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稱重量的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完美產品銷售能賺多少錢 2025-05-17 05:34:02
快速選擇工具哪個好用 2025-05-17 05:16:57
換肺總費用包括哪些 2025-05-17 05:16:13

稱重量的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5 19:02:34

1. 稱重量的工具有哪些

1、電子秤

電子秤是衡器的一種,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桿平衡原理測定物體質量的工具。按結構原理可分為機械秤、電子秤、機電結合秤三大類。

2. 古代稱量工具有哪些

古代的稱由秤砣,秤桿,秤盤三個部分組成,當中秤盤最為簡單,就是一種金屬或者其它物質構成的裝載器械,用以裝所稱之物。

其中的秤桿是學問最大的,古時候的計量單位是十六進制,也就是說十六錢為一兩,十六兩則為一斤,於是在秤桿上就有十六個刻度。

這十六個刻度以星為記,所以每顆星又代表一兩。這就是秤星的由來,而且秤星的顏色也是有著規定的,大部分多為黃色銅星,不能用黑色,意思是用稱做買賣的人要心裡邊干凈,不能為了銀錢而昧了良心。

而這十六顆秤星也都有著自己相隨的文化,第一顆星叫做定盤星,它的重量為零,代表基準。剩下的稱為準星。

3. 列舉出生活中的一些稱重工具

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測質量的工具是:桿秤.實驗室里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砝碼磨損了,相當於砝碼的質量減小了,但是上面所標的數值還沒變.在稱量物體時所加的數目就多了,砝碼的實際質量還等於物體的質量,只是所標的數值相對於實際質量偏大了,所以測量結果偏大了.
小石塊在太空與在地面相比只是位置的改變,所含物質的多少並沒有變,所以質量不變.
故答案為:天平;大;不變.

4. 一百斤等於多少kg

一百斤等於50千克。

斤和千克都是重量的衡量單位。

因為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那麼1斤=0.5千克=500克,1克=0.001千克。

因此,一百斤=100斤=100x500克

=50000克=50000x0.001千克=50千克。


(4)稱重量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1、重量的單位

噸(t)、千克(kg)、克(g)、毫克(mg)以及斤都是衡量重量的單位。其中斤為中國特有的重量衡量單位。

2、重量單位之間的相互換算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1克=1000毫克、1斤=0.5千克、1斤=500克。

0.001噸=1千克=2斤=1000克=1000000毫克。

3、重量的測量工具

稱重量的工具有電子稱、台秤、地磅、桿秤、實驗室用天平、彈簧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量單位

5. 從古至今有哪些稱重工具

1、秤

秤亦作「稱」。衡器。或將不等臂的衡量輕重的器具皆稱為秤,或指以看秤星計被稱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單指秤杠。戰國時已有不等臂衡器。

國內桿秤始於何時,尚無定論。出土的楚國王銅衡桿,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測是稱量時作為在不同部位懸掛權和重物的標志,很可能是從等臂天平過渡到桿秤時出現的一種衡器。東漢以後演變為從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學名戥秤,是一種宋代劉承硅(據傳)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屬於小型的桿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藝獨特,也被當做一種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國統稱為「度量衡」。中國古代衡器紮根於歷史文化之中,其發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濃縮的古代社會的生活畫卷。

4、稱重儀表

稱重儀表也叫稱重顯示控制儀表,是將稱重感測器信號(或再通過重量變送器)轉換為重量數字顯示,並可對重量數據進行儲存、統計、列印的電子設備,常用於工農業生產中的自動化配料,稱重,以提高生產效率。

5、電子台秤

電子台秤是是利用電子應變元件受力形變原理輸出微小的模擬電信號,通過信號電纜傳送給稱重顯示儀表,進行稱重操作和顯示稱量結果的稱重器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戥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代衡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稱重儀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台秤

6. 稱重工具,除了天平,還有別的嗎

樓主,稱重的工具實在太多了,哪止天平啊,基本上可以用於測力的工具都可以用於稱重,特別是測拉力和壓力的工具。工業上用於測力的工具一般都是日本或者歐洲製造的,定期要做標准化校準,精確度在0.1克以上或者更高。不用我說了吧,自己上Google一搜就出來,型號,標准,精確度什麼都有……

7. 我們常見的稱物品輕重的工具稱有什麼急

1、電子秤:電子秤採用現代感測器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一體化的電子稱量裝置,才能滿足並解決現實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確、連續、自動"稱量要求,同時有效地消除人為誤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計量管理和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的應用要求。

8. 古代稱量工具有哪些

古代衡具稱量工具-戥子
天秤這種稱量工具
秤的發明和它的廣泛應用。在一根杠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稱量物體的重量。古代人稱它「權衡」或「衡器」。「權」就是砝碼或秤錘,「衡」是指秤桿。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紀的製品,是個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古代中國人還發明了有兩個支點的秤,俗稱銖秤。使用這種秤,變動支點而不需要換秤桿就可以稱量比較重的物體。這是中國人在衡器上的重大發明之一,也表明中國人在實踐中完全掌握了阿基米德杠桿原理
稱重技術自古以來就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重視。在公元前,人們為了對貨物交換量的估計,起初採用木材或陶土製作的容器來作為交換貨物的計量。以後,又採用簡單的秤來測定質量。在中國,秤出現得也很早。在傳說的黃帝「設五量」中,權衡即為五量之首。夏禹的「聲為呂,聲為度,稱以出」、「循守會稽,乃審權衡」。春秋中晚期,楚國已經製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大體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的銅衡桿,這種衡器即不同於天平也不同於後來的稱桿,但與不等臂天平類似。經過逐步演化的過程,衡桿的重臂縮短,力臂加長,也就成為了現代仍在使用的桿秤。《孫子·算經》記載:稱之所起,起於黍,十黍為一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各諸侯,頒發了統一的度量衡詔書,建立了一套統一的度量衡制度。這些都說明了在我國古代,稱重技術所處的位置和重要性。
我國有一種流傳,說范蠡是秤的發明者。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認為在有公於越王之下,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

9. 稱體重的儀器叫什麼

電子體重秤:是一種智能型體重測量儀器,與傳統指針式體重計相比,具有測量精度高、可鎖定顯示、讀數方便等優點。其主要應用於體質健康測試中人體體重數據的測量,面向體育、醫衛、勞動、學校等單位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使用,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必備儀器之一。

10. 古代稱重工具有哪些

1、秤

秤亦作「稱」。衡器。或將不等臂的衡量輕重的器具皆稱為秤,或指以看秤星計被稱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單指秤杠。戰國時已有不等臂衡器。

國內桿秤始於何時,尚無定論。出土的楚國王銅衡桿,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測是稱量時作為在不同部位懸掛權和重物的標志,很可能是從等臂天平過渡到桿秤時出現的一種衡器。東漢以後演變為從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學名戥秤,是一種宋代劉承硅(據傳)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屬於小型的桿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藝獨特,也被當做一種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國統稱為「度量衡」。中國古代衡器紮根於歷史文化之中,其發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濃縮的古代社會的生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