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如何利用好職業評測工具
擴展閱讀
打資源要考的證書有哪些 2025-05-15 20:06:07
如何判斷石油資源的前景 2025-05-15 19:42:14

如何利用好職業評測工具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02:23

㈠ 利用職業測評工具了解自我

市場上有多種職業測評工具。本文結合個人使用情況,說明「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大五人格測試」兩種測評工具的使用。

以下是個人職業測評報告。

對個人職業發展感到迷茫,期待通過測試,了解自己的優劣勢。

工具一:霍蘭德職業評測
第一次:[網址: https://types.yuzeli.com/survey/holland]
免費,手機上即可操作族孫,但沒有對結果的分析說明。

第二次:[網址: http://www.apesk.com/]
付費:人民幣9.9元,微信或支付寶都可支付。可選擇郵箱或微信接收報告,有相關分析說明。

工具二:大五人格測試(網址: https://www.apesk.com/bigfive/index.asp?language=cn )
免費,但要提供手機號
評測結果:
個性內斂文靜,喜歡獨處,具有深邃的思想。
做事的風格大方率性,不拘小節,不會讓周遭的人有太大壓力。您深知放鬆的智慧,不會吹毛求疵,可以安於當下、享受生活。
除此之外,您還有小心謹慎的優點,擅長控制風險。您的生活平穩安定,敦本務實,能一步一腳印的深耕自己的專長,是老闆眼中的好員工。

兩種評測工具交叉驗證,分析結果與自我判斷趨於一致:內向、求穩,謹慎。

當初因為追求安全感,選擇進入國企工作。這些年下來,卻發現越是追求安全感,反而越不得安穩。
世界飛速發展,變化越來越芹氏快。十年前的好企業、鐵飯碗,在十年後就有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中的一員。
具備危機意識,提前做好兆首鏈知識、技能的儲備,職業道路才有可能越走越寬。

㈡ 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人才測評工具

在國外,人才測評工具已被71%的企業應用在選才方面。近年來人才測評也被眾多國內企業所接納。人才測評在降低企業招聘成本的同時,提高招聘效率,降低錯誤僱傭風險。可以說人才測評為企業人才儲備奠定基石,是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由此,恰當的選擇人才測評工具尤為重要。
一個優秀的人才測評工具,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應具有簡歷管理功能,能對不同來源的簡歷進行篩選,並對篩選後的簡歷進行整體和儲存。處理來自不同渠道堆積如山的簡歷佔用了HR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優秀的人才測評工具應該能幫助HR解決這個招聘過程中的首個難題。
2.應具有權威的測評試題,能對被測者的職業匹配度、基本工作能力、通用技能、崗位技能等進行有效的測試。能據崗位不同設計不同的勝任力模型。
3.能為企業組織和安排便利的招聘考試。考試要求高度的公平性、安全性。
4.能給出客觀、專業的測評報告,幫助面試官有的放矢的進行面試。

「選才」專業人才選拔平台,秉承「以考選才」的科學選拔理念,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是目前國內最專業的人才測評工具。「選才」不僅具有以前四個特點,更可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企業可以根據需求不同自主組卷,自主設定自定義試題。120家全球500強企業的共同選擇,「選才」幫企業鎖定最合適人才。

㈢ 職業測評的應用

職業測評的應用

如何應用職業測評?職業測評僅僅是一個工具,用得好會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則可能誤入歧途。所以清楚地了解這些測評使用方法是必要的准備工作。到底如何應用職業測評呢?現在來看看。

說到職業測評的應用,簡單理解是指職業測評在職業規劃中的作用,一般都有哪些測評的內容呢?以下是詳細介紹職業測評的應用:

1、職業興趣——你喜歡什麼工作?

興趣是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職業上,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偏好。職業興趣對人的行為有強大的驅動作用,因此要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並盡可能從事有趣的職業。

職業興趣測評對於明確職業興趣、協助職業選擇、拓展職業范圍都具有重要作用。

2、能力傾向——你擅長什麼工作?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徵。職業規劃中,能力是知己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即「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准確地了解自己橡培的優勢能力,並在制定職業目標時予以充分地考慮,會極大地提高達成職業目標的概率。

能力傾向測評不僅可以預測成功,而且在預測失敗方面會有更大的效果,即它可以有效地預測要避免從事的職業。

3、價值觀——你喜歡什麼工作與生活方式?

