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秒針繪筆千山最後一關怎麼過
1、在橋上會遇到妙山先生,這時使用工具將橋修理好並連接起來,連接後即可坐船到橋下。
2、這時可以乘坐仙鶴來到一個村莊,在這里你會遇到希孟,你要幫助希孟找到顏料。
3、將丹爐轉到正確的位置。
4、然後回來給希孟材料,妙山乘坐仙鶴回家,到這里就算正式通關了。秒針繪筆千山最後一關這樣過。
⑵ 按五行起名(女孩)
五行缺金,所以取名楊佩靜,靜字五行屬金,金是她的喜神
--------具體分析如下----------------
姓名:楊佩靜
筆畫分別是:13(木) 8(水) 16(金)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14(火) 21(木) 24(火) 37(金) 17(金)
總評數理得分:93 分 (吉)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14(火)[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暗示:
(破兆)家庭緣薄,孤獨遭難,謀事不達,悲慘不測
人格數理 21(木)[又稱主格,是姓名的中心點,主管人一生命運],暗示:
(明月中天)光風霽月,萬物確立,官運亨通,大搏名利。 (吉)
善於計劃並有領導才華,行事穩健,注重實際與工作,個性主觀而理想高遠,自律也甚嚴,比較受人尊重與佩服。
地格數理 24(火)[又稱前運,是前半生的命運,會影響中年以前],暗示:
(掘藏得金)家門余慶,金錢豐盈,白手成家,財源廣進。 (吉)
總格數理 37(金)[又稱後運,是後半生的命運,影響中年到老年],暗示:
(猛虎出林)權威顯達,熱誠忠信,宜著雅量,終身榮富。 (吉)
外格數理 17(金)[又稱靈運,主管命運之靈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剛強)權威剛強,突破萬難,如能容忍,必獲成功。 (半吉)
喜神是金 趨吉避凶的忠言
1、四柱喜金,有利的方位是西方(以父出生地為基準),不利南方,東南;其人喜白色,不利紅色,喜居住坐西朝東的房子,床的放置東西向,床頭在西。
2、取名用字五行屬金的有利。
3、四柱喜金,應從事與金有關的事業或職業為宜,如經營五金器材,粗鐵材或金屬工具材料等方面事業,堅硬事業、決斷事業、主動別人性質的事業,一切武術家、鑒定師(評估師)、拍賣人員、法官、執法人員、總主宰、汽車界、交通界、金融界、工程業、科學界、武術家、開礦界、民意代表、珠寶界、伐木事業。
4、事業發展利西、中西, 不利南、東南。
5、吉祥數字為: 7 8
6、吉利樓層末位數為:4 9
⑶ 繪真妙筆千山最後一關怎麼過 最後一章第五章玩法解析
在繪真妙筆千山手游中,最後一關的玩法還是很有難度的!很多的玩家對於具體的玩法都不是很清楚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最後一關的所有物品
棋子:去丹爐煉丹路上,第一個坐在地上的男人對話獲得;
鶴羽:羽毛,可以點出了村兒走到盡頭一隻仙鶴,掉它;
丹爐鍵:丹爐任務獲得
生辰璽:在後面去找村民要雌黃的時候在右上角有個男npc找她對話;
紙傘:終章那個杭傘是橋傷的女子的,圓形的蹴鞠在上橋前右走那些小孩子那裡。
山海經:在橋上你問的書生手裡問他三遍!他就把手裡山海經給你了;
具體玩法流程
我們去到橋上會遇到妙山先生,使用工具將橋修理好後連接起來,就可以坐船到橋下了;
之後可以乘坐仙鶴來到一個村莊,在這里你會遇到希孟,你要幫助希孟找到顏料;
將丹爐轉到正確的位置;
然後回來給希孟材料,妙山乘坐仙鶴回家,到這里就算正式通關了。
⑷ 馮夢龍三言
「三言」即明代馮夢龍所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與同時代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 都是中國話本小說的頂峰之作。
姓名: 馮夢龍
又名: 別號龍子猶 又字子猶 字猶龍
性別: 男
生卒年: 1574—1646
所屬朝代: 明代
所屬文學時期: 明代文學
代表作品: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
同時期作家: 凌濛初 夏完淳
作家生平:
明代通俗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詞奴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並稱"吳下三馮"。
馮夢龍少年時即有才情。博學多識,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治學不拘一格,行動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縛。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結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讀書時,與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過從,文章往還。熊廷弼督學南京時,曾把馮夢龍視為雋才宿學,予以甄拔。但他自早年進學之後,屢考科舉不中,久困諸生間,落魄奔走,曾以坐館教書為生。萬曆末,馮夢龍應麻城田姓邀請,去講授《春秋》。