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哪个好
如果可以现场制造,就不用预制的。
前者强度高,就是连接紧密,后者作业快,但是结构之间的连接是个弱点。
⑵ 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
高,高很多,并且附带很多问题,因为刚起步问题太多,以后技术成熟了会降低
⑶ 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各有那些优缺点(需要专业答案)
现浇整体式构件采用现场支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养护。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防水性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开洞容易。结构的整体性能与刚度较好,适合于抗震设防及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
建造有管道穿过 楼板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也宜使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在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大体积,整体性要求高工程,往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缺点:需要大量的模板,现场的作业量大,工期也较长。必须在现场施工、工序繁多、需要养护、施工工期长,大量使用模板等。现浇混凝土还有一个显着缺点就是易开裂,尤其在混凝土体积大、养护情况不佳的情况下,易导致大面积开裂。
预制装配式在工厂或预制场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优点: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缺点:整体性、刚度、抗震性能差。
(3)装配性和现浇哪个成本高扩展阅读:
混凝土结构的种类:
1、素混凝土
素混凝土是指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矿物参合料、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一定比例的水拌制而成。
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1900~2500kg/m3,是由天然砂、石作骨料制成的。当构件的配筋率小于钢筋混凝土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时,应视为素混凝土结构。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抗拉强度却很低,故一般在以受压为主的结构构件中采用,如柱墩、基础墙等。
2、钢筋混凝土
当在混凝土中配以适量的钢筋,则为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这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之所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靠两者之间存在粘结力,受荷后协调变形。
再者这两种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此外钢筋至混凝土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作为钢筋的保护层,使钢筋不受锈蚀并提高构件的防火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现浇混凝土结构
⑷ 装配式结构抗震效果和现浇的比哪个好
现浇结构建筑的抗震效果要比装配方式建筑好得太多,无论是在结构重量和建筑弹性都是现浇结构优于装配式建筑。更不用说地震后对人类生存率来说也是现浇结构更优。
目前国内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原则是“等同现浇”,在抗震措施相同的情况下二者的抗震能力没有明显区别。
国内很少使用的使用预应力的干式连接的装配式框架节点在小震作用下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差别不大,但在大震作用下的耗能能力有较大区别。
装配式结构抗震特点: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称重构建都是由工厂预制完成的,品质上比现场浇筑更稳定,也更有保障,装配式的优点在于高度集成、工厂化、产业化,相对普通钢筋砼建筑而言,粉尘排放减少,缺点是现在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自重大运输成本高,虽然是提前浇筑好的,减少了人工。
⑸ 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各有那些优缺点(需要专业答案)
现浇砼结构具有整体性好、防水性好的优点;缺点是施工操作复杂,周期长,不适合工业化的工厂制作,质量不稳定、影响因素多。
预制装配式砼结构与其相反。
⑹ 开发商关注的100个装配式建筑问题之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与减量、铝模
壹
- 从运营的角度,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 -
装配式建筑一般能享受当地提前预售、面积奖励等政策利好。
假如,30层的高层住宅提前2个月销售,并获得现金流,销售单价50000元/平米,银行融资利率6%,提前卖楼收益120000*6%*50000*2/12=60000000元。可以弥补500元/平米的建造阶段增量成本。
假如,达到奖励标准,可有3%的面积奖励,楼面地价35000元/平,土建成本单方建安价按照4000元/平,奖励面积获取利润=3%*120000*(50000-35000-4000)=39600000元。可以弥补300元/平米的建造阶段增量成本。
(以上数据仅是理想状态,仅为说明从运营的角度看成本增加)。
贰
-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相比的土建材料增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
装配式建筑地上部分相较现浇结构,混凝土及钢筋量因以下原因会有以下提高:
(1)PC剪力墙设计地震力放大导致配筋增大。
(2)采用半灌浆套筒时的连接纵筋直径加大。
(3)考虑预制构件的标准化需求对不同楼层、重复单元的相同位置处构件进行截面统一或进行配筋归并。
(4)接缝处满足抗剪计算的钢筋量增大。
(5)用于后浇段连接的水平及竖向封闭箍的钢筋量增大。
(6)叠合板比现浇板提高了厚度。
(7)PC框架柱、框架梁由于装配施工需要,往往需要加大截面尺寸。
因此,从利于产业化实施的角度考虑,不宜完全按照原有现浇结构的地上混凝土和钢筋含量进行限额设计要求。
叁
- 与现浇结构相比,主要成本减量的项目有哪些? -
现浇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成本主要区别在于直接费,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措施费。减量的项目包括:现浇部分的混凝土与钢筋、抹灰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规费、人工费。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夹心墙板的外叶墙板可以作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外侧模板,从而达到取消外侧通高脚手架、外围模板及外立面抹灰的目的,提高施工速度。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的方式,现场仅需安装,无需全楼层模板,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浇筑工程量较少,板底无需抹灰。消除了传统现浇楼板存在现场施工量大、湿作业多、材料浪费多、施工垃圾多等问题。
