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息和口肌訓練方法有
氣息的訓練:吹紙屑,紙屑由小變大,需要一個過程的。吹蠟燭,由近自遠。用吸管吹水,管的直徑由粗變細。在此前基礎上吹氣球。吃氣球先放一放,前邊都練好了再練。
壓胸每分鍾20次,每日2回。仰卧起坐每天20個
短時吸氣:把口鼻都捏住,幾秒鍾後松開,他就會被動的短時吸氣,慢慢的就能練深吸氣。
搔癢法:給他鬧搔癢他,既能處進親子關系,他笑又能緩解喉部及聲帶的緊張。
口部肌肉的鍛煉:吐水,大量練,把水含嘴裡漱口。使勁咕嚕。嚼口香糖。吹泡泡糖。按摩口周肌肉。
⑵ 孩子有做口部肌肉訓練需要,卻拒絕使用口肌工具怎麼辦
在言語訓練當中有一部分孩子是比較明確需要通過進行口部肌肉訓練來提高口腔整體的控制能力。但是這一部分孩子中,絕大部分孩子在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都有一個特點——十分抗拒口肌工具。一來是不習慣陌生的東西放嘴巴;二來是訓練對孩子本身有難度,增加了抗拒的心理。
這給訓練過程增添的不少的難度,也讓言語治療過程中進展十分緩慢。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怎樣做,幫助孩子適應口部肌肉訓練呢?
我們要明確一點,進行口部肌肉訓練,不是非得一定要用口肌工具,只是工具會相對比較簡便,我們也可以找別的東西來替代。
①下頜
孩子一開始下頜薄弱,不喜歡咬咬牙膠。那我們可以用一些比較類似咬牙膠功能的東西,也可以鍛煉下頜的力量、靈活度,還有控制能力。
可以使用一些水果粒、水果條、小塊餅乾等等,這些食物相對工具更容易降低孩子防禦的心理。把孩子能夠接受氣味的一些食物切成合適的粒狀、塊狀或者條狀。放在孩子的門牙、虎牙、臼齒,根據我們的目標進行咬合。
如果孩子屬於下頜連續運動能力比較弱的,我們一開始可以用紗布裹住片狀、軟一點點的口香糖,讓孩子連續的咀嚼,一般孩子都不會抗拒這種甜甜的味道,訓練也就自然而然會簡單得多。
再者如果准備沒有那麼充分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的把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食物放在咬牙膠裡面或者邊上,比如說用紫菜裹著咬牙膠或者把山楂片/餅干塞到空心的咬牙膠裡面,讓孩子簡單的咬合一下。
②唇部
如果一開始使用吸管孩子不願意含著吸管口,我們可以先在吸管口上粘一些有味道的飲品或者食物,例如在吸管口粘一些酸奶或者是沾一點巧克力醬,讓孩子先習慣含著吸管口,再慢慢的出現吸水這個動作。
訓練合唇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願意雙唇夾住壓舌板,我們也可以把山楂片放到上唇的位置,讓孩子用下唇快速的合起來,雙唇夾住壓舌板達到合唇的目的。
③氣息
這一項訓練在訓練初期難以不通過工具來引導,一開始我們也可以用使用讓孩子接受吸管的那種方法,現在笛子吹氣口放置一些孩子喜歡的食物,讓他先含住,逐漸慢慢再捏住孩子的鼻子,讓他習慣用笛子呼氣。
④口腔感知覺
孩子若不能適應海綿棒、震動棒這些口腔感知覺訓練工具,我們可以使用比較扁的棒棒糖。放置到孩子的內臉頰、舌面、舌邊以及上顎進行簡單的刺激。
⑶ 早期如何訓練吞咽功能呢
首先,改善口腔感知覺。
過高或過低的感知覺都會對吞咽造成影響。口腔高敏感會使孩子不喜歡咀嚼一些事物,更不用說吞咽了。而口腔低敏感則會使得孩子不能將一些塊狀的食物咀嚼成方便吞咽的形態,因此,對吞咽也會造成影響。
言語治療師所使用的口肌工具中,有一種是專門針對於口腔感知覺的訓練,即海綿棒。
海綿棒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改善孩子的口腔感知覺。操作方法如下:唇—內臉頰—上唇內側—下唇內側—舌面—舌邊—上顎—軟齶(嘔吐反應)。每處三次。
其次,提高咀嚼能力。
