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機械工具怎麼使用
擴展閱讀
怎麼畫鑽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畫的工具哪裡有買 2025-07-28 21:45:46

機械工具怎麼使用

發布時間: 2022-08-28 11:15:52

A. 如何正確使用手持電動工具

1.使用前要對其進行仔細檢查,外觀無破損,開關動作靈活無卡澀,電源引線和電動工具的外殼應完好。用500V兆歐表測量繞組與外殼間絕緣電阻值不得低於O.5兆歐。

2.金屬外殼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有可靠的保護接地線。電源引線為多芯軟橡膠護套電纜,其接地保護線兩端應連接牢固。

3.手持電動工具應由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專職人員使用。使用中應嚴格遵守相關的安全操作規程。4.使用前必須先檢查相關電氣保護裝置和機械保護裝置是否完好。其運用應正常。還要注意其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無卡澀。

5.使用I類手持電動工具時,使用人必須穿戴符合規定的防護用品,設置合格的防護用具。並按規定採取相應防觸電的安全保護措施,如應在電源電路中安裝漏電保護器,或使用人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

在潮濕狹窄場所使用Ⅱ類手持電動工具時,應安裝漏電開關,電開關工作電流小於1.5mA,動作時間小於等於0.1秒。且漏電開關應放在容器內並有專人監護。

B. 建橋時要用到那些機械工具,有哪些步驟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橋梁建設所需要的工具設備也有了變化。在最原 + '始的木橋時期,由於橋梁建設技術落後,人們對橋的要求也不高,因而 古人只用一根木頭外加幾根繩索便能建好一座獨木橋,當然,用這樣簡陋的 工具架建出來的橋必然穩固性弱、功能單一。
  現代橋梁架建所用的工具設備可謂五花八門、種類多樣,主要分為用電 設備、運輸器材設備等。  架建一座橋梁所用的設備大多都是用電設備,這些設備主要是用於混凝 土澆築和鋼筋加工。
  其中混凝土澆築所需的設備有攪拌機、水泵、泥漿泵、 混凝土振搗棒、手推車、吊車、滑槽等。加工鋼筋所用的設備大多都是用電 設備,有彎曲機、截斷機、張拉設

C. 怎樣正確使用車床

車床操作步驟:
班 前:
一、檢查著裝:袖口扣子必須扣好,如果帶袖套,袖套須與小臂貼合緊密,衣服拉鏈或扣子必須拉扣過胸,嚴禁敞衣敞袖。長發女工必須將頭發盤起來,並戴上帽子和護目鏡,嚴禁戴手套操作車床。
二、保養潤滑:對導軌、絲桿用油槍加註潤滑油進行潤滑,檢查油箱油標,觀察潤滑油的量是否夠。
三、加工准備:將工作台上無關物體和工具清理干凈,左邊工作桌上或周轉筐內放上待加工件,右邊工作桌上或周轉筐內清理干凈,將放加工好的工件。 檢查夾具和工件裝夾是否牢固可靠。檢查各油(水)管接頭,緊固螺栓,螺帽有無松動、漏油(水)現象,油(水)泵和電機是否正常。
四、對車床性能、操作程序、安全操作規程不熟悉者,嚴禁操作車床。
班 中:
一、低速運轉主軸3-5分鍾後,換到合適的檔位進行加工,每次確認裝夾牢固後方可運轉主軸。
二、集中思想操作,打光零件使用銼刀時右手在前,打光內孔時必須將砂布卷在木棒上進行,並防止絞手。不得開車測量工件,裝夾刀具。 三、卡盤、花盤必須採用鎖緊鎖,緊固在軸上,裝卸卡盤時,床面要墊木板,不得藉助車床動力進行,搬手等工具不準放在卡盤和花盤上。 四、工作後機床必須擦拭乾凈,切斷電源,零件堆放及工作場地必須保持整潔安全,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五、機床上所有安全防護裝置應保持良好狀態,不得擅自拆除,開車時不準拆除齒輪罩殼,機床前要有踏板以防漏電。
六、將成品按檢驗要求檢查質量,發現廢品時,應立即停機檢查,並向上級報告。發現故障,配合維修人員進行檢修,出現事故切斷電源,保護現場,立即報告有關部門。任何時候都要做到人走機停。
班 後:
一、每天下班前,關掉電源開關。
二、將導軌上的金屬屑清理干凈,將加工下來鐵屑,清理到指定位置。 三、將工具和零件擺放於規定的地方。 四、填好《設備維護點檢表》,作好記錄。

保養安全事項:
在裝夾工件前,必須先把碳在工件中的砂泥等雜質清除掉免雜質嵌進拖板滑動面,加劇導軟磨損或「咬壞」導軌。
在裝夾及校正一些尺寸校大、形狀復雜而裝夾面積又較小的工件時,應預先在工件下面的車床床面上安放一塊木製的床蓋板,同時用壓板或活絡頂針頂住工件,防止它掉下來砸壞車床,如發現工件的位置不正確或歪斜,切忌用力敲擊,以免影響車床主軸的精度,必須先將夾爪、壓板或頂針略微松開,再進行有步驟的校正。
進行操作時工具和車刀的安放:
工具和車刀不要放在床面上,以免敲壞導軌。如需要放的話般先在床面上蓋上床蓋板,把工具和車刀放在床蓋板上。
1.在砂光工件時,要在工件下面的床面上用床蓋板或紙蓋住;砂光後,仔細擦凈床面。
2.在車鑄鐵工件時,在扼板上裝護軌罩蓋,同時要擦去切屑能夠飛濺到的一段床面上的潤滑油。
3. 不使用時,必須做好車床的清潔保養工作,防止切屑、砂粒或雜質進入車床導軌滑動面,把導軌「咬壞」或加劇它的磨損。
4.在使用冷卻潤滑液前,必須清除車床導軌及冷卻潤滑液盛盤里的垃圾;使用後,要把導軌上的冷卻潤滑液擦乾,並加機械潤滑保養;

