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里必備的物品,工具有哪些
俗話說:「有備無患」,駕駛車輛上路多少會遇到意外情況的發生,所以在車上一定要配備一些應急物品准備在車上。
車上的必備物品有很多,但在駕車過程中最應該必備的就是安全,駕車一定要提前行車做到不開急車,對於生疏的道路不要貿然行車。安全駕駛,駕駛安全。
安全用氣,溫馨你我,獲得更多燃氣知識,請關注「講燃堂」公眾號。
2. 自駕游准備哪些功能工具好
1、出發前,作準備的時候會備齊哪些物品和信息?
導航儀,地圖,查別人的游記,天氣,路況,酒店,景點,特色小吃
2、出發時,後備箱里放的和隨身帶的物品大致可以分為怎樣的幾類?
衣物、遮陽帽、雨具、照明用具、照相器材、洗涮用具,零食、電腦,葯品,修車工具
3、出於對車的保護和以備車出問題必帶的裝備有哪些?
1.補胎工具2.車載氣泵:插接點煙器即可用,3.對講機:在多車出遊時尤其必備。4.水:帶一大瓶水既可飲用又可以在車缺水時作補充用。5.電線:帶一些電線既可以當車出現故障時作為臨時線,又可以當保險絲燒斷時,將電線外皮剝去,取出其中一股銅絲將保險片的兩只插腳連接起來臨時使用。6.機油:7.膠帶:可用來纏漏水的水管,寬膠帶可以在油底殼磕裂後多粘幾層作為臨時救急之用,8。修車工具:保險管、火花塞、絕緣膠布、鐵絲、牽引繩、備用水桶、應急燈、警示牌等。
4、愛護自己,給自己一路上准備的生活用品有哪些,為什麼有必要帶這些。
薄荷糖,口香糖,紅牛,風油精清涼油,最好是茶,用於困的時候,
巧克力用於需要連續開車,而錯過吃飯時間,補充體力用
葯品:綳帶、創可貼、消毒葯水、消炎葯、防暑、防暈車葯、驅蚊蟲葯水。用於水土不服;
水果,用於補充維生素,
5、出於休閑消遣,漫長的路上會有怎樣的方式打發時間。
CD碟,筆記本電腦(放電影,查資料),故事,笑話類的MP3,
6、自己有什麼小物品、小竅門可以使自駕更加輕松有趣,分享一下。
累的時候最好能找個地方停會兒車,下來走動走動,一方面可以防止靜脈栓塞,一方面可以緩解睡意。
駕車長時間的話做下眼部保健活動,
帶上茶水,提神,對身體無害;開車帶墨鏡,保護眼睛;
駕車時最好戴上手套,既可以防止出汗手滑,又可以在方向盤與手之間增加一個減震層,緩沖車輛對手及人體的震動。
選擇一雙保暖、透氣、大小適中、穿著舒適的鞋子,並多備幾雙棉襪和鞋墊,出汗後勤更換鞋襪,臨睡前用熱水燙燙腳,並按摩足掌部位,刺激足部穴位等都有助於解除疲勞。或者沐足都是不錯的。
吃飯多吃蔬菜。
7、給初次自駕外出的朋友在裝備准備上的一些建議。
在出遊前要對車輛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檢查和維護,包括齒輪箱和變速箱的潤滑油以及底盤、剎車、方向、燈光、輪胎、懸掛裝置、油、水、電等,發現問題馬上修復。車在路上人要精心。要隨時注意車輛各種運行狀況,做到一聽:聽發動機運行的聲音;二看:看監測儀表;三聞:聞電線、離合器、剎車片是否出現異味。在每次途中休息時,還應環繞汽車檢查一圈,以便及時排除輪胎、制動、轉向等方面的小問題。
在出行之前,需要確定行車路線和休息站點。還要了解路途上所需要的費用,最好有一個很周密的計劃和線路圖。合理安排行車距離,防止疲勞駕車。日行車里程最好為高速公路在300至400公里左右,普通公路在200至300公里左右比較合適。在停車時,鎖好車窗、車門及注意帶走貴重物品。
隨車工具:車輪扳手和千斤頂外,還要帶路線地圖、導航儀,野營裝備、照明用具、望遠鏡以及通訊裝置,還有應急燈、指南針、警示牌等應急裝置。此外必要的零錢、行駛證、駕駛證、汽車救援卡,車船使用稅和養路費的繳納單據、保險公司和救援公司的電話等也要隨身帶著。