天啟元年(1621),馮夢龍宦遊在外,次年因言論得罪上司,歸居鄉里。天啟六年,閹黨逮捕周順昌,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就在緹騎橫行時,馮夢龍發憤著書,完成《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編纂工作和《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評纂工作。崇禎三年(1630)取得貢生資格,任丹徒縣訓導,七年升福建壽寧知縣。任職期間,"政簡刑清,首尚文學"(康熙《壽寧縣志·循吏傳》),曾編修《壽寧待志》。十一年秩滿離任,歸隱鄉里。晚年仍孜孜不倦,繼續從事小說創作和戲曲整理研究工作。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馮夢龍站在封建正統立場悲痛欲絕,他懷著中興希望編了《甲申紀事》一書。清兵南下,他懷念故國,輾轉於浙閩之間,刊行《中興偉略》諸書,宣傳抗清。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又有說是被清兵所殺。
"早歲才華眾所驚,名場若個不稱兄。一時名士推盟主,千古風流引後生。桃李兼栽花露濕,宓琴流響訟堂清。歸來結束□東隱,翰□機專手自烹。"文並簡所作這首《馮猶龍》詩,是對馮夢龍一生的最好概括。
文學思想:馮夢龍生平酷愛李卓吾文學主張,奉為蓍蔡,深受其影響。他明確地指出:"世儒但知理為情之范,孰知情為理之維乎?"(《情史》卷一《總評》)凡事從道理上去做的必勉強,只有出自至情者才真切。於是公開主張"鄉國天下,藹然以情相與"(《情史序》),反對用存天理、去人慾的理學傳統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文學上,馮夢龍認為,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學:一種是出自田夫野□之口的真文學,一種是薦紳學士樂道的假文學。只有自然地發於中情的文學,才算真文學,才能表達人的性情。《詩經》是善達性情者,而自六朝以來,詩被用以"見才"、"取士"和"講學",便流於陳腐,不能再很好地表達人的性情了,於是演變為詞,詞增損為曲,套數,曲浸淫而為雜劇、傳奇戲曲。文學的發展,文體的變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聲序》)。如曲不足以表達人的性情時,也"勢必再變而是《粉紅蓮》、《打棗竿》矣"(《太霞新奏序》)。在馮夢龍看來,文學應該發於人的中情,表達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為活躍,是推動文學發展變化的力量,某種文學一旦成了說教工具,它就會僵化,而被另一種足以表達性情的文學所取代。這種崇尚自然,提倡表達人的性情的文學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統為衡量品評文學的原則,對御用、消遣和幫閑文學,無疑是一種批判和否定。至於認為文學有真假兩種,提倡真文學,反對假文學,認為文學更迭過程就是田夫野□不斷創新、新興的活文學取代陳腐的死文學的過程,更是發前人之所未發的卓見。馮夢龍就是在這種進步的文學思想指導下從事各項文學活動的。
民歌和通俗小說的提倡整理馮夢龍在萬曆四十年(1612)前後曾編印過兩部民間歌曲集《掛枝兒》和《山歌》,收錄了盛行於吳中的民間歌曲800多首。這些作品,多半是田夫野□矢口寄興所為、薦紳學士不道、詩壇不刊的"私情之譜"。馮夢龍之所以喜愛,並冒著被攻訐的危險將它們編印成冊,使之廣泛流傳,就在於他認為,這些作品均為"民間性情之響","天地間自然之文","若夫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葯,其功於《掛枝兒》等"(《山歌序》)。如《掛枝兒》中的《泥人》和《萬離》等,寫男女堅貞相愛,朴實自然,有情有理,表達了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這無疑具有沖破虛偽而殘酷的封建禮教束縛,去爭取自由、幸福和強調人的價值的意義。刊行之後,風行一時,"舉世傳誦,沁人心腑","真可駭嘆"(沈德符《野獲編·時尚小令》)。不過,其中也有一些色情和庸俗趣味的描寫,格調不高。
在通俗小說方面,馮夢龍也是積極倡導者。他認為:"大抵唐人選言,入於文心;宋人通俗,諧於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則小說之資於選言者少,而資於通俗者多。試今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決□,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下。雖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說序》)這說明馮夢龍已意識到通俗文學在廣大沒有文化的市民和農民中間具有廣泛而深刻的藝術影響,他提倡通俗文學,就是為使小說從單純地供少數"文心"者思辨、閱讀和消閑中解脫出來,而去適應廣大"里耳"者的審美趣味。馮夢龍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說。在天啟年間,擇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百二十篇,分三次刊行。