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代時期的耕作方式
耕地整地工具:耕地整地工具用於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於耕後破碎土塊,耖用於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於打混泥漿。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播種工具: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中耕除草工具:中耕工具用於除草、間苗、培土作業,分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兩類。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灌溉工具: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制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收獲工具:收獲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碡碌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這個可以嗎,望採納)
2. 打稻穀的農具是什麼
打穀機。。就是把整束穀子往自己面前的圓形滾筒上舉著,腳下用踏板使勁踩,圓形滾筒就會轉動,滾筒上的鐵絲凸起會把穀子從稻草上打下來。
然後是 風車 。把穀子從風車的口子里倒進去,一邊轉動風車的把手,風車就把空的谷殼給吹走。
3. 農民常用的勞動工具有什麼
鋤頭
掃帚是掃地除塵的工具,多用竹枝紮成,比笤帚大,源於中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於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製成了第一把掃帚。
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由於使用的雞毛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即換上竹條、草等為原料,把撣子改製成了耐用的掃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膚的別名。
4. 木犁、耙、耬、鋤頭、鐮刀有啥用處
都是農具,用於農田或旱地的耕作.
1、木犁:木犁以牛牽引用於翻土,犁鏵、犁壁為鐵制,余皆木製。
【(4)丘陵地灌溉應用什麼工具擴展閱讀】:
2000多年以前西漢的農具圖譜,便有的犁的記載.那時中國農民製造的木犁,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的高水平.一張犁鏵,由犁尖、犁鏡、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組成,再配上一個橫8形的犁轅,無論是入土角度,還是翻土曲線的牽引點的選擇,完全符合力學原則.當今,世界各國製造了幾百種機引犁,而它們的主要結構、基本設計,也跳不出西漢木犁的基本原理.木犁一般分旱犁和水犁兩種,旱犁的俗名為「箭犁」,粗大牢固,有一個形狀為「箭」的構件,因此而得名;水犁的構造簡單、輕便,俗名叫「獨犁」.
耙 用於耕後碎土,呈長方形,木架鐵齒,耙架上裝10餘把鐵刀片,以刀片滾動切碎泥塊.
【參考資料】:網路--農具
5. 中國古代的灌溉工具筒車和高轉筒車相同嗎
不相同。高轉筒車是筒車的一種,都是一種提水的工具。區別在於筒車是以水流作動力,高轉筒車是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
6. 急需!!農具名稱及作用 !
鐵杴,翻土用。靶,平地用。鉤,有二齒和多齒的,碎土用。扁擔,筐,抬土、抬糞用。耬,播種用。耠子,鬆土用。簸箕,簸糧用。木杴,揚場用。轆轤,澆水用。磨,磨面用。碾子,碾碎糧食用。棒槌,洗衣用。紡車,紡線用。軋花車,軋棉花用。
7. 從前農民種田最常用的是什麼工具
一、耕地整地工具
1、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
2、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
3、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二、灌溉工具
1、商代發明桔槔。
2、周初使用轆轤。
3、漢代創造並製作人力翻車。
4、唐代出現筒車。
三、收獲工具
1、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
2、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四、加工工具
1、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
2、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
3、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五、運輸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六、播種工具
1、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
2、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
3、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
4、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七、中耕除草工具
1、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
2、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7)丘陵地灌溉應用什麼工具擴展閱讀:
農具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的工具大致經歷了三種類型:原始社會主要是石器,所以我們稱之為石器時代,奴隸社會主要是青銅器,故我們稱之為青銅器時代,而封建社會主要是鐵器(戰國出現鐵)。
而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農業社會,這些材質體現到我國漫長而燦爛的農具發展史上,表現為一系列重要的農業工具的創新和傳承。而這些農具的演變也印證了我國農業歷史的沿革。
1.耒耜:傳說中最古老的工具,是一種翻土農具,大至出現在炎帝時期。其發明開創新漢族的農耕文化,木製品。
2.銅鏟:鏟土除草用的農具,出現於商代,青銅製品。
3.牛耕:一種(腳踏耕具)播種工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標志著農耕社會達到新的高度。
4.鋤:一種翻土農具,出現於西周時期。
5.鐵犁:耕翻農具,始於戰國,標志著人類發展的新時期,人類改造自然斗爭進去新階段。另外,漢初使用犁壁,鐵犁牛耕得到推廣。
6.耬車:播種工具,漢初最先產生。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令全國推廣,促進農業發展。
7.耦犁:二牛三人一組耕地農具,出現於西漢。
8.鐵鍬:一種耕地、鏟土的農具。出現於西漢。
9.東漢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10.翻車:一種農業灌溉工具,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曹魏。
11.曲轅犁:一種翻土農具,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江東地區。它是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12.水轉筒車:亦為農業灌溉工具,出現於隋朝,興盛於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具
8. 耕種類的農具有那些
耕地整地工具:耕地整地工具用於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於耕後破碎土塊,耖用於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於打混泥漿。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播種工具: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中耕除草工具:中耕工具用於除草、間苗、培土作業,分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兩類。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灌溉工具: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制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收獲工具:收獲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碡碌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9. 中國古代有哪幾種重要的農業耕種工具
呵呵 我是城裡的雖然不太懂農村的事情但我想在古代沒有一點機械化程度完全靠人力和畜力為主的自己自足的社會體系的情況下耕牛 耕梨 鐵耙 鋤頭等等肯定作為農業耕種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