D. 木工工具及其用法

木工基本工具及其使用

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較鋒利的刃口,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各種工具的正確使用姿勢和方法,例如鋸割、刨削、斧劈時,都要注意身體的位置和手、腳的姿勢正確。在操作木工機械時,尤其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木工刀具需要經常修磨,尤其是刨刀、鑿刀,要隨時磨得鋒利,才能在使用時既省力,又保證質量,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過理。木工用的鋸也要經常修整,要用銼刀將鋸齒銼鋒利,還要修整「鋸路」。鋸路是鋸齒向鋸條左右兩側有規律地傾斜而形成的。
使用完畢應將工具整理、收拾好。長期不使用時,應在工具的刃口上油,以防銹蝕。
一、量具及其使用
1、鋼捲尺
用於下料和度量部件,攜帶方便,使用靈活。常選用2m或3m的規格。
2、鋼直尺
一般用不銹鋼製作,精度高而且耐磨損。用於榫線、起線、槽線等方面的劃線。常選用150—500mm的
3、角尺
木工用的角尺為90°直角,古時人們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圓規稱作規矩。俗語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圓規。圓的規范,軌跡靠的是圓規;矩,矩形。矩形的方正靠的是角尺。有圓規和角尺可以完善方形與圓形的傢具造型。
角尺可用於下料劃線時的垂直劃線;用於結構榫眼、榫肩的平行劃線;用於製作產品角度衡量的是否正確與垂直,還用於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
角尺有木製的、有鋼制的、有鋁制的。角尺是木工劃線的主要工具,其規格是以尺柄與尺翼的長短比例而確定的。
如:小角尺200:300mm;中角尺250:410mm;大角尺400:630mm。
角尺的直角精度一定要保護好,不得亂扔或丟放,更不能隨意拿角尺敲打物件,造成尺柄和尺翼結合處松動,使角尺的垂直度發生變化不能使用。
4、三角尺:用於劃45°角。
5、活動角尺:用於劃任意度角。
6、墨斗
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線繞在活動的輪子上墨線經過墨斗輪子纏繞後,端頭的線拴在一個定針上。使用時,拉住定針,在活動輪的轉動下,抽出的墨線經過墨斗沾墨,拉直墨線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
墨斗多用於木材下料,從事傢具製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較小些,從事建築木結構製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圓木鋸材的彈線,或調直木板邊棱的彈線,還可以用於選材拼板的打號彈線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號或彈線中,墨斗有時還用作吊垂線,衡量放線是否垂直與平整。
墨斗彈線的方法:左手拿墨斗,用少量的清水把線輪澆濕,用墨汁把墨盒內的棉花染黑。使用時左手拇指按鉛筆壓住墨盒中的棉花團,拇指掌還要靠住線輪或是放開線輪來控制輪子的轉動或是停止。右手先把墨斗的定針固定在木料的一端點。這時左手放鬆輪子拉出沾墨的細線,拉緊靠在木料的面上,右手在中間捏墨線向上垂直於木面提起,即時一丟,便可彈出明顯而筆直的墨線。
墨斗使用中,彈線一定要注意,右手在中間捏墨線提起彈線,保證垂直,不能忽左忽右,避免彈出的墨線不直,形成彎線或是弧線的形式,造成下料的板材出現彎度。
7、劃子
劃子是配合墨斗用於壓墨拉線和劃線的工具。取材於水牛角,鋸削成刻刀樣形狀。把劃線部分的薄刃在磨石上磨薄磨光即可使用。
好的水牛角劃子蘸墨均勻,劃線清晰。只要使用方法正確,立正劃子劃線,劃子劃的線誤差比鉛筆劃線要小得多。只是後來人們逐漸使用鉛筆,也有的用竹片製作劃子,但誤差較大,效果不是太好。
8、劃線要領
下料劃線有傳承的工藝規范,又是「三分劃線七分做」的部分內容。選擇材料;搭配材料和加工餘量等方面可由下料劃線得到正確體現。
劃線是傢具製作的前提或是基礎條件。下料劃線是傢具形狀、結構和材料運用設計的第一前提。因為,下料劃線是保證製作傢具的形狀,首先決定用什麼材料,材料的好劣、大小、質量是否能夠滿足傢具製作要求,怎麼製作和製作什麼的大問題。下料劃線要整體設計構思。
劃線工藝是木工行內的規范,作為一種技術語言,是通用的。是一人劃線,多人鋸割、刨削、鑿刻、鋸卯、組裝製作的交流語言,是傳統工藝最早的一種製作的生產流動線。
劃線與選材下料相聯系,與各種加工製作的工序相聯系,和傢具式樣的藝術美相聯系。所以,劃線是傢具製作特別重要的前提和保證。民間工藝中又有人把傢具劃線稱作:「量體裁衣,省工省料」。按照製作的要求,傢具樣式好,結構牢,還要省工省料,意指衡量設計傢具的「體」,裁製木材的「衣」,達到合理用料。
(1)劃線應了解木工的量具和劃線工具,結合木結構的劃線工藝夯實劃線的基礎和達到必須的要求。
(2)劃線的准確度,主要靠量具的正確運用。一是劃線的工具,如尺子的規范,角尺和斜尺的角度正確。二是用筆的誤差。即鉛筆誤差一般在0.25—0.3mm左右,傳統技法一般講究用前面下料劃線中講的劃子。現在有的用劃線刀,劃線刀在一些角度結合時劃線還是較為准確的。
劃線的准確度,還要靠劃線的規范。正確的線形是工藝的前提,按線形加工的准確度,常常有工藝的規范要求。如刨料、鋸料粗加工時,多為留線;鋸料粗加工時可鋸線或留線。又如刨料、鑿榫眼和鋸料細加工時,要根據結合部位的大小尺度講究吃線和留線。
(3)正確運用吃線和留線的方法,是加工時去掉線合適還是留下線合適,這就是一線之差。一線之差可以保證傢具結構的牢實,一線之差又可以造成傢具結構的松動,質量不能保證。工匠在鋸刨鑿的加工中,運用吃線和留線的一線之差,來保證加工質量的准確度。
二、手工鋸及其鋸割