此即為人們所共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三言"及其他小說"三言",所收錄的作品,有宋元舊篇,也有明代新作和馮夢龍擬作,但已難以一一分辨清楚。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經過馮夢龍增刪和潤飾。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有對封建官僚丑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贊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如《施潤澤灘闕遇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占花魁》等。在這些作品裡,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所宣揚的道德標准、婚姻原則,與封建名教、傳統觀念是相違悖的。象賣油郎秦重之所以博得花魁莘瑤琴的歡心,就在於他的忠厚老實,知情識趣,尊重人的尊嚴;莘瑤琴決心委身於秦重,表示"布衣蔬食,死而無怨",就在於她看清楚那些衣冠子弟均是酒色之徒,無憐香惜玉的真心,這就在婚姻和愛情問題上提出了新標准: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愛情。而門第、權勢、富貴和等級被唾棄了。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識的一種表現,在當時具有沖破封建禮俗去爭取純真愛情的意義。"三言"里也有一些描寫神仙道化,宣揚封建倫理綱常的作品。所以"三言"即表現了資本主義萌牙時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極、腐朽、庸俗的舊意識。這種進步和落後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正是新興市民文學的基本特徵。在藝術表現方面,"三言"中的那些優秀作品,既重視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和細節豐富,又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刻畫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觀序》中所稱:"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洞心□目。"這標志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三言"是一個時代的文學,它的刊行,不僅使許多宋元舊篇免於湮沒,而且推動了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影響深遠。明代天許齋刻本《古今小說》插圖
馮夢龍尚有長篇小說兩種:《平妖傳》和《新列國志》。《平妖傳》是增補羅貫中《平妖傳》而成,回數增加了一倍,它完成於萬曆四十年前後。馮夢龍在這部長篇小說里,提供了"妖由人興"這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描寫上也有特色,但敵視農民起義的情緒強烈,因果報應的污垢濃厚,其社會價值和意義,遠不及"三言"。《新列國志》是據余邵魚《列國志傳》"重加輯演"為一百八回,完成於晚年。它本於《左傳》《史記》,旁及諸書,搜羅極富。考核甚詳,凡列國的廢興存亡,行事的是非成敗,人品的好醜忠□,一一備載,聯絡成章,但文采不足,少藝術魅力,難以與《三國志演義》相埒,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也不能與"三言"並論。
戲曲整理及其他馮夢龍作為戲曲家,主要活動是更定傳奇,修訂詞譜,以及在戲曲創作和表演上提出主張。至於馮夢龍創作的傳奇作品,傳世的只有《雙雄記》和《萬事足》兩種,雖能守曲律,時出俊語,宜於演出,但所寫之事,缺少現實意義。馮夢龍之所以重視更定和修譜工作,在於他看到當時傳奇之作,"人翻窠臼,家畫葫蘆,傳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的現象嚴重。為了糾正這種弊端,使之振興,於是主張修訂詞譜,制訂曲律,以期"懸完譜以俟當代之真才"(同前)。同時提出"詞學三法",強調調、韻、詞三者不應偏廢。在馮夢龍看來,一部優秀劇作,應該情真意新,韻嚴調協,詞藻明白,文采斐然,案頭場上,兩擅其美。馮夢龍正是在這種主張驅使之下,從事傳奇更定工作的。馮夢龍更定的作品達數十種之多,現可考者有17種,其中頗有不少名作,如湯顯祖的《牡丹亭》、《邯鄲夢》,袁晉的《西樓記》,李玉的《一捧雪》、《人獸關》和《永團圓》,《占花魁》,以及《精忠旗》等。在更定過程中,馮夢龍強調關目的真實自然,合乎情理,突出中心,反對枝蔓。更定的《精忠旗》,便是以慷慨大節為主腦,突出岳飛忠君愛國和將士人民對他的愛戴。他還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側面刻畫,使之生動鮮明。以更好地發揮"傳奇之袞鉞"的作用。在他更定的《酒家□》中,就曾給各種人物以不同的個性特徵,"雖婦人女子,胸中好醜,亦自了了"(《酒家□序》)。對於音律,見原作落調失韻處,馮夢龍也總是按譜加以修改,以便於演唱。