费、住宿费、设施运作费、摄影费、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的费用、购买或租借设备费以及停车费和电话费等旅行费用资料确定目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因而,旅行成本法特别适用于休闲消遣生态价值的评估。
当然,旅行价值法也有缺陷,其所估算的生态价值量随目标生态系统的交通条件、景观价值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❹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机会成本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4)机会成本法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机会成本法在指导内部定价时能同时满足合理业绩评价,目标一致和自主经营权这三项,此时的市场价作为转移价仅能充分说明各分部的自主经营决策权,未能很好地体现业绩评价与目标一致的功能。
从目标一致上讲,公司应鼓励购买分部向销售分部采购内部产品,销售分部应优先向购买分部销售不是都从市场上购买(或销售)。
从业绩考核上讲,由于是内部转移物品,与产品销售相关的销售费用、包装费用、广告费用、收款费用、坏账损失及各种相关税费等并未实际支出,若以市场价为内部转移价将虚增销售分部的利润,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出销售分部的业绩
❺ 什么叫做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猪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牛。
机会成本法适用范围:
要用机会成本来衡量一种资源的价值,则该资源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种属性:
1、资源必须有多种用途,如果资源只有一种用途-而且时间上不具备储存调节性(如径流式电站的来水,“机会”就无从谈起。
2、资源必须具有稀缺性,如果资源多得可以保证每一种用途都能充分满足,也就无需应用机会成本了。
❻ 审计方式有哪几种
审计方式: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恢复费用法、防护费用法、调查评价法。
1、机会成本法: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当于对多种互斥的方案的选择,资源有限性决定了选择一种形式就要放弃其他形式,放弃方案中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2、资产价值法:环境条件的差别可以通过地价或宅价反映,据此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条件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
5、防护费用法: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适用于出现了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
6、调查评价法:咨询专家或环境利用者,当环境物品的供给数量或质量发生变化时。人们愿意支付或接受补偿的金额,按调查结果,评价环境资源损失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可运用于评价如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❼ 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是指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例如,保护国家公园,禁止砍伐树木的价值,不是直接用保护资源的收益来测量,而是用为了保护资源而牺牲的最大的替代选择的价值去测量;保护土地,是用为保护土地资源而放弃的最大的效益来测量其价值。
❽ 机会成本法的原理
机会成本法 (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是指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例如,保护国家公园,禁止砍伐树木的价值,不是直接用
保护资源的收益来测量,而是用为了保护资源而牺牲的最大的替代选择的价值去测量;保护土地,是用为保护土地资源而放弃的最大的效益来测量其价值。
❾ 请用英语解释一下机会成本的意思
机会成本
[会计]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法 Opportunity Cost Approach,opportunity cost method,Opportunity Cost
资金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of capital,OCC
例句:
如果对于看电影而言,你的次优选择就是读那本书的话,那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你看电影花的钱,再加上你因为不能读那本书而放弃的那份愉悦。
If your next-best alternative to seeing the movie is reading the book, then the opportunity cost ofseeing the movie is the money spent plus the pleasure you forgo by not reading the book.
❿ 机会成本法的应用
外部市场条件下的应用
中间产品存在外部市场,即市场价格可供利用时,理想的内部转移价格应是含一定折扣的市场价格。根据机会成本法,在完全市场下,销售分部可以向外部以市场价格销售任意数量的产品,若转移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它就会遭受损失。同样的,购买分部也能以市场价格获得所需的产品,故它不愿意支付比市场价格更高的价格购买内部产品,此时销售分部的最低转移价格和购买分部的最高转移价格似乎就是市场价格,其实不然。机会成本法在指导内部定价时能同时满足合理业绩评价,目标一致和自主经营权这三项,此时的市场价作为转移价仅能充分说明各分部的自主经营决策权,未能很好地体现业绩评价与目标一致的功能。从目标一致上讲,公司应鼓励购买分部向销售分部采购内部产品,销售分部应优先向购买分部销售不是都从市场上购买(或销售);从业绩考核上讲,由于是内部转移物品,与产品销售相关的销售费用、包装费用、广告费用、收款费用、坏账损失及各种相关税费等并未实际支出,若以市场价为内部转移价将虚增销售分部的利润,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出销售分部的业绩。因此,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应是打了一定折扣的市场价格,具体折扣的比例可以由公司总部制定也可以由销售分部与购买分部协商,这样的定价既不会损害销售分部的利益,又会促使购买分部主动地向销售分部购买而向市场购买,因为这样的价格低于购买方的机会成本,购买方有利可图。所以,当中间产品存在外部市场时,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是折扣后的市场价格,它能使业绩评、目标一致、自主经营有机结合。
非外部市场条件下的应用
当中间产品不存在外部市场,无法确定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时,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就不适宜了,此时用机会成本法指导的内部转移价格是协商转移价而非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这是因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及变动性成本加固定成本)的弊端很多。
(1)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双方的机会成本。如完全成本所耗直接材料、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及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由销售方控制,购买分部无法控制其成本,此价格不是购买方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它将可能由于销售分部的行为而受损,这样会产生不良刺激并歪曲业绩的评价,造成分部间的苦乐不均,影响公司的整体利益。
(2)它没有考虑不完全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影响。例如,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中,销售分部可能无法销售其所有的产品,这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的过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销售分部的产品价格,而购买分部所能接受的机会成本也将充分考虑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