手工鋸的鋸割工藝,是傳統傢具的製作加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鋸齒與鋸路
鋸,可以把木材鋸割成各種形狀,或達到木構件需要的尺寸。鋸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縱向鋸開或者橫向截斷。鋸子進行鋸割時,就是鋸條在直線形式或在曲線形式的輕壓和推進的運動中,對木材進行快速切割的一個工作過程。鋸子在這個過程中切削木材,由於鋸條的鋸齒不斷的發生作用,木材對鋸齒也產生較大的磨擦或擠壓力。由此,鋸條必須具備抵抗擠壓力強度,具備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熱性,使鋸條的齒刃不會變鈍。
選擇鋸條時,既要選擇鋸條剛性好的,又要選擇鋸條韌性好的,達到鋸條容易進行銼磨,又耐使用。一般,手工鋸條是常用碳素工具鋼製成的,其剛性和熱處理都比較好;機械圓鋸片選用的是合金工具鋼製成的,能符合圓鋸片工作的特性;帶鋸條選用的是鉻鎢錳合金鋼製成的,其剛性和硬度比較適中。所以,選擇鋸條還需要在實踐中真正認識鋸條的優劣狀況。
木工工匠們在製作的實踐中,伴隨著傢具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製作工藝的改進和發展,發明了眾多的適應加工需要的鋸割工具,有的已經淘汰,有的繼續使用。但從現階段傳統工匠製作的工藝特點來看,一是傳統工藝生產狀態還需要手工工具;二是機械化生產的刃磨、修理和維護技術,都和手工工具的維護技術原理相聯系相發展。因此,了解眾多鋸的傳統種類,熟悉手工鋸的性能,並且善於正確使用,有益於提高傳統工藝的製作水平。
木工用鋸的核心是鋸齒,不同鋸割目的的鋸子,其齒形和鋸路的設計也各不相同。齒刃形狀與鋸齒的角度有關,一般情況下,順鋸齒形稍微傾斜,約在90°—95°之間,截鋸和彎鋸則在80°—85°之間。使用時,鋸齒角度和鋸條齒根線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鋸割力越弱,鋸末易排出,反之,角度越小,鋸割力越強,鋸末不易排出。木料材質的軟硬及燥濕程度也決定著鋸齒角度,如硬質或乾燥的木料在鋸割時,鋸齒的角度要小一些,而軟質或潮濕的木料鋸割時,鋸齒角度盡量大一些。新製作的鋸子或使用刃鈍後的鋸子,都要用銼刀進行銼齒。銼齒時,應注意齒形的齒背不高於齒刃,齒喉角刃部平直不凸出,齒距遠近一致,齒室大小統一,齒喉角應稍作彎曲,齒尖鋒利光亮。鋸子由於鋸割目的的不同還要對鋸齒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岔處理,從而形成齒刃左右分開呈或寬或窄的「鋸路」。鋸路多用特製的「撥料器」輔助完成,撥鋸齒時,要注意鋸路均勻,大小角度一致,鋸路平直,無凸出、凹進或扭曲齒存在,否則在使用時會出現鋸子跳動或「跑路走線」的現象而影響正常的鋸割。鋸路大,宜鋸割軟質或潮濕木材,而鋸路小則適於鋸割硬質或乾燥木材。
(二)傳統手工鋸的種類
1、框鋸。又名架鋸,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絞繩與絞片、鋸條等組成。鋸條兩端用旋鈕固定在框架上,並可用它調整鋸條的角度。絞繩絞緊後,鋸條被綳緊,即可使用。框鋸按鋸條長度及齒距不同可分為粗、中、細三種。粗鋸鋸條長650—750mm,齒距4—5mm,粗鋸主要用於鋸割較厚的木料;中鋸鋸條長550—650mm,齒距3—4mm,中鋸主要用於鋸割薄木料或開榫頭;細鋸鋸條長450—500mm,齒距2—3mm,細鋸主要用於鋸割較細的的木材和開榫拉肩。
2、刀鋸。刀鋸主要由鋸刃和鋸把兩部分組成,可分為單面、雙面、夾背刀鋸等。單面刀鋸鋸長350mm,一邊有齒刃,根據齒刃功能不同,可分縱割和橫割兩種;雙面刀鋸鋸長300mm,兩邊有齒刃,兩邊的齒刃一般是一邊為縱割鋸,另一邊為橫割鋸。夾背刀鋸鋸板長250—300mm,夾背刀鋸的鋸背上用鋼條夾直,鋸齒較細,有縱割和橫割鋸之分。
3、槽鋸。槽鋸由手把和鋸條組成,鋸條約長200mm。槽鋸主要用於在木料上開槽。
4、板鋸。又稱手鋸。由手把和鋸條組成,鋸條長約250—750mm,齒距3—4mm,板鋸主要用於較寬木板的鋸割。
5狹手鋸。鋸條窄而長,前端呈尖形,長度約300—400mm。 狹手鋸主要用於鋸割狹小的孔槽。
6、曲線鋸。又名繞鋸,它的構造與框鋸相同,但鋸條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來鋸割圓弧、曲線等部分。
7、鋼絲鋸。又名弓鋸,它是用竹片彎成弓形,兩端綳裝鋼絲而成,鋼絲上剁出鋸齒形的飛棱,利用飛棱的銳刃來鋸割。鋼絲長約200—600mm,鋸弓長800—900mm。鋼絲鋸主要用於鋸割復雜的曲線和開孔。
(三)框鋸的使用
在使用框鋸前,先用旋鈕將鋸條角度調整好,並用絞片將絞繩絞緊使鋸條平直。框鋸的使用方法有縱割和橫割兩種。
1、縱割法
鋸割時,將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腳踏住木料,並與鋸割線成直角,左腳站直,與鋸割線成60°角,右手與右膝蓋成垂直,人身與鋸割線約成45°角為適宜,上身微俯略為活動,但不要左仰右撲。鋸割時,右手持鋸,左手大拇指靠著鋸片以定位,右手持鋸輕輕拉推幾下(先拉後推),開出鋸路,左手即離開鋸邊,當鋸齒切入木料5mm左右時,左手幫助右手提送框鋸。提鋸時要輕,並可稍微抬高鋸手,送鋸時要重,手腕、肘肩與身腰同時用力,有節奏地進行。這樣才能使鋸條沿著鋸割線前進。否則,縱割後的木材邊緣會彎曲不直,或者鋸口斷面上下不一。
2、橫割法
鋸割時,將木料放在板凳上,人站在木料的左後方,左手按住木料,右手持鋸,左腳踏住木料,拉鋸方法與縱割法相同。
使用框鋸鋸割時,鋸條的下端應向前傾斜。縱鋸鋸條上端向後傾斜約75°—90°角(與木料面夾角),橫鋸鋸條向後傾斜約30°—45°角。時時要注意使鋸條沿著線前進,不可偏移。鋸口要直,勿使鋸條左右搖擺而產生偏斜現象。木料快被鋸斷時,應將左手扶穩斷料,鋸割速度放慢,一直把木料全部鋸斷,切勿留下一點,任其折斷或用手去扳斷,這樣容易損壞鋸條,木料也會沿著木紋撕裂,影響質量。
(四)鋸的選用與使用注意事項