他要更定湯顯祖《牡丹亭》的原因,便是認為這部具有無限才情的傑作,只是"案頭之書,非當場之譜"(《風流夢小引》),馮夢龍更定的《牡丹亭》,與湯顯祖原著的意趣,雖有所差異,但也的確使之便於用崑腔演唱。《春香鬧學》、《游園驚夢》、《拾畫叫畫》等著名崑曲劇目,便有採用馮夢龍定本的地方。馮夢龍更定傳奇的工作,對於糾正創作脫離舞台的案頭化偏向,繁榮明末戲曲,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戲曲表演藝術方面,馮夢龍也有不少精湛之論。他在《雙雄記序》中提出,"歌者"必須識別調的宮商,音的清濁,不能"弄聲隨意"、"唇舌齒喉之無辨"。在更定傳奇的眉評中,也時時"提示"演員,何處是"精神結穴"處,戲要做足;何曲演時不宜刪略。要求演員應認真領會角色的思想感情,氣質風度,以及其所處的藝術環境,演出神情和個性來。這表明馮夢龍在有意地探討表演藝術的規律,並從理論上作了一些總結。
馮夢龍的散曲集《宛轉歌》和詩集《七樂齋稿》,均已失傳。從殘存的數十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散曲多"極摹別恨"之作。他的詩以通俗平易見長,雖不成詩家,但亦有可觀之作。如在知縣任上寫的《催科》,其中便有"帶青□早稻,垂白鬻孤孫"之句。正如鍾惺所評:"下句更慘。二語出催科吏之口中,亦無可奈何之極矣。"(《明詩歸》卷七)
此外,馮夢龍還曾參與校對精刻《水滸全傳》,評纂《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並有笑話集、政論文等十餘種傳世,還撰有研究《春秋》的著作《麟經指月》。
明代文學是以小說,戲曲和民間歌曲的繁榮為特色的。小說、戲曲方面,頗有一些大作家,但在小說、戲曲、民間歌曲三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的,有明一代唯馮夢龍一人而已。
⑸ 揭陽的歷史
正確的說法是:(近)揭陽縣(相對於秦漢所建古揭陽縣而言)建於北宋宣和三年(1121),南宋紹興二年(1132)撤消,八年(1138)恢復,十一年(1341)移治,直至1991年底由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這個提法,是各個版本的潮州、揭陽地方誌所提供的。事實上,為了應對方臘起義,當年全國邊遠地區建立的新縣一大批,揭陽是其中一個罷了。府縣志都有相關記載,如《(乾隆)揭陽縣志·事紀》:「宣和三年辛丑初,設揭陽縣」,「紹興二年壬子廢揭陽縣入海陽」,「十年庚申復設揭陽縣」。關於「宣和三年辛丑初」設揭陽縣,有一「鐵證」,那就是潮陽東山白牛岩卓錫寺左現存的一處宣和四年的摩崖石刻。其文雲:
清源陳康年季昌,揭陽張希傅作霖、希孟醇夫,番禺鄭員仲周,程江葉廷俊公鄭,長樂張書仲審言,潮陽黃與棣紹耿,宣和壬寅季春二日,同詣辟牛岩謁顛師,緬懷昔日韓公曾造其廬,徘徊孤寂而還。
這是唯一可證宣和四年之前揭陽已經建縣的金石文字,彌足珍貴。裡面寫到的兩個揭陽人,即張希傅和張希孟(是不是兄弟不得而知),其中張希傅明、清府、縣志都沒有載明他的里籍,唯載其為宣和六年(1124)第四甲進士。阮元《廣東通志》載為海陽人。有學者以為是「誤為」,其實不然。因為張氏也許是今庵埠一帶的人(明嘉靖中以前屬揭陽),乃至阮元修省志時,其籍已歸海陽(今潮安)所以記其為海陽人就不算「誤為」。至於諸府志不載其里籍,當因其中式時為揭陽人,編志時已改為海陽,「不好說」的緣故。
⑹ 希孟工具好不好
很好,符合我的想像。以下就不要看了。只要評價有內容,一個字也算有效的評價。對於淘寶賣家,評價字數越多這個評價內容就會有更大的價值,會給其他的買家更多的參考,所以一般建議賣家如果好評返現的話建議15個字左右。
收到的時候裝螺絲的小盒是分開的,螺絲有點散落在外面,小盒有膠布,重新裝一下就好了,中間的格檔布壞了,是六角螺絲刀的鍋,精密螺絲刀有些散開,裝螺絲的小盒質量不好,容易開,其他暫時沒有問題。
質量不錯,基本上需要用到的工具,裡面都有,溝通良好
質量還行,學校一段時間用也可以了,敢死隊弟弟弟弟和基督教第四季的亟待解決的報道並不常見的疾病的軍事基地進行賓士車急劇變化宋傑大家都基本不變不對勁代表大會上小夥伴山呼海嘯不喝喜酒打家劫舍 ,不看中間的,哈哈!
看起來品質還行,對得起這個價格,只是個別工具已經有些銹跡了,可能是存放一些時間了,希望耐用性好!包裝實在有些差,快遞已經把盒子快壓裂了。 客服很有耐心,不錯!
家裡總要備個工具箱,看著工具還可能,就是不知道好不好使
挺好的,放在家裡家用,就是起子什麼沒有吸力,不過自己在家也不經常修理什麼,所以也無所謂的,價格也算比較劃算的了,主要這種工具箱比一個個買看起來干凈還好找
質量很好,很精緻,感覺更男人了,自信心又回到了我身邊
先評價一下老闆,服務態度真的是沒得說,當時拍錯了,溝通後,快遞都要拿走了,又趕緊給我要回來換了,再說說東西,又全質量又好。
性價比好!種類齊全,應該能滿足家庭日常使用了。
寶貝已收到,與商家描述的一樣,很棒。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很滿意,一如既往地的高品質服務,下次還會買
活動扳手小了一點我修自行車龍頭修不了,我打內心地相信她的品質電鑽還沒用,用了以後再說我這邊的物流很快
收到貨,這款配置讓人震撼,最亮點是電轉,在外面買的好點的都230了,等於多花一百元就能買l齊其餘的東西——萬用表,鋼鋸,電筒,棘輪羅絲刀,老虎鉗……本來以為電轉只配一個電池,收到發現是兩個???,還多送了一堆砂輪片,萬向桿呀……這店家可能是瘋了??