常備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
3. 汽車的專用工具有哪些
隨車工具箱(拖車連接環、千斤頂等)、常備葯品(比如創可貼、雲南白葯、感冒葯、黃連素、速效救心丸等)、胎壓表、逃生錘、繩子、膠帶或絕緣膠布、搭電線、拉車繩、手電筒等。
物品具體作用如下:
小工具箱:
現在車里一般都備隨車工具箱,通常有拖車連接環、千斤頂等。但這些工具的適用范圍有限,所以建議在車上備一套小型汽車維修專用工具,包括各種尺寸的梅花、內六角套頭等,對汽車維修是很有用的。
常備葯品:
車內最好放一些常備葯,比如創可貼、雲南白葯、感冒葯、黃連素、速效救心丸等。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服葯過後最好別立刻開車,就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緩過勁兒了再繼續上路。
胎壓表:
輪胎是需要經常檢查的,如果胎壓與廠商要求數值偏差過大的話,就會影響行車安全。而且自己經常檢測胎壓,既有利於行駛安全,也不必為了測胎壓而專門去4S店或修理廠,省心又省事。
逃生錘:
當汽車被水淹沒後,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逃生錘。逃生錘本身很小巧,敲擊玻璃時,用力要均勻,不能用蠻力,一般應該砸向車窗的四個角,如果砸在車窗中心,沖擊力會被整個車窗分擔,作用力會降低。
繩子、膠帶或絕緣膠布:
這些很普通的小工具,在需要固定或拉拽時會幫上大忙。比如後備廂放了大件物品無法關閉廂蓋,就必須用繩子固定,以免物品掉落;膠帶可以粘合車上松動的零件。
搭電線:
當車輛缺電無法啟動時,將兩根搭電線鏈接故障車和救援車的電瓶,正、負極各用一根連接線,轉動故障車的鑰匙點火,如未能順利啟動,可嘗試將救援車啟動,為故障車充電。
拉車繩:
車輛遇故障無法前行時,拖車繩是最直接的救援工具,無論什麼車型、環境,都應該在後備廂中備一根拖車繩。因為拖拽時的拉力很大,拖車繩的承重至少要在5噸以上,像虎子這樣的車,建議准備承重8噸及以上的繩子。
手電筒:
在夜晚需要檢查車輛或找東西時,手電筒能幫上很大的忙。不僅如此,像發動機艙下、懸掛部分或者內飾角落這樣的地方,即使白天也很難看清楚,有一支手電筒的話會輕松很多。
車載逆變器:
開出出遊時經常會遇到手機、電腦或者照相機沒電的情況,手機可以使用充電寶或者車載充電器,但那些需要使用220V標准插頭充電的電腦、照相機,僅靠車行的USB介面可能就不夠了。准備一個車載逆變器,可以將車上的12V電源逆向轉換成220V的電源。
4. 汽車里必備的物品,工具有哪些
汽車修理工具是維修汽車必備的物質條件,它的功用是完成汽車修理機械所不便完成的各種作業。在修理工作中,工具的使用正確與否,對提高工作效率和汽車的修理質量有重要意義。因此,修理人員必須熟悉汽車修理常用工具和工具的維護保養知識。
一、 通用工具
通用工具有手錘、起子、鉗子、扳手等。
(一) 手錘
手錘,由錘頭和手柄組成。錘頭重量有0.25千克、0.5千克、0.75千克、1千克等。錘頭形狀有圓頭和方頭。手柄用硬雜木製成,長一般為320~350毫米。
(二) 起子
起子(又稱螺絲刀),是用來擰緊或旋松帶槽螺釘的工具。
起子分木柄起子,穿心起子,夾柄起子,十字起子和偏心起子。