寬厚木板常用大鋸;窄薄木料常用小鋸;橫截下料常用粗鋸;榫頭榫肩常用細鋸;硬木和濕木要用料路大的鋸子,軟木和乾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鋸子。
使用時,必須要注意各類鋸的安全操作方法:
1、框鋸在使用前先用旋鈕把鋸條角度調整好,習慣上應與木架的平面成45°,用鉸片將綳繩絞緊,使鋸條綳直拉緊;開鋸路時,右手緊握鋸把,左手按在起始處,輕輕推拉幾下。用力不要過大;鋸割時不要左右歪扭,送鋸時要重,提鋸時要輕,推拉的節奏要均勻;快割鋸完時應將被鋸下的部分用手拿穩。用後要放鬆鋸條,並掛在牢固的位置上。
2、使用橫鋸時,兩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側跑鋸;糾正偏口時,應緩慢糾偏,防止卡鋸條或將鋸條折斷。
3、使用鋼絲鋸時,用力不可太猛,拉鋸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將鋼絲綳斷。拉鋸時,作業者的頭部不許位於弓架上端,以免鋼絲折斷時彈傷面部。
4、應隨時檢查鋸條的鋒利程度和鋸架、鋸把柄的牢固程度;對鋸齒變鈍、斜度不均的鋸條要及時修理,對繩索、螺母、旋鈕、把柄及木架的損壞也應及時修整、恢復後才可繼續使用。
三、傳統木工刨及其使用
傢具製作的合縫,各種線形製作的大氣和規矩與否,都表現在木工刨子的製作和正確使用方面。手工刨種類多,作用於木料的粗刨、細刨、凈料、凈光、起線、刨槽、刨圓等方面的製作工藝。
(一)手工刨的組成
手工刨是傳統古傢具製作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刨刃是金屬鍛制而成的,刨床是木製的。
手工刨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畫線、鑿榫、鋸榫後再進行刨削叫凈料。傢具結構組合後,全面刨削平整叫凈光。
刨刃在不斷地切削木料的過程中,木料產生較大的摩擦會反作用於刨刃切削的刃口部,這使刨刃口發熱變鈍。如果木質越硬,刨刃口的變鈍越快。如果木料表面的雜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鋒利變鈍。所以選擇刨刃,要挑選剛性好和熱處理好的刃片。事實上,刨刃鍛造時,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鋼(含鐵量大),刃部鍛制薄薄的一層工具鋼淬火粘合,經過機械磨平裁齊,再經熱處理後刃部就會軟硬適中,即可使用。如果熱處理後淬火太硬,刨刃剛性硬,而且不易磨礪,遇到硬物容易破損崩口。熱處理後淬火太軟,刨刃軟容易卷口,而且不能耐久使用,刃口很快會變鈍。所以,刨刃的優劣最好以磨礪刨刃後觀察。好的刨刃,刃口鍛製成薄薄的貼鋼,出現的是薄勻發亮的現象,刃身的底鐵是發暗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顯得很是堅實。注意的是:劣質刃口的底鐵和刃口鋼—個樣子的發暗顏色,或是全部發亮,這兩種情況的刨刃都不易磨礪。
(二)手工刨的種類
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專用刨。常用刨分為中粗刨、細長刨、細短刨等。專用刨是為製作特殊工藝要求所使用的刨子,專用刨包括軸刨、線刨等。軸刨又包括鐵柄刨、圓底軸刨、雙重軸刨、內圓刨、外圓刨等。線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線刨、圓線刨、單線刨等多種。
1、中長刨:用於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藝要求一般的工件。
2、細長刨:用於精細加工,拼縫及工藝要求高的面板凈光。
3、粗短刨:常用於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細短刨:常用於刨削工藝要求較高的木材表面
(三)手工刨的使用
1、刨刃的調整
安裝刨刃時,先將刨刃與蓋鐵配合好,控制好兩者刃口間距離,然後將它插入刨身中。刃口接近刨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壓,左手捏在刨底的左側稜角中,大拇指質量捏住楔木、蓋鐵和刨刃,用錘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刃口露出多少是與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細刨少一些。檢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來,底面向上,用單眼向後看去,就可以察覺。如果露出部分不適當,可以輕敲刨刃上端。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進一些,就輕敲刨身尾部。如果刃口一角突出,只須輕敲刨刃同角的上端側面即可。
2、推刨要點
推刨時,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壓住刨身,拇指壓住刨刃的後部,其餘各指及手掌緊捏手柄。刨身要放平,兩手用力均勻。向前推刨時,兩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兩個食指略加壓力,推至前端時,壓力逐漸減小,至不用壓力為止。退回時用手將刨身後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易遲鈍。刨長料時,應該是左腳在前,然後右腳跟上。
在刨長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還是外材,一般情況里材較外材潔凈,紋理清楚。如果是里材,應順著樹根到樹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則應順著樹梢到樹根的方向刨削。這樣順著木材紋理的方向,刨削比較省力。否則,容易「嗆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費力。
