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助聽器怎麼保養
1、清潔與保養:因為助聽器十分精巧,所以在清潔維護時,最好在鋪軟布或毛巾的桌面上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壞或丟失零部件。所以在清潔助聽器時,一定要用專業的毛刷將堆積在助聽器耳道口周圍、音量調節旋鈕及電池倉處的耳垢或其他微小顆粒刷除,然後用軟布輕輕擦拭助聽器。千萬不要使用溶劑、清潔液或者油劑清潔助聽器。2、如果助聽器受潮了,不要使用烤箱、微波爐或者電吹風等乾燥工具,這樣容易損壞助聽器。正確方法是取出受潮的電池,打開助聽器電池門,將助聽器放在毛巾上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達到驅潮的目的。3、助聽器的保存:當助聽器不用時,要將開關關閉並且打開電池門,這樣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如果助聽器未關閉,它會發出"吱吱"的嘯叫聲,可能引起兒童或寵物的注意,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損壞。因此,要將助聽器存放在兒童或寵物不易發現的地方。如果較長時間不用助聽器,請將它裝在專用的口袋中並且存放在陰涼、乾燥處。4、日常處理:時刻保持助聽器的清潔與乾燥很重要。不戴助聽器時應該打開電池門,這樣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如果助聽器安裝了音量旋鈕,可以用它調節音量大小或開關助聽器。打開助聽器時,向前或順時針旋轉音量旋鈕直到合適的位置。在改變聆聽環境時,如果要放大音量,向前旋轉旋鈕,如要減小音量,向後或者逆時針調節旋鈕。向後旋轉到底時可以關閉助聽器。如果助聽器沒有安裝音量旋鈕,裝入電池,關閉好電池門就可以啟動助聽器,打開電池門就關閉了助聽器。5、當打開助聽器時,它會發出"吱吱"的嘯叫聲,尤其在拿出或放入助聽器時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嘯叫常常是因為放大的聲音被手或其他物品反射後再次收入麥克風而產生的。當移開手或反射物時,嘯叫應該停止,如果出現持續的嘯叫,應該咨詢助聽器專業選配人員
『貳』 助聽器怎麼使用
我們選配了助聽器,初戴時的感覺正如剛戴上眼鏡或假牙一樣——不舒服,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戴上助聽器聽到的聲音或用人工耳蝸聽到的聲音與我們直接用裸耳聽到的聲音都不一樣,故我們要盡量去適應這個新的聲音。這個適應期長短、效果如何是由其年齡、身體狀況、聽損失情況、耳聾時間以及認知態度決定的。我認為開始的兩周左右時間很重要,具體注意點如下:
1、開始在安靜的環境下逐漸練習聽一些自然的聲音,如敲門聲、開關門聲、腳步聲、流水聲等,以後再逐漸過渡到自然嘈雜的環境中。對於孩子,開始應在其情緒好的情況下,配戴助聽器或耳蝸,先讓孩子聽一些節奏較明快的聲音,比如流水聲、鍾表的滴答聲、柔和的音樂聲等,千萬不要在其剛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說話,一定要培養他聆聽聲音。更不可讓孩子戴著助聽器/耳蝸到復雜的聲音環境中去,如繁華的大商場,忙碌的交通要道上等。耳膜(耳塞)的質地、大小、光滑程度等要盡量適合孩子的實際狀況,太硬、太大或太粗糙都容易被孩子拒絕,一般戴時選用潤滑劑(如金黴素軟膏)塗抹耳膜的耳道部,這樣便很容易將耳膜塞進耳道。初戴時千萬不可將耳模硬往孩子耳朵里塞,動作要輕,否則日後他一見到助聽器就有可能害怕。總的來說,耳模往往比耳塞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助聽器的音量開始要調小些,然後逐漸增大至至適位置,這可能需一兩周時間。對於聽損兒童音量調節要根據其的反應而定,不可過小,孩子無反應;過大,孩子表現出驚恐不安的樣子。有語言的孩子可用簡單的語言表示好、不好,有、無聲音等。這就要靠我們的家長細心的觀察了解了。對於行耳蝸手術者,音量也是由小到大慢慢的調節。
3、戴助聽器的時間由短到長。比如天戴1-2個小時,第二天戴2-3個小時等。或者,當感到神經緊張或疲勞時把助聽器摘下,休息數小時。或者當孩子表現出反感時就摘下來。總而言之,只要每天都比前一天佩戴的時間長一點,不久就會適應。
4、注意戴前先把助聽器的開關關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後再打開開關。摘助聽器也應該先關開關再摘。以免出現煩人的嘯叫聲。