起子的規格(桿部長)分:50毫米、65毫米、75毫米、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和350毫米等幾種。
使用起子時,要求起子刃口端應平齊,並與螺釘槽的寬度一致,起子上無油污。讓起子口與螺釘槽完全吻合,起子中心線與螺釘中心線同心後,擰轉起子,即可將螺釘擰緊或旋松。
(三) 鉗子
鉗子種類很多,汽車修理常用鋰魚鉗和尖嘴鉗兩種。
1, 鯉魚鉗:用手夾持扁的或圓柱形零件,帶刃口的可以切斷金屬。
使用時,擦凈鉗子上的油污,以免工作時打滑。夾牢零件後,再彎曲或扭切;夾持大零件時,將鉗口放大。不能用鉗子擰轉螺栓或螺母。
2, 尖嘴鉗:用於在狹小地方夾持零件。
(四) 扳手
用於折裝有稜角的螺栓和螺母。汽車修理常用的有開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絡扳手、扭力扳手、管子扳手和特種扳手。
1, 開口扳手:開口寬度6~24毫米范圍內有6件、8件兩種。適用於折裝一般標准規格的螺栓和螺母。
2, 梅花扳手:適用於折裝5~27毫米范圍的螺栓或螺母。每套梅花扳手有6件和8件兩種。
梅花扳手兩端似套筒,有12個角,能將螺栓或螺母的頭部套住,工作時不易滑脫。有些螺栓和螺母受周圍條件的限制,梅花扳尤為適用。
3, 套筒扳手:每套有13件、17件、24件三種。適用於折裝某些螺栓和螺母由於位置所限,普通扳手不能工作的地方。折裝螺栓或螺母時,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套筒和手柄。
4, 活絡扳手:此種扳手的開度可以自由調節,適用於不規則的螺栓或螺母。
使用時,應將鉗口調整到與螺栓或螺母的對邊距離同寬,並使其貼緊,讓扳手可動鉗口承受推力,固定鉗口承受拉力。
扳手長度有10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375毫米、450毫米、600毫米幾種。
5, 扭力扳手:用以配合套筒擰緊螺栓或螺母。在汽車修理中扭力扳手是不可缺少的,如氣缸蓋螺栓、曲軸軸承螺栓等的緊固都須使用扭力扳手。汽車修理使用的扭力扳手,其扭矩為2881牛頓米。
6, 特種扳手:或稱棘輪扳手,應配合套筒扳手使用。一般用於螺栓或螺母在狹窄的地方擰緊或拆卸,它可以不變更扳手角度就能折卸或裝配螺栓或螺母。
二、 專用工具
汽車修理常用的專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環裝卸鉗、氣門彈簧裝卸鉗、黃油槍、千斤項等。
(一) 火花塞套筒
火花塞套筒用於拆裝發動機火花塞。套筒內六角對邊尺寸為22~26毫米用,用於折裝14毫米和18毫米的火花塞;套筒內六角對邊為17毫米的,用於折裝10毫米的火花塞。
(二) 活塞環裝卸鉗
活塞環裝卸鉗用於裝卸發動機活塞環,避免活塞環受力不均勻而拆斷。
使用時,將活塞環裝卸鉗卡住活塞環開口,輕握手柄,慢慢收縮,活塞環就慢慢張開,將活塞環裝入或拆出活塞環槽。
(三) 氣門彈簧裝卸鉗
氣門彈簧卸鉗用於裝卸氣門彈簧。使用時,將鉗口收縮到最小位置,插入氣門彈簧座下,然後旋轉手柄。左手掌向前壓牢,使鉗口貼緊彈簧座,裝卸好氣門鎖(銷)片後,反方向旋轉氣門彈簧裝卸手柄,取出裝卸鉗。
(四) 。千黃油槍
黃油槍用於各潤滑點加註潤滑脂,由油嘴、壓油閥、柱塞、進油孔、桿頭、杠桿、彈簧、活塞桿等組成。
使用黃油槍時,將潤滑脂小團小團地裝入貯油筒,排除空氣。裝潢後,擰緊端蓋即可使用。對油嘴加註潤滑脂時,應對正油嘴,不得歪斜。若不進油,應停止注油,檢查油嘴是否堵塞
5. 轎車常用工具有哪些
千斤頂、螺絲刀、套筒、手電筒、車載充氣泵!