下刨時,刨底應該緊貼在木料表面上,開始不要把刨頭翹起,刨到端頭時,不要使刨頭低下(俗稱磕頭)。否則,刨出來的木料表面,其中間部分就會凸出不平,這是初學者的通病,必須注意糾正。
3、刨的修理
(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質木料和有節疤的木料以後,很容易變鈍或者缺口,因此需要研磨。
研磨刨刃時,用右手緊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緊壓刨刃,使刨刃斜面與磨石密貼,在磨石中前後推動。磨時要勤澆水,及時沖去磨石上的泥漿;也不要總在一處磨,以保持磨石平整。刨刃與磨石間的夾角不要變動,以保證刨刃斜面平正。磨好後的刃鋒,看起來是一條極細微的黑線(不應該是白線),刃口處發烏青色。刨刃斜面磨好後,將刨刃的兩角在磨石上略磨幾下,再將刨刃翻過來,平放在磨石上推磨二、三下,以便磨去刃部的卷口。
對於缺陷較多的刨刃,可先用粗磨石磨,後在細磨石上磨。一般的刨刃,僅用細磨石或中細磨石研磨即可。
(2)刨的維護:敲刨身時要敲尾部,不能亂敲,打楔木也不能打得太緊,以免損壞刨身。刨子用完以後,應將底面朝上,不要亂丟。如果長期不用,應將刨刃退出。在使用時不能用手指去摸刃口或隨便去試其鋒利與否。要經常檢查刨身是否平直,底面是否光滑,如果有問題,要及時修理。
四、木銼刀及其使用
合理選用銼刀,對保證加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長銼刀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粗齒木銼刀:粗銼刀的齒距大,齒深,不易堵塞,適宜於粗加工(即加工餘量大、精度等級和表面質量要求低)及較松軟木料的銼削,以提高效率;細齒木銼刀:適宜對材質較硬的材料進行加工,在細加工時也常選用,以保證加工件的准確度。
銼刀銼削方向應與木紋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由於銼刀的齒是向前排列的,即向前推銼時處於銼削(工作)狀態,回銼時處於不銼削(非工作)狀態,所以推銼時用力向下壓,以完成銼削,但要避免上下搖晃,回銼時不用力,以免齒磨鈍。
正確握持銼刀有助於提高銼削質量,木銼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著銼刀木柄的端頭,大拇指放在銼刀木柄的上面,其餘四指彎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銼刀木柄,左手則根據銼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輕重,可有多種姿勢。
使用注意事項:
木銼刀不能用來銼金屬材料,不能作橇棒或敲擊工件;放置木銼刀時,不要使其露出工作檯面,以防銼刀跌落傷腳;也不能把銼刀與銼刀疊放或銼刀與量具疊放。
五、手工鑿及其使用
手工鑿是傳統木工工藝中木結構結合的主要工具,用於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的製作方面。
(一)鑿的種類
鑿一般有以下幾種:
1、平鑿:又稱板鑿,鑿刃平整,用來鑿方孔。規格有多種。
2、圓鑿:有內圓鑿和外圓鑿兩種,鑿刃呈圓弧形,用來鑿圓孔或圓弧形狀,規格有多種。
3、斜刃鑿:鑿刃是傾斜的,用來倒棱或剔槽。
鑿褲,是裝鑿柄的孔,要選鍛造扎實整齊光滑無裂紋的。這樣可以保證鑿子的使用壽命。刃身部分要選齊整厚實的,剛性好和熱處理好的,和刨刃的要求一個樣。鑿囿的鐵圈要圓滑,略窄不易太寬,鑿柄也需圓潤光滑。
新購置的鑿子,需要安裝鑿柄和鑿囿。鑿柄用硬木製成,一般長度為130mm,其粗細比鑿褲略粗或是相同即可。
安裝時,把長150mm的方形木料,先對著鑿褲的孔,用斧砍削出斜度,用鐵柄刨刨圓修理光滑,嚴實地和底部頂實裝入。反轉另一端,按著鑿囿的鐵圈,砍削或是用鐵柄刨修理圓滑,注意要略帶一定的斜度裝上鑿囿,松緊合適。鑿囿必須緊緊套好,套好後長出的木材端頭,可用手工鋸鋸割齊平,然後用錘子擊打鉚緊。
鑿囿,傳統工藝中早時使用的是牛筋或是麻繩纏圈製作的。後來以鐵匠煅打的鐵圈作為鑿囿使用,現在,可用一般為φ20mm左右的鐵管,用鋼鋸鋸出4mm厚的圓圈,再用鋼銼銼磨齊整光滑,然後套在鑿柄上使用。
(二)鑿的使用
打眼(又稱鑿孔、鑿眼)前應先劃好眼的墨線,木料放在墊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腳踏牢。打眼時,左手緊握鑿柄,將鑿刃放在靠近身邊的橫線附近(約離橫線3—5mm),鑿刃斜面向外。鑿要拿垂直,用斧或錘著力地敲擊鑿頂,使鑿刃垂直進入木料內,這時木料纖維被切斷,再拔出鑿子,把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將木屑從孔中剔出。以後就如此反復打鑿及剔出木屑,當鑿到另一條線附近時,要把鑿子反轉過來,鑿子垂直打下,剔出木屑。當孔深鑿到木料厚度一半時,再修鑿前後壁,但兩根橫線應留在木料上不要鑿去。打全眼時(鑿透孔),應先鑿背面,到一半深,將木料翻身,從正面打鑿,這樣眼的四周不會產生撕裂現象。
(三)鑿的修理
鑿子的磨礪和刨刃的磨礪方法基本——致,但因鑿子的鑿柄長,磨刃時要特別注意平行往復前後推拉,用力均勻,姿勢正確。千萬不能一上一下,使刃面形成弧形。磨好的刃,刃部鋒利,刃背平直,刃面齊整明亮,不得有凸棱和凸圓出現的狀況。
六、錘子及其使用
木工通常使用羊角錘作敲擊工具,羊角錘又可用來拔釘。通常用釘沖將釘子沖入木料中。
七、木砂紙及其使用
砂紙。可分紙干砂紙、水砂紙和砂布等。干砂紙用於磨光木件,水砂紙用地沾水打磨物件, 砂布多用於打磨金屬件,也可用於木結構。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砂紙目數是有工藝要求的。
為了得到光潔平整的加工面,可將砂紙包在平整的木塊(或其他平面)上,並順著紋路進行砂磨,用力要均勻先重後輕,並選擇合適的砂紙進行打磨。通常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當砂紙受潮變軟時,可在火上烤一下再用。