每個人工作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要,但很難找到一份完全滿足自己需要的工作。如何取捨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價值觀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表現出來的評價,包括從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個人對具體活動或事物的有用性、重要性、價值的判斷。

價值觀測評會有助於職業決策和提高工作滿意度。

4、性格——你待人處世、處理事情的方式與風格是什麼?

性格是在現實中一個人穩納穗定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最能體現個體差異的一個特質。

性格測評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行為方式,為職業決策和行動提供可靠依據。

職業測評結果的使用:

職業測評在進行自我探索、職業定位上對大部分受測者都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職業測評是一種間接測量,測定的是隱蔽在個體中的內在的、抽象的客觀存在,它是看不到、摸不著的。而且測評本身是一種心理素質和特徵由樣本進行推測的洞如卜過程,帶有主觀性(測評開發者的主觀性,以及測評結果解釋時的主觀性),因此不可能達到完全准確地測定,准確率能達到70%就已經相當好了。因此對測評結果,不要盲目迷信,需要辯證地看待。

第一,對大學生來說,對各種專業的人才素質要求還沒有很全面、深刻的了解,即使測評結果顯示你適合某種工作,那隻是從性格、能力或未來能力、興趣等方面提供的參考。

第二,有的職業測評顯示一些職業較適合性格外向的人做,但實踐中,一些性格內向的人也能做得很好,為什麼?因為很多測評中給出的推薦職業也是一個統計意義上的結果,所以測評結果中推薦的職業主要供參考。

第三,職業選擇決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過程,要考慮很多因素。在做具體決策時,職業測評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其他因素,如職業的發展前景、工作環境、帶來的經濟及非經濟報酬、家人的期望等,也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內容。

由此看來,職業測評僅僅是一個工具,用得好會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則可能誤入歧途。所以清楚地了解這些測評、掌握恰當的使用方法、以良好的心態看待測評結果是進行測評前必要的准備工作。更需要說明的是,再好的.職業測評也只是給出一份准確的分析報告,並不是「蓋棺定論」式的准確結論,進行測評的目的不應是為了測評而測評,也不應是為了得到一個與個性匹配的職業名稱而進行測評,測評的結果,主要是指導進一步探索、激勵後面的學習和提高。

職業測評中的心理測驗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類型:

1、智力傾向測驗: 具有考察智力(能力)水平及其結構的雙重目的。一方面,不同的人智力水平不同,選擇優智的人,可期望獲得高績效。另一方面,智力水平相近的人,其智力結構可能不同:有的人擅長言語理解、加工、表達,有的人擅長數字加工,有的人則擅長對形象職業測評的種類職業測評的種類的分析、加工。不同智力結構的人適應於不同類型的工作。

2、人格測驗: 用以測量求職個體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這些特點可能影響該求職者的工作績效和工作方式及習慣。

3、職業興趣測驗: 不同人的工作生活興趣可以按照對人、概念、材料這三大基本內容要素分類,而社會上的所有職業、工作也是圍繞這三大要素展開的。基於這一理論思想設計的職業興趣測驗可以在個體興趣與職業之間進行匹配。

4、職業價值觀及動機測驗: 了解個人在職業發展中所重視的價值觀以及驅動力,即「你要什麼」。所謂動機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滿足該種需要的特殊心理狀態和意願。而通過動機測驗,可以了解個體的工作生活特點,從而找到激勵他們積極性的依據和途徑,並以此為依據安排相應的工作內容。

5、職業能力測驗: 考察個人的基本或特殊的能力素質, 如你的邏輯推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即「你擅長什麼」。

6、職業性格測驗: 考察個人與職業相關的性格特點,即「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7、職業發展評估測驗: 主要是評估求職技巧、職業發展階段等。

建議:

1、心理測驗只是了解自我的眾多方法中的一種,如果你確信對自我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不用心理測驗。

2、不確定是否要用心理測驗時,應尋求專業職業咨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幫助,不要任意濫用。

3、選擇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合適的常模的心理測驗。如果測驗本身不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或者選擇的常模不正確,測驗的實施與解釋都是浪費時間。

