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硯台磨墨時,到底是什麼在出墨,是那個棒子嗎,它叫什麼
硯台磨墨時,就是磨墨的工具在出墨,磨墨的這個工具叫墨錠。
墨錠是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後,壓成墨錠作為書畫類用品的。其精緻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無一不體現出具有東方氣質的藝術價值。
墨錠的鑒別:
看:墨錠是否光滑細潤,是否有開裂、變形、殘缺,以及墨錠彩繪是否均勻有光彩。
聞:墨錠香味是否純正撲鼻,墨以有惡臭的煤,易腐的動物膠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點香料,但是含量也需適中,太多會降低煤與膠之成分,太少又不能達到功效。
聽:手指輕彈墨錠聽其聲是否清脆,聲音發悶的質量要差些。
掂:用手掂掂墨錠是否堅實,質地堅硬,浸水不易化為佳。
(1)磨出墨的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墨錠的分類:
一、御墨。即封建時代皇帝自己寫字用的墨,往往是宮中召集匠人製造。明朝御墨傳世的有「永樂國寶」,宣德「龍香御墨」等。清朝從康熙年間起由內務府自造御墨,以後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朝都繼續製造。這類御墨外間流傳甚少。
二、貢墨。分為兩種,一種是封疆大吏或朝中大臣囑制墨家製造進呈給皇帝用的;一種是地方上每年向皇帝進貢的,如歙縣在道光以前,每年要進貢墨三次,分春貢、萬壽貢、年貢。
封疆大吏進貢的墨做工精美,煙料上等,上面有進呈者的名款、年號,有時還有制墨家的名款,如「太平清玩」既有「臣徐元夢恭進」款,又有「康熙乙末年臣曹定遠謹制」款。
三、自製墨。文人或書畫家向制墨家訂制自己設計的墨。明清兩代此風甚盛,如明代嘉靖年間羅龍文、清代康熙年間曹鼎望都以制墨著名,但他們都是向制墨家訂制,並非自製。此類墨上有時有制墨家的名字,工料、圖案、形式都要比門市上出售的要高出一等,向來為藏家重視。
四、珍玩墨。以墨為原料製造的手工藝品,不是為磨用而是為玩賞的,如明代程君房的「百子榴」墨,重僅二三錢,根本不能磨用。
五、普通書寫用墨。這是墨的大宗,因質量的差異,同一個制墨家所制,價格相差可以達到十倍以上。
六、禮品墨。專為喜慶送禮用的墨,如送壽禮的「壽屏墨」,送婚禮的「百子圖」墨,送學生入學的「手卷墨」等,這種墨注重外表形式,煙料往往較差。
七、葯墨。因油煙不能入葯,這類墨都用松煙,如乾隆時詹子雲所制「八寶葯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