E. 風動工具安全操作規程包括哪些內容

風動工具的簡介
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工具的統稱。壓縮空氣使活塞等機件產生不同的運動來進行工作。作直線往復運動﹑產生沖擊力的,有風鎬﹑風動鑿岩機﹑鉚釘機等。產生壓力的,有壓力機﹑千斤頂﹑升降機等。產生旋轉動的,有風鑽﹑風動砂輪機等。

風動工具挖土操作規程
1、施工中常用的風動工具有:風鎬、風錘、風鏟、風磨機等。風動工具的特點是工作時振動大、雜訊大。這樣容易使作業人員過早地產生疲勞現象。由於風動工具的動力源是壓縮空氣,所以比電能為動力的工具要安全得多。但是如果由於操作不正確、維護保養不好, 也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2、必須保證有正常的工作壓力,一般的工作壓力為0.4~0.6MPa 之間;每班作業前必須從接氣管內注入潤滑油 。
3、工作前檢查工具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螺栓、螺母必須擰緊牢固,罩殼應齊全。
4、風動工具的軟管必須與供氣的金屬管連接牢固, 把工具接上氣路前,應先 通氣吹沖管道 ,以便排出氣管中臟物沖吹時排氣口不許對著人 。
5、風管不得變成銳角, 遭受擠壓或受到損壞時, 應立即停止使用。