6. 車載輔助工具那些比較好
現在新出的一款產品,叫路透視。最牛比的就是出現事故的時候可以錄下攝像。還有是偏離車道時,會給你提醒!
7. 行車必備哪些工具
1、車用醫葯箱:
冬季外出車內外溫差大,很容易導致傷風、頭暈頭疼等,一些消炎葯、消化葯等常用的葯品也是長途出遊所必需的。例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葯;還有暈車葯、消化不良葯、止瀉葯、抗過敏葯等。除此之外,綳帶、紗布、消毒葯水及其他急救葯物等都最好常備在車內的醫葯箱里,以備發生意外時,作急救之用 。
2、後備輪胎(含千斤頂):
長途開車必然會遇到不同路況,這對輪胎是一個考驗。出發前除了對四條輪胎進行必要檢查,保證合適胎壓之外,還要留意後備輪胎的「健康」。爆胎的話,備胎可以讓你接下來的旅途一路無憂。當然,我們建議車主在平時每3個月就應該定期檢查一下後備輪胎,必要時還要給它充氣。
千斤頂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換胎時少了它可不成,如果有時間,最好先學學怎麼使用千斤頂換輪胎。
3、隨車工具包:
當車輛出現問題,又找不到維修店時,隨車工具包就是你的好幫手。工具包通常放置一些基本的工具:包括扳手、螺絲刀、輪圈匙等,原廠汽車手冊也應該攜帶在車上。例如儀錶板中某一個警示燈亮著,就可以嘗試從手冊中找出原因。
車上也應該放一個小型滅火筒,汽車發生火警,有一個滅火筒便可隨時救人一命。
4、兒童安全坐椅:
如果你攜帶孩子一起駕車回家,孩子年齡在4歲以下,建議配一個兒童安全坐椅,保障孩子的乘車安全。
選擇兒童汽車安全坐椅,首先從安全形度考慮,選擇能夠重點保護孩子頭部、腦部、全身各部的好產品。
5、車載GPS導航:
對路況不熟悉的話,車載GPS導航無疑是你最大的助手。
尤其是不小心走錯了出口,或者在沒有路牌顯示甚至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通過 GPS的衛星定位功能你可以輕鬆了解自己所處的方位,一般誤差不到10米。
6、車載兩用保溫杯:
在冷冷的冬天開車時想喝溫水、熱茶、熱咖啡、溫牛奶,擁有了這個車載兩用保溫杯問題都解決啦!只需要將電源線插入汽車點煙電源座(12V),就可以讓 你能隨時喝到一杯溫暖的飲料。
當然,在顛簸的車上有杯沸水是很危險的,比較貼心的是,一般車載兩用保溫杯會將水溫控制在65℃左右。
8. 開車自駕一般都是用什麼工具軟體
我一般開車喜歡用
大駕APP,上面有各種攻略和路線,這個軟體可以讓我玩別人不曾玩過的自駕線路,賞別人不曾賞過的獨特美景
9. 開車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都有哪些
開車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都有哪些?相信不少車主朋友,都會買幾樣外購加裝的小配置或者小物件放在愛車上。不過,大家往往都是買了這樣物件卻又忘了買另外的物件,導致真的在用到這些物件的時候才一下子想起忘了買。既然如此,就把車上必備的小物件匯總了一下,大家趕緊查漏補缺!
也建議大家把破窗器放在容易隨手拿到的地方,或是乾脆和車鑰匙、房子鑰匙扣在一起,這樣真的發生事故也能第一時間找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