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会计分录时用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在具体分录时有什么不同
计划成本法:
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均需要设置会计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实际成本法:
1.工业企业: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
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2.商业企业: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
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在途物资、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
Ⅱ 行政单位的会计分录和企业的有什么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不同在于:
一、所用会计科目不同
在处理同一业务时,事业和企业单位所做的会计分录形式相同,借贷方向相同,但因不同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不同而将有关内容分别记入不同的账户。如借款的核算,在借入时,企业按期限长短分别记入“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科目,而事业单位则不分长期或短期借款,一概记入“借入款项”科目。
二、因单位性质不同存在账务处理差异
1、因是否从事产品生产而导致的差异。这类差异应分两种情况,一是要区别从事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和不从事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存在差别,要区别对待。二是同样从事产品生产,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上仍有差异。以材料采购业务为例。企业的做法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前者在购入时采用不含税进价,以区分进项税额;后者则采用含税进价。会计分录为:
(1)一般纳税人企业: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在该项业务上的会计处理不仅要区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还要针对自用或非自用作不同的处理。除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采用不含税进价核算以外,其余情况即:一般纳税人购入自用材料、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自用材料和非自用材料均采用含税进价核算。会计分录为:
(1)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
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其余情况;
借:材料
贷:银行存款
2、因是否实行内部成本核算而导致的差异。众所周知,企业每期都必须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并和当期的收入相配比,以最终确定经营利润。而事业单位则分以下情形: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发生领用材料等支出时,记入“成本费用”账户,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发生同类支出时,则记入“事业支出”等账户。同时,以此为开端,还会发生一系列的结转,该结转过程图示如下:
企业:
“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事业:
1.(实行成本核算的)“材料”→“成本费用”→“产成品”→[“经营支出”→“经营结余”、“事业支出”→“事业结余”]→“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
2.(不实行成本核算的)“材料”一“事业支出”一“事业结余”→“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
3.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可分性而导致的差异。由于事业单位的活动根据其是否属于专业业务活动或辅助活动可划分为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两种。相应地,事业单位有关业务活动的收入和支出也包含了事业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等。这部分内容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一大区别。以支出的核算为例,如支付行政部门办公用品费用,企业的做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而事业单位则作为专业业务活动支出: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又如: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企业的做法为: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而事业单位则作为专业业务活动之外的支出处理:
借:经营支出
贷:产成品
三、和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在同一业务的处理上,增加了核算步骤这类差异一般多出现于有关基金的核算。以购入短期有价证券为例:
企业的做法:
借: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的做法: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为有价证券购入业务,企业只需用增加短期投资,减少银行存款一笔会计分录就可以表示清楚,而事业单位则因为对外投资引起事业基金内部结构发生增减变化,必须通过两步分录予以反映。又如:购买固定资产
企业的做法: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的做法:
借:事业支出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同一笔业务,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既要反映支出的增加,又要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增加。因此,其账务处理相对复杂一些。
总体比较事业单位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记帐核算较为简单,企业会计人员熟悉一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可以做事业单位会计,如果工作上有时间,两者是可以兼职的。 参考的行政单位的会计分录: http://www.rxyj.org/html/2010/0218/26970.php
Ⅲ 会计分录问题生产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有什么区别
生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生产成本是为了生产某个产品而发生的材料、人工、动力或其他相关的制造费用,比如,生产一瓶酒,所花费的粮食、曲药、生产工人工资、水电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机器设备折旧等,月底通过计算出一瓶酒的成本为258元(此时叫生产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是销售一件产品所对应的销售成本,如卖一瓶酒888元(在此时叫主营业务收入),而其成本来为258元(在这时就叫主营业务成本)。
3、综上,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的概念,而主营业务成本是销售产品对应的成本。
Ⅳ 原材料日常收发结存采用的计划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的区别是什么
一、原材料日常收发结存采用的计划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的区别见下:
1、在购货环节:
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分录为: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用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再: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用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借方或贷方)
2、在领用环节:
用实际成本核算的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用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用计划成本)
3、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需要在期末结转差异,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或者,借: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等
二、例题解析
1、购入甲材料时,应该按实际成本入账,所以要按200 000入账,会计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的贷方,两者的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因此,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甲材料 220 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2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20 000
Ⅳ 会计问题,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两个会计分录有什么区别吗,每次都不太搞得清楚。比如车间产品设计图纸费
书面解释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简单点说,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分三大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与生产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发生时计入制造费用,月末结转至生产成本)。
例:企业当月工资,其中办公室人员计入管理费用-工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计入制造费用-工资,生产车间操作员、技术员计入生产成本-直接工资
Ⅵ 什么是成本成本类的会计科目有哪些和费用的区别是在会计分录中有什么不同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2、成本类 会计科目:
122 5001 生产成本
123 5101 制造费用
124 5201 劳务成本
125 5301 研发支出
126 5401 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
127 5402 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
128 5403 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成本与费用的区别:
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两者有如下区别:
1)、内容不同。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帐户和原始凭证不同。费用是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账户是生产成本等。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帐户是库存商品等。
6)、总额不同。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7)、作用不同。费用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Ⅶ 会计科目中资产类科目和成本类科目有什么不同
成本类科目是跟生产环节有关的,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是针对某个产品或者某个项目的。费用类科目是跟产生费用的会计期间有关的,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跟特定的产品无关,只根会计期间有关。费用类科目都是损益类
Ⅷ 产成品成本和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有什么区别吗
产成品成本与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有什么区别?
产成品成本是在生产某种产成品时成本,而产品入库是某产品已完工入库,
借:产成品—某产品
贷:产成品成本
Ⅸ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在会计分录上的区别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分录的区别:
1. 购入材料: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1.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2.货款已经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应付账款 入库: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4)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月末发票尚未收到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
(5)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无此处理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2. 发出材料: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1)发出材料的成本
按照先进先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无此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Ⅹ 成本会计分录和基础会计分录有什么区别,难点在哪里
成本会计涉及分摊费用、成本计算方式需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