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低成本农场怎么打造
扩展阅读
物业费计入费用什么明细 2025-07-29 19:53:03
石油多少度就蒸发了 2025-07-29 19:32:36

低成本农场怎么打造

发布时间: 2022-08-24 18:54:22

Ⅰ 如何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使得农业效益、竞争力难以有效提高,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如何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值得农经学者深入探究。
1 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平均成本
当农业陷入“小规模、兼业化陷阱”,会不利于成本降低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引领功能,有利于采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经营规模达到30亩以上的农户,对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会明显提高,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生产支出;可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应和农业科技进步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单产。比如规模经营的水稻亩均机耕作业费可降低25-30元,亩均节药30%以上,单产普遍要高出50公斤左右。
因此,应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41万户、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12万多家。可通过创新发展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和产业化等提高其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服务、成本分摊,有效降低成本;二是以农地制度创新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地入股分红等节约租金成本;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真正让农业规模经营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2 发展农业科技,降低多元成本
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瓶颈性问题,都可以在科技进步中找到破解的“钥匙”。
农业科技进步可提高农业生产率。新兴的“3R”技术从节水、节地、节肥、节料、节能等多方面入手,可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使化肥使用量减少20%-30%、总成本降低15%-20%.
农业机械化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是导致劳动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驱动力,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2014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6倍多。
因此,须重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科技素养。
3 创新经营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业融合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还不强,多样化的农业分工经营难以出现,推高了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因此,要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产业融合,以节约运营成本。应通过农业组织化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发育农业服务市场,诱导代耕、代种、代管、代营的纵向分工与服务外包,扩展农业的分工经济性,同时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农业经营组织的运营成本。而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融合能够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提升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交易成本降低。比如我国农产品每年产后损失3000亿元,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60%以上没有得到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具体说来,要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要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发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产业集聚,减少交易主体的搜寻成本;要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方式,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中的信息成本;要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等降低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
4 推进绿色发展,降低污染成本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属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据相关部门数据,我国每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高达397.5公斤,单位面积的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5000万亩,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面临城镇化、工业化污染的威胁。
因此,我国农业须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要发展集约农业。按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求,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全面推广减药、控水等一体化技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工程;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管控好工业和城市污染转移排放,降低外源性污染流入农业。
5 建设农村公共财政,依托财政“挤出效应”降低农户投入成本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降低的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相对落后,农户自身投入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事实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有利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等建设,则可以产生聚集经济。
因此,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户提供更多公共物品,产生财政“挤出效应”,从而节约农户生产成本;要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面向基层推广农技的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加生产性投入。

Ⅱ 打造世界怎么建农场 建造圈养技巧攻略

  1. 先打造至少4个牧场围栏

  2. 在一个高度≥2没有遮挡物的地方将6个围栏并排放下。

  3. 围栏越长围栏内可饲养物数量越多,估计跟围栏数一样。

  4. 以羊为例,至少要捕捉两只羊才能使其数量快速增长。

Ⅲ 想干一个家庭农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家庭农场,顾名思义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农场。主要从事的是集约化、生态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家庭农场本身是一个舶来词,源自欧美地区。但是,在我国从事家庭农场的也越来越多。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的规定,鼓励和帮助我国农民向家庭农场方向转变。那么打造一个家庭农场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Ⅳ 怎样打造家庭农场

首先是有一个宽大的场地,并且本人拥有,或者是长期租用,
其次是制定一个计划,农场规划图、
再次去实施计划,动手去做,哪里面建设牧场,哪里建设农场,哪里是住处等。
最后是绿化,道路,入住。

