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概念是
所谓“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 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的依据就是计算该项目的的净社会效益。净社会效益等于效益减去成本后的余额。
一般来说,政府投资的项目的投资要持续许多年,在此期间,每年都要发生效益和成本,必须加总这些“效益流”和“成本流”。
⑵ 第17~20讲:从成本的角度理解其他概念
1.例子1:你在街边买了一个碗想拿来吃饭,花了十块钱。后来发现这是干隆用过的碗,价值十万块钱。这个时候如果把碗卖给博物馆,那么你就盈利了。在经济学观点里,当你意识到某个商品的价值跟你预期的不一样时,你就获得了盈利,凡盈利都是意外的。如果你继续用这个碗来吃饭,成本是十块还是十万块呢?很简单,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就是十万块。所以说,盈利会提高资源使用的成本。
2.例子2:把上面的例子反过来,你在博物馆买了一个十万块的碗,后来发现并不是真品,价值就是十块钱。这个时候你用这个碗来吃饭的成本时十块还是十万?答案是十块钱。同样的道理,当你意识到商品的价值低于预期,便是亏损。亏损会降低资源使用的成本。
3.思考:从成本的角度去理解盈利和亏损,就是资源可以发挥的价值发生变化,你继续按原来的方式去的使用资源,也就是放弃了其他可能性,成本会相应变高和变低。知道这个原理不难,难在如何判断是哪个资源才是盈利或亏损的关键,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入调整。
旱涝保收就是怎么做都会赚钱的生意,当大家都了解这个生意的门路,便都会加入竞争,资源的使用成本就会提高,好生意就变得难做了。另外还有一个思路,当大家都能做好一门生意,就等于大家都没有竞争力了。如果不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就只能在价格战中把自己耗尽,大家的生意也都难做了。
1.例子:你在北京CBD一家餐厅点一碗牛肉拉面,这碗面的价格比较贵。你问老板为什么这个面这么贵,他说因为铺租贵所以面就卖的贵。老板认为成本高,所以商品价格就高,这样的理解正确吗?老板的理解恰恰把因果关系说反了。面可以卖的贵,是因为CBD的工作效率高,人们愿意集中到这里工作,这里的餐饮需求就大,所以一碗牛肉面的价格可以卖的贵,所以店铺的租金才会高。
2.思考: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并且逐步推导定义生产要素的价值,也就决定了成本的高低。
价格永远取决于供求关系,这个产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即便凝聚了大量人类劳动,也不会有高的价格。市场定义了这个商品的价格,反过来就能定义这些劳动力的价值,人们就会比较付出劳动的投资回报率是否值得。当投资回报率过低,劳动人民就不再愿意投入,商品也就逐渐被市场淘汰。
思辨:有同学评论“这个观点不是完全错误,比如苹果做的优秀(凝聚大量劳动力),可以说多人买才会价格高,也可以说他就是做得好,所以大家才愿意买。”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是有这个可能,但产品做的优秀,只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方式之一,不是最终决定价格的因素。产品做的优秀但市场不买账,价格也没法拉高的。
1.例子1:“猫王”是一位着名的歌星,他在当歌手之前是个卡车司机。假设他当卡车司机的收入是十万,他当歌星的收入是1000万。如果他当歌星的收入减个10万,减100万,减500万,都仍然比起他当卡车司机时候的收入多得多,他仍然会选择当歌星。在经济学,会认为他两个职业之间相差的990万收入是他白赚的,这就是他的租(也叫“准租”)。
2.例子2:再有一种情况,你在公司上班,老板给你一万块,如果你在上班时间抽出半小时来刷朋友圈,而老板不会因为这样而炒你鱿鱼,那么你就赚了半个小时的“租”。
3.思考:一件事情,有“租”的一面,也会有“成本”的一面。实际上收入是会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等变化而变化。就像“猫王”的例子,虽然无论收入多少,他都选择当歌手。但是,他作为歌星是否足够努力,他的收入还是会产生差距的。同样你上班的时候是不是花了时间做自己的事情,长远来看也是会影响你的收入的。
“租”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有很多不同的情况都体现了“租”。你现在的工作收入减去次优选择的收入是“租”,你在公司里面做自己的事情的时间也是“租”。我们要追求自己的租提高吗?我觉得我们追求的是自己价值的提高。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租上,觉得自己多做少做都一样,其实是忽略了成本的一面。我们应该思考,享受“租”的同时会不会降低自己的能力,从而降低自己的长远价值呢?