工具很精緻,比超市買的好多了,螺絲刀設計贊,不用360度轉,很省力。
這幾天感冒,收到了也不能使用,應該是正品吧。先確認收貨吧,以後可以追評
希孟內六角扳手S2特長加長六棱6角扳手套裝球頭梅花螺絲刀單個T型,35.8元
⑺ 高中美術教學大綱 人教版
一)高中藝術欣賞課佔用必修課時間授課,總學時為68課時(注),音樂、美術各佔34時 。課程均應列入課表,不得任意挪為它用。
(二)音樂欣賞課、美術欣賞課原則上高一、高二分段進行。也可階段交叉或間周輪換上課 。授課形式以常規教學班為單位進行,必要時也可合班上課。
(三)高中學校應配備專職音樂、美術教師,有困難的學校可外請教師代課。
(四)教材應根據本大綱的要求編寫。大綱中規定的必選作品應全部編入教材:音樂欣賞課 的參考作品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掌握,並適當補充民族、民間作品。音樂欣賞課教材必須包括 教科書、教師用書、音響資料,美術欣賞課教材必須包括教科書、教師用書、幻燈圖書資料。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 設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階段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的藝術欣賞課分為音樂欣賞課和美術欣賞課,是普通高中一、二 年級的必修課。
音樂欣賞課(略)
美術欣賞課
一、教學目的
1.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樹立正 確的審美觀念。
2.突出藝術學科的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於美術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3.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美 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美術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智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內容
(一)美術欣賞基礎知識(30%)
1.美術欣賞的目的、意義與方法;
2.美術的社會功能;
3.美術的分類及其主要藝術特徵;
4.美術創作的主要藝術語言與創作方法
(二)中外美術名作欣賞(70%)
1.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2.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3.中國古代繪畫藝術;
4.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5.中國民間美術;
6.古代埃及,希臘,羅馬、印度的雕塑與建築藝術;
7.歐洲中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建築藝術;
8.歐洲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的雕塑藝術;
9.歐洲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的繪畫藝術;
10.中外現代繪畫、雕塑與建築藝術;
11.中外現代實用美術設計;
(三)必選作品
中國作品:
仰韶文化彩陶 新石器時代
《蓮鶴方壺》 青銅工藝 春秋
瓷器工藝 宋、明
武梁祠畫像石 漢
昭陵六駿石刻 唐
龍門石窟(奉先寺) 唐
敦煌彩塑與莫高窟壁畫 魏晉、唐、元
《韓熙載夜宴圖》 (中國畫) 五代顧閎中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 北宋張擇端
《溪山行旅圖》 (中國畫) 北宋范寬
《千里江山圖》 (中國畫) 北宋五希孟
《朝元圖》永樂宮壁畫 元
《雜花圖卷》 (中國畫〕 明 徐渭
北京故宮 (建築) 明、清
蘇州園林 明、清 民間年畫
外國作品:
《拉奧孔》 (雕塑) 希臘
《舞王濕婆》(雕塑) 印度
《大衛》 (雕塑)(意〕米開朗基羅
《加菜義民》(雕塑)(法)羅丹
《被破壞的鹿特丹市紀念碑》 (雕塑) (法)扎特金
《蒙娜麗莎》(油畫)(意)達·芬奇
《阿爾諾非尼夫婦》 (油畫)(尼德蘭)楊·凡·埃克
《日出印象》(油畫)(法)莫奈
《賀拉斯兄弟的誓言》(油畫)(法)達維特
《伏爾加河的纖夫》 (油畫)(俄〕列賓
《格爾尼卡》(油畫)(西) 畢加索
《羅馬萬神廟》(建築) 義大利
《泰姬陵》 (建築) 印度
《夏特爾教堂》(建築) 法國
《包豪斯校舍》(建築〕(德)格羅皮烏斯
《流水別墅》 (建築)(美)賴特
三、教學要求
1.高中美術欣賞課,除了使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有關知識外,還要進行比較深入的藝術分析 ,以增強學生感受和鑒賞藝術美的能力。
2.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開展對下同作品的比較和作品 的評論。
3.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視覺審美感受。
4.努力做到課堂欣賞教學與組織參觀當地博物館、美術作品展覽等活動相結合,使美術欣賞 教學與課外和校外的美術教育活動相銜接。
四、成績考查
1.美術欣賞課是考查學科。
2.美術欣賞課的考查方法分平時考查和期末考查兩類。考古內容以學生感受分析、評價美術 作品的能力為重點。
3.美術欣賞課的考查成績納入學生的考績范圍。
五、教學設備
1.按美術學科要求,配齊所需課本、掛圖、幻燈,錄像等教學設備。
2.學校圖書館應為師生配備必要的美術史論工具書藉和藝術類期刊、畫冊。
⑻ 掃地的來源
語出《孔子家語·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
掃地,指用掃帚等工具清掃地面;比喻名譽、威信等全部喪失。
網路有啊!
