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財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汽車加中石油多少錢 2025-05-01 14:05:21

財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23 06:36:48

❶ 財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

財政政策工具是政府為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所選擇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

(1)稅收調節。稅收既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實施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以稅收作為政策工具,可以通過改變稅率、稅收總量和調整稅收結構來實現政策目標。一般來說,降低稅率、減少稅收都會導致社會總需求的增加和國民產出的增長,反之則下降。因此,在總需求不足時,可採取減稅措施來抑制經濟衰退;在需求過旺時,可採取增稅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

(2)國債調節。相對於不可輕易變動的稅收來說,國債是一種較為靈活、較為便捷的財政政策工具。運用國債工具可以實現以下目標:調節社會總需求,發行國債會減少企業和居民的可支配資金,縮小社會總需求,而償還國債,將增加企業收入和居民的可支配資金,擴大社會總需求;涮節國民收入的使用方向,國債可以對企業和居民收入進行再調整,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特定的經濟建設;國債發行以後還可以進入證券市場轉讓和流通,成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通過在證券市場上公開買進或賣出國債,操作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給水平。

(3)財政投資。財政預算內投資,是國家集中財力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直接的資金投入。它既可以調節積累與消費的比例,也可以調節國民經濟的結構。

(4)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某種特定需要,用財政資金直接資助企業或居民的一種國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屬於國家財政的轉移支付。財政補貼分為三大類:企業補貼,即為了支持某些政策性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而給予的補貼;價格補貼,包括對職工的副食品補貼、糧食補貼、房租補貼等;社會救濟,指國家對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難的貧困地區和個人,給予無償的財政資助。

希望採納

❷ 我國在疫情期間運用了哪些財政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工具

一、疫情期間,運用的財政政策:
1、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
2、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3、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4、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5、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6、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
7、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8、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9、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10、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二、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2、加大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
3、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4、此外,還包括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增強;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基本平衡;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等。總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傳導效率明顯提升,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主動性和有效性。

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1.5%,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一季度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3月份一般貸款平均利率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個百分點。貨幣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普惠小微貸款「量增、價降、面擴」。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市場預期平穩。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06,較上年末升值2.92%。 中國經濟成為唯一正增長的大國經濟,成功實現了V型反彈。未來這些政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保持全年達到3%以上的正增長,率先復甦經濟。

❸ 財政政策的工具有那些

政府通過財政政策的工具: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公債,來調節社會總需求,使之社會總供給相均衡,從而使社會與經濟既不發生經濟蕭條又無通貨膨脹的穩定增長。財政政策有三種類型:擴張型、緊縮型、平衡型。
貨幣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即商業銀行每吸收一筆存款上繳到央行的那部分,占該筆存款的比例
2、再貼現率:即持票人將一張未到期的票據向商業銀行請求變現,稱為貼現;支付給銀行的利息稱為貼現率;商業銀行將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或央行請求變現,稱為再貼現,所支付給他們的利息稱為再貼現率
3、公開市場業務:即央行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行為,這是央行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希望採納

❹ 財政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它們是如何調節經濟的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
政策工具:政府支出是指整個國家中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由具體的支出項目構成,主要可以分為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兩類。
政府購買是指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如購買軍需品、機關公用品、政府雇員報酬、公共項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支出是決定國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規模直接關繫到社會總需求的增減。購買支出對整個社會總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
政府轉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會福利保險、貧困救濟和補助等方面的支出。轉移支付不能算作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它所做的僅僅是通過政府將收入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
再看政府的收入
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的、無償的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與政府購買支出、轉移支付一樣,稅收同樣具有乘數效應,即稅收的變動對國民收入的變動具有倍增作用。
當政府稅收不足以彌補政府支出時,就會發行公債,使公債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又一組成部分。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務。它不同於稅收,是政府運用信用形式籌集財政資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供參考。

❺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財政收支、國債、政府投資等。
貨幣政策主要工具有: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
一、財政政策主要工具
財政政策工具是國家為實現一定財政政策目標而採取的各種財政手段和措施,分為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稅收。支出政策工具分為購買性支出政策和轉移性支出政策,購買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費性支出政策之分。
二、貨幣政策主要工具
貨幣政策常規工具又稱為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被稱為中央銀行的 「三大法寶」。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

❻ 財政政策工具包括

財政政策工具也稱財政政策手段,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財政政策目標而採取的各種財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財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稅收。支出政策工具分為購買性支出政策和轉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購買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費性支出政策之別。

❼ 財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如何運用

政府通過財政政策的工具:稅收、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公債,來調節社會總需求,使之社會總供給相均衡,從而使社會與經濟既不發生經濟蕭條又無通貨膨脹的穩定增長。財政政策有三種類型:擴張型、緊縮型、平衡型。
貨幣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即商業銀行每吸收一筆存款上繳到央行的那部分,占該筆存款的比例
2、再貼現率:即持票人將一張未到期的票據向商業銀行請求變現,稱為貼現;支付給銀行的利息稱為貼現率;商業銀行將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或央行請求變現,稱為再貼現,所支付給他們的利息稱為再貼現率
3、公開市場業務:即央行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行為,這是央行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希望採納
希望採納

❽ 財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貨幣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財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等。
財政政策工具也稱財政政策手段,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財政政策目標而採取的各種財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財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稅收。支出政策工具分為購買性支出政策和轉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購買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費性支出政策之別。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達到貨幣政策目標而採取的手段。 貨幣政策工具分為一般性工具和選擇性工具。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中國貨幣政策以直接調控為主,即採取信貸規模、現金計劃等工具。1998年以後,主要採取間接貨幣政策工具調控貨幣供應總量。現階段,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網站新增「常備借貸便利(SLF)」欄目,並正式發布今年常備借貸便利開展情況,標志著這一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