6、使用中更換工具附件或交換工具時, 應事先切斷壓縮空氣, 並將管內餘下的空氣排盡後方可進行更換操作。
7、風動工具使用過程中,沿風管方向不得站人以防風管脫口傷人。
8、風動輸送軟管不許用來清掃人員身上的灰塵和切屑; 嚴禁用壓縮空氣以外的任何氣體作為風動工具的氣源。
9、使用沖擊性風動工具(風錘,風鎬、風鏟、風槍等)時, 必須把工具置於工作狀態後, 方可通氣。
10、工作結束時, 應先切斷氣源( 關閉進氣閥門), 排盡管內的余氣後拆卸風管和工具。

機械工具幫助人們降低了工作的難度,省時省力,像一些構造比較簡單的,例如筷子、勺子等也是機械工具,只是它們是簡單機械工具。由多種簡單機械工具所組成的就是復雜機械工具。通過大家應該對風動工具應該有所了解了,通過風動工具挖土確實給人們降低了工作難度,節省了人力資源,也使得工人的工作更加高效,這些就是機械工具所帶來的便利。

F. 園林機械的使用與保養

園林工具的主要分類:
(1)按照使用場合分類:包括園藝工具和園林工具。
(2)按照使用對象分類:還能夠分成家用工具和專業工具。
(3)按照動力的不同來劃分:分為引擎類和電動類的,引擎類使用的是2沖程或4沖程發動機,電動類又細分為交流類和直流類。
園藝工具:園林剪刀、花卉工具(園林花具,小套花具)

(1)園林剪刀主要產品有高枝剪、整籬剪(籬笆剪)、剪枝剪(整枝剪、修枝剪)、多用剪、摘果剪、剪花剪等。
(2)田園組套花卉工具有花鍬、花鏟、花耙、花鋤、花叉等等,具體的是指兩頭鋤(兩頭花鋤)、平鋤、平耙、三齒花鋤、三齒花耙、鋤耙、鋤鎬、大花鏟、小花鏟、三字花鏟、一字花叉、六齒花耙等工具的。
在「園林工具」中我們銳錮商城中主要包含的是:綠籬機、割草機、油鋸、園林剪、園林鋸、電鏈鋸、多功能機、地鑽、鏈條、刀片、鋸片等各種各款園林工具。
常見園林綠化工具及保養細則?
綠籬機:以汽油機為動力、鋸鏈為切削部件的手持式木材切削機械。在林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於伐木、打枝、造材等作業。目前大部分用於園林綠化的整形、打枝、修剪等。
(一)綠籬機維修保養:

① 使用前充分檢查機器,確保機器良好方可使用,確保燃料配製比例正確。
② 機頭及鏈條、刀片定期上潤滑油。
③ 較長時間不使用的,應每周啟動一次,每次15分鍾。 ④ 機器內連續使用60分鍾應停機10分鍾。
⑤ 機器發動機按汽油機維修保養質量標准進行檢修。
⑥ 機器每工作70個小時應將剪刀拆下打磨一次或更換刀片。

(二) 割草機維修保養

割草機:是一種用於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機械工具,它是由刀盤、發動機、行走輪、行走機構、刀片、扶手、控制部分組成。刀盤裝在行走輪上,刀盤上裝有發動機,發動機的輸出軸上裝有刀片,刀片利用發動機的高速旋轉在速度方面提高很多,節省了除草工人的作業時間,減少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為保證安全,在執行任何保養項目之前,一定卸下火花塞帽。草坪修剪機定期檢查和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保養可以延長維修時間和機器壽命。

① 每次使用前檢查機油、氣濾清器、刀片螺栓。
②每使用1個月或工作20小時,更換一次機油。
③ 每使用3個月或工作50小時,清洗或更換空氣濾清器濾芯。
④ 機器內連續使用60分鍾應停機10分鍾。
⑤ 每使用6個月或工作100小時,更換機油;檢查、清洗或調整火花塞;檢查調整氣門間隙。
⑥ 每使用1年或工作300小時,更換火花塞;檢查調整化油器;檢查或調整怠速;檢查油箱和燃油濾芯。
⑦ 每使用兩年,檢查或更換一次燃油管。

(三)油鋸保養

油鋸:主要用於灌木、花簇等苗木的整形、打枝等工作,也可用於較小苗木的割伐扥工作。設備輕巧,易操作和維護。

① 油箱密封良好油路暢通,混合油配比合理。
② 每月檢修一次空氣濾清器、火花塞、化油器等部件,保證無故障。
③ 機芯、燃燒室每半年清理一次,各零配件每月檢修一次,保證處於正常狀態。
④點飢檢查:每次使用前檢查一次,保證線路完好,通電、 後負荷正常,高壓線圈無老化現象。
⑤刀具保養:切割刀具刃口應保持鋒利,無銹跡,變鈍刀具 及時打磨,打磨後上潤滑油,外行無缺損。
⑥機身養護:機身表面應富光澤而無機械破損,生銹處應除銹後上漆。

