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

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

发布时间: 2022-10-06 21:28:21

A. 如果某个蛋糕店生产9个蛋糕时,总成本是95元,生产增加到10个时,平均成本是10元,求边际成本是

9x+a=95,10x+a=100,得出边际成本a等于50元,

B.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摘要 亲,计算过程如下:

C.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指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这一重要性质表现为边际成本线同平均成本线相交于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

边际成本有时被称为增量成本,是由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企业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边际成本就是每增加额外的一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增加量。

(3)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扩展阅读

平均成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熨平市场波动,分散风险,使得收益曲线变得更平滑。

假如投资者在大盘下跌时开始定投,投在了山岗上,一路下跌投资者也一路投,等到股市上涨再赎回。这样一个周期,就是前面提及的定投“微笑曲线”。A股市场的特点是牛短熊长,在漫长的熊市或者震荡市中不懈定投,有利于摊薄成本积累份额,在日后市场好转时就开心地赚了。

D. 边际成本怎么算


1、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是指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也就是说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2、换做数学公式就是: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
举例说明,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1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0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10090元。即:边际成本=(10090-10000)/(101-100)=90元。
3、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E. 边际成本如何计算

首先明确一下边际成本的概念: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换做数学公式就是: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

为了便于你理解,举一个例子:

假设一家咖啡店,生产2杯咖啡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3杯咖啡的总成本是4.3元,那么我们就说“第3杯咖啡的边际成本为0.8元”,用上面公式计算就是:(4.3-3.5)/(3-2)=0.8元

(5)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扩展阅读

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F. 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就是当利润为0状态时的销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费用10000元、产品售价10元/件、成本为5元/件。
则:边际收入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边际成本为:2000件×5元=10000元。
这时:边际成本+固定费用=边际收入
边际贡献率,本列为(10-5)/10=50%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
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例】2002年企业资金120万元,加权成本10%。2003年企业计划新筹资金80万元,80万元的加权成本12%,分别计算筹资后的加权成本和加权成本增加。
【解】筹资后总资金=120万+80万=200万元
筹资后加权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筹资前后加权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际成本。

G.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边际成本率=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7)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扩展阅读: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

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H. 边际成本怎么算

图解:

拓展资料: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I.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应该如何计算

例子:2002年企业资金120万元,加权成本10%。2003年企业计划新筹资金80万元,80万元的加权成本12%,分别计算筹资后的加权成本和加权成本增加。

【解】筹资后总资金=120万+80万=200万元

筹资后加权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筹资前后加权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际成本。而教材将新筹资的加权成本12%作为边际成本。

(9)平均成本等于十元边际成本怎么求扩展阅读

大众心目中的“成本”通常指总成本(total cost,TC),即消耗资源或付出代价的总和;或是指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即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

短期来看,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可变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工人工资等。

讨论成本是固定还是可变时需要关注时间跨度,因为在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就不再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

边际成本与总成本、平均成本的核心区别在于,边际成本只包括特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的可变成本,不考虑固定成本。

举个例子:印3,000册书的总成本为30,000元,其中制版等固定成本21,000元,纸张等可变成本9,000元,每册书的平均成本为10元;增印1册书增加可变成本5元,印刷3,001册书的总成本为30,005元,每册书的平均成本下降至9.998元,增印1册书的边际成本为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