1. 打掃地面。《孔子家語·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 宋 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兔首瓠葉,可以行禮;掃地而祭,可以事天。」《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家人們知道老爺回來,前幾天就收拾鋪設掃地焚香的預備停妥。」2. 比喻除盡;丟光。《文選·揚雄<羽獵賦>》:「軍驚師駭,刮野掃地。」 李善註:「言殺獲皆盡,野地似乎掃刮也。」 宋 費袞 《梁溪漫志·行卷》:「士之自處既輕,而先達待士之風,至此亦掃地矣。」 吳組緗《山洪》三二:「保長告發了他,使他信譽掃地。」3. 比喻全部,盡數。南朝 梁簡文帝 《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愍百姓之未安,傷一物之失所。故餘民襁負,掃地來王。」《舊唐書·李百葯傳》:「及 大業 嗣 文 ,世道交喪,一時人物,掃地將盡。」《明史·孫鑨傳》:「其流及於 楊巍 ,至 劉希孟 、 謝廷寀 而掃地盡矣。」 嚴復《原強》:「兵連不及周年,公私掃地赤立,舉債而外,尚不能無擾閭閻,其財之匱也又如此。」[1]⑼ 怎麼闡釋馮夢龍的「三言」,與四大名著的關系
馮夢龍少年時即有才情。博學多識,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治學不拘一格,行動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縛。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結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讀書時,與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過從,文章往還。熊廷弼督學南京時,曾把馮夢龍視為雋才宿學,予以甄拔。
只有自然地發於中情的文學,才算真文學,才能表達人的性情。《詩經》是善達性情者,而自六朝以來,詩被用以"見才"、"取士"和"講學",便流於陳腐,不能再很好地表達人的性情了,於是演變為詞,詞增損為曲,套數,曲浸淫而為雜劇、傳奇戲曲。文學的發展,文體的變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聲序》)。如曲不足以表達人的性情時,也"勢必再變而是《粉紅蓮》、《打棗竿》矣"(《太霞新奏序》)。在馮夢龍看來,文學應該發於人的中情,表達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為活躍,是推動文學發展變化的力量,某種文學一旦成了說教工具,它就會僵化,而被另一種足以表達性情的文學所取代。
這種崇尚自然,提倡表達人的性情的文學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統為衡量品評文學的原則,對御用、消遣和幫閑文學,無疑是一種批判和否定。至於認為文學有真假兩種,提倡真文學,反對假文學,認為文學更迭過程就是田夫野□不斷創新、新興的活文學取代陳腐的死文學的過程,更是發前人之所未發的卓見。馮夢龍就是在這種進步的文學思想指導下從事各項文學活動的。
⑽ 馮夢龍兄弟幾人,都是文學家嗎
馮夢龍(1574~1646) 明代通俗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詞奴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
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今蘇州)人,出身名門世家,馮氏兄弟三人被稱為「吳下三馮」。其兄夢桂是畫家,其弟夢熊是太學生,作品均已不傳。
馮夢龍自己的詩集今也不存,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他編纂的三十種著作得以傳世,為我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寶。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而以選編「三言」的影響最大最廣。
生平
馮夢龍少年時即有才情。博學多識,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治學不拘一格,行動也每每不受名教束縛。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結社作文。在嘉定侯氏西堂讀書時,與侯峒曾兄弟及其他名士,卷帙過從,文章往還。
熊廷弼督學南京時,曾把馮夢龍視為雋才宿學,予以甄拔。但他自早年進學之後,屢考科舉不中,久困諸生間,落魄奔走,曾以坐館教書為生。
萬曆末,馮夢龍應麻城田姓邀請,去講授《春秋》。天啟元年(1621),馮夢龍宦遊在外,次年因言論得罪上司,歸居鄉里。天啟六年,閹黨逮捕周順昌,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
就在緹騎橫行時,馮夢龍發憤著書,完成《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編纂工作和《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的評纂工作。
崇禎三年(1630)取得貢生資格,任丹徒縣訓導,七年升福建壽寧知縣。任職期間,"政簡刑清,首尚文學"(康熙《壽寧縣志?循吏傳》),曾編修《壽寧待志》。十一年秩滿離任,歸隱鄉里。晚年仍孜孜不倦,繼續從事小說創作和戲曲整理研究工作。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明王朝,馮夢龍站在封建正統立場悲痛欲絕,他懷著中興希望編了《甲申紀事》一書。