(四)使用園林機械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園林機械安全,避免作業事故的發生。在使用園林機械時切記不可疲勞操作。應採取正確的措施來預防疲勞的產生,確保作業過程安全:

1、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生活的自我管理,保證睡眠充足。
2、為保證有充沛的精力,每操作2小時後應停機休息5-10分鍾,連續操作將近5小時應有1小時左右的時間休息,一天內的操作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
3、疲勞有困意時,用冷毛巾擦洗,下機吹吹涼風,打呵欠時應做深呼吸或下機做一下伸展運動。
4、疲勞時切忌過量飲酒、抽煙。嚴禁服用帶安眠性的葯物。或喝些濃茶或咖啡等提神的飲料。

G. 電焊打磨工具具體有那些,我對電焊一點也不懂,怎麼辦。

機械工具主要使用角向磨光機,也叫砂輪機,可以更換砂輪片、鋼絲刷、切割磨片等,以用於焊接時打磨焊縫、焊接區除銹、切割斷開等情況。手動工具有銼刀、鎯頭、鋼絲刷等。

H. 這個割草機怎麼用怎麼啟動啊

普遍用手扶式和背肩的就是挎於腰際的。都是手動的,打開開關,油門適當,然後拉那個線一拽就響了。說明書很詳細的。

簡介:

割草機(Lawn mower)又稱除草機、剪草機、草坪修剪機等。割草機是一種用於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機械工具,它是由刀盤、發動機、行走輪、行走機構、刀片、扶手、控制部分組成。刀盤裝在行走輪上,刀盤上裝有發動機,發動機的輸出軸上裝有刀片,刀片利用發動機的高速旋轉在速度方面提高很多,節省了除草工人的作業時間,減少了大量的人力資源。

割草機歷史:

自1805年就有了,那時候的割草機是人力的,沒有動力支持。除草機1805年英國人普拉克內特發明了第一台收割穀物並可以切割雜草的機器,由人推動機器,通過齒輪傳動帶動旋刀割草,這就是割草機的雛形。1830年,英國紡織工程師比爾-布丁取得了滾筒剪草機的專利。
簡介結構:

割草機又稱草坪機,由刀盤、發動機、行走輪、行走機構、刀片、扶手及控制部分組成。由平行四桿升降裝置,機架、左右單翼鋤草裝置,整機調偏裝置,梳齒旋轉圓錐齒輪增速傳動機構和梳齒仿型調深裝置組成;效率比人工鋤草提高8至10倍,傷苗率低,除苗清潔率高。

影響:

除草機(8張)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顯得其為重要割草機作為農業生產中有著重要作用的工具,對農作物的產量有著最直接影響,它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割草機(Lawn mower)又稱除草機、剪草機、草坪修剪機等,割草機是一種用於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機械工具,有柴油機和汽油機之分。它是由刀盤、發動機、行走輪、行走機構、刀片、扶手、控制等部分組成。刀片利用發動機的高速旋轉輸出速度大大提高,節省了除草工人的作業時間,減少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在畜牧業機械化高度發展的國家,新型割草機的研究正向著高速、節能的方向發展。

I. 機械裝配中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機械裝配中不同工藝使用工具不同,簡介如下:
常用的裝配工藝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紋聯接、過盈配合聯接、膠接、校正等。此外,還可應用其他裝配工藝,如焊接、鉚接、滾邊、壓圈和澆鑄聯接等,以滿足各種不同產品結構的需要。
清洗
應用清洗液和清洗設備對裝配前的零件進行清洗,去除表面殘存油污,使零件達到規定的清潔度。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洗、噴洗、氣相清洗和超聲波清洗等。浸洗是將零件浸漬於清洗液中晃動或靜置,清洗時間較長。噴洗是靠壓力將清洗液噴淋在零件表面上。氣相清洗則是利用清洗液加熱生成的蒸汽在零件表面冷凝而將油污洗凈。超聲波清洗是利用超聲波清洗裝置使清洗液產生空化效應,以清除零件表面的油污。
平衡
對旋轉零部件應用平衡試驗機或平衡試驗裝置進行靜平衡或動平衡,測量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用去重、加重或調整零件位置的方法,使之達到規定的平衡精度。大型汽輪發電機組和高速柴油機等機組往往要進行整機平衡,以保證機組運轉時的平穩性。

刮削
在裝配前對配合零件的主要配合面常須進行刮削加工,以保證較高的配合精度。部分刮削工藝已逐漸被精磨和精刨等代替。

螺紋聯接
用扳手或電動、氣動、液壓等擰轉工具緊固各種螺紋聯接件,以達到一定的緊固力矩。
過盈配合聯接應用壓合、熱脹(外聯接件)、冷縮(內聯接件)和液壓錐度套合等方法,使配合面的尺寸公差為過盈配合的聯接件能得到緊密的結合。

膠接
應用工程膠粘劑和膠接工藝聯接金屬零件或非金屬零件,操作簡便,且易於機械化。

校正
裝配過程中應用長度測量工具測量出零部件間各種配合面的形狀精度如直線度和平面度等,以及零部件間的位置精度如垂直度、平行度、同軸度和對稱度等,並通過調整、修配等方法達到規定的裝配精度。校正是保證裝配質量的重要環節。