5、如果孩子戴助聽器就哭鬧或用手抓,家長應當首先把助聽器戴在自己耳朵上,給孩子做個樣子,要表現出很舒服、很得意的樣子。也可採用分步戴用,逐漸適應的辦法,比如先讓他戴上耳膜(耳塞),適應後在上助聽器,至後才讓他聽聲音。再者在孩子哭鬧時,不妨試著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玩一件新玩具,或得到一件他想得到的東西等。
6、由於聽到聲音的方式的改變,因此首先要熟悉自己的聲音;與他人交談時一定要面對他,保持正常交談距離(1米之內)和語調,不要嘗試聽遠處的聲音或背者說話者聽,要清楚地看到他的表情、口形和手勢,可要求他把話說得稍慢些、清楚點,但勿大聲。
7、接聽電話時,可將助聽器調到「T」檔,並調大音量,將話筒放在離麥克風2厘米左右處(耳蝸者聽電話放置的位置也是如此)。電話完畢後,把助聽器調回原來位置。
8、看電視或聽電台節目時,要先練習聽語音清晰和有字幕的節目。因為電視、廣播等的聲音頻率是一種壓縮的頻率,助聽器/耳蝸本身也是一種壓縮頻率,故聽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9、進入公共場所,由於有多人同時講話,故要注意聆聽一位講話者的話,不要試圖一下聽懂所有人的說話。
『叄』 助聽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助聽器是一個電聲放大器,將微弱的聲音擴大到適應人耳需要的強度。助聽器主要由傳聲器(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音調控制旋鈕等電聲學器件組成。
聲源
輸入換能器
放大器
輸出換能器
人耳
傳聲器
耳機
輸入換能器由傳聲器(麥克風)、磁感應線圈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將輸入聲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傳至放大器。放大器將輸入電信號放大後,再傳至輸出換能器。輸出換能器由耳機或骨導振動器構成,其作用是把放大的電信號由電能再轉為聲能輸出。電源是供給助聽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
傳聲器(麥克風):是將機械聲能轉換成模擬弱電流的轉換器,即接受聲音並把它轉化為電信號形式。
麥克風按材料可分為三種即電磁麥克風、壓電麥克風、駐極體麥克風,他們各具體點,目前廣泛使用的是駐極體麥克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助聽器技術的發展,根據麥克風方向性功能不同,又出現了以下幾種麥克風:
1、全向性麥克風:可感受到所有方向上的聲壓變化,且在各個方向上收到的聲音強度是一樣的,與麥克風和聲源間的相對位置無關。
2、單一麥克風實現指向性:為了幫助聽力障礙者聽清前方談話者的聲音,可以將麥克風設計成具有指向性,其對前面傳來的聲音比對後面傳來的聲音敏感。
3、雙麥克風實現指向性:它採用前後兩個麥克風進行定向處理,同樣後側麥克風獲得的聲信號需延遲,以保證與前麥克風接收到得後方信號同時到達。再將前麥克風信號減去後麥克風信號,這樣保留前面的聲音信號即得到指向效果。
放大器是將傳聲器轉換好的弱電信號的電壓予以放大。助聽器中的放大器體積不大,特別是在耳背式和耳內式助聽器中非常小。在集成電路出現前,放大器由分立元件組成,如:晶體管、電阻和電容。集成電路是用光化學處理方式在半導體晶元上將非常小的元件、組件集合堆積在一起。從電路圖上看到的放大電路與實際看到的放大器有很大的區別。由於要將大量的元件放置在有限的地方,通常這些元件被焊在電路板上
『肆』 助聽器的日常保養應該怎麼進行
防跌落
助聽器是在日常活動中是隨身佩戴的,隨時工作於各種生活環境中,極易在取戴時不慎跌落。
助聽器內部的元件是由非常細小的導線連接的,容易在遭受沖擊後斷開或短路。
建議佩戴前先檢查一下助聽器導聲管和耳鉤部位,如發現冷凝水,先取下耳鉤或導聲管,甩出水珠,並用紙巾擰成細線將管壁吸干,及時吹乾。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的驗配中心進行保養,有專業的抽濕儀抽出或吹出冷凝水,清洗耳模或導聲管,還有耳塞。
如果仍沒有效果,就要聯系自己的驗配師尋求專業的幫助了。
『伍』 助聽器的電池安裝反了,拿不出來怎麼辦
電池裝反了應該是卡在助聽器的外殼里了。需要做耳模,重做外殼。取出被卡住的電池
『陸』 助聽器有哪些類型
一、盒式助聽器
盒式助聽器的體積似香煙盒,掛在胸前小袋內或衣袋內。主機經一根導線連接耳機插入外耳道內使用,其主要缺點是導線較長,既不美觀又不方便。但因體積較大。
二、眼鏡式耳聾助聽器