清兵南下,他懷念故國,輾轉於浙閩之間,刊行《中興偉略》諸書,宣傳抗清。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又有說是被清兵所殺。
"早歲才華眾所驚,名場若個不稱兄。一時名士推盟主,千古風流引後生。桃李兼栽花露濕,宓琴流響訟堂清。歸來結束□東隱,翰□機專手自烹。"文並簡所作這首《馮猶龍》詩,是對馮夢龍一生的最好概括。
文學思想馮夢龍生平酷愛李卓吾文學主張,奉為蓍蔡,深受其影響。
他明確地指出:"世儒但知理為情之范,孰知情為理之維乎?"(《情史》卷一《總評》)凡事從道理上去做的必勉強,只有出自至情者才真切。於是公開主張"鄉國天下,藹然以情相與"(《情史序》),反對用存天理、去人慾的理學傳統來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文學上,馮夢龍認為,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學:一種是出自田夫野□之口的真文學,一種是薦紳學士樂道的假文學。只有自然地發於中情的文學,才算真文學,才能表達人的性情。《詩經》是善達性情者,而自六朝以來,詩被用以"見才"、"取士"和"講學",便流於陳腐,不能再很好地表達人的性情了,於是演變為詞,詞增損為曲,套數,曲浸淫而為雜劇、傳奇戲曲。文學的發展,文體的變化,"固亦性情之所必至也"(《步雪新聲序》)。如曲不足以表達人的性情時,也"勢必再變而是《粉紅蓮》、《打棗竿》矣"(《太霞新奏序》)。
在馮夢龍看來,文學應該發於人的中情,表達人的性情,而人的性情,最為活躍,是推動文學發展變化的力量,某種文學一旦成了說教工具,它就會僵化,而被另一種足以表達性情的文學所取代。這種崇尚自然,提倡表達人的性情的文學思想,打破了以封建道統為衡量品評文學的原則,對御用、消遣和幫閑文學,無疑是一種批判和否定。至於認為文學有真假兩種,提倡真文學,反對假文學,認為文學更迭過程就是田夫野□不斷創新、新興的活文學取代陳腐的死文學的過程,更是發前人之所未發的卓見。馮夢龍就是在這種進步的文學思想指導下從事各項文學活動的。
民歌和通俗小說的提倡整理馮夢龍在萬曆四十年(1612)前後曾編印過兩部民間歌曲集《掛枝兒》和《山歌》,收錄了盛行於吳中的民間歌曲800多首。這些作品,多半是田夫野□矢口寄興所為、薦紳學士不道、詩壇不刊的"私情之譜"。
馮夢龍之所以喜愛,並冒著被攻訐的危險將它們編印成冊,使之廣泛流傳,就在於他認為,這些作品均為"民間性情之響","天地間自然之文","若夫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葯,其功於《掛枝兒》等"(《山歌序》)。如《掛枝兒》中的《泥人》和《萬離》等,寫男女堅貞相愛,朴實自然,有情有理,表達了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這無疑具有沖破虛偽而殘酷的封建禮教束縛,去爭取自由、幸福和強調人的價值的意義。刊行之後,風行一時,"舉世傳誦,沁人心腑","真可駭嘆"(沈德符《野獲編?時尚小令》)。不過,其中也有一些色情和庸俗趣味的描寫,格調不高。
在通俗小說方面,馮夢龍也是積極倡導者。他認為:"大抵唐人選言,入於文心;宋人通俗,諧於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則小說之資於選言者少,而資於通俗者多。試今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決□,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下。雖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說序》)這說明馮夢龍已意識到通俗文學在廣大沒有文化的市民和農民中間具有廣泛而深刻的藝術影響,他提倡通俗文學,就是為使小說從單純地供少數"文心"者思辨、閱讀和消閑中解脫出來,而去適應廣大"里耳"者的審美趣味。
馮夢龍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說。在天啟年間,擇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百二十篇,分三次刊行。此即為人們所共知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三言"及其他小說"三言",所收錄的作品,有宋元舊篇,也有明代新作和馮夢龍擬作,但已難以一一分辨清楚。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都程度不等地經過馮夢龍增刪和潤飾。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有對封建官僚丑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贊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如《施潤澤灘闕遇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占花魁》等。
在這些作品裡,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所宣揚的道德標准、婚姻原則,與封建名教、傳統觀念是相違悖的。象賣油郎秦重之所以博得花魁莘瑤琴的歡心,就在於他的忠厚老實,知情識趣,尊重人的尊嚴;莘瑤琴決心委身於秦重,表示"布衣蔬食,死而無怨",就在於她看清楚那些衣冠子弟均是酒色之徒,無憐香惜玉的真心,這就在婚姻和愛情問題上提出了新標准:彼此了解、互相敬重的愛情。而門第、權勢、富貴和等級被唾棄了。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識的一種表現,在當時具有沖破封建禮俗去爭取純真愛情的意義。
