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傳統木匠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在電動工具未普及前,木工工具光類型就多如牛毛,還不算類型下的分支,列些我知道的傳統木工工具(部分沒用過),僅限中式工具。其實就我了解到的來說,目前中國還在使用或保留傳統木工工具的很少了,也未做改進,倒是歐美的手動工具真是齊全,而且改進的好贊。有興趣的可以下載一些國外的木工雜志,你會愛上木工的(圖片多來自淘寶,無利益關系): 斧子:粗略的修整使用,做靠椅的木工就我所知到現在還有人僅使用斧子和槽子做椅子。也兼顧錘子功能,不可或缺; 刨子:刨平木料,有時也做未小幅度修整。刨子分為多種(不含刨刃寬窄),常規刨,分粗刨和光刨,前者大幅度修整,較長,光刨子短且多無握把,小幅度刨光; 完爆/鳥刨/一字刨(名字叫法不一),僅有握把大小,在狹窄地方或曲面時使用; 線刨,厚度多為 20mm 或以下,狹窄地方或厚度小的木料使用; 角刨:斜切均勻規整刨出倒角,有導軌; 槽刨/刨床:用來刨出平槽,對應現在的電動工具就是手持修邊機(線刨也可替代),這個沒用過; 鑿子:因為傳統木工傢具是榫卯結構,需要開槽才能固定,是最為常用的工具之一。鑿子寬窄不一,也有處理邊緣和挖料的圓鑿,更是傳統中式雕花的重要工具。常見的有平口鑿、斜口鑿、魚尾鑿、半圓鑿、三角鑿、雕花鑿等,和刨子是分類最多的木工工具;木鋸:殺樹用的我就不放了,那玩意太霸氣了,就是一個碩大的鋸片(我玩過寬度 400mm的)兩頭有木棍,兩個人拉大鋸,小時候我幫忙殺過好幾顆直徑 400mm 的樹呢。 傳統木鋸:樣子基本沒變,只是緊固件變了,以前都是繩子中間別根木棍擰成麻花固定綳緊鋸條的; 板鋸/chuo鋸:這個我太確定是不是中式木工鋸,但現在仍是裝修木工必備工具。輕便、前端無阻礙、左右排列鋸齒效率很高,現在手柄都有凹槽了,我玩那會一點都不人體工程學; 墨斗: 上圖是老古董,我倒是差點得手一個,但沒偷成功,那個老木匠識別我的把戲,最後給了我一棗木刨子。下圖這個我有個,搬家時丟了,其實挺粗糙的,不同心還裂了。 手搖鑽:上圖是古董級別的,無機械件,靠的是繩子上勁往復,如果你見過製作秤的,應該有印象。我老家還有一家百年老鋪子牆上有,去問過人家不賣。下圖我 90 年代還用過,這種還是先進的,還有一種 「一U一」型的。 定規(不知准確叫法):做秤必備,和可以鎖死的現代圓規原理一樣,快速標記固定距離。木工我沒見用過,不過相比古代也有類似的工具,包括角尺。 畫線類:見過國外木工愛好者用很鋒利的薄片刃具做標記,相比中國之前也有,雖然標記不是很清楚,但在精準度方便比鉛筆和墨斗強的多。搜索發現有個玩意叫日式劃線器,和刨子原理一樣,不過有滑道,利用刀刃快速劃長線,有單線和雙線版; 天亮了都,先這樣吧,隨後再慢慢補充,包括一些日式和歐美那麼的玩意。
② 東北地區傳統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馬車騾車 馬拉爬犁 在沒有汽車的年代裡一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 東北種地用的工具有哪些
東北種地用的工具有犁杖,播種機,拖拉機,,旋耕機,滅茬機,攸竿機,粉碎機等
④ 搗蒜的工具叫什麼名字
蒜臼子,是中國民間搗蒜泥的專用器具。流行於華北、東北一帶。形如中葯店之「臼杵」。分臼窩和蒜錘兩物。臼窩多為釉陶製品。由一個缽子和一個蒜錘組成,用的時候,握蒜錘,用力敲擊容器里的蒜瓣等物體,直到成泥或碎沫。
蒜臼子還可以製作花生、大豆等等。
(4)東北老式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蒜錘子,長細把、短粗頭,石頭或木頭的蒜錘子像是個老式的小手榴彈。蒜錘子配蒜臼子。蒜臼子的材質有大理石、瓷、高製品塑料等等,其中大理石的比較好用一些,握在手裡很好用。
蒜錘子與蒜臼子配套,是中國廚房廣泛流行的工具。主要用來搗蒜泥,因此而得名,還主要用作搗爛其他調料等。
⑤ 東北人常用的大卡簧刀什麼樣子
80年代卡簧刀,俗稱流氓刀,小混混人手一把。我姐姐被偷錢,追上的時候就被扎過一刀。
刀把前面的那個小揪揪,一按,啪就彈開,歘歘歘一頓揮舞。
用完了,按下按鈕,把刀片折回來。松開按鈕鎖死。
這種刀鋼材很好,很鋒利,就是用時間長了,刀片合不到位,刀尖會冒出來一點,容易扎到自己。
⑥ 傳統農用工具 有哪些
一、犁
犁是一種耕地的農具,是由在一根橫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構成。其通常系在一組牽引它的牲畜或機動車上,也有用人力來驅動的,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准備。
二、耙
耙(bà)是農業生產中傳統的翻地農具,曾經是農家必備的農具之一。耙在中國已有1500年以上的歷史。稱為耙的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平整土地的,一種是用來歸攏或散開穀物、柴草。耙的材料有竹子,木頭或鐵。
三、鐮刀
鐮刀是農村收割莊稼和割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一般用來收割小麥、稻穀等,在農村還有廣泛的使用。
四、磨
磨通常是用來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