Ⅳ 家庭农场在建设规划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一、生态农庄常见误区 1、没有长远的规划、设计 目前95%以上的农庄都是凭个人的想法就进行投资,导致重复投资,或者投资规划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大。同时规划不合理还导致功能布局混乱,影响人流、物流增加许多成本,而且使农庄没有一点美感,影响了效益,此类农庄占了80%左右。 2、投资项目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 造成投资浪费或投资回报差,资金流失,因此做农庄之前应请有农庄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协助调查,评估投资规模、项目、效益等,以减少投资浪费。 3、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唯美:项目不切实际或无法落地或投资无回报。 一些人工景点等没有收入的项目投资过大,特别是投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资金应重点投在特色养殖、餐饮、种植、小型会议(300㎡以内)、住宿等方面,使投资资金尽快收回并扩大生产,以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但遗憾的是很多投资者达不到这基本要求,项目工程进展也很慢,短则2-3年,长则5-6年,延误时间造成极大浪费。 4、不注重细节与实际需求造成项目资金浪费 农庄内的道路、绿化、照明、休闲设施等应把握适用,但我们发现很多农庄由于缺乏经验,细节无法把握,如园区内的道路按国家级标准设计施工,园区内的小道投资过大或者绿化设计不符合农庄主题,造成成倍的资金浪费,实在可惜。 5、项目投资理念与顺序不清 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投资资金,如投资理念与顺序不清,如把没有收入的水系建设放在施工之初,而把有收入养殖、餐饮项目放在最后,导致施工了2-3年,还没有投产,投资无收入等等,都会造成项目投资失误或效益不理想,在我们经营农庄20多年中,发现此类投资商甚多,走了很大的弯路,因此必须确立投资理念、投资顺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6、生搬硬套,浪费巨大 投资者到各地农庄考察回来后就自己建造,造成巨大浪费。农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求具备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做到施工时资金不浪费,时间、规划合理。如果请专业的农庄指导或者加盟,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一年左右就可以使农庄顺利开业投产,取得回报。而到各地考察只能是走马观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农庄的系统问题。如果自行建造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资金损失在50%以上,后续的效益影响将难以估算。因此选择加盟专业的农庄以获得专业的指导是最省钱、最高效的方法。 二、生态农庄的建设要领: 1、请好专家是建好家庭农场的关键: 大部分投资者无任何经验,如仅仅是走几个农场或者听几个人的建议就那将会走很多弯路。应先选择并聘请有农场经营经验者帮助设计规划,是减少资金浪费和摸索成本,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好途径,也是建好家庭农场的关键。切不可按个人有限的认识去建设,那将很快消耗宝贵的资金而半途而废。因此选择比自身努力更重要。另外有些人请规划设计院的设计规划是不适合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的,因为他们规划许多项目投资较大,且景点等无收入项目多,难落地,且收费高,一般以平方面积收费。 2、以养殖野生动物为核心: 再利用粪便做沼气供农场使用,沼液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名贵绿化树种、优质牧草。牧草喂野生动物减少饲料成本,又使肉质更好,形成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它是打造今后特色餐饮的前提,同时又是使整个农场植物茂盛、环境优美的重要条件。 3、自产自销、安全高效: 根据地势、环境先选择建造木屋几座,作为生态餐厅,农场生产的野鸡、野猪、野兔等山珍野味和有机蔬菜将使餐馆形成非常明显的野味特色、安全放心特色,能吸引大量客人前来品尝野味,其优势和竞争力远超一般农家乐。而且所有菜肴原料全部产品自己生产,成本低,天天新鲜、无污染,更吸引客户,效益是一般农家乐或其他同等规模农场的几倍。 4、统一规划、逐步实施: 家庭农场一般需投资在百万以上,如资金不足更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否则不但会造成规划建设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同时也破坏整体形象,影响今后的经营与效益,这是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投资者应避免此错误。 三、建生态农庄要达成的目标 1、低投入高产出、半年见效益,前期投资在100万-200万,年产值在200万以上,利润在50万-100万。 2、循环经济、低碳环保:农场内养殖种植生态循环利用物质,使成本低效益高; 3、生产的都是优质高端的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安全放心、营养新鲜是效益的核心保证; 4、产品特色明显、有竟争力。 5、经营模式独特,能有效保障投资安全和高效; 6、能获得政府的各种扶持。

Ⅵ 我想办家庭小型农场

我也想在计划开一家农场,我觉得要开好一个农场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土地,土地的租金是否适中,地理位置,交通及水源要方便.每二是市场,家庭农场的规模小,所以市场必须近,根据近处的市场选择种植或养殖产农产品.第三是要知道本地的土质,气候适合种植什么,养什么.第四则是要预算成本和利润,赚钱的项目才是值得你去忙碌的.

Ⅶ 自己想开一个小型的农场

这个想法很不错,可以从小的做起,体验成本和利润,不能一下子投入过大,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