針對孩子目前的咬合能力,選定適合孩子情況的咬牙膠,進行咬合練習。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後,可以加入下顎骨分級調控排棒的練習。提升咬合能力的同時可以提高孩子對下顎骨的控制能力。
再次,提高唇的閉合能力。
雪條棒,2#排棒以及其他工具都可以進行唇部閉合能力的訓練。將雪條棒橫放在孩子的唇部,使孩子用唇的力量夾住雪條棒。練習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和孩子練習。
最後,就是家長的耐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世界上和孩子最親密的人,沒有人比父母更能幫助到孩子。
衷心希望各位家長在東方啟音能學到更多實用的方法,帶領孩子「輕松與世界對話」
⑷ 口肌訓練方法
口肌訓練方法:
1、口腔按摩
通過按摩、揉、搓、彈、捏等手法,刺激穴位,從而使參與發音的各部分肌肉運動功能得到提高①按摩口輪 ②捏下頜 ③搓下巴 ④彈顴腮 ⑤揉面頰 ⑥輕拍面部
2、口肌運動訓練
唇部運動:使口部肌肉、關節協調完成
①A.將嘴巴張至最大(或說「啊」)停留3-5秒再放鬆。B.將嘴巴左右伸展(或說「一」)停留3-5秒再放鬆。 C.將嘴巴噘起呈現圓形(或說「嗚」)停留3-5秒再放鬆。 D.將嘴型從「啊」變成「一」(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E.將嘴型從「一」變成「嗚」(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F.將嘴型從「嗚」變成「啊」(可不發出聲音)連續3-5次。 G.將嘴型做出「啊——嗚」(可不發出聲音)連續變化3-5次。 H.將嘴巴用力閉緊吸住,並做出「啵」的聲音。(兒歌:詠鵝、小寶寶) I.將嘴唇向內用力吸,並做出小鳥叫聲。
②舌頭運動:充分調動舌部肌肉活動,使舌頭活動更靈活,能夠在發音時找到正確的位置。 A.將舌頭伸出,越長越好,停留3-5秒再做縮回放鬆。 B.以同樣的速度將舌頭伸出——縮回,連續3-5次。 C.將舌頭伸出,向右(左)舔嘴角,停留3-5秒再縮回放鬆。 D.將舌頭伸出,向右左嘴角連續移動3-5次。 E.將舌頭伸出,向上(下)舔嘴唇,停留3-5秒再縮回放鬆。
③下頜運動:提高在發音時下頜的控制能力 A.張口閉口 每天3次,每次5下,後期逐漸增加。B.左右移動 每天3次,每次左右3-5個來回,後期逐漸增加。C.前後移動 每天3次,每次前後3-5個來回,後期逐漸增加。D.上下叩齒 每天3次,每次堅持10-15下,後期逐漸增加。
④補償肌肉的訓練:用來補償穩定性弱的異常姿勢,阻礙活動性(如:喝水時壓扁吸管而不能喝進水,說明下顎骨穩定有困難,採取用力壓扁吸管來補償喝水的動作)
堅持下去,相信會有你想要的效果~
⑸ 我兒子說話不清楚,而且有時流口水是什麼原因
您好!孩子說話不清楚還流口水可能是口肌障礙的緣故。
口肌障礙一般表現為:
下顎骨、唇、舌等發音器官的控制和協調能力弱,從而導致流口水、發音不清、不能發音、進食困難等問題
影響孩子表現的成因有兩點:
1.先天發育因素:如唐氏綜合症、腦癱、發育遲緩、唇齶裂等導致
2.後天因素:喂養和進食方式等造成
解決辦法可以:
1.喂吃訓練:如勺子喂吃,啜吸酸奶等,固體食物喂吃,餅干條,蘋果條,脆谷樂等,杯子喂吃,小熊瓶,淺口杯等,逐步建立口部肌肉力量,改善口部肌肉能力;
2.下顎骨調控能力訓練:如使用咬牙膠,幫助建立穩定的下顎骨力量,為發音建立基礎;
3.氣息層次訓練:如使用泡泡水、氣笛等氣息訓練幫助建立氣息的運用能力
4.唇舌訓練:如使用剪口杯、舌尖訓練器、紐扣拉力訓練器,提高唇舌靈活性,增加口腔整體協調性,改善發音清晰度
5.口腔感知覺訓練:如使用海綿棒、感知振動棒等工具來提升或降低感知覺發音訓練。
孩子語言發展敏感期是3-6歲,應盡早做引導,避免對孩子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⑹ 訓練口肌都有哪些工具
去買個喇叭吹吧
⑺ 三歲半小孩如何練口肌