"三言"里也有一些描寫神仙道化,宣揚封建倫理綱常的作品。所以"三言"即表現了資本主義萌牙時期的新思想,又存留有消極、腐朽、庸俗的舊意識。這種進步和落後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正是新興市民文學的基本特徵。在藝術表現方面,"三言"中的那些優秀作品,既重視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和細節豐富,又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刻畫人物性格。正如《今古奇觀序》中所稱:"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洞心□目。"這標志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
"三言"是一個時代的文學,它的刊行,不僅使許多宋元舊篇免於湮沒,而且推動了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和繁榮,影響深遠。明代天許齋刻本《古今小說》插圖 馮夢龍尚有長篇小說兩種:《平妖傳》和《新列國志》。《平妖傳》是增補羅貫中《平妖傳》而成,回數增加了一倍,它完成於萬曆四十年前後。馮夢龍在這部長篇小說里,提供了"妖由人興"這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描寫上也有特色,但敵視農民起義的情緒強烈,因果報應的污垢濃厚,其社會價值和意義,遠不及"三言"。《新列國志》是據余邵魚《列國志傳》"重加輯演"為一百八回,完成於晚年。它本於《左傳》《史記》,旁及諸書,搜羅極富。考核甚詳,凡列國的廢興存亡,行事的是非成敗,人品的好醜忠□,一一備載,聯絡成章,但文采不足,少藝術魅力,難以與《三國志演義》相埒,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也不能與"三言"並論。
戲曲整理及其他
馮夢龍作為戲曲家,主要活動是更定傳奇,修訂詞譜,以及在戲曲創作和表演上提出主張。至於馮夢龍創作的傳奇作品,傳世的只有《雙雄記》和《萬事足》兩種,雖能守曲律,時出俊語,宜於演出,但所寫之事,缺少現實意義。馮夢龍之所以重視更定和修譜工作,在於他看到當時傳奇之作,"人翻窠臼,家畫葫蘆,傳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的現象嚴重。為了糾正這種弊端,使之振興,於是主張修訂詞譜,制訂曲律,以期"懸完譜以俟當代之真才"(同前)。同時提出"詞學三法",強調調、韻、詞三者不應偏廢。
在馮夢龍看來,一部優秀劇作,應該情真意新,韻嚴調協,詞藻明白,文采斐然,案頭場上,兩擅其美。馮夢龍正是在這種主張驅使之下,從事傳奇更定工作的。馮夢龍更定的作品達數十種之多,現可考者有17種,其中頗有不少名作,如湯顯祖的《牡丹亭》、《邯鄲夢》,袁晉的《西樓記》,李玉的《一捧雪》、《人獸關》和《永團圓》,《占花魁》,以及《精忠旗》等。在更定過程中,馮夢龍強調關目的真實自然,合乎情理,突出中心,反對枝蔓。更定的《精忠旗》,便是以慷慨大節為主腦,突出岳飛忠君愛國和將士人民對他的愛戴。他還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側面刻畫,使之生動鮮明。以更好地發揮"傳奇之袞鉞"的作用。在他更定的《酒家□》中,就曾給各種人物以不同的個性特徵,"雖婦人女子,胸中好醜,亦自了了"(《酒家□序》)。對於音律,見原作落調失韻處,馮夢龍也總是按譜加以修改,以便於演唱。他要更定湯顯祖《牡丹亭》的原因,便是認為這部具有無限才情的傑作,只是"案頭之書,非當場之譜"(《風流夢小引》),馮夢龍更定的《牡丹亭》,與湯顯祖原著的意趣,雖有所差異,但也的確使之便於用崑腔演唱。《春香鬧學》、《游園驚夢》、《拾畫叫畫》等著名崑曲劇目,便有採用馮夢龍定本的地方。馮夢龍更定傳奇的工作,對於糾正創作脫離舞台的案頭化偏向,繁榮明末戲曲,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戲曲表演藝術方面,馮夢龍也有不少精湛之論。
他在《雙雄記序》中提出,"歌者"必須識別調的宮商,音的清濁,不能"弄聲隨意"、"唇舌齒喉之無辨"。在更定傳奇的眉評中,也時時"提示"演員,何處是"精神結穴"處,戲要做足;何曲演時不宜刪略。要求演員應認真領會角色的思想感情,氣質風度,以及其所處的藝術環境,演出神情和個性來。這表明馮夢龍在有意地探討表演藝術的規律,並從理論上作了一些總結。 馮夢龍的散曲集《宛轉歌》和詩集《七樂齋稿》,均已失傳。從殘存的數十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散曲多"極摹別恨"之作。他的詩以通俗平易見長,雖不成詩家,但亦有可觀之作。如在知縣任上寫的《催科》,其中便有"帶青□早稻,垂白鬻孤孫"之句。正如鍾惺所評:"下句更慘。二語出催科吏之口中,亦無可奈何之極矣。"(《明詩歸》卷七) 此外,馮夢龍還曾參與校對精刻《水滸全傳》,評纂《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並有笑話集、政論文等十餘種傳世,還撰有研究《春秋》的著作《麟經指月》。
明代文學是以小說,戲曲和民間歌曲的繁榮為特色的。小說、戲曲方面,頗有一些大作家,但在小說、戲曲、民間歌曲三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的,有明一代唯馮夢龍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