1.例子1:乞丐在路边获得施舍,是白拿的吗?经济学家发现,即便是乞丐想要获得施舍,他们也是要付出努力的。比如当他们发现第一个人接触到施舍者的更容易拿到钱,他们就会竞争有利位置。当他们发现越惨的人越容易拿到钱,他们就会比惨,故意不洗澡穿破烂,甚至有人会自残,这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2.例子2:某些企业得到政府特别保护,具有垄断经营的权利。经济学家去调研这些企业,发现他们没有想象中赚得多,原来他们为了获得垄断经营的权利,其实也是需要竞争,需要消耗资源的,比如“行贿”。
3.思考:经济学家图洛克把“垄断利润”跟“乞丐收入”联系起来,认为他们在争抢利润的过程,都浪费了社会的资源。这类行为,就是“寻租”概念的起源。有人会困惑,贼为什么对社会有害,他们只不过把一部分人的财富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口袋,但事实上为了防贼,社会增加了“锁”的成本,增加了资源消耗。“寻租”行为专门用来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获得好处,而社会总的资源会发生消耗的行为。
减少“寻租”活动,就要减少政府给企业下放的权力和优惠政策,更多地交给自由市场去解决,更多公开透明的政策,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
以下为本周课程的概览:
⑶ 一种分析成本和营业收入关系的方法叫做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保本分析Breakeven Analysis
一种分析成本和营业收入关系的方法。用于确定一个或一组产品在数量达到多少时,可以做到既无利润也无亏损。(又称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
马上就要2015年下半年CMA资格考试了,在这里祝大家好好考试,每个人都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⑷ 从利润和成本两个角度分析企业如何盈利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最重要的项目,利润是如何而来,有三种想法:
第一:售价=成本+利润
第二:利润=售价-成本
第三:成本=售价-利润
有成本和利润的话,商品价格便基本确定了,也基本上就有了市场价格定位了,通过市场覆盖率便可预计出每月大概的销量。销售量*利润便是每个月大概的毛利,减去每月的整体费用,便是每月的净利润。
不同想法让做法截然不同
1售价=成本+利润
我的售价就是成本加上利润,所谓成本主义的想法,适用于独占性商品,为卖方市场,消费者对其售价是不可置啄,石油、黄金等贵重原物料产品价格大都偏属此类,若贵公司产品为独占性产品,则恭喜老兄荷包满满,所以新产品开发的蓝海策略就是努力于此。
2利润=售价-成本
在红海战争中,商品的售价受制于市场,随着市场竞争而不断修正售价,此谓售价主义,利用售价取得市场份额,量大就是美,因此或许可以让企业过得还不错,但是今日金额海啸蹂躏下个个企业哀鸿遍野,这是红海战争的现实怪不得人,位什么好日子的时候没想到降低成本呢?工业产品的宿命就是产品愈成熟,产品价格愈降低,不断改良产品在不损伤产品质下降低成本,价值分析(VE)是主要工具。
3成本=售价-利润
公司事先设定利润目标,根据目前市场售价而决定本公司产品的目标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加倍努力将成本降到目标成本以下,这种以利润为目标而设定目标成本的思想方式称为利润主义,为了达到目标成本而驱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导入新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移往低劳动成本、低原物料成本区域等等做法,尤其前二项是企业永续常存的唯二法则。
⑸ 收入成本费用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⑹ 我想知道(收入-成本)/收入、(收入-成本)/成本,都是什么意思,区别,怎么理解
(收入-成本)/收入是销售毛利率,就是分析一下销售收入中利润占多大比重;(收入-成本)/成本是成本利润率,用来分析投入资本的收益率。
⑺ 如何进行成本分析
一、对比分析法
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毛利分析,产品类别成本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同期比较分析,趋势分析这些都可以做对比分析。
(1)毛利分析
毛利=售价-成本 毛利率=毛利/售价
(2)产品类别成本分析
1. 产品类别毛利率分析
毛利率高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打开市场,毛利率为正数的在产能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生产。
2. 直接材料成本率分析
①原材料成本/总成本,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要降低成本,就要控制好材料成本,如果比率比较低,可以考虑提高人工效率,增加机械化。
②材料成本/售价,这个比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毛利率水平。
3. 直接人工成本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
4.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
5. 差异成本分析
①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③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6.成本利润率分析=利润/成本
7. 销售成本率=成本/收入
(3)行业比较分析
行业信息我们可以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资料里获得,可以做毛利率,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的比较分析,可以用图表表示。
(4)同期比较分析---可以做图表
(5)趋势分析---可以做折线图、柱状图
二、因素分析法
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三、相关分析法
是指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企业的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依存关系, 在这些指标体系中,一个指标发生了变化,受其影响的相关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如将利润指标与产品销售成本相比较,计算出成本利润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产品产量的变化,会引起成本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相关分析法找出相关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从而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
▎存货分析
1.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2. 存货构成分析
如果存货金额过大,对企业的资金占用就高,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3. 库龄分析
这个分析来源于我们的盘点,分析长期积压品占用资金情况,及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