爸媽應緊記訓練要以「玩樂」為前提,勿盲目堅持要孩子完成指定活動,否則只會弄巧成拙,錯過訓練機會。
◎吹氣訓練
1. 吹哨子、泡泡或小風車等
2. 把羽毛吹向對方
3. 吹氣在鏡子上
好處﹕增強吹氣力度,提升口部肌肉如嘴唇、舌頭和下顎等的控制能力
注意﹕避免訓練時間過長,每次約5至10分鍾。不同款式的哨子需要不同力度吹出,圓嘴哨子較扁嘴哨子易吹,爸媽可先以圓嘴哨子開始訓練
◎雙唇訓練
1. 雙唇合緊後張開,製造「博」的一聲,爸媽與孩子斗大聲或小聲
2. 不用食具或雙手協助,靠嘴唇吃長條餅或吸吮面條
好處﹕訓練雙唇力度、合唇能力及嘴唇活動的控制能力
◎舌頭訓練
1. 把果醬或朱古力醬沾到孩子嘴唇的不同位置,然後著他以舌頭舔走
2. 爸媽用手觸碰孩子面頰不同位置後,要孩子把舌尖在口腔內移動到父母指的位置
3. 用不同款式的飲管吸吮飲料
好處﹕提升舌頭肌肉控制能力和力度,加強口部肌肉敏感度,有助改善經常流口水問題。用飲管喝飲料時,若要停止飲用,自然地會把舌頭頂著飲管洞,從中亦可訓練舌頭肌肉活動能力
◎上下顎訓練
1. 餵食時將長條食物放在大牙兩旁,增加用大牙咀嚼食物機會
2. 鼓勵孩子於口腔內將食物左右位置互換
好處﹕訓練上下顎協調能力,改善下顎只能有限地開合、下顎咬合力度不足等問題
等寶寶再大一些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網路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⑻ 口肌訓練和口腔按摩的區別
1/4分步閱讀
一、餵食
1.吃東西所用的肌肉與說話所用的肌肉是一樣的,因此正確的餵食是一種口部肌肉訓練方式。
2.調羹餵食——餵食時要把食物放進側邊臼齒上,鼓勵孩子把舌頭向兩側移動
①側置:打橫調羹喂進嘴裡 側置反手側置 輪流
練習合唇,協助發m b p音
②前置:平常用法,調羹前端伸進嘴裡
練習圓唇,協助發u o音
③調羹啜飲:將放有食物的調羹置於雙唇之間(不是牙齒之間或舌頭上)向後吸吮
練習舌頭向後縮功能
3.叉子——更易於讓孩子把食物側置於臼齒上,選用手柄較粗大的叉子讓孩子橫握,左右手輪流,每次只叉一塊食物。
4.吸管治療
5.訓練用杯子——用杯子比用吸管困難,因此訓練時用的飲料要比吸管用飲料更容易吸引孩子,盡量不要放同一種飲料在杯子和吸管中,保持穩定的坐姿。
6.固體食物咀嚼:當孩子舌頭不會向兩側動時,應把食物放在大臼齒位置,以免孩子沒有咀嚼就吞下去。
注意:餵食時保證孩子頭向前傾,而不是向後。不要硬塞食物給孩子,否則孩子的頭部向後,易致防禦性敏感。
⑼ 什麼是口肌肌肉訓練
口肌肌肉訓練:
1、口肌訓練應於語言治療同時進行,口肌訓練的目標是:當孩子想說什麼時,她能比較清楚的說出。
2、改善發音說話,提高說話清晰度
3、增強口部肌肉獨立活動力獨立活動力:一組或多組肌肉以穩定性和足夠的力量為基礎的分開活動 分級調控:基於獨立活動力,通過空間運動的分段控制(唐氏孩子對腹腔的分級調控困難,說話時不能控制氣流)緊綳的姿勢。
用來補償穩定性弱的異常姿勢,阻礙活動性(因為唐氏孩子肌張力低,說話時會採取緊綳的姿勢,如:喝水時壓扁吸管而不能喝進水,說明下顎骨有困難。
(9)口肌訓練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口肌特症:
1、咬肌、顳肌和翼內肌收縮能上提下頜骨(閉口),因此,咬肌、顳肌和翼內肌是閉口肌;兩側翼外肌同時收縮,使下頜骨向前,並參與張口,因此,翼外肌是張口肌。
2、一側翼外肌收縮,則使下頜骨轉向對側;顳肌後部纖維收縮,可拉下頜骨向後。由於閉口肌的力量大於張口肌的力量,所以,下頜關節的自然姿勢是閉口的。
3、咀嚼肌由三叉神經的下頜神經運動支配。一側下頜神經損傷,患者張口時,下頜歪向患側,咬合時,患側咬肌、顳肌無力。咬肌咬,顳肌提,翼外張口翼內閉。
⑽ 佩戴口肌訓練器配合跳繩有什麼作用
黑帶口技訓練一起配合跳繩,當然是起作用的。具體的可以經常有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