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是什么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是指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计量,与固定资产类似,需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
B. 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土地使用权么
当然包括,不管是投资还是自用房产,在中国都是以购买或者租赁房产来实现,购买房产的同时自动拥有房产的产权、使用权、和处分权;租赁房产的拥有使用权,但不拥有产权和处分权;
C. 投资性房地产是怎么确认它的成本的呢
一般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的。
如果是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按照实际的买价加上相关的税费作为成本
如果是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该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成本
其它方式取得的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D. 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条件:
将某个项目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首先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其次要同时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的两个确认条件: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本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包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企业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核算。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中计量;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中计量。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限定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E. 投资性房地产初始成本如何计量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主要包括: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已出租的建筑物
3.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这类投资性房地产比较特殊,是由管理者的持有意图决定的。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可以比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理思路理解。
1.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
2.要按期(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核算,要确认收取租金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计提的折旧或摊销的金额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3.应比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来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1.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明细科目为“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2.与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区别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不再进行摊销,也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3.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期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待处置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将其持有期间累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4.取得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F. 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上它与企业自用房地产有哪些不同
(一)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新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三类投资性房地产: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并明确指出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范围。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核算投资性房地产做了以下规定。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第二,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二)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所有必要支出构成。
注: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3.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应按“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原则来确定。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成本计量模式
企业一般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建筑物的后续计量:按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按期(月)计提折旧,存在减值迹象的,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处理。
2.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后续计量:按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按期(月)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2.会计处理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作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