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製作結實耐用的風箏放飛工具
(一)材料:
(1)2根松不或雲杉木棒(0.6厘米厚,1厘米寬,90厘米長);(2)風箏面材料(塑料等);(3)繩子;(4)剪刀;(5)木尺;(6)黏條;(7)小鋸子;(8)粉筆;(9)木膠
(二)基本製作流程:
在成年人的幫助下,用小鋸在每根木棒的埠處鋸一個缺口(見圖5-1)。請注意,不要使鋸對著自己。測量出其中一根木棒的中心,做個記號,並把這個記號放在另一根木棒的一點上,這個點距這個木棒的一端距離是20厘米(見圖5-2)。用木膠把交叉的兩個木棒粘在一起,用繩子纏繞幾下後捆起來(見圖5-3)。拉直繩子,沿著4個被鋸開的小口,纏出一個風箏的外框(見圖5-4)。把繩子拉緊,然後把繩子的兩頭系成一個結。在木框的四端被繩子纏過的缺口處,每處都再用繩子用力繞幾圈後拴緊。現在,風箏的框架已經完成。
B. 風箏的製作方法,要簡潔!急!!!!!!!!!!!!!!!!!!
教你如何親手製作風箏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 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 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C. 製作風箏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製作風箏所需材料及工具包括:
1. 竹子:作為風箏的骨架材料,應選擇堅韌不易彎曲的竹子。
2. 麻紙或尼龍布:用於覆蓋在風箏骨架上,構成風箏的面料。
3. 絲帛(可選):同樣用於覆蓋骨架,增強風箏的韌性和耐用性。
4. 棉線:用於連接風箏的骨架和手柄,是風箏飛行時的牽引線。
5. 顏料:用於在風箏面上繪制圖案和添加顏色。
關於風箏的起源、種類及其意義:
1. 風箏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國古代東周春秋時期,已有超過2000年歷史。傳說墨翟製成了木鳥,經過三年研製,被認為是風箏的最早形式。魯班隨後用竹子改進了風箏材質。到了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後,紙張開始用於製作風箏,稱之為「紙鳶」。
2. 風箏的種類:
- 形狀分類:軟翅風箏、硬翅風箏、龍形風箏、板形風箏、立體風箏、運動風箏、桶形風箏、自由類風箏等。
- 藝術風格分類:宮廷風箏、民間風箏、當代風箏。
- 地域分類:北京風箏、濰坊風箏、天津風箏、南通風箏、江南風箏等。
3. 風箏的意義:
- 風箏象徵著吉祥和長壽,代表著人的健康和幸福。古人放飛風箏以寓意放飛疾病和災難,祈求健康和平安。
- 風箏體現了自由與和平的理念,人們通過放飛風箏表達對自由和平的嚮往。
- 風箏的圖案和顏色反映了大眾的審美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富含象徵意義,如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等,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D. 製作風箏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製作風箏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如下:
風箏的製作材料有竹子,麻紙,絲帛,棉線,顏料。
1、竹子
用於製作風箏的骨架,需要選擇質地堅硬、不易彎曲的竹子。
2、麻紙
用於糊在風箏骨架上,作為風箏的面料。
3、絲帛
也可以用尼龍布代替,用於糊在風箏骨架上,可以增加風箏的韌性和耐用性。
三、風箏的意義
1、風箏寓意著吉祥和長壽,象徵著人的健康長壽和幸福安康。在古代,人們常常將風箏放飛到空中,寓意著放飛疾病和災難,祈求健康和平安。同時,風箏也代表著自由與和平,人們通過放飛風箏來表達對自由和平的嚮往和追求。
2、風箏融合了大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在我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中。風箏的圖案和顏色往往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和象徵意義,如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等,這些圖案都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E. 老式八卦風箏的製作方法
老式八卦風箏的製作方法涉及以下步驟:
1. 准備材料和工具:報紙、細竹條、膠帶、風箏線、剪刀。
2. 取一張報紙(或布料),按照特定方式折疊,形成所需形狀。
3. 剪去多餘的部分,打開後應得到一個正方形的報紙。
4. 准備兩條細竹條,最好是新鮮的竹子,因其彈性適宜折彎。
5. 按照說明,將竹條固定到正方形報紙上,其中一根需折彎,使用膠帶進行固定。
6. 取另一張報紙,剪出最長邊上的六條紙條。
7. 將這六條紙條固定在風箏的相應位置,如說明所示。
8. 剪出兩條線,按照說明固定到風箏上,並使用膠帶粘牢。至此,一個八卦風箏便製作完成了。
9. 最後,到野外去放飛風箏,享受放風箏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