能同時能滿足屈光不正和耳聾患者的需要,其用途主要是幫助單耳全聾者接受全聾側的聲刺激,以利安全與對話,眼鏡式耳聾助聽器實現此功用較方便。
三、耳背式助聽器
形似香蕉曲度,伏於耳後,一般長約4~5cm。受話器開口與一硬質塑料管製成的導聲鉤連接,把它掛在耳廓上緣根部,由此鉤經軟塑料管和耳模耳塞放進耳甲腔及耳道口助聽。
四、定製式助聽器
定製式耳聾助聽器的最大特點是:根據我們每個人的耳朵的形狀去定做,適合個人的耳朵。這樣配戴更舒服,容易取戴;能充分利用外耳的聲音收集功能;比較不引人注目;可以正常的方式來接聽電話。
(6)助聽器有好多工具和零件怎麼裝擴展閱讀
助聽器的原理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
內耳採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並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
『柒』 助聽器可以自己組裝嗎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的,我在網上也沒有看到能自己組裝的助聽器。
你是這方面的技術人員有可能可以組裝一個,但是你還要考慮到自己的年齡、耳聾的原因等因素弄出自己所需要的助聽器
如果不是以上的技術人員,還是去實體店買吧,因為就算是技術人員也拿不到主件。
綜合上述因素,普通人是組裝不了的,因為這個都是有技術在裡面的,就算你有這個組裝的能力,你還需要托關系去弄零件進行組裝,不如到實體店進行專業的檢測和購買。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解決問題,祝您生活愉快!
望採納謝謝。
『捌』 助聽器受潮了要怎麼處理
可以送去廠里全面檢測維系的。
助聽器進水要及時取下來,不要再用,按以下步驟處來理:
1、先打開電池倉取出電池,關閉開關。
2、若是耳背機的,立即取下助聽器上連接的耳膜或耳鉤。
3、用吸濕力強的棉紙或棉布擦拭助聽器機殼,包裹幾分鍾。
4、及時送到驗配中心處理源,不能及時送的,可將助聽器放在通風好的地方,再放在乾燥劑里,家裡有電子護理寶的可以自行烘乾乾燥6小時,持續幾天。不要用電吹風吹,不慎會把水吹進揚聲器和麥克風里。
5、助聽器擱置的時間不宜過久,有時間就拿到驗配中心處理,切記不要重新放入電池,有些用戶心存僥幸,簡單處理後,認為助聽器響了就可以,不及時去除濕氣,等出現問題後果會更嚴重,需要換許多零件,甚至助聽器就要報廢。
『玖』 買的助聽器盒子里的小零件和工具怎麼用
您好!
買的助聽器盒子里的小零件和工具怎麼用?
驗配助聽器後,都會有一整套包裝盒 。一般包裝盒裡會有助聽器一台,助聽器盒子一個,說明書一本,合格證一張,另外有的還會帶有左右耳區分標記,小刷子,電磁感應片等。小刷子是用來清掃耵聹頭也就是受話器出聲孔的,以免出聲孔被耳垢堵死。小刷子的另一頭一般都還會帶有磁鐵。是用來給一些手部不靈活不方便安裝電池的用戶用來拿取電池的。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另外電磁感應片是用來給一些接打電話不方便的客戶用來接打電話用的,可以把電磁感應片安裝到固定電話的聽筒部位。這樣就增加了電磁感應效果,接打電話可以清晰一些。說明書是用來給用戶仔細研究的,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建議去找您的驗配師再詳細咨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拾』 助聽器是怎麼做的
1、接到助聽器訂單之後,助聽器廠家會錄入生產信息,檢查耳樣。不合格不完整的耳樣要退回專賣店重新取樣,檢查沒有問題的耳樣就進入下一步,由專業人員根據訂購的機型來切割耳樣。
2、定製機外殼的製作。傳統的做法是全手工製作,對耳樣進行精確地切割、打磨、掛蠟
3、做瓊脂模、陰模、紫外光照射等步驟。現在大多數的廠家已經引入全數字外殼,經過初步切割的耳樣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掃描、設計和製作完成了,製作時間短,精確度高。
4、助聽器外殼製作的同時,還有幾件要做的事情,包括通氣孔的製作、外殼的打磨拋光、耵聹管的安裝等。
5、安裝面板。助聽器的面板包含有助聽器的麥克風、晶元、揚聲器等主要部件,需要和外殼恰當的安裝在一起。這裡面的電路設置至關重要,既關繫到聽到聲音的好壞,也關繫到助聽器使用壽命的長短。面板上,也需要考慮漁線、音量旋鈕等小配件的安裝和位置。
6、整機的整合。做各種細節的修正和調整。
7、輸入用戶的聽力信息,進行出廠前的優化選配,再經過人工和專業設備的各項檢查,合格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