混凝土楼梯是传统现浇工艺中耗时较大、绑扎钢筋难度高的工序,预制混凝土楼梯是在工厂里生产,现场仅需要安装、校正即可,能够大幅度减少现场绑扎钢筋作业,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肆
- 装配式建筑大致的成本增量是多少? -
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包含如下内容:较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楼板增厚,埋件、钢结构支撑增加,为满足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等产生大量措施费,还包括套筒灌浆费、打胶工艺费、成品保护费、大型塔吊费等、勘察设计费(包含设计院设计费及构件厂深化设计费)、BIM咨询费、工程监理费等。
1)根据北京市《关于确认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增量成本的通知》(京建发〔2013〕138号),PC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增量成本参考值分别为436元/㎡(高度60m以上,包括预制外墙)、409元/㎡(高度60m以下,包括预制外墙)、115元/㎡(高度60m以上,不包括预制外墙)。
2)根据某项目数据,上海地区(预制率30%~40%)住宅采用预制夹心外墙的产业化成本增量约为500元/㎡左右,采用非夹心外墙时的成本增量约为350元/㎡左右。
以上数据仅为参考,实际数据会因项目特点、技术方案选用、当地预制构件价格等因素出现波动。此外,勘察设计费(包含设计院设计费及构件厂深化设计费)、BIM咨询费、工程监理费等也有一定增加。
伍
- 铝模体系的优缺点有哪些? -
铝模具有重量轻、拆装灵活、刚度高、使用寿命长、板面大、拼缝少、精度高、浇筑表面平整光洁、施工对机械依赖程度低、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应用该范围广、维护费用低、施工效率高、回收价值高等优点。
铝模系统可实现灵活组合,提高周转率。且拆装方便快捷,可有效缩短工期。采用早拆模支撑系统,通过一套面板系统+三套支撑系统搭配使用,可实现较快的施工进度。
对于楼梯构造柱、门窗过梁、止水反边、沉箱反坎等小尺寸二次构件可一次成型,效果良好,能有效地解决外墙、门窗、卫生间等的渗漏问题。采用铝模浇筑混凝土后也可以改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后期找平作业,混凝土表面具备直接喷刷涂料的条件。
铝模的单平米成本比木模略高,但考虑到铝模的回收价值以及免抹灰、重复使用的优势,标准层层数越多,铝模的综合成本越低,30层以上的建筑有成本优势。
标准化的楼层和构件更利于铝模发挥其优势,这个诉求也与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一致,部分区域对于使用铝模体系也给予了政策鼓励和引导。
缺点及注意事项:铝模模具成型后再修改比较麻烦,对设计的精度要求更高,对变更或预留调整的容错性稍低。铝模与爬架的组合更合理,若外架为挑架,则需特殊处理。
想了解更多可以多关注!
⑺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两者之间的造价有什么区别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目前来看,造价比较高,随着预制构件工厂的发展,会接近传统建筑的造价,甚至更低。
⑻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两者之间的造价有什么区别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两者之间的造价有以下区别!
1、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按照各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用相关预算定额单价,然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出施工图预算。造价构成主要由直接工程费(人、材、机、措)、间接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为施工企业主要成本支出,是构成建筑造价的主要部分,也是工程取费的计费基础,直接工程费对建筑工程造价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而管理费和利润则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建设标准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法的人、材、机消耗量为社会平均水平,调整空间有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降低工程造价,唯有调整企业管理费和利润,而由于成本、质量、工期三大因素的互相制约,若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则必将影响到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2、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除与传统现浇模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费之外,还增加了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等环节费用。由于仍是仅有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因而亦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而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费用才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经过对PC构件生产厂家的调研,PC构件生产费用包含建筑材料费、人工水电机械等成本费用、构件模具费、工厂摊销费、PC构件厂利润、税金组成;构件运输费主要是PC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短期仓储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构件安装费主要是构件场地内垂直运输、安装等费用,此外还有现场脚手架、模板等措施费用。
⑼ 为什么装配率越高增量成本越高
一方面是装配式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仍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工程造价偏高。根据实际项目测算,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造价要高出至少200元/m2,并且随着装配率越高,增量成本也越高。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剪力墙板之间水平连接采用预留水平伸出钢筋现浇,竖向钢筋连接采用套筒灌浆技术。
(9)装配性和现浇哪个成本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现场安装是整个工程中的重难点之一。由于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各类构件的种类较多,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例如构件运输、堆放不规范导致的管理难度加大、构件吊装风险较大、现场构件安装的临时支撑风险较大、预制外墙板防水难度大、构件拼装定位困难以及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等等。
⑽ 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价格高吗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