4、如果沒有辦法判斷效度、信度和常模,就選用在世界或國內知名的心理測驗。

5、測試的實施與解釋應尋求專業職業咨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協助,盡量避免人為的誤差。

6、一次測驗不要超過三個,過多的話會造成體力與心理的負擔。

7、測驗以個人測驗為佳,這樣才能針對個人需要。

8、測驗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憑第一印象完成。

9、測驗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測驗結果與自己的特質有明顯不同時,有必要持懷疑態度。

10、如果是通過專業咨詢機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是要保密的,任何人無權散布你的隱私。

11、國際心理類型協會(APT International)制定的性格測試的使用規范是「測試後必須由專家講解性格類型理論和測試結果」。做完職業測試題後,由專家對你做的測試答案進行確認或修正,才能得出准確的結果。

;

㈣ 企業如何選用測評工具有哪些測評工具

  • 企業的測評有:人才測評、文化測評、戰略測評、規模測評、品質測評、產能測評、財務測評等。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測評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經過分析,筆者認為選擇測評工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選擇成熟的測評工具
    一般來說,成熟的工具是指那些信度和效度都比較高的量表。這種量表一般開發較早,經過了多次修訂,收集了充分的樣本,建立了完善的常模,使用效果比較好。更重要的是這類工具一般都經過了本土化的修訂,擁有中國人自己的常模。例如16PF人格測驗(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大師卡特爾研製的)、EPPS個人興趣量表、瑞文推理測驗等。這些量表應用都比較廣泛,效果也不錯。
    二、工作說明選擇工具
    根據工作分析,企業可以整理得到崗位的工作說明書。它可以將崗位所需的能力、人格特質等具體化。在此基礎上可以使每一種能力對應一套測驗題目,也方便測驗中著重注意所需的人格特質,綜合幾套測驗題目,就可以選出具有所需能力和人格特質的人才。事實上,只要公司能夠結合自身工作的特點有的放矢的使用人才素質測評,就能基本上保證選出合適的人才。
    三、據測評者性質進行選擇
    曾有一家大型的IT公司選拔管理人才,每個應聘者都要參加2個小時的筆試。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人中途放棄了考試,也有人草率作答,使得管理者很難根據這個結果進行有效地篩選,浪費了企業和個人的時間。相反地,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他們可以認真地把所有的題目答完。對於以上情況,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測評工具,應體現出對社會應聘者「經驗和尊嚴」的高度重視。這個時候評價中心技術也許是最佳選擇。
    選擇合適的人才素質測評工具之後,還得保證有效地使用工具,這需要專業人士的現場指導和對結果的准確分析才能測出想測的東西,選出所需的人才。

㈤ 如何更好地運用職業測評工具認識自我

文/朱秀華 職業生涯規劃是認識自我、認識外部世界,進而進行科學的決策,並切實地行動的過程。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和實踐中,不管依據何種理論都強調對自己的認識,強調對自身的能力、興趣、價值觀以及技能的認識。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對自身的認識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始也是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和決策的基礎。一個對自身認識不清的人是不可能對自己有一個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即使他做出了各種規劃,這種規劃也不是真正適合他自己的。在我們的實際咨詢和服務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實際的就業擇業中經常會遇到許多選擇和決策問題,一些學生不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是什麼,還有的學生則會盲目地去追求社會的熱點職業。究其原因這些困惑經常是由於對自我的認識不夠清晰造成的,不能夠全面而正確地認識自己造成的。為自己制訂了不適合的目標 小梅是理工科的大四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她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不願意和人打交道的女孩,邏輯思維很強。找工作時小梅一直很想找一家外企人力資源的工作,但是簡歷投出去後如石沉大海,渺無音訊,好不容易有一個面試的機會,也只是面試後就沒有下文了。小梅覺得很不能理解,明明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可是總是被拒呢?在和小梅咨詢的過程中,發現小梅其實對自己的認識並不清楚,她一直在尋找一分自己想當然覺得合適的工作。咨詢師建議小梅做職業性格、興趣以及價值觀方面的測驗,同時也利用了自畫像這樣的非正式評估手段幫助她深入地認識自己,最後小梅感到自己設立的求職目標確實不是依據自己而設立的,也許更適合一些像研究開發類的崗位而不是人力資源、銷售這類的工作。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她強烈地感覺到對自己的就業和擇業更有把握感。 從小梅的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認識自己是職業規劃的開始。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可以有多種評估的方式,大致分為正式評估和非正式評估兩類。正式評估即我們常說的標准化測驗,是一種定量的評估;而非正式評估是指一些定性的、非標准化的評估,比如投射測驗等,這些評估工具需要謹慎使用,更多地是引發人的一種思考。在認識自我中正式評估和非正式評估都是非常有用的,在實際咨詢中咨詢師都會靈活運用兩種評估手段來幫助來詢者認識自己的各種特徵。在我們的實際學習中我們會時常接觸到一些測評工具,在網路上也經常會有一些心理測驗。這些心理測驗大多數都是非標准化的測驗,並不能作為我們決策的依據。下面是網路上流行的心理小測驗之一。網路上的心理小測驗准不準? 你覺得這個測驗能不能准確測出你的性格特徵?題目: 明早要早起,擔心自己不能按時起床,只好調好鬧鍾提醒自己。此時,你會把鬧鍾放在什麼地方? A.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的地方B.放在耳邊,方便鬧醒自己C.在聽力范圍內,越遠越好解釋: 選擇A:你雖然很想擁有獨立自主的堅強個性,而且凡事也表現出一副「我自己來」的瀟灑模樣,但你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 選擇B:你總是那麼人見人愛!你具有十分依賴他人的特質,當然也由於此特質,使你擁有平易近人的性格,具有協調能力的你很容易融入團體中。 選擇C:你在一個團體中都能夠自然發揮你過人的領導能力,但是要絕對小心,別太張揚,這容易讓你成為眾矢之的。你做事乾脆,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有網友反映:怎麼能夠僅僅憑這個一個動作來推測人的心理狀態呢?一語道出了標准化測驗的強大優勢。這是一個非標准化的測驗,這個測驗的結果需要我們謹慎地分析。而標准化的測驗是基於一定的理論和研究基礎上的。對理論和相關研究的分析可以幫助測驗開發者清晰地界定各種相關的概念,有助於保證測驗結果的科學性、准確性和有效性。 標准化測試的編制是對目標人群的典型性為進行取樣的基礎上,在編制過程中是依據嚴謹的程序進行,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大量的行為樣本和項目進行篩選,從而抽取出最具代表性的行為樣本和最有區分度的項目來構成測驗內容,從而保證其測驗的准確性、有效性和穩定性等多方面的特點。標准化的測驗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標准化的測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准確地認識自己,是一個很好的評估工具。標准化測驗標志過程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可以提高我們認識自我的准確性,提供給我們更有意義的結果和結果解釋,從而為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決策提供更科學的參考意見。像北森公司研發的職業天空(大學生)職業天空系統中就包含了各種自行研發的本土化職業測評工具。這些測評工具是北森研發人員在調研各種理論和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對數萬中國大學生進行常模抽樣的基礎上編制的,各類參數指標都非常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是標准化的測驗,也不可能完全准確地測出個體的相應的心理特質。影響測驗結果准確性的因素有多種。測驗的使用人群以及測驗時被試的狀態等因素都會影響測驗結果的准確性。 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由於測試狀態不好而影響測試結果的例子。叢輝是一名大四的學生,鄰近畢業時一直在找工作,但是似乎找工作的結果不是很好,因而非常郁悶,因而找到了老師進行咨詢。咨詢老師首先建議他做職業測評。在第二次咨詢時他帶來了他的職業測評結果報告。他的興趣測試報告中顯示他各種興趣得分都比較低。實際上叢輝是一個興趣很廣泛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參加過各種社團的活動。經過老師的詢問才知道叢輝在做測試時是比較累得狀態,白天剛剛參加完一輪緊張的面試,但自己感覺並無多大的把握。在身體很累,精神疲憊的時候他做了興趣測試,其結果自然會有所偏差。 因此即使是標准化的測驗,測試時不好的狀態也會影響到結果的准確性,因此標准化測驗都會詳細地給出各種指導語,對測試的環境也會有一定的要求。而在我們解釋我們的測評結果或者將這些結果運用到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決策中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各種影響我們測試結果的因素,從而更真實地認識我們的內心世界,做出符合我們實際情況的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